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历代茶具鉴赏(五)

 RK588 2017-07-22

清青花瓷山水人物六方盖罐

这件清康熙山水人物六方盖罐,以青花彩绘山水、人物、松鹤、云气等。胎釉光润细腻,白中泛青。六方盖罐制作风格挺拔浑厚,造型很有特色。青花绘画的内容是文人雅士正以观赏景色。青花彩绘技法很高,采用勾线分水,浓淡明净清朗,有多层次的节奏变化。画面构图舒展,意境深远,画中人物的脸庞丰满,发髻高耸,眉似弯月,端庄稳重。山水是人物的背景,背景绘画的用笔水分和主体人物一样幽菁清新,浓淡相宜。山水景色的绘画手法宗法于宋元时的传统纸本绘画技法,采用点线皴染。

康熙时期青花瓷彩绘画面里的文人雅士,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民安居乐业的盛世时代特色。康熙中、后期,国家社会秩序井然,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发展。康熙瓷器除官窑外,民窑制品的绘画等都很考究;和当时纸绢上的画所产生的视觉效果十分接近。此盖罐是康熙时景德镇民窑的产品,工艺技法上接近官窑器,绘画较之官窑更为生动。

清青花瓷婴戏纹茶壶

这件清雍正青花瓷茶壶,绘婴戏纹饰,是景德镇民窑产品。造型小巧玲珑,风姿娉婷。婴戏纹饰的画风严谨,人物面目清秀、细腻妩媚。

清代,在瓷器生产中,民窑占有重要的地位。景德镇瓷器名扬海内外,主要是民窑的兴旺所造成的。《景德镇陶录》中兰浦著文说: “此镇之最精者,统曰官古。式样不一,始于明。选诸质料,精美细润,一如厂官器,可充官用,故亦称官。今之官古,有混水青者,有淡描青者,有兼仿古名窑釉者。”在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民窑中的上等户,常有与官窑搭烧的任务。搭烧促使瓷器质量有所提高,质量与同时期官窑产品相近。搭烧促使了民窑的发展。民窑的产品是以满足广大人民生活需要为目的,而饮茶的风行,使民窑大量烧造茶具。民窑产的茶具,装饰上布局疏朗、简练,富有乡土生活气息,婴戏等类吉祥图案占有一定的比重。民窑产品,以进入商业流通为目的,因此彩绘的题材大多是生活中喜闻乐见的。

清珐琅彩瓷时时报喜茶壶

这件清雍正珐琅彩瓷茶壶,制作工艺之精,是其他几个朝代所无法比拟的。茶壶的造型,一改清康熙时浑厚古拙之风,秀美而端庄,给人以高雅之感。此壶纹饰绘画的内容是时时报喜,画面由山石、梅树、牡丹、喜鹊等构成,大面积利用瓷胎色之美,构图疏朗,简洁清晰,设色浅淡,用笔细腻、苍润、稚拙、意态清新俊逸。雍正珐琅彩瓷绘,揉合了纸本工笔绘画技法,注重意境美,此康熙珐琅彩瓷绘壶清秀典雅。此壶上的山石错落,梅树枝叶相生,梅朵清香四溢,喜鹊笔墨酣畅,耐人寻味,充满活力。

康熙晚期出现的瓷胎画珐琅,到雍正时已进入成熟期与发展期。雍正朝时间不长,但在彩绘瓷器上,却取得了极大的成功。特别是粉彩瓷绘和珐琅彩瓷绘,以淡雅柔和的色彩和极强的立体感,逐渐取代了康熙时期一度取得迅猛发展的五彩瓷,成为彩绘瓷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品种。随着国产珐琅彩料的成功配制,突破了进口珐琅彩绘料的色彩花色品种少的局限,使珐琅器具的彩绘色调更具中国民族特色,达到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历史高峰。历史上,名贵珐琅彩器物,均出于雍正朝,足以说明雍正朝在彩绘瓷上的成就不同寻常。

清珐琅彩瓷开光仕女茶壶

这件由清乾隆年间制作的珐琅彩瓷茶壶,开光处画了三个仕女在闺房中戏墨的情景。茶壶的珐琅彩绘,边饰繁复,色彩鲜丽。瓷器图案,具有多样组合形式,以把各种纹样组合在一起,达到装饰的效果。运用开光,打破了历代纹样装饰中的陈规旧俗,人们看闺房中的仕女如犹隔窗看美人。三仕女各具情态,一执笔戏墨,一执扇观之,一扶纸牵引,好不快活自在。

清代彩绘瓷器的纹样,包罗万象。“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图式被广泛运用,吉祥图案,寓意深刻。此茶壶上的人物,反映出清乾隆时社会文化的提高和繁荣。三仕女专注于书画技艺的交流,从世俗生活折射出乾隆时期太平盛世的社会景象。仕女图历朝均有绘制。在清代瓷器绘画装饰纹样中更为常见。此壶的仕女占据开光处空间,且主题鲜明,妙笔传神。壶盖上蓝彩中的红色蝙蝠纹样,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蝠“幸福”的奇异对应,是俗常的价值祈愿,是人们追求美好的反映。

