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韩信为何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真相竟如此惊人!

 昵称413468 2017-07-22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前196年),汉初三杰之一,汉初三大将之首,一生大小战役无数,从无败绩,天下莫敢与之争锋,被后世奉为“兵仙”、“战神”。

韩信的才能我想大家都不会否认,纵观全局的韬略,随机应变的胆识,礼贤下士的品行。后世人评说“战神,兵仙,国士无双”,自领兵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所向披靡。可以说是大智大勇之人,可为何会英年早逝,难道真是天妒英才吗?

平定三秦之后,刘邦就已经做出了夺兵权之事,后败于彭城;后来韩信征服魏、代、赵之时又拿走两次兵符,只留少数弱兵;到这里,难道天才韩信会不明白,刘邦明显的不信任,为何还不反,难道就是因为忠,实在不解。

刘邦只给了两次兵权,一次出关中平定三秦,一次围项羽于垓下。然后又复夺兵权,可以说刘邦的天下其实就是韩信的。

以韩信的智慧来说,不可能像有些人所说什么“政治白痴”,那是无知之人的说法,可是为何不反呢,到最后被刘邦贬为淮阴侯,反倒被吕后按了个“反叛”的罪名杀死。年仅33呐!

可以说,西汉的大半江山都是韩信打下来的,功勋卓著,被萧何誉为“国士无双”。那么问题来了,韩信如此厉害,那他是跟谁学习的兵法呢?他的师父又是谁?

古人讲究一个名师出高徒,孙膑庞涓的老师是鬼谷子,张良的师父是黄石公,诸葛亮的师父是庞德公。想要知道韩信的师父是谁,首先要来了解下韩信的出身。

早年韩信家境贫穷,经常吃不饱,穿不暖,靠着邻里的救济才得以勉强度日。他母亲死后,连丧事都办不起,穷的叮当响,最后只能随便找一块空地,把母亲安葬了。因为韩信长的高大,而且喜欢佩戴刀剑,自命不凡,让别人看得很不爽。

有一次一个年轻屠户就侮辱韩信,“你要是不怕死,就拿剑刺我;如果怕死,就从我胯下爬过去。”韩信仔细打量了一番,真的趴在地上,从他的胯下爬过去。从此,更多人都笑话韩信,也更看不起韩信。

等到项梁起兵反秦后,韩信投奔了项梁,但是默默无闻,没有展露出任何能力。等到项梁死后,韩信被项羽任命为中郎将,此时的韩信如同突然觉醒,多次给项羽献计,但都没有被采纳。

后来在萧何的帮助下,韩信投靠了刘邦,并且被任命为大将军,从此开启了暴走模式,纵横天下,百战百胜,成为一代“兵仙”。

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对于韩信突然间大放异彩,师从何人,也没有确切答案。但到目前为主,主要有三种说法,姑且能知道大概。

第一:韩信的师父是尉缭,这个尉缭以前是秦国的国尉,精通兵法,是一个军事理论家,但他认为秦始皇缺乏仁爱之心,因而多次逃离秦国,后来也不知所踪。

第二:韩信的老师为李左车,此人曾经辅佐赵王歇,后来成为韩信的谋士。但这个说法可信度不高,缺乏史料依据,因而不太可信。

第三:韩信无师自通,乃是天生的军事奇才,所有的谋略都是自己悟出来的,等到合适的机会和属于自己的舞台,自然就爆发了强大的能量,这个说法也被大多数人所认同。

为什么汉朝不让韩信去打匈奴?

汉高祖那么多人才,那么多猛将,怎么不让韩信去打匈奴?反拿公主和财物屈辱的换取和平?

平城之围的时候,韩信还没死,韩信是平城之围4年后才被杀的

看了汉初的历史,我就十分的感慨,韩信一生用兵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从背水一战到垓下之战,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可惜的是,他打了一辈子的战打的都是内战。

汉朝建立后,他就再也没打过战,连刘邦征讨匈奴的战争也没参加,结果,就被吕后算计给杀了,死地的确窝囊。

既然韩信那么会用兵,不明白刘邦为何不派去韩信打匈奴,让他们两败俱伤。刘邦晚年,为什么还要亲自出马去打匈奴、英布,难道真的就没人可用了吗?你诛杀功臣是不是太早了,要杀咋不等剿灭了匈奴之后再杀呀?匈奴的冒顿单于的骁勇善战可不亚于项羽呀。

另外,如果派韩信打匈奴,韩信能赢吗?白登之围会发生吗?以韩信的才干能否打败冒顿单于,就象当年他打败项羽一样?如果韩信能打败匈奴,汉朝就不会有那段和亲的屈辱史了。可惜,历史没有给韩信一个怎么好的机会证明自己,并非内战内行,外战外行了。

的确有太多的遗憾,在宋朝初年,也有一个与韩信类似的人物,叫曹彬,打南唐、南汉、北汉、后蜀等割据势力是所向披靡,可一遇上辽军,就被打得一败涂地,落荒而逃。明朝的徐达、常遇春也是这样,打陈友谅、张士诚,几乎手到擒来,可是,一出塞外,就被北元的王保保打得几乎全军覆没。也许,韩信没与匈奴交战,保全了他的一世英名和晚节!

北方草原上的强大骑兵部队不好打,不同于长城以内的步兵部队。以步兵为主的华夏军队,在没有组建强大的骑兵部队以前,主动去与异族的强大骑兵部队去争锋是不理智的!

有人说,韩信手下都是刘邦的人,他要是想拥兵自立,或背汉投楚,他手下人都不会同意的,其实如此想的人是大错特错了。古代的军队是只认兵符不认人的,谁有兵符在手军队就听谁指挥。是以信陵君有窃符之举,刘邦夺韩信兵权,也是趁他熟睡,到他帐内去夺了兵符然后才敢叫醒他。况且当韩信要挟刘邦封他假王时,张良陈平也劝刘邦曰“汉方不利,宁能禁信之自王乎?不如因立,善遇之,使自为守。不然,变生。”可见那些所谓的在韩信帐下的刘邦之人是当不得什么事的,即便他们能够左右韩信,韩信以重利诱之,或者随便找些什么借口,一个个入其以罪,我想也不是什么太难的事。

可是,韩信还是选择了结果最差的一条路,最终被杀,更被夷三族。韩信对于不背汉,只给出了一条理由,那就是刘邦待他太好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解衣衣我,推食食我”,他不忍背叛。要我看,韩信在政治上就是一吴下阿蒙。他不明白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他也不知道与人主相交,共患难易,共富贵难。陈王之事相距非远,他也不能引以为戒。刘邦初遇韩信时是他最不得意的时候,这时候只要对他有用,无论是谁他大概都可对其“卑躬屈膝”,礼敬有加的。但是只要他能够翻过身来,他卸磨杀驴的速度也是你不可想象的。

韩信曾批评项羽的仁是“妇人之仁”,但观其行与项王相差无几矣,韩信的忠,何尝不是愚忠?直到临死才高呼“悔不听蒯通言”,为时晚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