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经典 | 《论语》第八讲:你快乐吗?

 傅佩荣 2020-10-20

本辑内容《论语第八讲:快乐无所不在


不惑、不忧、不惧

凡是深刻而持久的快乐,都具有两个条件:

一是能够消解负面因素,像没有生病、没有失业,以及没有困惑、忧虑与恐惧;

二是能够把握正面因素,像主动学习、结交益友,以及借助文学与音乐来调节情绪。

我们从消解负面因素开始说起。

孔子重视保健,对饮食特别讲究,万一生病了就静心疗养。

他年轻时为了养家糊口,做过委吏(管理仓库)与乘田(管理牧场);后来学习礼仪有成,长期为人承办丧事;到五十一岁从政,位列大夫,领有鲁国俸禄;五十五岁周游列国,之后十四年也曾在别的国家做过顾问之类的工作。

生活方面问题不大,因为他可以安贫乐道。值得留意的是他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篇9·29》)知者即是智者。

能做到这三点,并不容易。孔子在另一处说:

“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论语宪问篇14·28》)

孔子认为这三点是作为君子的水平,而他尚未做到,但弟子子贡却认定这是孔子的自述。 

先说“不惑”。

孔子其实做到了,他后来总结自己一生修养的阶段时说:“四十而不惑。”(《论语为政篇2·4》)但什么是不惑呢?

在《论语》中,有两段资料提及弟子请教如何“辨惑”。孔子回答子张说:“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论语颜渊篇12·10》)

对同一个人爱恨交加到这种地步,可见困惑来自情绪之冲动,使自己失去理性的判断。

孔子又对樊迟说:“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论语颜渊篇12·21》)

意即因为一时的愤怒就忘记自己的处境与父母的安危,不是困惑吗?这里说的同样是情绪之冲动。

因此,要做到不惑,必须充分发挥理性功能,以此指导情绪及调节情绪。

其次,说到“不忧”。

孔子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篇15·12》)他本人也有“德之不修”等方面的忧虑(《论语述而篇·第三章》)。孔子也说过:“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篇15·32》)

由此可见,在生活中的不忧,是指凡事须考虑长远,临事才不会手忙脚乱。而君子所忧的是道(理想)能否实现,德(修养)能否长进。这与“仁者不忧”是相符的。

然后,说到“不惧”。

君子有坚定信念,可以“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篇8·13》)以坚定信心爱好学习,为了完成理想可以牺牲生命。这样的人又何惧之有。

孔子另外说过:“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篇12·4》)只要反省自己而没有任何愧疚,就可以不忧不惧了。

能做到不惑、不忧、不惧,接着就看如何具体处世了。

面对具体困境

快乐不会凭空出现。人总是活在现实世界,面对具体困境,那么孔子在这方面有什么回应呢?

孔子有两次动了移民的念头。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论语公冶长篇5·6》)

其意为:孔子认为自己的理想无法实现,干脆乘着木筏到海外去。跟随他的,大概是子路吧!子路听了喜形于色。孔子说:子路啊,你爱好勇敢超过了我,但没有地方可以找到适用的木材啊。由此可见这是孔子的感叹而已。

另外一次是: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论语子罕篇9·14》)

意即孔子想到九夷生活的地方去住。有人说:“那种地方很简陋,怎么能住呢?”孔子说:“君子去住的话,怎么会简陋呢?”君子负责教化,推行礼乐,不在意其地是否落后。

孔子对鲁国的政治现状深感忧心。

子贡问及现在从政的人表现如何时,孔子说:“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论语子路篇13·20》)

意即:噫,这些人的气量见识像是厨房里的小用具,算得了什么?我们很少看到孔子以如此不屑的语气谈及政治人物,可见他实在是太失望了。

不仅如此,他对某些学生也深感惋惜。

宰我“昼寝”(《论语公冶长篇5·9》),白天睡觉而不知上进,受到孔子责骂,但那还只是他个人的缺失。

两位列名“政事科”的高材生是冉有与子路(《论语先进篇11·3》)。孔子发现冉有担任季氏家臣时为季氏增税聚敛财富,他忍不住说:“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论语先进篇11·17》)