清霁蓝釉描金银图案盖茶碗

这件霁蓝釉盖茶碗,造型规整秀美,图案纹饰金银,描绘工细,盛世特征鲜明,给人以华贵侈靡的时代风尚。

金彩绘瓷器,是清代的创新品种之一,最早出现于康熙时期。此类器具耗资巨大,多见于小件器物。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的金彩器,器外通体施金彩,珍贵罕见。金银彩绘的施彩方法是,先将金银磨碎成粉,与水混合,等金沉淀后,将其干燥,使用时,取出溶于适量的橡胶水中,再掺加铅粉,金子与铅粉的配比为三十比三,然后同其他釉上彩绘颜色一样,用笔绘于瓷器的表面,入窑焙烧。清代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鼎盛时期,金银绘瓷器都采用此法。清代后期,德国人居恩发明的“金水”传入中国,于是用金描绘的瓷器数量大增。金水的使用,改变了用金粉作画耗金量大,成本高的缺点。金银彩绘茶具,在清代后期较为普及。

此盖茶碗的色地是霁蓝单色釉面。霁蓝是景德镇窑从元代开始成熟使用深远的釉色,釉料以氧化钴为呈色剂,含量为2%左右。清代乾隆霁蓝釉瓷是名贵的单色釉瓷器。霁蓝釉上描绘金银图案,更为珍贵。

清红彩瓷开光荷花茶壶

这件清乾隆红彩瓷茶壶,开光处用红彩绘荷花。茶壶通体釉上彩绘胭脂红彩,绘画工细,纹饰采用规矩的连续性牧丹图案,画风严谨。开光处的红荷锦上添花,它采用明清园林建筑设计中“借景”这一艺术表现手法,透过亭台楼阁,隔窗观荷。

胭脂红彩绘釉上彩,创烧于清康熙期间,其着色剂主要是金或铜。乾隆红彩色彩妩媚柔和,显得高雅华贵。由于瓷胎底釉极白,故衬托出的红彩显得更加柔和鲜明。

莲花,是古瓷器中使用较多图案,常用此比喻夫妻和睦,并蒂同心。而牡丹,往往是富贵的象征。而莲花纹和牡丹纹同时出没于茶壶上,那是“连连富贵”之意。

清粉彩瓷茶壶

这件清乾隆粉彩瓷茶壶,造型和纹饰华丽丰满,有西方艺术装饰手法的痕迹。

清代中国的瓷绘纹样和造型,随着中外文化的交流,发生了很大变化。清代瓷器中出现的明暗不同的处理,是在西方艺术处理方法影响下产生的。

此乾隆粉彩瓷茶壶,造型和纹饰发生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乾隆盛世的自信心。自信的王朝,才会广泛地吸收外来文化,将其溶入民族固有的文化之中,为本国的文化取得更大的发展开辟广阔的道路。乾隆盛世的器具风格,正说明了这一点。盛世时期学习西方艺术的装饰手法,在一定意义上,丰富了我国瓷器品种的内容。

清乾隆御制诗款茶碗、盘

这件清乾隆御制诗款茶具,有两个盖茶碗,一个茶盘。造型端庄规整,制作均甚精致。盖碗、茶盘精美纤巧,令人爱不释手。诗词装饰,以红彩楷书书写, 诗词结尾写着“乾隆己卯(即公元1759年)御 制”。边饰红彩蝙蝠纹。蝙蝠纹样,在民俗文化中,寓意“幸福”,这种装饰,在清代瓷绘中时有所见。特别是乾隆时,常把封建伦理和福禄寓意的画面用于瓷器上。

乾隆,在位期间曾六次南巡,饱尝各地名茶美泉,写下了不少品茶诗篇。史书记载: 乾隆四度亲临杭州西湖茶区,四次都留有诗文。第一次是乾隆十六年去天竺观看茶叶采制,写了《观采茶作歌》。第二次是乾隆二十二年,去云栖,又有《观采茶作歌》一首。第三次是乾隆二十七年,到龙井,游览龙井风景名胜,作《初游龙井志怀三十韵》。最后一次是乾隆三十年,他们忘却不了三年前尝过的龙井茶,并写下《再游龙井》。杭州龙井有乾隆封为“御茶”的十八棵茶树,今遗址尚存。乾隆还去过湖南、福建等地访茶问泉,史料记载:乾隆格外喜爱,湖南洞庭湖中产的“君山银针”,自乾隆四十六年起,每年都被列为贡品,名曰贡尖。乾隆皇帝一生嗜茶如命,他经常设“茶宴”招待群臣。乾隆御用瓷茶碗等器具上,都摹有他御制的诗文。这些特制的茶具,为文物收藏界人士所青睐。

清粉彩瓷梅花盖茶碗

这件清道光粉彩瓷盖茶碗,釉上粉彩绘梅花。粉彩瓷始创烧于清康熙时期,借助的是珐琅绘技法,至雍正以后,得到空前的发展。道光粉彩瓷虽不如雍正极盛时精致,但由于此时饮茶成为一种特别嗜好而风行于世,茶具的胎质、彩绘仍有特点。此盖茶碗,造型隽秀,胎体薄轻,粉彩绘边饰图案和梅花画笔十分精细,风格上清秀柔和。

盖茶碗最早为宋代景德镇的青白瓷,自清康熙以后大量烧造。盖碗在使用上除能保温、防尘外,还可兼作泡茶器和饮茶器,是日常生活中招待客人最实用,最简便的饮茶用具。粉彩瓷盖茶碗的绘画技法,既有五彩瓷绘的单线平涂,也有珐琅彩绘的渲染阴阳。

