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和澳门黄志焕博士 所发“值此生都花不完的钱”的三枚珍钱

 国民一员 2017-07-23

和澳门黄志焕博士

所发“值此生都花不完的钱”的三枚珍钱和澳门黄志焕博士 <wbr> <wbr>所发“值此生都花不完的钱”的三枚珍钱


和澳门黄志焕博士 <wbr> <wbr>所发“值此生都花不完的钱”的三枚珍钱

和澳门黄志焕博士 <wbr> <wbr>所发“值此生都花不完的钱”的三枚珍钱

和澳门黄志焕博士 <wbr> <wbr>所发“值此生都花不完的钱”的三枚珍钱

和澳门黄志焕博士 <wbr> <wbr>所发“值此生都花不完的钱”的三枚珍钱

和澳门黄志焕博士 <wbr> <wbr>所发“值此生都花不完的钱”的三枚珍钱

和澳门黄志焕博士 <wbr> <wbr>所发“值此生都花不完的钱”的三枚珍钱

和澳门黄志焕博士 <wbr> <wbr>所发“值此生都花不完的钱”的三枚珍钱

和澳门黄志焕博士 <wbr> <wbr>所发“值此生都花不完的钱”的三枚珍钱

和澳门黄志焕博士 <wbr> <wbr>所发“值此生都花不完的钱”的三枚珍钱

和澳门黄志焕博士 <wbr> <wbr>所发“值此生都花不完的钱”的三枚珍钱

和澳门黄志焕博士 <wbr> <wbr>所发“值此生都花不完的钱”的三枚珍钱

和澳门黄志焕博士 <wbr> <wbr>所发“值此生都花不完的钱”的三枚珍钱

和澳门黄志焕博士 <wbr> <wbr>所发“值此生都花不完的钱”的三枚珍钱

澳门的黄志焕博士是位很有趣的老弟(先生不会介意吧?因看照片,先生应届知天命之年),邀老朽去看他博客里的瓷器和钱币珍藏。瓷器我知之甚少,也很少玩。虽然19953万元买过一个元青花大罐,卖了30万元。人家到北京拍卖了300万元,如今这个大罐值3个亿。这个事对我的触动非常大,搞文物不懂市场,不懂价格,必定会被懂市场懂价格的人拣了自己的“漏”。因我主藏古钱币,认为瓷器沒古钱币好玩有魅力,所以就放弃了瓷器,集中精力收藏古钱币。

黄先生的瓷器确实让人开眼,据说件件价值连城,因不玩瓷器不好评说,只有艳羡而已。

黄先生邀请我到他博客参观,用的是“给裴老前辈介绍HKCU团队辽...文化.货币之研究.及真品钱币品相.由黄铮家族捐赠之珍罕铜币”标题,所以我是怀着崇敬与虔诚的心情去聆听世界顶级HKCU团队辽...文化.货币之研究的,这是我目前研究的主要方向,我怎能不毕恭毕敬地去学习呢?

然而让我失望的是没有任何一个HKCU团队成员出现,更没一人讲授“辽、夏、元文化及货币之研究”。好在黄先生给我上了三枚,据他说“目前的市价,保阁下此生都花不完!!”的铜钱。对这三枚钱黄先生是这样介绍的:“弟一枚是对我大宋示好的外交礼銭.弟二枚西夏之珍品之一.到目前只有一枚铜质面世.弟三枚蒙古人也用汉文籇书做宫銭.三枚铜钱目前的市价.保阁下此生都花不完!!!您也有銭币一大堆.试一试能不能找到一样的!在下凭三夲打扁天下.(夲了心)(本事)(夲钱)阁下呢?

