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留白的艺术

 maria65 2017-07-23

▲赵庆泉作品《天姿》

(真柏,树高65公分,树龄约25年)



留白

是书画的艺术

也是哲思的意境



留白,是中国画里常见的手法,那看似线条与颜色以外的虚无,往往留给人无限的想象和深长的韵味。


▲赵庆泉作品《疏影》

(梅花,树高85公分,树龄约15年)


文人树、素仁格盆景作品中的留白,亦是为了追求画意。不同于日式盆栽以丰满茂盛的树态为美,而是通过合理的布局,以细长的高干展现线条之美,其中,又深藏苍劲之力,配以寥寥枝叶,大面积留白,使作品极具空灵气韵。



▲韩学年作品


郑永泰作品(山松)



温雪明作品


▲韩学年作品


其实,人生何尝不是如此。人生中的留白,更是一种智慧,一种气度,更是一种高级的生活态度。对于生命,留白就是尘埃到不了的地方,有自开,装点一隅澄澈的心境;对于生活,留白就是装满了酸甜苦辣的容器,哪个多一些就要懂得舍弃一些,否则,其它味道注定进不来。

▲韩学年作品


▲赵庆泉作品《奔月》

(真柏,树高85公分,树龄约30年)



台湾刘铭宗藏品(五针松,树高98cm)


▲赵庆泉作品《出尘》

(黑松,树高106公分,树龄25年)


杨明坤作品


水墨“留白”,可得磅礴之气;心灵“留白”,叫人聪颖豁达。给生命留白,其实就是充实生命。给生命留白,有所为有所不为,生命就有了缓冲的余地,有了可收可放的活动空间,就可以从容地开阖进退,就会滋生出无穷无尽的留恋和回味。

▲韩学年作品


▲赵庆泉作品

《高士图》(五针松,树高95公分,树龄约30年)


▲韩学年作品


▲赵庆泉作品《清秋》

(老鸦柿,树高85公分,树龄约10年)


▲韩学年作品


倘若心中被太多琐事填满,便无暇顾及真正的感受。倘若生活被挤得拥堵不堪,又何尝懂得感知美好?闲暇处才有生活,水太满则溢,心太挤则无心感受。



郑永泰作品(金钱榕)



黄顺良作品(赤松)


▲韩学年作品



林灯道作品




▲韩学年作品


生活需要留白。围棋,要“留眼”;说话,要“留心”;手下,要“留情”。话不说绝,事不做尽,锋芒不全露,得理让三分。路径窄时,留人一步;滋味浓时,减食三分。俗话说:酒斟八分平,饭吃七分饱。生活也是一门艺术,既要努力奋斗,勇猛精进,也要有闲云野鹤般的恬淡心境。疏密有致,张弛有度,生活才会少一份烦恼,多一份快乐。


▲韩学年作品


▲韩学年作品


▲韩学年作品


▲韩学年作品




▲韩学年作品



▲韩学年作品


不过分追求人生的满,学会留白,就能体会到大自然的恩赐,体味着生命的真谛。春来欣喜地听鸟语虫鸣,夏临快乐地看蓬勃葳蕤,秋至安适地赏落叶静美,冬降轻轻地嗅梅香暗浮。


林俊岸作品



傅健峰作品


▲韩学年作品



林清钦作品


▲韩学年作品


留白不是空白,不是缺失的那一笔,而是疏朗的艺术,是诗意的含蓄,是无字的诗,是无痕的妙,是一种懂得生活情趣、人生美丽的生命格调,是一种懂得取舍的睿智。


袁效标作品(雀梅,树高125cm)


▲韩学年作品



周文煌作品



▲韩学年作品



沈振坤作品(赤松)


不懂得给自己的生活、生命、人生留白的人,是不明智的,也是拘谨和不自然的。总以为满就好,却不知道,绷紧的弦容易断,装满的水容易洒,放松一下,适当的松紧,让自己能够自由呼吸,让人生能够自由飞翔,让生命能够得到一些补养。


▲韩学年作品



廖贵通作品


▲韩学年作品


林志伦作品(赤松)


▲韩学年作品


潘子豪作品(黑松)


人生要学会留白,圆满未必艺术。舍弃不重要或不宜做的事情,把自己最大的精力和智慧投入到最值得的地方上,如此成功便不再复杂,人生便不再纠结。有些人之所以活得幸福、活得安心,并不是因为他们足够完美,更多在于他们能够把握“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界限,适当给生命“留白”。



▲韩学年作品



廖贵通作品


▲韩学年作品



许殊伟作品


廖贵通作品



吴宗谕作品(杜松)



严茂林作品

▲韩学年作品



生命有了缝隙

阳光才会照进来

惟愿我们

都能带着一颗留白的心上路

在光阴里

慢慢行走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