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与单胎妊娠早产风险关系研究

 昵称nujb1wWk 2017-07-22

本文刊登于《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7年6期609-612页


作者:康卉娴,马彩虹,魏瑗,吴章鑫,孙韬,张谨,乔杰

基金项目: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项目(首发2014-1-4091)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100191

通讯作者:马彩虹,电子信箱:macaihong@263.net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是将不孕夫妇的卵子及精子取出于体外,于培养皿内受精,并发育成胚胎后移植入患者宫腔内让其种植、生长成为胎儿的过程。因该技术引入了非生理性的操作,对孕妇及其子代产科结局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有学者认为,IVF-ET多胎妊娠的胎儿及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增加[1-2]。Pandey等[3]学者认为,与自然妊娠相比,IVF-ET单胎妊娠子代有较差的产科结局,如早产、低出生体重、小于孕龄儿等。早产是引起新生儿不良结局的主要原因。本研究旨在通过对IVF-ET术后单胎妊娠妇女产科结局的回顾性分析,探讨IVF-ET技术是否增加早产发生风险以及相关影响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行IVF-ET并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助孕并分娩的单胎妊娠563例为研究组,其中女性因素不孕组369例,单纯男性因素不孕150例,44例不明原因不孕;按年龄、孕产次配对同一时间段自然单胎妊娠的1126例为对照组。排除标准:多胎妊娠、子宫畸形、子宫腺肌病、子宫肌瘤(直径>5 cm)、肥胖、消瘦、重度宫腔粘连、合并慢性高血压、糖尿病等。

研究组及对照组年龄、孕产次、体重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助孕指征中,输卵管因素占45.90%,男方少弱精占26.64%,排卵障碍占11.52%,子宫内膜异位症占6.56%,不明原因不孕占3.37%,其他不孕因素(如复发性流产、染色体异常、免疫性因素)占1.56%。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对象分娩孕周均>23周。通过病案检索临床数据,收集符合研究的孕产妇及新生儿资料,详细记录孕产妇的一般信息(包括年龄、孕产次、不孕原因、辅助受孕技术类型)、临床诊断、产科并发症、分娩孕周、分娩方式、分娩结局等。分娩孕周通过胚胎移植时间及早孕期超声计算。早产指妊娠满28周至不满37足周间分娩者;低出生体重指新生儿出生体重低于2500g;小于孕龄儿(SGA)指出生体重小于同胎龄应有体重的第十百分位数以下的新生儿;大于孕龄儿(LGA)指出生体重大于同胎龄应有体重的第90百分位数以上的新生儿。

1.3    统计学处理    用IBM SPSS Statistics22.0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进行用卡方检验,统计前经正态分布及方差齐性检验;P<>

2

结果

2.1    产科结局比较    研究组早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妊娠期糖尿病、胎膜早破、前置胎盘、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2.2    女性因素、男性因素不孕组及对照组产科结局比较    研究组中,女性因素不孕组早产率显著高于单纯男性因素不孕组及对照组(P<0.05);单纯男性因素不孕组与对照组早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女性因素不孕组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单纯男性因素不孕组,妊娠期糖尿病、PROM、前置胎盘、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单纯男性因素不孕组与对照组早产率、产科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女性因素不孕组新生儿出生孕周显著低于单纯男性因素不孕组及对照组(P<><0.05);单纯男性因素不孕组与对照组新生儿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本研究发现,与自然妊娠相比,IVF-ET单胎妊娠早产率增加,母儿不良产科结局发生风险增加。但有研究认为IVF-ET单胎妊娠并不增加早产及母儿不良产科结局发生风险,该研究按年龄、孕产次配对260例IVF-ET单胎妊娠及260例自然单胎妊娠妇女,通过比较两组早产率、产科并发症发生率及新生儿结局(包括LBW、SGA、LGA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但该研究样本量较小。

目前认为,诱发早产的因素主要有生殖道感染、子宫畸形、多胎妊娠、辅助生殖技术、妊娠年龄过小或过大、过度消瘦、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等。本研究对纳入的病例行年龄及孕产次配对,排除了多胎妊娠、妊娠年龄过小或过大、子宫畸形、体重指数过大或过小等。IVF-ET妇女中,女性因素不孕者因盆腔炎症、输卵管因素、子宫内膜异位症等行IVF-ET助孕,该人群因存在生殖道感染,其早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单纯男性因素不孕组,而单纯男性因素不孕组与对照组早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女性因素不孕组早产率增加,新生儿不良产科结局发生风险增加,出生孕周显著低于单纯男性因素不孕组及对照组,低出生体重发生率显著高于单纯男性因素不孕组及对照组,故认为IVF-ET单胎妊娠早产率增加可能与引起女性因素不孕的相关疾病有关,这与部分研究结论一致[6-7]。

IVF-ET妇女产科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自然妊娠妇女,可能会增加早产风险。Qin等[8]一项荟萃分析认为,IVF-ET妇女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前置胎盘、羊水量异常发生率高于自然妊娠妇女,其早产率也高于自然妊娠妇女。本研究发现IVF-ET妇女(尤其是女性因素不孕妇女)的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发生率高于自然妊娠妇女及单纯男性因素不孕妇女,早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另外,诱发早产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宫内无症状感染。IVF促排卵过程中使用促性腺激素刺激卵巢释放高的松弛素致宫颈不成熟、操作过程中盆腔内及宫颈出血、损伤、继发感染等均增加早产风险。因此,IVF-ET单胎妊娠早产率的增加也可能与IVF操作过程中增加感染风险有关[9]。但需要增加样本量,以分析IVF-ET单胎妊娠早产率增加是否与IVF-ET相关。

综上所述,IVF-ET患者单胎妊娠早产发生率增加,可能与引起女性因素不孕的相关疾病及女性因素不孕妇女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增加相关。(参考文献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