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济南那些隐藏在闹市区古街老院中的泉水

 云端磐石 2017-07-21

济南素有“泉城”的美誉,有“七十二名泉”之说。济南的老街老巷则再现了济南“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风貌。今天小编就带您去看看那些隐藏在古街老院中的泉水。

芙蓉泉

济南那些隐藏在闹市区古街老院中的泉水 - 舜网 - 15727252e46c4f7684fb0050bf2fea71.jpeg

昨天 15:27 上传
下载附件 (188.2 KB)

济南那些隐藏在闹市区古街老院中的泉水 - 舜网 - ebcaa4daa19941738c0d7fc3a48e8f3d.jpeg

芙蓉是古时荷花的别称。在芙蓉街69号居民院前有一块魏启后先生题写的“芙蓉泉”石碑,泉池为长方形,长10米,宽5米,用块石垒砌,池北侧立花岗石栏杆,其余三面砌以青砖白墙和代表泉城风光的石刻壁画。历史上芙蓉泉曾列金、明、清三代七十二名泉。芙蓉街因芙蓉泉而得名。

忠泉 义泉

济南那些隐藏在闹市区古街老院中的泉水 - 舜网 - 73b6f0d3a8be426396e60afb57f3a243.jpeg

济南那些隐藏在闹市区古街老院中的泉水 - 舜网 - 4eb54e035c3e497fb72718add0c5b55b.jpeg

济南那些隐藏在闹市区古街老院中的泉水 - 舜网 - 0e1192496e614000ab33ccd29f8ec817.jpeg

忠义泉位于王府池子街4号院内,此泉为纪念宋、韩两位忠义之士而名。明朝崇祯十二年(1639年),清兵入关,次年兵临济南城下,十万清兵用炮火和云梯向城区猛攻。山东巡抚宋学朱和历城知县韩承宣率领千余名守军和民众英勇抗敌。为纪念两位忠义之士的民族精神和英勇事迹而留名。

龙凤泉

济南那些隐藏在闹市区古街老院中的泉水 - 舜网 - e5101d6351204987888e9451e219a272.jpeg

龙凤泉在起凤桥街五号院内,因乾隆与夏雨荷的故事传说而得名。历史上乾隆十三年(1748)至五十五年(1790)间,乾隆东巡到过山东五次。有一年夏末秋初,乾隆皇帝微服私访济南府,乘兴去游览大明湖,行至云路街上时忽然天降细雨,便同刘墉进此院避雨,初识夏雨荷。夏雨荷取泉水以鲜荷花瓣、嫩荷叶和莲子、冰糖一同为乾隆泡制了一壶雨荷茶,乾隆饮了一口,满口生香,甘甜顺畅,从此在济南时便常来此院与夏雨荷谈笑风声,渐渐两情相悦,有了感情。多年之后,乾隆与刘墉再次来到此处,却已是人去楼空。刘墉见乾隆触景思人,便吟出“龙行踏绛气,凤去楼自空,花月正春风,最是思故人”以慰藉乾隆相思之情,于是,便有了龙凤泉之名。龙凤泉井壁上雕有龙头凤刻,不远处有一长方形泉池,池边墙壁上挂有红底金字“一池清风”横匾,别有韵味。此院被称为济南最美四合院。

涌泉

济南那些隐藏在闹市区古街老院中的泉水 - 舜网 - 4ea62cfacbd64f0688765153c27bf199.jpeg

涌泉位于涌泉胡同二号院内,胡同因泉而得名。走进小院,满眼绿色和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葫芦架下,一盘未下完的象棋随意地摆在石台上,石台旁边就是涌泉。

相传嘉靖七年,一位李姓秀才赴贡院赶考,因几日水米未进,晕倒在胡同口。此户李姓人家取家中泉水将其喂醒,并留至家中帮其赶考。结果秀才一考便中举人,后又考入进士,官场生涯越做越大。先任京城户部,又任吏部文选郎,官至太常寺少卿。为报答此户人家的搭救之恩,便常来探望,于是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之意便有了“涌泉”之名。

平泉

济南那些隐藏在闹市区古街老院中的泉水 - 舜网 - d0363100dd1742dc8fd04bf6f57d0d3d.jpeg

平泉在平泉胡同三号院,相传这里是王府正堂到王府池子的必经之路,汩汩泉水从青石板路石缝中冒出,行人走到这里,或脚踏着摆放在水中的青石板跳跃而过,或踩水而行,真正是“清泉石上流,人在水上走”。传说正直的人从这里经过,便会一路平步青云。后来人们为了取其美好寓意,逢年过节就会来这里走一走,以讨个好彩头。

甬元泉

济南那些隐藏在闹市区古街老院中的泉水 - 舜网 - 833aa5af2c1a475f9f5a69e33bb45a25.jpeg

甬元泉在金菊巷燕喜堂饭庄内,金菊巷以前又叫甬元胡同。甬是小道,“元”同“周易中元、亨、利、贞”的元,是伊始。甬元的意思就是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开端。甬元胡同是古时候文庙官员由芙蓉街到德王府封官进爵的必经之路,寓意凡途经此路者必改变命运,飞黄腾达。甬元泉的寓意就是由小到大,由弱至强,会给你带来源源不断的财气和福气。因此,凡是途经此路的达官、商人都要进来饮掬泉水以求福运高照,财源滚滚。

濯缨泉

济南那些隐藏在闹市区古街老院中的泉水 - 舜网 - 9d59604a54c94dd88efe56690b466bf0.jpeg

位于王府池子街的濯缨泉,是目前济南七十二泉中最能体现“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景象的泉水。濯缨泉泉池总面积达600平方米,盛水期水势甚佳,池中泉眼数不胜数,水珠串串在飘袅碧绿的水草丛中层出不穷。池的东西两岸民居错落,居民院中可以取水,隔窗可以观泉。池边垂柳飘拂,泉水汇流成河,穿过小巷曲桥民居,构成一派江南景象。

腾蛟泉

济南那些隐藏在闹市区古街老院中的泉水 - 舜网 - d4bbad8cacfb49b7bffa5a5ac9eecd6c.jpeg

腾蛟泉,清代郝植恭《七十二泉记》著录,并云“曰腾蛟,如蛟之得云雨而飞腾也” 。

该泉位于旧城王府池子街北端路东,邻近与起凤桥街的交叉路口。泉池呈长方形,深1.5米,以青石围砌,精致方正。“腾蛟泉”之名取自泉西侧的腾蛟起凤坊,当年坊畔建有一石板平桥,名起凤桥,横跨于濯缨泉(即王府池子)、朱砂泉等诸泉汇流入大明湖的小溪上,形成名泉、小桥、流水、人家的自然美丽景观。

双忠泉

济南那些隐藏在闹市区古街老院中的泉水 - 舜网 - f2203c2d553b442eb662ca762df79ec8.jpeg

双忠泉在双忠祠街西端丁字路口的31号院内。此处为双忠祠故址,双忠泉也因双忠祠而得名。泉池为两个四方形相叠,面积约8平方米,水深5米,石砌池岸,水质清澈,长年有水。泉池东北角有当代书法家题写的“双忠泉”碑。双忠泉在清朝乾隆《历城县志》有载,曾列入清代郝植恭的《七十二泉记》中。载:“名曰双忠,则以祠而名之也,”为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

除上述泉眼外,还有位于后宰门街的厚德泉、位于省府大院的珍珠泉等等。从芙蓉街、王府池子到曲水亭一带的老城区,是保存最好的“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泉城风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