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丝路漫谈,从马踏飞燕到关山飞渡

 sh006b 2017-07-23

接着上期聊

先跨过天水,直接聊河西走廊

(天水回过头来再说)

上期链接:

丝路漫谈,从李白聊到长安

建议换一个好的耳麦

听着下面的鼓声,听我慢慢侃

(音乐来自何训田老师的鼓)

尘鼓-何训田

来自我看见

04:49

上图是甘肃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马踏飞燕

听着这鼓声,再看这马

是不是觉得瞬间秒懂了我上一篇提到的

昔乘匹马去,今驱万乘来

现在越来越喜欢唐诗

或许喜欢的,更是那种盛唐精神


河西走廊,是华夏文明的根脉之一

这里同江南文明的安逸不同

河西走廊千百年来经历了血与火的交融

经历了民族文化大融合的历程


我们看看这张卫星地图

是不是突然发现整个甘肃地区,就祁连山脉周围是一片绿洲

没有祁连山脉,可能都不会有青海湖

甘肃也会失去人类生活的生态环境

平日里,我们不会注意这些自然环境对生活的影响

这样直观看一下

你会发现人与自然的关系真的是息息相关


(PS:前几天,我看到一个朋友做了去这里的攻略,九天的行程,全部走完,我问他,是不是太赶了,被他翻了白眼,告诉我已经是很周详的攻略了。😭  好吧,我来聊聊我心中这片圣地。 )


01


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认江南


很多人提到甘肃,就会脑补画面,缺水,满地沟壑......还有黄土高坡..........还有就是会问:是不是西北人都不洗澡啊。(我以前在西安读书时,每次回家都被人问起,是不是西安特别缺水啊,那里一年能洗几次澡啊。😓)


事实上,如果你真的了解甘肃,去过张掖,就会发现这里是一块宝地。 用本地人话来概括,就是“金张掖,银武威”。(武威,就是以前的凉州,对,就是凉州词里写的那个“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祁连山挡住了西北来的风沙,加上黑河水的滋润,在河西走廊形成了天然的绿洲。(我至今怀念张掖的水果,夜市的酸奶和小吃,一直立志做一个有研究的吃货。😜  值得一提的是,在张掖,你可以吃到西北五省的小吃,这里是中原和西域的交通要道,这样的地方,一般都是天然的市场,是吃货的“朝圣之地”。😳)


有一首诗是这样描述张掖的: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认江南。(自行脑补画面,就知道大概张掖是什么景象了。 城楼,湿地,森林,远处是雪山。)


文学的好处,是可以给你现实之外,看到穿越时空的景象。 也描绘了一个时代的画卷,想一下,一面江南,一面雪山,那画面会很美吧?( 诗情画意来自人的无限联想,你可以从古人的诗词里找到很多旅行的线索,而不是每次看到美景,都在那里:哇靠,好美啊!😏 )


张掖这名字,是霍去病征战之后,汉武帝给起的,意思是:张国臂掖,以通西域。 旅游攻略最热门的是丹霞山,因为太热门,我这里基本无视。 我想给你说的是:焉支山和大佛寺。




焉支山,西汉时,被霍去病收复之后,就建立了军马场。在冷兵器时代,战马,就是国之利器。常规步兵在骑兵冲锋面前,就是“包子”。后来蒙古人可以打到中亚,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骑兵。


马,不仅仅是军事,长途通商,丝绸之路,佛教东传,到处都是“马”的影子,中国第一座佛寺就叫“白马寺”。到河西走廊看看,大概就会知道为什么唐人那么喜欢马了,马寓意了一种开拓进取的精神。


汉朝有了焉支山,就有了当时世界上培育最优良战马的军马场。 因为这里的地理,海拔,气候等因素,至今还是世界上最适合养马的地方。焉支山,现在你看,是一个旅游胜地,在那个时代,是一个国家的命脉。


隋代儿童壁画

(换个角度想一下,这些生活壁画不就是那个时代的纪实摄影吗?)


还要提的,就是一直被大家认为是天下第一昏君的隋炀帝,2010年,刚刚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很多人都知道。但这世界上,第一次世博会,就是那个被后世唾骂的隋炀帝举办的。大约在1400年前,隋炀帝曾经在此,举办了一场二十多个国家参加的盛会。 而且,隋炀帝,是从青海湖穿越祁连山过去的。( 是不是突然觉得他很潮啊,第一个玩雪山穿越的皇帝,据说因为不熟悉气候环境,宫女侍从冻死了好多。😳 其实史学界,最近开始对隋炀帝有争议,至少在他刚当皇帝的时候,还是想当一个好皇帝的。 你想啊,他是中国唯一的一个巡视到青海的中原皇帝啊,在那个年代,要比现在辛苦多了。)


后来,我总给朋友推荐,如果去青海玩,不要走常规路线,租辆车,青海湖玩好,直接从青海湖穿越祁连山草原奔张掖。(他们每次都觉得路难走,路是不如兰州的高速好走,但这是信仰啊,信仰啊 😳,走在这样的路上,我很少觉得累,内心始终澎湃着。)