黄先生因久居国外汉语似乎已生疏,其这段话有必要翻译一下,否则大家听不明白:黄先生是说第一枚(宜兄宜弟)钱,是辽向宋示好的外交礼钱。第二枚是孤品西夏珍钱。第三枚是元代篆书宫钱。三枚钱目前市场价,保我此生都花不完。对笔者说你有没有一样的三枚钱,你恐怕没有?黄说他就凭这三枚钱可以打遍天下?问笔者凭什么号称古钱币收藏家呢?不知道我的解释有没有曲解黄先生的活?如有,请黄先生及时指出,老朽立改之。

黄先生的三枚钱(见图abc、)的确稀有,但不是纲目钱,按钱币界的旧认识是把它们都要放到厌胜钱(现改称民俗钱,等级似乎有所提高)里去的。所以凭这三枚钱打遍天下似乎很难。首先,中国钱币界就不会认同,因为它们不是行用钱;其次钱币史学界与历史界也不会认同,因为它们单独说明不了当时钱币史经济史。因此,用它们不可能打遍古钱天下。因为对钱币收藏,币史研究而言,有它们有益,无它们无害大局。当然,这不影响它们的珍罕,稀贵。有人愿花千百万元钱买它们,是天大的好事,因为它是不可再生的文物,证明了一段历史,应该说是物有所值。

黄先生问老朽试试能否在自己的一大堆钱里找到和他的钱一样的钱?说实在的,我对自已藏品有啥缺啥心里明镜似的,基本上是伸手就拿。这三枚钱在我的藏钱中属中档钱,早在上世纪八几年就已经购藏,那时也就几百元钱一枚。买来后,因当时工作忙,扔在哪里也就不再过问。退休来到北京,这些藏品一直丢失沈阳,今年开春才由女儿、女婿开车送到北京。沈阳和北京两处钱合在一起至少有六万枚以上,仅分装到几十个盒子中,因忙于编写《辽(契丹)编年钱谱》,钱币一直没时间整理,借今天找钱的机会我稍微鎏览了一下西夏与元钱,西夏钱约有三百多枚,元钱有五百多枚,该有的都有了,缺项不多。

我的宜兄宜弟钱(见图1、)应是雕刻祖钱或样钱,币材为金银铜合金,铜占绝大多数。愚意以为献给最重要盟友大宋皇帝只有这样的金钱才符合礼仪。铜钱大约只能赏赐臣下。至于两枚宜兄宜弟钱谁最美丽,网友们自会有公论。

西夏文钱(见图23、)我提供了两枚,主要是针对孤品说提供。拍卖公司称孤品是为了提高成交价,谱录标世仅一枚是为了吸引财迷者人手一册地卖书,收藏家称自己藏品是孤品,是让别人夸自己有双慧眼,自己买的东西“不大头”。

元代大元国宝背单龙(见图4、)是一种开炉钱,是祭祀炉神后发给与会官员的纪念品,存世数量应不少,人们喜爱它是因它沾了祭祀的神气,能护佑人们吉祥平安。黄先生的钱是生坑薄绣,我的钱是老熟坑美坑美锈。这就叫罗卜白菜,各有所爱。

两位收藏家以藏品切磋收藏心得,开辟了内陆与海外的信息交流,好得很。希望黄先生有什么好钱,好符牌,好辽金元文物尽管亮出来,也看看老朽有没有让先生亮眼的东西。盼这种友好切磋化长期坚持下去,我会让我的学生也亮亮宝,请您的HKCU团队的专家的给点拨一二。谢谢黄先生。

泉痴山人2012-12-20于京东

泉痴山人,本名裴元博。出生于1944年,大学文化。曾当过八年兵,十七年钳工,五年教师,两年企业志主笔。历任过数个公司、工厂主要负责人,自1995年起,担任辽宁省社科联直属单位,辽宁省文物民间收藏研究会的法人代表、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直至2005年退休。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起至今,曾在各种报刊发表诗歌、曲艺、新闻、教育、文物知识、钱币研究、辽金史学等文章,千余篇百多万字。1985年,主持并主笔编写出版了两部共近百万字的企业志。2006年退休后,在新浪等网络开博写作文物研究文章一千余篇,2011年与收藏家陈传江合作出版了近90万字的三本书:《契丹钱树投资与鉴赏》、《契丹文珍稀钱币考释图说》、《契丹文珍稀符牌考释图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