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 2017年7月22日 (农历六月廿九) 我们将迎来夏季最后一个节气——大暑 《历书》记载:“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节气的到来,意味着“蒸煮模式”的开启,40℃以上极端高温的天气最易在大暑出现。另外,此时雷雨天气也最多。高温闷热,人易挟湿,暑湿之气乘虚而入,最易使人心气亏耗,往往会引发苦夏、中暑等疾病。酷暑来临,防暑祛湿刻不容缓。怎样才能安全“过大暑”呢?看看这些建议,帮你巧过“桑拿天”。 清淡饮食,不宜进补 大暑时节,梅雨过,天气炎热,人体易被暑、湿、邪、热所侵,出现乏力、食欲不振等,饮食以健脾化湿、益气养阴为主。 健脾祛湿汤 做法:鸭肉过水,同冬瓜、绿豆、芡实大火煮开,再小火煮熟即可。 功效:清热解毒、止渴除烦、健脾祛湿、滋阴润燥、增强人体免疫力。 防“情绪中暑” 大暑高温酷热,人易动“肝火”,出现心烦意乱、无精打采等,应保持乐观情绪,戒躁戒怒,规律睡眠,避免“情绪中暑”。 “桑拿天”运动宜“慢” 夏天人体体温高,剧烈运动导致血压降低,引发心慌气短、头晕眼花、面色苍白等。适当运动可让体内湿气散发出来,如散步、慢跑等。 避湿按委中穴 大暑时节气温高、湿气大,湿为阴邪,阻遏气机,使人心烦,按摩委中穴至酸痛可化湿除烦。 养生项目推荐 大暑正直长夏,长夏特点偏湿,湿热使运化功能受损,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 泡药浴 采用3起3泡原理,加快人体排汗系统,促进人体排毒,有效祛除寒湿,畅通经络,补充阳气。 贴养生灸 采用中药穴位贴敷外治疗法,刺激人体穴位经络,调整阴阳、散寒祛湿、扶正祛邪、增强体质,减少疾病发作。 大暑三秋近,林钟九夏移。 桂轮开子夜,萤火照空时。 瓜果邀儒客,菰蒲长墨池。 绦纱浑卷上,经史待风吹。 总而言之,饮食要多咸少甜,忌辛辣刺激油腻生冷的食物,不宜进补。最佳调味品是食醋,最佳蔬菜是苦味菜,最佳汤肴是番茄汤,最佳饮料是热茶。从冰箱取出的食物不要直接食用,冰冷刺激的食物都不要吃咯~最后,沫沫祝大家过一个健健康康的夏天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