分享

《眨眼之间》教你如何告别纠结!|「书客精选笔记」

 静易净明 2017-07-20

「书客beta」


今日推荐:


《眨眼之间》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

本书核心

1、灌输一个浅显的事实:迅速做出的判断完全可以与绞尽脑汁慎重思考做出的决定相媲美

2、我们的潜意识虽神通广大,但并非无往而不胜。它也有力不从心之时,也会遭蒙蔽、受干扰。我们的直觉做出的反应往往需要与其他的利害关系、情绪感知相互抗衡。那么,我们应何时听信直觉,何时谨慎提防呢?

3、我们可以培养和控制我们的瞬间决断以及第一印象。瞬间决断力并非是落在少数人头上的鸿运,而是一项人人都能够自行培养的技能


适应性潜意识

薄片理论

“薄片分析法”是快速认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指人们通过极少经验即可理解事物和行为规律的潜意识能力。

  • 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的实验室中,通过观察夫妻交流视频:3分钟可预测婚姻破裂或成功、15分钟预测其是否会离婚准确率在90%上下、1小时准确率达到95%以上!一段婚姻能在瞬间被破译?答案是肯定的。只需把重点放在四个因素(戒备、一言不发、指责、蔑视)上

  • 通过参观一个人的寝室即可判断此人是否外向、是否容易相处、是否认真勤勉、情绪是否稳定、是否对事物持开放的态度。想知道一个人是否能够成为一名优秀员工,是否可以雇用,到他家里随便看看吧

  • 通过偷听医生与病人对话的几个小片段,便可判断医生失误被指控的风险有多大——人们不会投诉自己喜欢的医生


薄片法的阴暗面

沃伦·哈定:美国第29位总统,三次被列为美国最糟糕的十个总统的第一名。许多人都因为他的仪表堂堂和英气逼人而贸然得出了毫无根据的判断,认为他是具有雄才大略的诚实正直之人。人们没有破除表面的迷障,哈定的外表隐含了太多强而有力的信息,将人们的理性思考扼杀在半途中。“沃伦·哈定假象”揭示了快速认知的阴暗面,这个阴暗面亦是激发大量偏见和歧视的罪魁祸首。


瞬间决断

你的潜意识就像一个心理世界的仆从,精心照料着你思维生活中微妙的细枝末节,密切关注着你周围发生的一切,竭力确保你能够随机应变,同时给予你足够的自由空间,以便将注意力集中于亟待处理的事宜

瞬间做出的决断是转瞬即逝的。这是因为:

1、这些决策来源于我们体验与经历的最细微片段

2、这些决策的出处来源于潜意识层面

在瞬息万变的高压状态下,人们瞬间决断能力的高低,不仅取决于他们接受的培训和排练的多少,还要看他们是否能打破常规,见机行事。

即兴表演形式中,演员们需要在没有任何剧本和情节做指导的情况下,随兴地做出复杂的判断。演员们必须遵循一条重要的规则,即彼此达成一致。这一理念的意思是,创造剧情或制造幽默有一种简单的方法,即角色要接受一切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


“语言屏蔽”

在人类的大脑中,左脑是用语言进行思考的,右脑是通过画面进行思考。当你用语言描述一个人的面部特征时,你的视觉记忆会被语言替代,思考活动也会由右脑转移到左脑。在辨认某人的面部特征时,我们的视觉辨识力要比语言叙述熟稔得多。比如给你展示玛丽莲·梦露的照片不出一秒钟你就有认出他们,但是如果让你用语言描述他们的外貌你能描述的很准确吗?

两个重要的技巧

1、真正成功的决策即要靠理性,也要靠直觉。

鲍勃成为成功的汽车销售员,是因为他很善于通过直觉来感知顾客当时的意图、需求和情感。还因为他稔知应该何时下意识地收手,忍住妄下定论的诱惑。古德曼在电脑前花费数月一丝不苟地分析搜集到的信息,库克郡的医生们才能得以在急诊室繁重的工作中大显身手。如果有充裕的时间,即有电脑的辅助又有明确具体的任务做指导,那么理性思考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式,理性分析得出的结论也能够帮助我们为快速认知奠定基础。

2、在好的决策过程中,化繁为简很重要。

当货摊上摆有6种果酱时,驻足品尝的人有30%都掏了腰包。但当花色增多时,购买的人数却仅占品尝人数的3%。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购买果酱是一种瞬间决断,你下意识地自语着:我想要这种口味或那川口味。而一旦你面对的选择太多,一旦你考虑的选择超出了潜意识能够轻松应付的范围,你的思路就受到了阻碍。瞬间决断之所以能在瞬间做出,是由于其既简洁又明了,如果想要捍卫自己瞬间决断的能力,我们就得采取措施,删繁就简。


感知转移

首创这一概念的是20世纪的市场营销学大师路易师·切斯金。他坚信,人们在超市或商场中考虑是否要购买某件商品时,会在无意间将自己对商品包装的感知或印象转移到商品本身。即:我们的潜意识是无法区别对待商品与包装的,商品等于包装和商品本身的结合体。

