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六讲 万历四十八年:闹剧与败局(6)

 liuhuirong 2017-07-21
李成梁前后两次任辽东总兵,第一次22年,第二次8年,一共30年时间。《明史·李成梁传》里说李成梁“英毅骁健,有大将才”,李成梁镇辽期间,特别是万历十六年(1588年)以前,屡获战功,“师出必捷,威振绝域”。

  自隆庆四年(1570年)任辽东总兵至万历十九年(1591年)由于御史弹劾而解任,前后共22年时间。在这22年中,李成梁率领明军,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

  从李成梁的历次大捷来看,当时明军在辽东的主要敌人是鞑靼、土蛮各部和部分女真部落。虽有多次土蛮联军号称数万,甚至有时号称十万,但每次战斗的规模并不大,大都为歼敌一千以内。

   歼敌一千以上的基本都是“捣巢”行动,即攻破城堡、山寨后取得的战果。这样就容易令人生疑,因为攻破对方大本营后,斩首的数目未必都是对方的兵将,也许 包括不少非战斗人员。另外,土蛮部和早期的女真部落实际上由大大小小数十个部落构成,这些部落组成的联军,有时人数虽众,但战力却并不强。与后来的努尔哈 赤的后金军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关于李成梁的战绩,《明史》提出了这样的质疑,“其战功率在塞外,易为缘饰。若敌入内陆,则以坚壁清野为词,拥兵观望;甚或掩败为功,杀良民冒级。”这就是说,他取得的一些战绩中可能有所欺瞒,胜仗有可能有所夸大,败绩则有时会“掩败为功”,甚至杀平民以冒充军功。

   万历十六年(1588年)以后,李成梁在战场上基本上没有取得什么大的胜利,而且还屡遭败绩。如万历十七年(1589年)三月,女真部落进犯义州,攻入 太平堡,自把总硃永寿以下全军尽没。同年九月,鞑靼东西二部侵犯辽东,李成梁率兵抵御,明军大败,备御李有年、把总冯文升皆战死,被歼八百人。

  万历十九年(1591年)二月,鞑靼五万余骑再次入侵辽东,李成梁派兵出塞,遇伏死者千人。后来李成梁虚报军功,称斩首二百八十,获得了朝廷的赏赐。再后来土蛮十万骑深入海州。李成梁不敢出击,土蛮军掳掠数日而去。

   万历十九年(1591年)三月,李成梁派副将李宁等出镇夷堡潜袭板升,杀二百八十人。大军回师时遇敌,大败,阵亡者达数千人。万历十九年(1591年) 十一月,在御史的弹劾下,李成梁卸任辽东总兵,“以宁远伯回朝”。从所谓的百战百胜到渐尝败绩,李成梁这个辽东大帅是有责任的。李成梁在前期为了“封拜” 之功,奋扬蹈厉,锐意进取。而在“位望日隆”后,耽于富贵,就“贵极而骄”了。“军赀、马价、盐课、市赏,全辽商民之利尽笼入己。以是灌输权门,结纳朝 士,中外要人,无不饱其重赇,为之左右。”

  如若督抚、监司都官员不合他的意,就会被排挤调走。此时,李成梁已经完全从一代名将转变为称霸辽东的“军阀”了。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三月,在大学士沈一贯的建议下,李成梁老树开花,以75岁高龄,再次出任辽东总兵一职,在辽东又镇守了8年。此时,李成梁已经不复当年“英毅骁健”之勇,又治军乏术,已无力重振军威。

  这一期间,李成梁在边事上以安抚为主,尽量避免与努尔哈赤的建州女真发生冲突,所以,边事一直较为“平稳”。而这一个时期,努尔哈赤已经统一了建州女真,正一步步蚕食海西女真,力量不断壮大起来。所以,李成梁的抚绥策略也被称为“养寇”。

  由于努尔哈赤的势力越来越大,李成梁决定放弃毗邻建州女真的宽甸六堡所辖区域,使得六堡成为孤城。早在万历元年(1573年),由于建州女真不断侵犯,明朝为了加强对建州女真的控制和防御,除继续修筑辽东边墙外,并采纳李成梁、汪道昆的建议,开始修筑宽甸六堡。

  六堡位于鸭绿江以西,毗连建州女真,是防御女真的前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放弃六堡区域是一个严重的决策失误,明朝三十多年的苦心经营,废于一旦。李成梁的这个错误决定所带来的后果,就是努尔哈赤逐渐聚集力量,等待着可以揭竿而起的那一天。

  三大案:华丽登场的闹剧在万历时代,如果说有一件事情能够让“罢工”的皇帝和“怠工”的朝廷都兴奋起来,那么这件事一定就是立谁为太子的事情了。一个倔犟的皇帝,一群偏执的大臣,联袂上演了这场闹剧,而这场闹剧的最后,则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滑稽的一页:三大案。

  坐不稳的太子位万历皇帝由于宠信郑贵妃,想立郑贵妃所生的皇三子朱常洵为皇储,不愿意册立王恭妃所生的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这一事件,在外廷大臣看来是不合祖宗法度的,因此屡屡向皇帝谏诤,尽快册立皇长子为太子,称为“争国本”。

   皇帝却寻找种种借口拖延,借口之一,皇长子的生母是宫女出身。当外庭对此事议论得沸沸扬扬之时,宫中的慈圣皇太后李氏(万历皇帝的生母)也有所闻,她是 喜欢恭妃王氏的,也心疼她的长孙。有一天,万历到慈宁宫向母亲请安,母子之间发生了这样一场对话:太后对儿子说:“外庭诸臣多说该早定长哥(宫中称呼太子 为长哥),如何打发他?”

  儿子回答:“他是都人(宫中称呼宫女为都人)的儿子。”

  太后听了心中不快,正色训斥道:“母以子贵,宁分差等?你也是都人的儿子。”

   这一下点到了要害。原来万历的生母李氏,也是宫女出身,早年以宫女身份为隆庆皇帝生下了朱翊钧(即后来的万历皇帝),才进封为贵妃。万历自知理亏,如果 因为宫女所生不能册立为太子,那么他本人根本就不可能当上皇帝。听了母亲的训示,他惶恐万状,伏地请罪不已。太后训示的压力超过了外庭大臣的千言万语,以 后皇长子朱常洛之所以能有转机,郑贵妃欲立皇三子朱常洵的阴谋之所以不能得逞,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皇长子朱常洛,生于万历十年 (1582年),到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才出阁讲学(太子的豫教),已经13岁了,因为是“庶出”的关系,境遇很是坎坷。皇帝的一拖再拖,廷臣的一 再谏诤,从批准出阁讲学,到4年后举行冠礼,再过3年册立为皇太子,这条路一波三折,过于颠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