传世的清道光粉彩瓷茶具较多,此梅花盖碗是传世器物中的一件精品之作。

清粉彩瓷人物盖茶碗

这件粉彩瓷人物盖茶碗,盖顶篆书印款:“大清道光年制”。道光时景德镇产的粉彩瓷,是彩瓷中的大宗,生产量较多,是当时陶瓷生产的主流产品。造型上,盖合于撇口内,器壁下收,圈足。瓷胎薄而轻,釉层较稀薄。纹饰绘画的风格,受当时仕女画家金廷标、费丹旭等人的影响,线条纤细。画面人物,衣着清代服饰。

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清王朝国势逐渐衰败,瓷器制造业也开始衰落。但清末封建享乐风盛行,此时饮茶已成为一种特别嗜好风行于世,茶具绘制仍十分生动细致。道光粉彩瓷的图案,往往接近生活情景,通俗易懂,茶具上的彩绘,除保持传统缠枝花、龙凤等纹样外,渐失清康熙、雍正时的古雅趣味,也改变了乾隆、嘉庆时绘画图案的繁缛。道光时的粉彩瓷,沿袭了嘉庆朝粉彩瓷中描金工艺,精美的茶具,口部常采用描金装饰。

清粉彩瓷人物盖茶碗、托

这件清同治粉彩瓷盖茶碗、托,绘人物,笔法稚拙。器型制作规范,用模具成型工艺造型。釉面泛白、釉层匀净。有近代瓷器的风格特征。

同治时饮茶器具与清初相比,质量一般。器具的成型和彩绘的精细分工已与近代的生产技术专业化相近,由于工匠分工专一,导致产品的造型和纹饰缺少生气。

清代,景德镇制瓷的每道工序都有精细的分工。彩绘瓷分工更为精细,釉上彩和釉下彩绘都是这样。据朱琰《陶说》记载: “青花圆器,一号动累百千,若非画款相同,必致参差,难以识别。故画者,学画不学染,染者,学染不学画……”。

清末的模型制器型,胎质高度瓷化,釉面高度玻化,表面火光十足。瓷器的制作处于时代交替的过渡变化时期,古代手工艺和现代技术等诸多特征兼而有之。这一时期的普通饮茶用具的鉴别,只要明了更新换代的发展演变规律,就可作出正确判断。同治的彩绘茶具,目前仿品不多。即使出现仿品,也较易辨认。

清壶、碗、罐三件组合瓷茶具

这套清代三件组合瓷茶具,有<茶壶、盖碗、茶叶罐。三件组合茶具的造型都隽秀尔雅,精巧玲珑。釉面上,白釉白中泛青,色泽深沉,黄釉虽风姿娉婷,却元飘浮感。盖碗上的古彩绘画工笔精致,填色华贵平整。茶壶的腹上以正楷诗文装饰,诗文题为《雨中烹茶泛卧游书室有作》。又载:>

陶瓷器具上题文,历史久远。但出现在茶具上的题文,每每和品茶有关。这件清三件组合瓷茶具上的题文,就是例证。

清青花瓷贮茶罐

这件青花瓷罐,是茶叶的贮藏器,瓷罐上绘有青花牡丹纹饰。牡丹花的花头采用“白描”手法勾勒,茎、叶采用勾线后填色方法,填色层次清楚、浓淡鲜明。贮茶瓷罐上,硕大丰润的花型,优雅丰富的青花蓝色色泽,使人似乎闻到浓郁的幽香,给人以美的享受。此罐为清末景德镇民窑生产。

陶瓷贮茶器具,在清代种类繁多,造型优美,既有实用价值,又富艺术之美,为饮茶爱好者所青睐。清代的茶具用品,主要有茶盏、碗、瓶、罐(贮茶器)等,质地以“瓷器为上”。作茶罐的瓷器品种,除青花瓷外,古彩、粉彩、斗彩、单色釉等都有。

清嵌玻璃彩绘锡罐

在中国历史上,很早就有用金、银、铜、铁、锡等金属制作茶具的,特别是在唐、宋时期,成为一种时尚,尤其是皇室贵族,用金、银制作茶具,以显示拥有者的尊贵地位。只是从明代开始,随着散茶的兴起,饮茶直接用沸水冲泡,金属作为泡茶的用具,一些行家开始提出异议。明·张谦德在《茶经》中指出: 泡茶用壶,“官哥、宣定(指瓷器)为上,黄金、白银次,铜、锡者斗试家自不用。”但用锡罐作贮茶器具,却为时人所崇尚。明·冯可宾《岕茶》云: “近有以夹口锡器贮茶者,更燥更密。盖磁罈犹有微隙透风,不如锡者坚固也。”这件清嵌玻璃彩绘锡罐,就是这种锡制贮茶器之一。

这件锡罐,造型独特,犹如三个柜子相接而成,柜与柜之间连成“品”字形,如此使正、背两面各有三个错落有致的立面,每个面上中间镂成长方形框,框底为白色,上有花鸟彩绘,其上再嵌以玻璃,显得十分幽雅。至于锡罐做成长颈圆形小口,以及与之吻合的长筒形罐盖,其目的在于增强它的密封性能。这件锡罐,造型别致,小巧玲珑,集书画于一体,因而使之不但成为一件很好的茶器具,而且还是一件艺术珍品,置于书房或客厅一侧,平添一份文化氛围,所以在明、清时期,这种锡罐往往是品茶世家的传世之物。

