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韩琦访谈录之中国古代文官的十大特征

 蜀地渔人 2017-07-23


前言

黄仁宇先生以万历一朝之事写古代官场,我试图窥一人之心以观古代文臣 

  
有一位北宋名臣,很多人并不知晓他的名字,但是提及他的“朋友圈”,大家就惊呆了。看看朋友们是怎么评价他的:
  
欧阳修:不动声色,措天下于泰山之安
——是个淡定哥,可相当有爆发力哟。
  
苏轼:人杰也——哪个牛人能让傲娇的苏轼这么夸,也是实现了人生价值啊!
  
宋神宗:敢当事,贤于富弼——富弼表示,有毒啊皇上,你夸人就夸人吧,黑我干啥!
  
吕中: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君子人也——莫非他是诸葛亮
  
有人肯定在脑海中飘过好多姓名:王安石?司马光?文彦博?但是都不能确定。
  
难道是是韩琦?

对,猜对了。
  
人红是非多啊,刚刚看了老铁的好评,你想知道这位先生被喷的情况吗?请看留言板上的跟帖:
  
狄青:韩枢密功业官职与我一般,我少一进士及第耳——摸摸头狄青,学历就是很重要,但你也不要气馁喔,你的历史影响力可比他还大。 
  
看了留言板,我就对这个老韩特别感兴趣,真想知道他的具体信息,万一穿越到宋朝碰到他,还能过去要张签名。
  
看看群名片吧:
  
姓名及外号:韩琦,字稚圭,号赣叟。
  
职业:政治家,词人(全宋词有四首,虽然没东坡他们多,但写的还凑合,欢迎大家浏览)
  
朋友:范仲淹


退休待遇:封爵,魏国公。谥号,忠献。
  
这个名片制做的太简单了吧,有人还对这个主人公的经历一肚子问题啊!那没事,我们和他连了线,小编替您向他发问,相信这一番精心准备的问答会让你深刻了解这个历史人物。
  
小编:您好,韩大人。请问神宗皇帝为什么那么喜欢您,还说您敢当事。是有啥故事吗?可不可以给我们讲讲。
  
韩琦:有好多原因吧,比如在治军方面我态度比较强硬,温柔公子办不成事啊。庆历八年(1048年)的四月,我接管河北定州。定州是北方边区,一直由武将镇守,士兵骄横的不成样子。军纪松弛,我到任后大力整顿军队,恩威并行,对那些品行恶劣的士兵毫不留情地诛杀。(古代文官特征1:成大事不拘小节)
  
小编:这些事您现在想起来是不是有点痛心?
  
韩琦:没办法啊,你态度不强硬更多百姓就受到伤害。只有忍一时之痛了。
  
小编:大人真的是很关心百姓。
  
韩琦:这是我从小的理想,为生民立命。在我们宋代重文轻武,社会对文臣的道德要求特别高,我又出生于安阳的官僚世家,从小就受着济世爱民思想的熏陶。
  
我父亲就是个很优秀的官员,他在泉州当过知州,他去世时泉州商人罢市,好多人在灵堂外失声痛哭,还赶着去请法师为老人超度。(古代文官特征2:自幼接受道德教育)
  
小编:这样的家庭教育,潜移默化,对您影响一定很大!
  
韩琦:是这样,我不管在中央还是地方,都一心牵挂着人民。朋友范希文有句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一直这么要求自己。宝元二年(1039),四川旱灾严重,老百姓流离失所,我被任命为益利两路体量安抚使。到四川后,我首先减免赋税,“逐贪残不职吏,汰冗役数百”,然后将当地长平仓的粮食全部发放给贫困百姓,又在各地添设稠粥,救活饥民多达190万人,蜀人感激地说:“使者之来,更生我也。”(古代文官特征3:为生民立命)
  
我那时特别开心,毕竟只有32岁。
  
小编:您刚刚参加工作就收获颇丰,这为以后的爆发打下了基础啊。这之后不久您回到朝廷了对吧?
  
韩琦:是的,李元昊野心勃勃,西北边区不得安宁。朝廷是用人之际,我和希文(范仲淹)就都去了陕西。
  
小编:是您推荐的他,对吧?
  