孔子反对子路派子羔出任县长时,子路不以为然,说:“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论语先进篇11·25》)孔子直指子路为让人讨厌的佞者。 

像冉有与子路的作为,在孔子看来只是“具臣”,拥有专业能力,而谈不上是“大臣”,身为大臣要做到“以道事君,不可则止。”(《论语先进篇11·24》)

孔子谈到君子所厌恶的人,包括:述说别人缺点的人,在下位而毁谤长官的人,勇敢而不守礼仪的人,以及一意孤行却到处行不通的人(《论语阳货篇17·24》)。这样的人并不少见。

这个世界与我们周围的人群都不是完美的,怎么办呢?应该转个方向,求人不如求己。

孔子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篇15·21》)我们从修养自己做起。

孔子的教学材料中,有《诗经》与音乐的课程,可直接调节情绪,使人的情绪得到合宜的抒发。这方面的资料是我们得以快乐生活所不可或缺的。

诗乐陶冶心灵

要快乐,必须使情感均衡调节。要均调情感,最好学习诗与乐。

先说诗。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篇2·2》)意思是:《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可以称之为:无不出于真情。

“思无邪”一语出自《诗经‧鲁颂‧駉》,描写鲁君的马群向前奔行的勇健的样子,引申为诗人直抒胸怀,所作无不出于真情。“思”字是语助词,不可当成“思想”。“无邪”指“无偏斜”,有感而发不加雕琢。

孔子鼓励弟子学诗,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阳货篇17·9》)

所说的是:学习《诗经》,可以抒发真诚心意,可以观察个人志节,可以沟通人际情感,可以化解委屈怨恨。唯有真情可以引发真情,使人因共鸣而畅快志意。“兴”也有振作之意,使人有重新出发的勇气,所以孔子也说“兴于诗”(《论语泰伯篇8·8》)。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篇3·20》)。意即:《关雎》这几首诗的演奏,听起来快乐而不至于沉溺,悲哀而不至于伤痛。这里谈到情感的适度表现。

当然,学习《诗经》还有具体的用处,像“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篇16·13》),说话恰到好处,要适度引用《诗经》。

《诗经》还教人做人处事,不会像面朝墙壁站着的人(《论语阳货篇17·10》),进而可以“事父、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篇17·9》),以及处理政事,出使外国(《论语子路篇13·5》),都可以由之得到启发。

其次,还有音乐。

孔子评价音乐,最重要的一句话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篇8·8》)

“成于乐”是指:达成教化的目标,要靠音乐。

孔子本人的音乐造诣很好,我们读到他“击磬于卫”(《论语宪问篇14·39》),“取瑟而歌”(《论语阳货篇17·20》),“与人歌而善”(《论语述而篇7·32》)。

孔子的弟子也有鼓瑟(《论语先进篇11·26》)、“弦歌”(《论语阳货篇17·4》),“咏而归”(《论语先进篇11·26》)的。孔子门下真是弦歌不辍。

孔子在齐国聆听《韶乐》的演奏,“三月不知肉味”,然后说:想不到制作音乐可以到达这么完美的地步。(《论语述而篇7·14》)

他在聆听鲁国乐师演奏之后,也说:我的耳中一直洋溢着美妙的音乐啊!(《论语泰伯篇8·15》)他还忍不住与乐师分享心得,他说:音乐是可以了解的。开始演奏时,众音陆续出现,显得活泼而热烈;发展下去,众音和谐而单纯,节奏清晰而明亮,旋律连绵而往复,然后一曲告终。(《论语八佾篇3·23》)

孔子还喜欢唱歌。他若某日不哭,就可能唱歌;与人唱得开怀,还会坚持别人再唱一遍,他再以和声相应。(《论语述而篇7·10、7·32》)这样的生活和乐融融,真是帝力于我何有哉?

