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卧薪尝胆不忘耻,计谋欲使夫差死(2)

 liuhuirong 2017-07-20


  当他把齐鲁之争的事情说完后,范蠡不解地问:“齐、鲁之争,无论谁胜谁负,与我们越国有什么关系?”

  “少伯,此事与我们的兴国复仇计划大有关系,”勾践神秘地说道,“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我们应设法让吴国卷入这场混战。只要夫差趟进了这湾浑水,不管胜负,都对我们越国大为有利。”

   这个时候范蠡才恍然大悟:吴国若是惨败,齐国就会乘胜追击。越国就可以趁机举兵入吴,与齐师南北夹击,一举覆灭吴国;即使吴国胜了,千里征战也会造成重 大伤亡,极大地削弱军力。战争的人力物力消耗巨大,对其国力财力也是一个重创,肯定会引起吴国民众的强烈不满,使其逐渐失掉民心。这也就为兴越灭吴奠定了 基础。

  这么一想,范蠡也兴奋起来,忙问道:“依大王之见,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我们自然不能出面去劝夫差出兵。但是,我们应派一个机警干练、能言善辩之人,去鲁国游说,让鲁国派人去吴国请求援兵。鲁乃小国,兵少国弱。齐国大军压境而来,肯定要像抓救命稻草似的四处求救。若是他先向晋国借兵,我们的全盘计划就落空了。”

  文种在一旁说道:“夫差一直想称霸,这次能与鲁国联合攻齐,如果胜利了,就能在诸侯中扬名立威。只要鲁国能派人来求,好大喜功、一心要做天下霸主的夫差是绝不会袖手旁观的。”

  经过与文种、范蠡仔细商讨筛选,勾践决定派经多见广,善于临机决断的太史计倪前往鲁国。

  于是,计倪千里奔波,风尘仆仆地来到鲁国。

  他没先去见鲁国的国君和大臣们,而是径直去了曲阜,去面见孔丘。

  孔丘是鲁国的名人,或者说是各诸侯国的名人。他以仁学为基础,创立了一整套儒家伦理学说和教育理念。他有弟子三千,其中精通六艺者便有七十二人,世人称为“七十二贤”。

  他曾经周游列国,到处讲学布道,传播他的儒学思想,但是诸侯列国整天忙于战争拼杀,抢夺地盘,把他的那些思想当作可笑的空话。

  虽然如此,但诸侯们却不能不尊重这位学识渊博、桃李满天下的老人,不能不重视他在神州大地上的影响。计倪就是希望能借助他的威望和影响,去说服鲁国君臣。

  他在当地人的指引下,来到了孔丘的家中,互相拜见之后,就开门见山地说道:“孔老先生,齐简公倾全国甲兵屯扎汶上,就要进攻鲁国,可怜鲁国百姓,又要生灵涂炭了。”

  “唉!”孔丘长长地悲叹一声,“如今的鲁哀公位同虚设,军权都落在季康子手里了。那季康子不学无术,刚愎自用。如此狂妄无能之辈,实在不堪齐军一击啊。我这么个风烛残年的老朽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老先生一辈子倡导仁爱,理应为此而奔走呼号,这样才能救鲁国于危难之中。”

  孔丘突然抬起头来,两眼放出了希望之光:“这么说,先生能救鲁国吗?”

  “能!”计倪果断而自信地答道:“但要借助老先生的威望和影响。”

  “那么,我能做什么呢?”

  “我们同去见鲁哀公,劝他派人向吴国借兵。你若能劝鲁哀公派人使吴,吴国发兵的事我包了。吴国发兵攻齐,鲁国自然就没有危险了。”

  救兵如救火,他们连夜赶往朝中,终于说服了鲁哀公,最后,鲁哀公派遣孔丘的弟子、能言善辩的子贡先生出使吴国。

  回到越国,计倪将自己鲁国之行的始末悉数告知勾践。勾践听后,欣慰地笑了:“计倪太史不辱使命,可喜可贺。但愿子贡先生去吴国,也能不辱使命,马到成功。”

  “依夫差的脾气,他定会发兵无疑。就怕伍子胥那老贼识破我们的用心,横加阻拦,那时便会功亏一篑。”范蠡不无担心地说道。

  三 吴王中计

  鲁国孔子的弟子、卫国人端木子贡从鲁国来到吴国,求见夫差。

  夫差知道,目前齐国的重兵云集在鲁国北境,两国的战争一触即发,子贡不远千里而来,一定是来搬救兵的。夫差立即接见了子贡。

  “天下久闻大王有称霸诸侯的雄心,如今已到得志的时候了!”子贡见到夫差,就直截了当地说。

  “大夫何以见得?”夫差一下子就对这个年轻说客起了好感。

   “齐国无道,欺凌鲁国。倘若大王出兵救鲁伐齐,霸业就不难完成了。”很明显,子贡是为鲁国来讨救兵的。可是他说得振振有词,毫不掩饰他来吴国的目的: “救鲁,这是保存将亡之国,可以显名;伐齐,可以多获诸侯进贡,能获大利。此一举,名利双收。名义上保存亡鲁,实际上削弱强齐,进而对晋国施加威力。这是 大王的称霸之途,智者不疑!”

  “大夫高见!”夫差听了很高兴。有名有利,有助霸业,这样的事情听起来很美好。

  不出范蠡所料,伍子胥不同意夫差出兵伐齐:“大王,万万不可出兵伐齐呀!咱们吴国最大的敌人是越国,如果咱们出兵中原,越国一定会趁机作乱,后果不堪设想啊!”

  伍子胥接着阐述自己的理由:“大王,越国的力量,本不应放在眼里。但是,搞偷袭之类,越国还是有点力量的,而且越国又擅长此道。以前勾践乘吴不备而败父王阖闾,这都是耳闻目睹的事实啊!不能不对它毫无警惕啊!”

  夫差想起了伍子胥前一段时间的几次强谏,那些话虽然曾经使他很不痛快,并且相当的反感,但是,毕竟不无理由。而且他已经风闻勾践返国后四年来,刻苦自励,广施恩德,很有一点收揽人心、企图再起的迹象。

  夫差沉思着,要思索一个既能攻伐齐国、又使越无机可乘的万全之策。故而他又谨慎地说:“只是,寡人曾经讨伐越国。如今勾践苦心养士,似有报仇复国之心。待寡人先出兵灭越后,再听从大夫的指使吧!”

   “大王此计错了!”子贡心里明白,这实在是吴国的万全之计,但对鲁国来说,却是远水难救近火,子贡向吴王慷慨陈辞:“大王不是一向标榜救弱国、存亡国是 自己的责任吗?倘若先伐弱小的越国,而不伐强暴的齐国,则是欺凌弱小,非仁;见难而退,非勇;坐失良机,非智。倘若大王存越,救鲁而伐齐,则大王的大仁、 大勇、大智显示于天下,诸侯必定争奉大王为霸主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