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词格律知识之拗救

 jxy极至 2017-07-22

诗词格律知识之拗救

诗词格律知识之拗救

有时为内容的需要,须在某些方面进行调整,平仄可能出律,是有办法弥补的。古人把不合格律的情况称为“拗”,把弥补的方法称为“拗救”。拗救情况有三:

一、孤平拗救

“孤平拗救”就是指在“平平仄仄平”这一格式中,第一字若调整为仄声,必须将第三字调整为平声,以避免孤平。对于七言律句“仄仄平平仄仄平”若是第三字用了仄声,必须将第五字调整为平声,如:

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这首诗的第四句应是“仄仄平平仄仄平”的格式,第三字“客”用了仄声,于是第五字“何”调整为平声,救第三字“客”,这就叫做“孤平拗救”。

二、特拗

在五言“平平平仄仄”的句式里,第四字使用平声,叫做“特拗”。虽说二、四、六字在节奏点上,不能变动,但是这种拗字是被允许的。“特拗”须用拗救,救的方法是将本句第三字调整为仄声,于是就形成了“平平仄平仄”的形式,如:

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这首诗第三句第四字用了平声字“遥”,拗,第三字用了仄声字“怨”救,形成“平平仄平仄”的句式。

相应的,七言“仄仄平平平仄仄”句式中第六字拗,也叫做“特拗”,救的方法是将本句第五字改为平声,形成“仄仄平平平仄仄”的句式,如:

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

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这首诗第三句第六字用了平声字“风”,拗,第五字使用仄声字“好”救。

“特拗”在古诗词中使用的特别普遍,所以“(仄仄)平平仄平仄”也被看作律句“(仄仄)平平平仄仄”的变格了。

三、联中拗救

以上两种拗救都是本句自救,还有一种拗救是通过对句相救,叫做“联中拗救”。

五言“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一联中,如果出句第四字拗,使用仄声,也是被允许的。救的方法是将对句第三字改为平声,如:

杨固店(唐)岑参

客舍梨叶赤,邻家闻捣衣。

夜来尝有梦,坠泪缘思归。

洛水行欲尽,缑山看渐微。

长安只千里,何事信音稀。

这首诗有两处联中拗救,第一句第四字用仄声字“叶”,拗,第二句第三字用平声字“闻”来救。第五句第四字用仄声字“欲”,拗,第六句第三字用平声字“看”kan(平声字)来救。

相应的七言“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一联中,出句第六字拗,使用仄声,也是被允许的。救的方法是将对句第五字改为平声。如:

江南春(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首诗第三句第六字用仄声字“十”,拗,第四句第五字用平声字“烟”救。

以上讲的拗救三种主要情况,孤平拗救是要避免禁忌,特拗和联中拗救是涉及到节奏点上的字,因为“二四六分明”,都是必须要救的。而其他节奏点上的字,以及可能形成的三平调的“(平平)仄仄仄平平”的第三(五)字,是根本不可以拗的,若拗了,也无法可救,只能算做不合格律的拗体了。因为“一三五不论”,除了“三平调”不可以拗和“孤平拗救”外,其他出现在非节奏点上的拗字,是可救可不救的,如果要救,一般通过对句同一位置来救,比如,五言诗“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一联,若出句第三字使用仄声,可以将对句第三字改为平声,达到一种新的平衡。如:

饯别王十一南游(唐)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蘋。

这首诗第三句第三字“没”使用仄声,第四句第三字使用平声字“空”救,两句句式“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形成新的平衡。

总之,出现在非节奏点上或不会造成禁忌的拗字都是可救可不救的。我们熟悉了诗的平仄节奏,可以根据诗歌的内容和语感适当调整。不管怎样,作诗应尽量符合格律,拗救甚至拗句,都只能是不得已而为之。

诗词格律知识之拗救

(此文为网络摘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