快乐也有好坏

谈到快乐,我们不能否认:有些坏事也会让人快乐,并且有些坏人也觉得自己快乐。

基于此认知,孔子才会谈到“益者三乐”与“损者三乐”(《论语季氏篇16·5》)。

哪三种快乐对人有益呢?“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

首先,“乐节礼乐”,是说以得到礼乐的调节为乐。

礼注重区分,乐注重和谐。孔子对礼仪、礼节、礼貌的遵行在《论语》中随处可见。他教导儿子说:“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篇16·13》),又说“不知礼,无以立也”(《论语尧曰篇20·3》)。

因此我们听到孔子“三十而立”(《论语为政篇2·4》)的说法时,知道他是学礼有成而可以立足于社会。至于用音乐调节生活,则前面已经谈过,不再赘述。

其次,“乐道人之善”,是说以述说别人的优点为乐。

一般人的毛病是述说别人的缺点,如此很容易与人结怨。现在,欣赏别人的优点并加以介绍,表示隐恶扬善,并有成人之美的雅量,很容易造成良性循环,使社会风气也随之变得敦厚。

然后,“乐多贤友”,是说以结交许多良友为乐。

孔子除了结识同辈良友,如蘧伯玉大夫,也常由弟子身上感受志同道合的快乐。

孔子看到弟子表现真性情时,弟子谦虚承认信心不足时(《论语公冶长篇5·5》),弟子教导臣民咏唱《诗经》时(《论语阳货篇17·4》),都觉得十分开心。

哪三种快乐有害呢?“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

所谓“乐骄乐”,就是以骄傲自满为乐。

这种快乐以自己为中心,与人争长论短,总认为自己胜过别人。这正是孔子说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子路篇13·26》)。这显然是有害的,将使自己安于现实,不再长进。

其次,所谓“乐佚游”,是以纵情游荡为乐。

从游手好闲到沉迷享受,忽略了学习与修养。孔子说:不说“怎么办,怎么办”来提醒自己的人,我对他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论语卫灵公篇15·16》)。佚游者不会反省自我,徒然浪费了光阴。

最后,“乐宴乐”是以饮食欢聚为乐。

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先别说花费了金钱,光是身体健康就很可能出问题。这是求乐反苦,得不偿失。

此时,听听孔子所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篇6·23》)明智的人欣赏流水,行仁的人欣赏高山。

流水配合环境,调整方向与速度,随遇而安;高山稳健宽厚,于动物、植物、矿物无所不容。智者与仁者能与大自然均衡协调,这种快乐岂容错过?

孔子自得其乐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一段资料。

孔子引《诗经‧小雅‧何草不黄》的一句诗“非兕非虎,率彼旷野”来让三个弟子解释,就是:我孔子“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却在旷野走动”,这是什么缘故?

子路认为,或许是老师仁德不够或智慧不足,所以得不到君主任用;子贡认为,或许老师应该降低标准,以得到君主欣赏;颜渊认为,老师没有问题,是君主没有眼光。孔子对颜渊的回答十分满意。

我们不能选择时代与社会,所以只能认真修养自己。不论有无成就,都应该活得真诚踏实,自得其乐。

孔子的快乐来源众多,包括“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论语学而篇1·1》),“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论语学而篇1·15》),“乐水、乐山”(《论语雍也篇6·23》),以及栽培了一群杰出弟子。

孔子对学生毫无隐瞒(《论语述而篇7·24》),真诚而坦率,情感发而中节,如“颜渊死,子哭之恸”(《论语先进篇11·10》)。他描写自己的“三忘”中有“乐以忘忧”一词(《论语述而篇7·19》)。

最后,他描写自己是:“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篇7·16》)吃的是疏食,喝的是冷水,弯起手臂做枕头,这样的生活也有乐趣啊。 

学习孔子之道,我们也可以乐在其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