大佛寺睡佛(图来自网络)


再说张掖大佛寺,建于西夏。(西夏啊,很熟悉吧? 《天龙八部》里那个西夏,虚竹,天山童姥,有印象了吧?  😂)里面那尊睡佛,是我至今看到过,最美的睡佛。我对这样的雕塑,丝毫没有抵抗力,丹霞山不去,也是在这里呆上一整天的。(我一直不解,为什么现代工匠,很难雕刻出以前那种栩栩如生的神态,按道理说,工艺在进步,但退步的又是什么呢? )


02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有没有觉得“河西走廊”这个名字,就起得诗情画意。 走廊的意思只存在庭院之间,突然把这么广阔一块土地叫“走廊”,这是多大的气度。如果说祁连山像个一面墙体,那么这河西走廊上的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就应该是走廊的廊柱。


在上一篇,我回复一个读者时提到过:华夏民族的标准不是血脉,而是文化认同。在十六国时期的几百年,来来回回多少民族,最终都走向了融合,早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



当时站在嘉峪关城楼上看残阳似血,祁连夕照,真的是感慨万分。这眼前的土地,在过去的两千年间,让多少英雄尽折腰。 (话说,拍嘉峪关,我觉得一定要带入祁连山的,没有祁连山,嘉峪关就不是天下第一雄关。😉)


要知道,你脚下踏着的是两千年来的古战场,也是历史上每个朝代的兴衰标尺。强大时,就推出去直通西域,这大概也是丝绸之路的最开始。自顾不暇时,就退回来,这样的拉锯,足足持续了千年。现在,我们又要从丝绸之路走出去了。 (明朝的国境线,就在嘉峪关。)


什么是: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就是了。


小时候读杜甫的诗,总觉得这个人每天忧国忧民地伤春悲秋,但也是在那个时候,突然可以理解了杜甫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分量。


虢国夫人游春图 局部

(我觉得这图,画得很有趣,特别是配色)


文化不亲历,总是很难理解。 金庸先生的小说里,都渗透着纯正的历史观。 故事是虚构的,但历史是真实的。比如他提到的西夏,宋,辽,金这些历史背景,其实大概都是那么回事。 (这也是为什么,我此前说《鬼吹灯》这部小说,是最近几年这个题材小说里,唯一我挺喜欢的原因。☺  小说里,真真假假,有些历史背景是真实的,精绝古国,是真实存在的,也是丝绸之路上一个重要的要塞,到了公元四世纪,突然消失。还有,云南那个古滇国,也是真实存在的。古滇国就在今天的昆明,直到被汉武帝收归正统,存在了几百年。)


PS:话说,我一直没理解,为什么嘉峪关和酒泉离那么近,却是两个地级市? 所以,嘉峪关拍完照,还是酒泉住得舒服,航天城啊,你懂的。😳



03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季羡林先生说过:

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


河西走廊,对于我来说,是值得去很多次的。


从兰州出发,乌鞘岭,祁连山,玉门关,焉支山,军马场,土长城,莫高窟,玉门关,河仓城.......唐朝对河西的经营,儒学几经断绝,又在河西的绝地逢生,玄奘大师在武威的讲经,还有那八百里的沙海,莫贺延碛........(PS: 我要做个没有计划的计划,把想去的地方都走一遍。😉   据说,京新高速通车了,沙漠中的高速公路,穿越500公里无人区......心动 😅)



王之涣那首诗,还记得吧?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其实玉门关,历史上几经变迁,现在那个旅游景点玉门关,我一直搞不清楚到底是唐还是汉的遗址。 就如“西出阳关无故人”中的阳关,历史典籍里记录也有争议。


但越是模糊,就越发让人着迷。大概我是天蝎座的缘故,对这些神秘古老的历史,总是有着致命的痴迷。


探究历史,就越发能理解“无常”这个词。曾经的辉煌往事,边关要塞,此时在脚下,只剩下了一片黄土。但又不悲观,那在风沙中不倒的土长城,和沙漠中的胡杨,又始终激荡着一种大时代的精神。 


矛盾吗? 不矛盾,这是关于入世和出世,一辈子要做的学问。


04


后记


河西走廊,就像历史文化的晴雨表,它见证了这个民族的过往起伏。


只带着眼睛上路,你看到的只是残垣断壁,和无尽的黄土。 带上心,带上故事,就可以穿越时空,看到历史,看到过往和未来。 (PS: 有很多影友,总纠结,怎么学习色彩,这条路上,也是一条色彩之路,我一直认为,学习不只在书本上的理论,最好的老师是文化中的沉淀和总结。😉)


对于喜欢历史的人,这里就是一辈子都走不完的路。对于喜欢古典文化的人,这里像熟悉的故土。


PS: 

1. 未完待续,隔一阵子想写再写吧。

作者: 郑波(@细草穿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