清陈鸣远朱泥把壶

此壶用朱泥烧制,坯体坚致,表面平滑泛光,为朱泥小壶。它通高为6.0厘米,最大横径为11.5厘米。壶腹近似圆鼓,口沿与底足大小基本相似,只是腹身的最大处稍向下移,以增加壶的平稳感。其上的壶盖,与腹身的上半部呈同一弧度收缩,正好形成一个馒头状。壶盖上的盖纽,犹似一个缩小的壶盖,亦呈馒头形,与盖相接。这样一小一大,使人看起来和谐一致,上下呼应。壶嘴弯曲,近出水处稍向外伸。壶柄有较大回转,呈倒耳状。通体使人有落落大方,古拙藏秀之感。它应验了钱钟书在《谈艺录》中所说:“譬若圆然,其中心无所不在,其外缘不知所在”。壶的底部还题有“溪水绿生烟”诗句,其旁落款“鸣远”,表明此壶为陈鸣远所作。与此壶造型相接近的还有一把鸣远小把壶,只是整体稍大了些,壶的通高为7.5厘米, 从嘴到柄的最大横径为13.0厘米。壶底用行书署名“鸣远”,其旁有篆体“陈”字圆章和“鸣远”小方印。

陈鸣远,生卒年月不详,为清初人,号鹤峰,又号壶隐,紫砂大家,善制紫砂壶雅玩。由他制作的紫砂壶,式样新颖,雕镂兼长,是公认的清代紫砂大家中的杰出代表,当时就有“海外争求鸣远碟(壶)”之说,由此可见,鸣远紫砂壶之珍贵。

清陈鸣远包袱壶

陈鸣远,清初人,是明时大彬以后最重要的紫砂壶艺大家。其父陈子畦,亦是制紫砂的高手,以仿徐士蘅作品而闻名。陈鸣远制壶,以技术精湛,雕镂兼长,富于创新而闻名,在紫砂壶发展史上,他是一位技术全面而成熟的大家。他至今仍留存于世的作品有束柴三友壶,梅干壶、南瓜壶、中六方壶、瓜棱壶、葵花八辨壶等,这些作品,不但富含新意,有独创精神,而且技法精熟,奇妙绝伦,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这里介绍的包袱壶,就是陈鸣远的杰作之一。

这件包袱壶通高9.7厘米。 制作时作者将整个壶身处理成一个方中显圆的包袱状,继而,又将包袱布两边扭束成一条带,连接壶的嘴和把柄,而带中间的结又正好落在壶盖的中间,这样,结也就成了茶盖上的钮,显得贴切自然。在整把壶的上半部,还可见到包袱布的褶纹,线条十分流畅。壶的底部,刻有“两腋习习清风生,鸣远”字样,这里既道出了壶的制作者是鸣远(陈鸣远),又说明壶的功能所在,使壶更具文化品位。现该壶为美国佛立尔博物馆收藏。

清陈鸣远梅干壶

这把梅干壶属紫砂茶壶,为清代著名宜兴紫砂陶艺大师陈鸣远所作,成壶于康熙、雍正年间(公元1662—1735年), 迄今已有300年左右的历史。现存于美国西雅图博物馆。

梅干壶系仿生型紫砂茶壶,因形似梅干而得名。它由壶身、壶嘴和壶把组成,从壶的整体看,这把壶成了一件强有力的雕塑作品。壶上梅花采用堆花手法,用有色泥浆堆积塑造成形。壶身犹如一段苍老古拙的梅桩,前倾,但由于上小下大,重心低,因此稳定性极好。而壶身两侧的壶嘴和壶把,似两根茁壮生长的短枝,伸展自然。整个造型,给人以一尊精工细刻的雕塑之感,堪称仿生壶中的佳作。至于作者采用梅干造型,是经过一番深思的。明·袁宏道有《梅花》诗曰: “空阶绿净影疏斜,戏把清枝压鬓华。老去已无儿女态,春来犹爱典刑(即型)花。苍云白石长相对,明月寒塘自作家,摈却炉香与尊酒,幅巾聊试五夷茶。”近人徐珂的《清稗类钞》, 也谈到用“梅花点茶”清香自来。作者陈鸣远仿梅制壶,足见其用心之良苦。

清陈鸣远束柴三友壶

陈鸣远是清代最负盛名的紫砂壶艺大家,享有“清代第一大家”之称。他的壶艺,继承了明人的古拙高雅的造型特点,并不逊色于时大彬;同时又发展了自然写实风格,在紫砂发展史上,他以技术精湛和富有创新著称,其作品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所以深受后人称颂。

陈鸣远所制的壶,形式多样,著名的有南瓜壶,梅干壶、包袱壶等,束柴三友壶也是陈氏的力作之一,现为香港北山堂所藏。此壶通高13.5厘米,横宽17.5厘米。壶身为仿自然型,由松枝、竹干和梅桩组成,拦腰用藤柴紧束。壶盖隐藏在枝干上端的横切面。壶嘴、壶柄由梅桩曲成。最为相映成趣的是壶身还盘踞着两只活泼可爱的小松鼠,极富生态,从而提高了壶的艺术感染力。壶底铭刻:“清风撩坚骨,遥途识冰心。”落款“鸣远”。这把壶的整体造型,可谓匠心别具,妙趣横生。壶底铭文,既点出了“三友”的浩然正气,又道明此壶的内涵所在。众所周知,三友“指的是松、竹、梅。松者,四季常青;竹者,经年不凋;梅者,耐寒开花。明代文学家程敏政曾作《岁寒三友图赋》,颂松、竹、梅为“岁寒三友”,足见陈鸣远束柴三友壶内涵之深远。用三友壶沏茶、品茗、赏壶,其乐融融,其意浓浓。由于陈鸣远制作的三友壶匠心独具,奇妙绝伦;加之技法精熟,维妙维肖,每每为茶人乐道,堪称“绝世之作”。

