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为何在天子脚下的长安呆不住?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湖北武昌的黃鹤楼,在千年的江涛枫影中与一首唐诗唇齿相依。我甚至无法判断一座建筑与一首诗,谁更有名。只是这在水一方的灯火楼台,几经兵荒战乱毀坏修复,已非真身;人去楼空,那涂写在靑云之上的古诗却众口相传,一字未改。据说李白登斯楼,都不得不按捺住技痒: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题诗在上头。这更使后来者明白什么叫做登峰造极。高山流水,如一架安置于悠悠岁月膝头的古琴,寂寞地回想失传的谣曲;做山水的知音,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亦成为历朝历代文人不惜踏破铁鞋而追寻的一种幸福。
且放白鹿靑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泱泱五千年历史,我几乎找不出还有比李白更飘逸洒脫的旅行家。他与注释山川物貌的徐霞客不同,徐霞客以拘谨的脚印测绘一张忠实于原著的地图,而叱咤风云的李白,简直是借山为樽,掬水为酒,举案齐眉,誓邀大自然与己同醉。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这位以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自诩的精神富翁,揣着一颗拳拳赤子之心就像揣着一份所向披靡的通行证,信手往白纸上写半阕绝句,就足够向茫茫月夜兑现出仗剑远游的盘缠。李白25岁以后,即出蜀,历夔汶,登庐山,东至金陵、扬州,复折回湖北,又先后北上洛阳、太原,东游齐魯,南巡安徽、江苏、浙江,游踪所及,几半中国。直到他42岁应唐玄宗征诏赴长安,整个青春,都零沽为在山水之间托钵化缘的游资,千金散尽还复来。这是怎样一种奢侈,五湖四海,三山五岳,是其慷概解囊的对象。而根据他沿途留下的诗篇,即足够编小半本地理书了。
他在洛阳遇见社甫,在汴州又邂逅高适,三位诗人结伴畅游开封、济南等地。醉眼秋共被,携手日同行,这是唐朝著名的一阕三人行。接着他又南游江浙,北涉燕赵,往来齐鲁间,直至为避安史之乱而隐居剡中。这期间的游历,估计很多山川城廓都已是第二次探访了,之所以如此安排,肯定由于李白在风吹草动的长安城里,对旧时结识的山水思之愈切。莫非人与自然之间,存在小别胜新婚的痛快?我不知道那些星罗棋布的名山大川,是以怎样的心情接待这位泪流满面、披发而来的久别重逢的诗人。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每日一诗】 李白——2600行长诗(节选) 洪烛 【古龙曾经写过七种武器,信心是其要表达的最后决心,如果我们把文学比作一个武库,诗歌绝对是至高的一种武器,自由,不按常理,有悖于时间,有悖于常情,究其内在的本质,那就是文者有其心,信心!在李白的笔下,就没有束缚二字,他打破了框架的束缚;而在洪烛这篇2600行《李白》长诗中,作者也将信心发挥到极致,口语不是口水,换一个名字的诗者傲然而立于文字之上,情理的转换,文笔的浪漫,情怀的放纵,就是一轮明月也要黯然无色。诗酒言江湖,大气磅礴,大爱伴诗语无疆 ——剑东】 48 李白除了赞美过杨贵妃,再没有 什么风流韵事。不像个花花公子 连他的婚姻都显得很神秘 你能否说得出李白夫人是谁? 李白的夫人不是陆小曼、林徽因 也不是李清照。李白夫人不会写诗 甚至不见得是他的读者 她却嫁给诗歌史了! 好不容易在一本古书里找到 李白夫人的脚印:“太白娶江陵许氏, 以江陵为还,盖室家所在。” 湖北女人的面孔一闪而逝 李白没留下什么家信,那首《早发白帝城》 是探望分别五载的妻子时所写 “千里江陵一日还……”诗人身轻如燕 一路呢喃,放大了一封快乐的情书 李白的夫人即使不识字又何妨 读不懂诗,却读得懂归来的诗人 “越是大诗人,越像小孩子 走得越远,越惦记着永远敞开的家门!” 49 谁也无法遮蔽李白 李白生来就是遮蔽别人的 没有把杜甫也给遮蔽了 算是客气的 李白诞生,亮得有点刺眼,取消了 多少小诗人进入诗歌史的权利? 即使王维、李贺这样的大诗人 因为李白的存在,也变得小了一号 盛唐以后的诗歌史是杜甫 拉着一大帮人,跟孤独的李白拔河 50 骑马、坐船、搭乘牛车……可供选择的 交通工具只有这么几种 作为自助旅行者,他更喜欢步行 爬山、涉水,确实感到冷或热 “仅靠两条腿从长安走回家 是不可能的。一下子想不起 家在哪里,似乎有更多的可能?” 有些地方去过一遍是不够的 还可以去第二遍、第三遍…… 有些地方一遍也没有去过 或者将要去,他可以想像出那里的情景 估计不会有太大的差异 “想像,其实更为省力。