——有时销量问题不出在产品上,也不出在品牌上,而出在包装上。

——消费者对某种食品越钟爱,他们对产品的态度越保守。

——形象越真实越好(真人形象优于卡通形象)、面部近照的效果要优于全身像。

——难吃的食品不能靠讨巧的包装蒙蔽消费者,食品的口感是非常重要的。


心智解读

来源于一对优秀的师生科学家:西尔凡·汤姆金斯;保罗·艾克曼

汤姆金斯:我们能从人类的面部表情中获取有效的线索,从而得以分析其内心的情感和动机。

艾克曼:面部是一个丰富的资讯库,能够提供有关表情的诸多信息。我们脸上透出的信息不仅仅是反映我们内心活动的导航仪,这些信息本身就是我们的心思。

实验:一部分人用双唇叼住钢笔(防止笑容)、另一部分人用牙齿咬紧钢笔(强迫微笑),后一种觉得卡通片要有趣的多。这个实验揭示了:情绪和表情的出现先后顺序是可以反转的,表情是可以成为情绪的肇始的。我们的面孔并不是内心活动的公告牌,在内心活动过程中,表情和情绪是关系平等的同伴。

自闭症患者们不具备心智解读的能力,不能用他人的视角来看待和思考问题。在特殊的情况下,我们这些正常人是否也会暂时出现和自闭症患者一样的思考方式呢?在时间紧急的关头,我们也会出现暂时的自闭症症状。

美军前陆军中校兼《杀人艺术》作者格罗斯曼说:“心率一旦超过每分钟145次情况就不妙了。人们进行复杂运动的技能出现混乱,很难用两只手分别执行不同的任务……心率达到每分钟175次时人们的感知处理能力完全崩溃……前脑停止运转,中脑(也就是人脑中与狗的大脑相同的部分)会越权代替前脑工作。你有没有试过和一个恼羞成怒或惊恐万分的人进行交谈?你的努力是完全无济于事的……这和同你的狗争辩无异”。在此状态下,我们的视野变得更加狭窄,行为极具攻击性。所以人们在紧急情况 下拿起电话,却无法拨打911这个最为基本的动作。

误读他人心思的事情时有发生,这些是造成无数政治分歧和误解伤害的罪魁祸首。然而,由于这些洞悉他人心思的失误是如此短暂和难以捉摸,我们并不知道该对这些错误作何理解。布朗克斯区的七秒钟就是一个强有力的例证,它告诉我们心智解读运作的方式,也向我们展示了心智解读失误偶然会导致的难以挽回的过错。


掌握主动权

在直觉面前,我们关非无计可施。虽然直觉产生于我们的潜意识——也就是大脑中那间大门紧锁的密室,但是,即便某物来源于显意识之外,也并不意味着我们注定要对其听之任之。

直觉在我们的经历和环境中产生,这意味着,通过改变构成直觉的经历与环境,我们便可以改变我们的直觉。

我们如果想重视快速认知的作用,想要认识到直觉对我们生活好坏参半的巨大影响,我们就必须要积极行动起来,学会管理和控制自己的直觉。

书中用了大量的案例讲述形形色色人们的故事,他们成功因素之一,就是他们塑造、管理以及培养潜意识反应上所下的功夫。 

对于不设幕布遮挡的试奏,判断会受到偏见的影响。倾听试奏时使用的是双眼,而一个人的双眼是无法不影响其评判的。聆听的唯一真谛就是用双耳和心灵去感受。

对于眨眼之间发生的事情,我们往往会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看起来我们好像对于从潜意识浮现的东西没有什么控制力,但其实我们是可以掌握主动权的。如果我们能够控制快速认知发生的环境,那么就能控制快速认知本身。

面对不公正的评判体制,管弦乐团选择了解决问题。只是在试奏时加上幕布,在试奏会刚开始的那两秒钟多加留心,让技能成为评审的唯一基准,乐团就能聘请到更为优秀的乐手。幕布创造了一个干净纯粹的瞬间决断时刻,台下的人看到了演奏者真实的自己。 


“对号入座”

1、直觉:经常考试试卷发下来的时候有人会说,唉呀我当时第一感觉还是对的呢,后来算来算去不确定了反而选错了。就如同书中开篇“别扭的雕像”的例子,一些人短短两秒种的感觉对雕像本质的理解,比一个团队14个月的调查研究还深刻。

(直觉,俗称第六感。俗话说:关心有时就是一个眼神,说的就是直觉。它通常被描述为:根据信息片段,不用太多思考,而出现的想法、感觉、信念或者偏好。它可以帮助人们进行快速决策。是人们潜能开发的一种重要领域。) 

2、薄片分析法: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也会有体现,比如医生遭投诉的概率,好象真的不是跟技能完全相关的。“我喜欢他,我才不管他有什么过失呢”。对应到日常工作中,是否不应该因为“能干”觉得理所应当,是否也应该考虑沟通方式? 

3、诱导行为:想起前几天看到的一则信息,一个十年的冤案,目击举证者其实并没有看到本人。

4、化繁为简:在我们的营销工作中,是否应该借鉴?不要给客户过多的选择,到最后有可能就不会购买了。在一定的沟通后推荐2-3款合适的产品让他自己做最终决定,是否更有利于促进成交?

5、心智解读:准备想尝试下:如果心情不好时,能做到有意识地咧开嘴微笑,是否就能把坏情绪赶走?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点击下列 蓝色文字 查看精选笔记

整理物品的干货,速看!|  听说你在导演自己的人生 ,真的吗? |听说爱情它来过|《你是最好的自己》|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们的选择是什么?|《异类》|另类成功学|如何正确阅读书籍?|关于《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你应该知道这些......|阅读恐惧症?得治!「QINRUI」专栏|《智识分子》|高中是个把人分类的机器|重读|《人类简史》|杂文|《山窗小品—竹与鸡》|历史《一个都不正经》| 含电子书资源



「倡导系统化阅读,鼓励坚持输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