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浪漫!他将一个荒废院落改成火爆重庆的山房,竟还遇见最美的爱情

 369蓝田书院 2017-07-21




微风轻拂,

香樟摇曳。



林海听涛,

怡然自得。



远离都市,寄居山林,

是多少人未曾实现的梦想,

但有人却将梦想过成了日子,

还因此收获了爱情。



他叫王文亮,

地地道道的重庆人,

是一名画家。



生性洒脱,爱玩的他   

平生最爱做的事只有两件,

便是画画,交朋友。



画画之余,因为喜欢喝茶,

他开出一家清茶楼,

开业五年就亏了五年,

他却并不在意,

喝茶交心,何必在乎其他。



一次偶然的机会,

他误入重庆南山的一片香樟林中,

翠意层叠之中,

城市喧嚣骤然消逝。



而踏着手工堆叠的石块,

穿过两侧青翠,

一间破败的老屋出现在眼前。



在这里,

辟一处天地,造一所院落,

唤三五好友,喝茶聊天岂不快哉。

望着这座院落,老王暗暗想着,

心里好像捡到宝一样惬意。




既然心动了,

犹豫就不是他的性格,

很快就谈妥房子,喊来朋友,

按着心里的模样开始了搭建。



不过小屋藏在南山深处,

笨重的家具运送很不方便,

于是,他只好从山间取材,

用漫山的香樟木亲手打造。



虽然没有专门学习过工匠技术,

只懂得最基础的打磨方式,

但经过一年时间的建造,

一个个物件在他手中诞生。



带着年轮的木墩,

废弃多年的树根,

都成为绝佳的原材料,重获新生。



也正是因为这种内心的宁静,

每一个物件都焕发着质朴的光芒。



于是,经过一年多的修缮,

穿过层层叠叠的翠意后,

一扇茅草盖顶,细竹相迎的木门  

出现在眼前。



门上的匾额,看似随意,却极为素雅,

镂金刻画着“鉴宽山房”的字迹,

取自诸葛亮《交论》,

心善胸宽天地鉴,意在心中万事圆。



跨过木门,

沿着弯曲的小路走入院内,

入眼一栋栋错落分布的木屋。



四周繁茂的枝叶包围,

小屋焕然一新的木色   

被紧紧相拥。



院内共有九间山房,

分布在依山而建的三层小楼中。



而每间房间

老王都起出一个别致的名字,

一方、霜月、山语、时兮,

雾润、鹿柴、松风慢、醉花隐,

禅意而有温度。



踱步走进,迎门而对,

四面透明的玻璃窗没有阻隔,

每一间都正对一处绝妙的山景。



屋内装饰不多,但用心而拙璞,

一截树枝、一段圆木,

随手一摆就成了支架、衣架。



站在楼上推窗而望,

抬头是一尘不染的蓝天,

低头则是葱葱郁郁的香樟林。



俯仰之间,

皆是令人心旷神怡的自然美景。



从山间吹来的风,

穿过林下,抚过竹帘,

格外清凉,一晚好眠。




因为开了多年的茶室,

王文亮对茶有着深厚的感情,

这里的每一张茶席,

都让人有坐下来的冲动。



这些年他搜集来的好茶,

被闲散的摆放在小院的各处,

听着山间的花香鸟语,

俯仰之间,野趣自生。



而离森林小屋不远,

一处“幕天席地”的帐篷房,

坐落在一张木板之上。



夜晚,萤火虫在四周环绕,

清晨,被山间的鸟儿叫醒。



虽然同在一片香樟林里,

但各个房间的物色天光,

都截然不同,别具风情。



山房在跟随时令变化  ,

现在,老王很少下山了,

每日日昏而眠,晨起而作。




而也许是这样的生活太让人向往,

试营业不久,一天竟然有100多人赶来,

老王看到这样的场景心慌了,

立马改成了预定才能来住。




但慕名而来的人依然络绎不绝,

其中,就包括曾亚。



从一处报道中,

曾亚看到了老王,

知道了鉴宽的故事,

慕名来住。



没想到,初次见面,

老王性子里的纯粹和洒脱,

就让她格外欣赏,

从客人,到合伙人,再到恋人,

这一住,却再也没能走。



每到盛夏,

不少朋友都来到山上避暑,

两人便拉起竹帘,

架起最正宗的重庆火锅,

迎着清凉的山风,好不惬意。



这段有趣的爱情,

也让身处山林的鉴宽多一丝浪漫,

少了些许出世的距离。



在这片天地中,

自然与内心早已融为一体,

不需要奢求什么。


想加入中国旅游民宿交流群

扫二维码加群主,邀您进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