如果 你有这样的本事!” 只有夜郎国是他无法想像的 即将出现在行程安排之中 但今天他还不知道。可见这是 由别人安排的:为诗人预设的流放地 若干年后,抱着不归的念头动身前往 走到中途,由别人设计的旅程 又被别人纂改:算了,只是吓唬吓唬你的! 夜郎真有那么可怕吗?感到可怕的 是命运的荒诞:天啊,他自始至终 都是无辜的 51 据猜测李白一生的诗篇在万首以上 《全唐诗》收录七、八百首,不足十分之一 你所了解的仅是十分之一的李白 还自以为很了解。差得远呢 也许李白根本就不是我们熟知的形象 更想读到李白佚亡了的诗稿—— 《全唐诗》过滤掉的那部分,才是 真正的李白:被皇帝拒绝之后 又遭到历史拒绝…… 被接纳的李白肯定打了很大的折扣 我的野心:凭借想像替李白补写 那些连他自己都记不住的半成品! 52 杜甫是泰山,陈子昂是燕山 王维是终南山,王昌龄是阴山 高适、岑参合起来成为昆仑山 韩愈是华山,柳宗元是衡山 白居易是黄山 李贺是巫山,杜牧是庐山 李商隐是夜雨巴山…… 降生在西域的李白不喜欢扎堆 遗世独立,如同明月出天山 唐诗的造山运动 又是一场造神运动:李白一跃而起 摆脱所有同类,占据半神的位置 他还在使劲啊,若不是生命戛然而止 还将超越自身,成为顶峰中的顶峰 53 给杜甫打电话,号码是两个黄鹂鸣翠柳 老是盲音 给李白打电话,号码是白发三千丈 总算有人接听,一个不耐烦的男中音—— “嫌电话线还不够长是不是?打到 我这里来了。让不让人睡觉啊?” “李白别挂,我也写诗,算你的远房亲戚 想讨教个问题:怎样才能成为你?” “想不到后现代还有比我更疯的诗人 实话告诉你:你已经超过我了!” 李白嘟嚷一句,把话筒挂下 我耳畔又传来蛐蛐叫般的盲音 那是李白坟头的蛐蛐在叫? 54 我跟几个写诗的哥们商量好了 今晚凑份子请李白喝酒 争取把这老家伙给灌醉 免得他总挡咱们的道 泸州老窖、剑南春、茅台、五粮液…… 唐玄宗已请过他一遍,别上了 要来就来点玄乎的:什么印象派 达达主义、意识流……什么XO 威士忌、人头马、路易十三 剂量不够的话,再搭上俩洋妞 不信这爷们不晕! 猜拳喝令闹一晚上 李白把这些舶来的玩意儿全喝了 说不如宣城纪叟酿的黄泉老春口感好 李白没趴下,我们全趴桌子底下了 吐了一地的朦胧诗 55 “明朝散发弄扁舟……”那可是三千丈白发啊 遮天蔽日,古诗的码头 又一位披头士出现了 能怪谁呢?中国诗歌的祖师爷 屈原,也曾披头散发行吟泽畔 诗人总是像模特一样 以古怪的发型、夸张的服饰、冷傲的表情 行走在历史的T型台。真他妈的酷! 56 李白厌弃宫体诗,也不看重七律五绝之类格律诗 更擅长不羁的长歌 擅长古风,老而又老的“自由体” 唐朝的口语诗大师横空出世 赤脚大仙,瞧不起满地的三寸金莲 “噫吁戏,危乎高哉!”听一听 连感叹词都能砸死人 别学李白,弄不好你就把口语变成“口水” 李白同样不喜欢慢条斯理或“零度写作” 他的诗有体温,而且发着高烧 摸一下都烫手 57 在四川,以及别的地方 多次见到李白的塑像 没有一尊像他!虽然我 也不曾见过他本人 什么原因使我觉得塑像不像呢? 难道雕刻家没把握住李白的特征? 李白的特征又是什么? 说不清楚,但脑海里有模糊的形象 越模糊反而越真实 仅仅端着酒杯,作仰天长啸状…… 这样的塑像太像在做秀 即使派一个真人,站在那儿也会有点假 李白这个人一次性完成的 无法复制 我见过太多模仿李白的诗人 学着学着,全变成了四不像 58 我托梦给天姥山了 天姥山托梦给李白了 李白托梦给我了,正如他 也曾托梦给杜甫 李白的梦,窗户纸一样薄 一捅就破。可难得的是 捅破了还会恢复 153. 假如李白来到这里 会忘掉长安 正如他当初醉倒在长安城的酒馆 就忘掉蜀国。他不承认蜀国是自己的故乡 有了美酒,故乡就是多余的 他只有从醉话中才能听见乡音 能共饮一壶酒的人,才算真正的老乡 他也不承认长安是最大的城市 有酒相招的地方,就是李白的首都 他把十字路口斜挑的酒旗 当成国旗来热爱:“是啊,酒国才是我的理想国……” 他在壶中找到当皇帝的感觉 更紧迫的问题是如何在醒来之前 赶紧给自己找一个 过期作废的贵妃 她的醉舞,不仅让李白看花眼了 连杨玉环想学也学不会! 154. 不知道黄河上有多少座桥? 对于我,有一座就够了 有一座就能抵达彼岸 即使一座也没有 还可以学学古人 搭一条船,劈波斩浪 李白面对的 就是没有桥的黄河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一夜间愁白了头 黄河干嘛要折磨诗人呢? 既不让他去远方 又不放他回故乡 我比李白幸运:有了桥 我到了此岸,他还留在对岸 我又比李白不幸:没有了船 没有了行路难 桥是别人的,船是自己的 诗人什么都可以不要 但不能少了苦难 当他觉得心里比黄河水还要苦 离成功就不远了 他不会游泳?他的诗 却顺利游上了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