韩琦:嗯呢,希文当时深陷朋党之争的舆论里,皇上不相信他,我给中央写了封信,这算是给上面吃了个定心丸。我拍着胸脯保证“若涉朋比,误国家事,当族。”(古代文官特征4:同僚关系会受皇帝猜忌)
  
小编:从那儿开启了你们一生的友情。
  
韩琦:算是吧。康定元年(1040年)正月,元昊大举围攻延州(今陕西延安),守将刘平、石元孙在三川口(今陕西安塞东)兵败被俘。战事真的很悲观,我从四川赶到陕西后,就不断给中央交意见书。免除了陕西百姓所承受的苛捐杂税。
  
希文调来以后,事情就变得更麻烦。我们俩都给陕西经略安抚使夏竦当副手,希文这个人太过保守,夏竦又没主意。
  
我主张速战速决,赶紧练兵赶紧决战,大宋朝廷实在承担不了那么多军费啊,百姓的税收一直在加重,这样下去很危险的。可希文却对我大谈他的持久战思想。我觉得他是对西夏心存幻想,想跟他们和谈。可谁都知道李元昊不是个会服软的人。(古代文官特征5:有正视理念之争的君子风度,尊重别人发表不同意见的权利)
  
小编:这一次仁宗听了您的话。
  
韩琦:嗯嗯。
  
小编:您都向皇帝保证了,可是后来的战事为什么那么惨烈呢?
  
韩琦:我太着急了,用人不当。任福将军终究不是个将才,开战前我对他千叮万嘱,甚至说了狠话:苟违节度,虽有功,亦斩。
  
可没想到这人实在蠢的吃紧。他在张家堡南打了个小胜仗,于是贪功轻进。夏军佯败退走,沿途遗弃不少物资,我军不知是计,轻装猛追至渭州好水川(今宁夏隆德西)。
  
当时,夏军在好水川放了几个木盒子,任福命令打开了它,只见100多只鸽子飞跃而出,盘旋在我军上空。这正是西夏军队发出的合击信号。我军在惊疑之时,夏军已从四面合围。我军虽英勇战斗,怎奈人马三日乏食,疲惫不堪,故而大败,6000余人阵亡,任福等好些将领都死于非命。
  
小编:听说是个叫张元的陕西落第书生向元昊出的这馊主意。
  
韩琦:也怪我大意,是自己的责任要自己承担嘛!那以后我也变得冷静下来,开始听希文的话了,因为他的意见还真的是很务实。军费的问题又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决的,我愁也没用,希文跟我讲,宋军的战斗力不如西夏兵,在陕甘一带作战他们更有主场优势,这些话我都听进去了。(古代文官特征6:懂得自我反省)
  
韩范的佳话也是从那儿开始的。(当时军队里传着这样的歌谣: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骨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
  
小编:好水川之战是您经历的一个挫折,您政治旅途中还有什么其它坎坷吗?
  
韩琦:这就多了,庆历新政失败了;王安石变法时神宗(韩琦先宋神宗离世,故不知其谥号,此处只为表述方便)也很少理会我的意见。
  
不过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个叫王陶的御史,神宗即位不久,他就弹劾我,说我自嘉祐以来,专执国柄,君弱臣强,“不赴文德殿押班”,专权跋扈。(古代文官特征7:受到同僚多方牵制)
  
神宗知道王陶在诬告,罢了他的官职,但我仍辞了职。改去淮南当了节度使。那次我真的是大写的尴尬,一直那么努力为朝廷着想,竟然有人视我为奸邪,必须到地方去避避风头了。(古代文官特征8:知进退)
  
小编:您真的没押班吗?这不是宰相的工作范围吗?
  
韩琦:你不知道,那是开国初定的规矩,后来因为宰相公务繁忙,那个旧法早就不再使用了,一般场合是由太监押班的,这没什么问题。
  
小编:明白了。再问您最后一个问题。不动声色,措天下于泰山之安。欧阳公为什么这么评价您呢?
  
韩琦:可能因为皇位交接时的一件事儿。因为仁宗传位于英宗,英宗传位于神宗,我作为辅弼大臣都起了很大作用,这也算是历任皇帝看重我的原因之一吧!王安石有一次诋毁我时,神宗还激动地说没有韩琦就没他的江山。
  
英宗病逝时,将太子赵顼立为储君,文件签发完成,一切准备就绪。我们都看着先皇闭眼了,没想到他突然动了一下,次相曾公亮紧张地问我,该怎么办?我那时故作镇定讲,急什么?先皇就算醒来也只能是太上皇。(古代文官特征9:绝对捍卫礼制与政治程序)
  
这不是为了安定人心嘛。再说我的讲话也符合儒家礼教的要求。此后因为小皇帝年幼,太后在帘内听政,待皇帝渐渐长大时,我强行带人撤了太后的帘。
  
小编:很勇敢喔!
  
韩琦:人家都说我强硬,其实不然,这么多年我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按自己儿时所学的标准来做。撤了太后的帘,会得罪一些人;可不撤太后的帘,我实在害怕后宫干政的乱局出现,那时受苦的还是百姓。
  
牺牲我一个,幸福千万家嘛。现在老了,我只能在家好好教孩子了,希望他们以后可以做的更好。(古代文官特征10:重视教育子女)
  
小编:放心吧大人,一定会的。(韩琦的儿子韩忠彦、曾孙韩侂胄都曾官拜宰相)
  
这次采访就结束了,对于北宋这位三朝宰辅、文武全才韩琦,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