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一成不变的东西,只有“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的”这条真理。 —— 斯里兰卡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崖柏目前就是这种情况。随着宣传和知晓的人越来越多,蛰伏多年的崖柏,终于渐渐登堂入室,走入藏家和玩家手中乃至心中。倦勤作为从业者、参与者,平日与柏友交流颇多,听到、遇到很多问题,共性的个性的都有,倦勤得闲,试做整理回应,愚见若有错谬,还望柏友海涵并告知以便更正,先行谢过。 一、崖柏的定义——什么是崖柏,我们玩的崖柏是不是真正的崖柏? 橘生于淮南则为橘 生于淮北则为枳。现在藏家喜爱的崖柏,其实并不是严格植物学意义上的“崖柏”,而更多的是一个泛标准化的称谓。倦勤轩一般将这种分为纯植物学意义上的崖柏和收藏范畴的崖柏两种类别,后一个包含前一个。 二、崖柏的区别——植物学范畴的崖柏和收藏范畴的崖柏区别在哪里? 植物学上更多的是强调一个小物种的精确对应,按门纲目科属种这么一条一条审查下来,哪怕最细微的地方有一点不同,都会分为不同称谓。而收藏范畴的崖柏,其前提当然也必须是在至少一个相当精确的物种范围——属内,然后更多强调的是其形、色、香等方面的特质,主要是指生长在缺土少水的悬崖峭壁、岩石缝隙中,经过数百年乃至数千年生长,还活着或者枯死掉的形态扭转蜿蜒或飘逸大气,且带有醇厚甜香味的侧柏树根或树干。藏家玩崖柏,更多是考虑审美特性,而非植物学的精准定位,所以说两种范畴的崖柏,并不是李逵与李鬼的区别,而是昭君与貂蝉,各具其美。 三、崖柏的产地——崖柏只有重庆有吗,其他地方有没有? 这个问题其实跟上一个问题是一胞双生,植物学意义上的崖柏,确实是在重庆再发现;但收藏范畴的崖柏,却有不同的产区。南方的重庆市、四川省、湖北省等地的山脉,都有崖柏存在;北方的太行山脉、秦岭山脉沿线的各省区市的山岭间,也有崖柏生长。 四、各地崖柏的区别——南方和北方的崖柏有什么区别,秦岭、太行、大巴山的料子有区别吗? 南方产区有于雨水丰沛,土壤较多,崖柏生长条件相对较好,整体体形粗壮,盘旋扭转大气,经常能出大料,肌理相对不够深入,香味偏药香,颜色相对北方产区的偏浅,密度和油性相对要略逊色于秦岭和太行山脉的老料。北方产区,主要是太行和秦岭山脉的料子,比较有代表性,密度年份都很好,其中秦岭料相对肉质更适合雕刻,整体香味较好,醇厚沁脾;新疆内蒙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相对白皮和干料较多,形态较差,但瘤子料出产较多,密度一般,香味是甜香味中偶有酸涩。 必须指出的是,这是个笼统的问题,只能从整体来给出一个经验性的评价,其实每个产区都有出类拔萃的好料,具体崖柏的优劣,只能针对具体的料子才能精确回答。 五、收藏范畴崖柏的主要特征——哪些崖柏适合玩、适合收藏? 采集时候分辨:从采集地点可以很清晰的判断出它的特性。原料形态分辨:崖柏最为典型的特征可以通过对根部的观察看出,崖柏因为生长环境的恶劣,根部通常都比同年份的普通地柏要细小坚韧很多,通常称为“小根部”或者“小根须”;其肉质肌理与山坡或者平原生长的柏树有明显区别,肌理更加遒劲深入;其形态扭转变化明显,而山坡或者平原生长的多半直且粗大(可以想象一下李小龙和沈殿霞的对比)。成品形态分辨:不管是雕件、把玩还是珠子,崖柏本身的一些禀赋是永远彰显的,醇厚的香味、层积的皮色、坚韧的材质、细如发丝的年轮、丰沛的油性等,对比参照,一样可以分辨出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