清康熙紫砂胎珐琅彩盖茶碗

这件清康熙盖茶碗,是用宜兴紫砂陶胎绘珐琅彩烧制而成的。紫砂胎,不如瓷胎细腻,因此对彩绘珐琅勾线和填色技术要求较高。此茶碗画四季花卉纹饰,花卉绘制采用夸张的手法,画得较大,叶茎描绘得很小,对比强烈。布局简洁,构图大方。

清康熙陶瓷器烧造的一个重大成就,就是创造了珐琅彩绘陶(或瓷)。从传世的珐琅彩器中可以看出,康熙时所制多属碗、壶之类器物,大件器物则较少见。清代珐琅,多以白瓷为胎进行彩绘,色地品种较常见的就是紫砂胎,此外还有粉地、黄地等。康熙紫砂胎珐琅器,表面有凸凹不平的感觉,色彩浓艳,花卉纹样造型饱满。清代的珐琅彩发展到雍正,珐琅彩料自制成功,使珐琅制造工艺有了迅速发展。清代珐琅彩至乾隆晚期后,迅速低落。所以,这是一件紫砂胎珐琅彩发达时期的上乘之作。

清邵元祥珐琅彩掇只壶

这件珐琅彩掇只壶,底有“邵元祥制”款识。这类在紫砂胎上进行珐琅彩绘的器具,风格上与雍正珐琅茶具非常接近。此壶装饰上,在色地开光部位画麒麟纹,用线考究,神形兼备。麒麟目视着天上的红日,昂首于松林边,有王者贵族之气势。

麒麟,在民俗文化里,常寄寓“送子娘娘”的菩萨心肠。“麒麟送子”,在民间艺术中是主要表现之一图式。在青花瓷器中,“麒麟送子”纹式在明、清两代几乎每个朝代都能找到。在古汉语中,用“麟儿”形容贵族子裔。杜甫有《贺人生子》诗: “君不见徐卿二子生奇艳,感应吉梦相追随。孔子释氏亲抱送,并是天上麒麟儿”。“麒麟送子”,实际上是人间祈盼的富贵人杰之子,清邵元样珐琅彩掇只壶上的纹饰,就蕴含着这种寓意。

清彭年制曼生铭半瓢壶

在清代江苏宜兴,制壶名家杨彭年与金石学家、与宜兴相邻的溧阳县知县陈曼生合作的作品,由于文化品位高,历来被认为是艺林珍品,可惜存世之作极少。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的清彭年制曼生铭半瓢壶,就是罕见的珍品之一。

这件紫砂陶作品,通高为7.2厘米,口径5.8厘米,腹径10.0厘米。整体平滑光亮,腹底大,呈半瓢状。盖及盖钮与腹呈相似弧形。嘴短而直,近嘴处稍曲向上。柄向外回转呈倒耳状,此壶典雅古朴,造型朴掘,制作精工,与珍藏于南京博物馆的清曼生紫砂壶相比,其造型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之间只是在壶的圆嘴长短、曲直和壶的耳柄顺倒,稍有不同罢了,其它部分基本一致。另外,在壶身一侧,有陈曼生用刀刻的铭文:“曼生督造茗壶弟四千六百十四,为泉清玩”字样。另外,壶底有“阿曼陀室”铭款,柄梢下有“彭年”小印一方,这是曼生壶的重要识别标志。

清彭年制曼生铭套环钮壶

这件套环钮壶,通高10.5厘米,满洒冷金斑,壶体造型别致,为平底。嘴直而短,近出水处稍向上弯。壶盖呈馒头形,有套环钮。壶柄与嘴对称,从肩出经回环拉腹有跟。壶腹一侧,阴刻行书: “为惠施,为张苍,取满腹,无湖江,”署名“曼生”。壶柄下有“彭年”两字, 壶底钤“陈曼陀室”,当为杨彭年、陈曼生合作所制。

杨彭年制壶不用模子,采用捏造法,随手制成, 自有天然风致。 其作品印有“杨彭年”、“彭年”或其字“二泉”。但在鉴赏杨彭年作品时,应注意区分杨氏与另外三位名字与其相近,同时也对紫砂陶艺作出过贡献的文人作品,他们是:

彭年(约公元1511—1569年)字孔嘉,号龙池山樵、龙池山人。明正德六年进士。精于书法,与文征明以词名世。

邵二泉(约公元1803—1860年)工镌壶铭。紫砂陶匠邵景南制作的紫砂壶多由“二泉”刻字。其本亦善制壶。

清彭年制石梅铭方础壶

自18世纪末开始,金石学家陈曼生与当时紫砂名匠杨彭年合作,文人参与紫砂壶设计,并铭刻书画,使紫砂壶的艺术品位更上一层楼。陈曼生作古后,杨彭年又与朱石梅合作制成竹段壶等,与钱杜合作制成寒玉壶等,与瞿老冶合作制成石瓢壶等。在杨彭年之后,名匠与名人合作,更为普遍。这件彭年制石梅铭圆角方础壶,是杨彭年和一位稍晚于陈曼生的文人,即朱石梅的合作制品。

