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定要劝父母捂紧自己的钱包

 墨菊香 2017-07-22


这几次回家,我听到最多的议论就是父母在钱上的大意,攒了一辈子的养老钱说没就没有了。这样的事情,我们看各种报道已经看了很多,但不怎么接触互联网的父母,真的看得挺少,或者说是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我邻居有一个姑姑,比我爸爸小几岁,结婚二十多年了,老公在她们村开诊所,条件非常好,在县城买了2套房子。但最近家里出事了,原来姑父利用工作的便利,做起了中间人,贷身边人的钱,然后再借给做工程的,从中间赚取利息。

 

但现在对方项目出问题了,没有钱了,借的100多万都是经他的手,人家都找他要钱,有的人在他家哭闹,甚至有拼命的架势。他没有办法,只能把房子都卖了,这奋斗大半辈子的钱都没有了。

 

姑姑有两个儿子,现在都到了结婚的年龄,人家一听他们家出了这种事情,都不敢介绍姑娘给她儿子了。那么多彩礼钱,担心他们出不起。听说,姑姑一下子老了十多岁,经常偷偷哭,现在干活更拼命了,哪里有活都去干。

 

这个结局还算好的,最起码姑姑家还有房子卖,身边人的钱没有打水漂,本钱都还了。还有很多本金没有收到的,我爸妈家正在改建房子,一个帮我们干活的叔叔说,他们村有人设点,存3万奖励一辆电动车,5万去青岛旅游一趟,很多人都往里面存钱。当时说得特别好,什么时候用钱,什么时候可以去取,每个月还可以去领利息。

 

刚开始都没有问题,每个月还可以领不少钱,大家渐渐放松了警惕,往里面存钱的越来越多,结果不到一年就出事了,现在别说利息,连本钱都没有了。

 

我问这个叔叔:“你为什么不放钱在这里呢?”

 

“这又不是银行,私人的,出了问题也没有人兜底。放在银行,利息虽然低,但安全。反正我也不懂其他理财方式,就放在银行,等过几年,孩子大了,给孩子在城里买房子用。”

 

的确,在对待钱方面,安全大于一切。


为什么受骗的都是父母这样的老人呢?我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信息的不对称,父辈没赶上信息时代,不了解这些骗术,往往就容易上当受骗;


二是他们的时间多,生活太单调了,虽然老了,但也总想找点赚钱多的事情,体现自己的价值,帮孩子多分担一些。

 

本来利息就很诱人,再加上周围人的鼓动,尤其熟人,觉得可以相信,就把钱拿出来了。

 

父母一辈子赚钱很不容易,手里的钱没有了,翻盘挺难的,毕竟时间不可倒流。作为子女,我们有责任为父母分散这个风险,除了关心父母的生活以外,应该引导父母做一下老年职业生涯规划,几十年的老年生活,应该找一些事情干,把时间利用起来。

 

这个问题,也是我这几年一直考虑的,现在,我和弟弟都不花家里的钱了,就害怕爸妈把钱借出去,要么就胡乱投资了。所以,我们一直鼓励爸妈建房子,这三年,我们家院子分三次改建完毕,爸妈手里的钱也花得差不多了。

 


我们并不是惦记父母的钱,而是觉得他们手里拿着那么多现金,万一被鼓动,头脑一热,贪图高利息就借出去了,最终本金没有了,两个人非后悔得生病不可。而现在,钱都置业了,家里看着也舒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