这件圆角方础壶因形似方柿,所以又称柿壶。它通高8.0厘米, 壶身为方础,惟没有棱角;而壶嘴、壶盖、壶柄,又棱角分明,这种鲜明的反差,使人在浑圆中见到锐气,在厚朴中见到多姿,自有情趣在其间。壶身一侧,铭刻“范佳果,试槐火,不能七碗,兴来惟我”字样,其旁的落款是“石梅制”。壶柄下有阳文篆体“彭年”小印。壶底有“石梅仿制”阳文篆书印。由上可见此壶应为杨彭年和朱石梅合作制品,而造型仍是仿陈曼生的。

清吴月亭泥绘钟形壶

这件泥绘钟形壶,通高9.0厘米,有短直嘴,耳形柄,圆面盖,珠状钮。在钟形壶身上,雕刻着一幅错落有致,有远有近,且层次分明的山水图景。壶的造型独特,做工精细,极富观赏价值。在壶的底部,有花边篆体方印一枚,铭为“竹溪月亭制”。这样,既道明了此壶的作者,又使此壶平添了文化品味。

作者吴月亭(约公元1812—1864年),字竹溪,为杨彭年弟子,最善雕刻。在这件钟形壶中,他把山水画雕刻和书法署款撰铭融入壶艺, 从而使这把钟形壶集书画、篆刻、雕塑、造型于一体,成了一件综合艺术之作。众所周知,自茶成为饮料以后,文人学士无不与茶结缘,至今还没见到历代文人墨客中有不爱品茶的。紫砂壶作为文人与茶之雅趣的媒体,自然深得其爱,他们在要求有佳茗、好壶的同时,还要在壶上寄情寓意。吴月亭在制作钟形壶的同时,在壶上雕刻山水图案,以及壶底钤盖艺术化了的印章,既是作者切茗、切壶、切情的一种艺术追求,也是作者乐于壶艺,淡泊人生,陶冶情操的一种人生表白。

清逸公朱泥扁腹壶

这件朱泥扁腹小壶,为扁腹,低圈足,环形柄,微曲嘴。壶盖稍凸呈馒头状,与壶身处于同一弧度,十分和谐,其上的钮,却是一个扁圆粒。在壶底,铭刻楷书“两颊清风生,逸公制”字样,表明壶的作者为逸公。整把壶看上去高度不足,但宽度有加,犹如一个含蓄文静的睡卧少女,婷韵致,风流蕴藉,妙不可言。有人形象地将紫砂壶的敦厚比作关东好汉,而称灵秀的朱泥小壶为吴越少女,它们给人以不同的气质。在用朱泥小壶泡茶时,应先用开水合盖冲汤提温,而后开盖泡茶,以防茶壶开裂。在使用时,也要特别小心,以避免盖洞或嘴唇的破损。总之,对朱泥小壶,要倍加爱护。

这把朱泥扁腹壶的作者逸公,即惠逸公(约公元1766—1831年),他大小壶兼制,以工巧闻名,可与惠孟臣相提并论。惠逸公与惠孟臣,世称“二惠”。只是惠孟臣的作品以浑朴精巧出名,比较而言,惠逸公则工巧有余,浑朴不足。就逸公的书法而言,楷、行、草书俱长,尤其是楷书,有唐人遗风,更为后人赞赏。至于逸公在壶上的刻字,或竹刀或钢刀,或飞舞或沉着,均为佳作。以制壶而言,更擅长于制小壶,但手制大壶亦有古朴可爱之感,同样不失为上乘之作。

清留佩朱泥小把壶

这把朱泥壶,通高为6.8厘米,从柄到嘴的最大宽度为12.2厘米。为平底鼓腹。壶盖稍隆,盖钮呈扁圆形,与壶盖、壶腹相互协调。壶嘴微曲稍向上,壶柄向外回转呈倒耳形,以求得视觉上的调和,这表明制作者对壶的造型有着深刻的创意。为提高这把壶的艺术性和文化品味,作者又在壶身一侧,用竹刀刻下诗句: “壶中日月长, 山容无依样”。落款“留佩”。 壶底加有隶书“邵景南印”章。这把壶无论是造型、做工,还是装饰,都堪称上乘之作。

作者邵景南,号留佩主人,为清道光年间(公元1821—1850年)人,以制朱泥小壶闻名,制壶善仿明式,深得古法。与他同时期出名的紫砂名匠,还有邵大亨、黄玉麟、冯彩霞、邵二泉、吴岐陶、申锡、胡远、俞国良等。作者还制过一把造型与这把朱泥壶类似的作品,只是壶盖增加了一圈边沿而已。壶身一侧也用竹刀行草题诗: “金波初泛彩,玉宇乍生辉”。同样用“留佩”落款,壶底加盖“邵景南”篆体印章。这种工艺格式和章法,为后人鉴赏邵景南作品提供了依据,也是名匠邵景南固有风格的表现。

清清德堂款圆珠壶

据朱炎《陶说》载,紫砂器加彩挂釉始于明代: “明时,宜兴有欧姓者,造瓷器,曰欧窑。有仿哥窑纹片者,有仿官均窑色者,彩色甚多……颇佳。”不过,从包括已发掘出土存世的实物看,这种加彩挂釉的紫砂壶,并无明代之物,全为清代之作。清德堂款圆珠壶就是其中之一,它的烧制时间大约在17世纪中后期,即清代前期的作品,代表着紫砂发展史上的一种新格局。

这件圆珠壶,腹身呈圆珠形,与圆珠形的盖钮正好上下呼应。腹身前后两侧,分别粘接着耳状圆形把柄和圆形略微斜直的曲嘴,显得十分得体。加之通体为一色紫砂胎,并在壶盖的盖钮四周及腹身之上加有彩绘,特别是壶身上彩绘的一条老龙怒目、张嘴、抖须、翘角,四肢张舞,显得异常威武,使这把壶在俊秀中透出几分威严之气。

清陈次伟葡萄杯

清康(乾)乾(隆)年间的紫砂茶具,总的说来,造型较简单,惟注重装饰。清陈次传葡萄杯就是具有这一时代特征的紫砂茶具之一。

这件葡萄杯的造型继承了前人琢玉、金工的工艺和形式,以连着枝叶的半个葡萄作杯,杯的口沿和壁的内外磨得平整光润,显示出杯的细腻和洁净。又将捏得粗老苍劲的葡萄主干,以单柄的形式,与主干相连的枝、叶、果、须等和杯的外壁相贴,从而增强了杯的装饰美。又利用稍稍伸出杯底的枝干和叶端,形成三足鼎立,而它们的最低点,正好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成为杯底的支撑点,使杯子具有稳定感。从葡萄的叶较长,果较稀的特征来看,这种葡萄是标准的南方葡萄品种之一。最有天趣的是在葡萄的枝干上,有一只跃跃欲试的小松鼠,形象十分可爱,似在偷吃葡萄。小松鼠的出现,使这只葡萄杯显得更加生意盎然,趣味横生。

葡萄杯的作者陈次伟,为康熙、乾隆年间宜兴人,虽有作品传世,但平生事迹不详,不过,从存世作品来看,其艺不凡,精捏造,尤善雕刻。

清素面六方壶

大约从19世纪初开始,宜兴紫砂壶的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这时的紫砂壶,造型并不复杂,但常常在壶上刻文作句,内容或切壶,或切茗,或切情, 这种情况虽在清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即已出现,但为数不多。而在文人陈曼生的极力创导下,此时在壶上刻字开始普遍起来。与此相适应的是,紫砂壶一般造型简单,大多素面平滑,便于刻铭。这一时期,大致处于清嘉庆道光年间(公元1796—1850年),当时的紫砂名匠有杨彭年、杨宝年、杨凤年、万子厚、朱石梅、冯彩霞、邵景南、邵柏原、瞿子冶、申锡等,他们的作品,都具有上述特征。这把清六方壶,为素面,壶身六方形,壶底铭刻: “捷普玉兰”。字样,此壶为何人所制,不得而知,但根据六方壶的造型风格和特点来看,它很可能是清嘉庆道光年间的作品。

这件六方壶,通高4.9厘米,横宽8.9厘米,用陶模压制。制作时,先压成六边形的碗,再将同样大小的两只碗对准口沿,相对衔接,挖开壶口,成为壶身。尔后接上嘴和柄,就成了一把六方壶。该壶壶身上下共十二瓣,大小均匀,棱线直中带曲,斜面丰满而不呆板。加之壶的嘴、柄、钮搭配得当,大小适宜,特别是壶嘴和壶柄的粗细、弧度与壶身的线条配合自然洒脱,显得既高雅,又挺秀。难怪该壶为人乐道,称赞不已了。尽管该壶不知为何人所作,但仍被列为紫砂珍品之列。

清邵大亨束竹八卦纹紫砂壶

这把束竹八卦纹紫砂壶, 制于清嘉(庆)道(光)年间(公元1796—1850年),为著名紫砂陶艺匠师邵大亨的作品。属泡茶、饮茶器具。现珍藏于南京博物馆院。我国邮电部1994年发行的《宜兴紫砂陶》邮票,其中有一枚画面上便是此壶。

该紫砂壶通高8.0厘米,口径9.6厘米。坯体用64枝细竹围成。每枝竹工整光洁,一般粗细,壶身拦腰另用一枝圆竹紧缚。壶底有四个分别由腹部伸出八枝竹子组成的足,使整壶上下一体,生态自然。壶盖面有微凸的八卦方位图,盖钮做成太极图式。盖里钤有“大亨”楷书阳文印记。壶把和壶嘴饰以飞龙形。这样,壶身选取64枝竹子,加上32枝小竹做成了4个底足,使整把壶含有“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之意。《易经》中一分为二,再分为万象万物,有殊途同归的观念,在这件紫砂壶中得到集中的体现。古人誉竹有“高风亮节”,梁刘孝先《咏竹诗》道:“竹生荒野外, 梢云起百寻。无人重高节,徒自抱贞心。耻梁湘妃小,羞入上宫琴。谁能制长笛,当为作龙吟。”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所以,以竹为题材的仿生型陶瓷茶具,在清代屡见不鲜。

据查,“大亨”,为清代宜兴砂陶艺匠邵大亨之名。生卒年月不详,大约活动于清道光、咸丰年间,和杨彭年、杨宝华、杨凤年差不多是同一时期的人,为清代制紫砂壶的代表人物。高熙在《茗壶说》中说:“邵大亨所长,非一式而雅,善仿古……力追古人,有过之而无不及也。”而透过这把束竹八卦纹紫砂壶,人们可以从中了解和认识一些邵大亨的为人之道,以及他的高超制壶技艺。

清邵旭茂提梁壶

这件提梁壶是仿明作品,制作于乾隆、嘉庆年间。整件作品,造型浑朴,气势恢宏,制作甚为精细。此壶高22.0厘米,口径12.3厘米。壶底有印两方: 一方为圆形,书“荆溪”两字;一方为方形,书“邵旭茂制”四字。壶盖里亦盖有椭圆形印,刻“旭茂”两字。其印均为篆文。壶的泥质细匀秀润,色泽沉着古朴,此壶现珍藏于宜兴紫砂工艺厂。

邵旭茂,为清乾隆、嘉庆时人,制壶高手。其制作的壶,敦朴雄健,高古厚实,简练周正,为后人所难及。

程寿珍掇球壶

这件作品,出自晚清史家程寿珍之手。他制作的壶曾获南洋劝业会金奖,在巴拿马国际赛会上也获过奖。

掇球壶壶身似球,壶盖呈半球状,盖钮亦呈球形,犹如三球重叠。整壶造型,线条圆润、丰满,气势宏伟,神韵高昂,显得浑厚稳重、高雅不俗。壶高13.4厘米,横宽12.6厘米。壶底钤阳文印: “七十二老人作此茗壶,巴拿马和国货物品展览会曾得优奖。”壶把手下有楷书“直记”印,壶盖上是一方“寿珍”篆书印。此壶现珍藏于宜兴紫砂工艺厂。

程寿珍(1858—1939年),又名陈寿珍,号冰心道人,江苏宜兴人。师承养父邵友廷,基础厚实,制壶粗犷而瓢逸,擅长掇球壶等方圆紫砂茶壶制作,掇球壶是代表作之一。

顾景舟石瓢壶

文化人参与紫砂壶艺,是明清以来的传统。近代书画名家,也乐于此道。这把由顾景舟制作,吴湖帆书画的石瓢壶就是这种作品,曾为当代中国画大师唐云生前珍藏。

这件作品,呈扁圆形,上窄下宽,富有稳重感。壶盖为扁圆状,壶钮似一缓坡的拱桥,壶底有三只圆足,线条流畅,寓意深邃。壶面有修竹数枝,落款“湖帆”;与此相对的壶面,是行书壶铭,上书“无客尽日静,有风终夜凉。药城兄属”字样。壶盖内有“景舟”篆书长方印,壶底钤“顾景舟”篆书方印,表明此壶是顾景舟制作,书画乃是书画大家吴湖帆所为。

顾景舟,又名景洲,江苏宜兴月埠人。学识修养卓然,善驭诸家之长。由于他的紫砂壶创作和研究方面的突出成就,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是一位紫砂工艺集大成者。所以,有人把他和明代紫砂大师时大彬并称为“一代宗师”。

蒋蓉果品系列壶

这组蒋蓉果品系列壶,共有四件茶壶组成,它们分别是西瓜壶、南瓜壶、桃形壶和荸荠壶,属仿生型作品。每件作品,或连枝,或带叶,栩栩如生,十分自然。制壶者巧妙的构思,精细的制作工艺,惟妙性肖的造型技术,使人有忘记是壶,而在欣赏鲜活果品之感。这件系列紫砂组合茶壶,现珍藏于宜兴紫砂工艺厂。

果品系列壶的作者蒋蓉,是女陶艺家。她出生于宜兴紫砂陶艺世家,早年在上海铁画轩制壶,尤喜制作仿自然的壶,作品秀丽瓢逸,雅俗共赏,人见人爱。现在是高级工艺美术师。

程苗根仿古掇球《茶经》壶

这件紫砂壶,形似掇球,通高10厘米,宽15厘米。壶体上刻有唐代陆羽《茶经》全文,合计8360余字,可谓是紫砂制壶史上的妙品。

此壶作者程苗根,浙江长兴人。他制作的紫砂茶具,在省内外工艺美术精品展中多次获奖,并为国内外紫砂茶具爱好者青睐。 经他创作的“陆羽茶具”等,已为中国茶叶博物馆所收藏。最近,他又创制了紫砂陆羽塑像,也引起文化界和艺术界的瞩目。

陶昌鹏金玉满堂石壶

石壶,是本世纪80年代以来新发掘的制壶新材料,它以完整的天然原石制作而成。通常所用的材料有端石、灵壁石、菊花石、木鱼石、麦饭石等。用这些材料制作而成的石壶,具有透气性强、茶汤不易变质和有益人身健康等优点。

金玉满堂石壶,以菊花石为材料,形似一枚带壳的玉米,色泽金黄。石壶的嘴、柄用形似玉米棒壳卷曲而成。而壶身一侧及壶盖之侧,露出黄色饱满的玉米穗粒,它们排列有序,显得十分丰满。因此,喻此为“金玉满堂”壶,自然十分贴切。

此壶作者陶昌鹏,为上海陶泓斋主人,治砚、治壶名家陶氏五兄弟之一,自涉足石壶雕刻艺术以来,不断创新,逐步显示了陶氏艺术的实力。除金玉满堂石壶外,由他创作设计的八宝箱石壶、玉米石壶、高风亮节石壶等均独树一帜,获得行家赞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