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照碧潭,映我忧伤侧影

 老沈阅览 2017-07-23
   李元洛

  在中国诗歌史上,那些高歌低咏甚至领一代风骚的诗人,大都是七尺须眉,他们谱成了中国诗歌的大合唱。在漫长封建时代的重重铁幕中,纵然有少数女作者突破重围脱颖而出,也仍然只是无关大局因此也无足轻重的插曲与伴唱。然而,也有特殊的例外,可一而可再者,一是北宋与南宋之交的李清照,一是清末的秋瑾。她们的纤纤素手写下许多传之后世的扛鼎之作,是不让须眉乃至压倒须眉的巾帼英豪。
  李清照(1084年一约1151年),号易安居士,原籍山东济南章丘。其父李格非为北宋礼部侍郎,又是一位博通经史的学者,母亲王氏系状元王拱辰的孙女,亦善文章。李清照18岁时嫁给比她大3岁的太学生赵明诚,赵明诚是丞相赵挺之的季子,擅长诗文,尤爱金石书画,他们是天作之合也是同好之合。先天的禀赋加上后天的熏陶,少女时代李清照的诗才,就像春天的早霞,清新明丽地亮在东方始明的天边了。
  李清照的创作分为前后两期,以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攻下汴京(今河南开封)、宋室南渡为分水岭。前期的词多吟咏爱情与自然景物,如“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如“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浣溪沙》),均写得清新含蓄,韵味深长。后期的词多通过对个人坎坷遭遇的抒写,表现时代的动乱与家国的兴衰,风格凄婉沉哀,境界深远,如“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的《临江仙》,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的《声声慢》。李清照也擅长文章,现存虽然只有四五十首词和十余首诗,却几乎无词不佳、无诗不胜。她有《漱玉词》,是词中婉约派的大家。清代词论家沈谦在《填词杂说》中首倡“词中三李”之说,将她与李白、李煜相提并论,令天下姓李的读书人都不免感到骄傲和光荣。
  北宋宣告灭亡,李清照也仓皇南渡。辗转三千里,流亡近一年,终于来到当时的临安今日的杭州稍事喘息,如一叶孤帆栖止在临时的港湾。绍兴四年(1134年)岁末,金兵入侵,兵锋直指临安的警讯从淮河传来,时年五十的李清照只得乘船溯富春江而上,避难金华,寄居在八咏楼下地名“酒坊巷”的陈氏宅院里。她被确证写于金华的诗词,一是慨当以慷忧思难忘的七绝“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题八咏楼》),另一首就是那阙哀怨凄绝的《武陵春》了: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抒情诗词,当然要抒写诗人对生活独特的感受和发现,并在艺术上作出独到的表现,否则就会流于缺乏个性的公式化的人云亦云,但是,诗人的个人感受也必须与社会时代相通,否则也会如同象牙塔中的自唱自弹,流于缺乏社会意义的自怜自恋。李清照的《武陵春》,正是因为将个人的小悲欢与动乱的大时代交融在一起,才口口传诵到今天。“风住尘香花已尽”,这既是抒写自然节候景物,也是暗示个人国事遭逢。“尘香”,即后来陆游名作《卜算子》中所写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连日雨横风狂,眼前春花落尽,自然界如此,个人与国家的好时光何尝不是一去不返?“日晚倦梳头”之“日晚”点明时间,可见从早到晚诗人的心情都很“郁闷”,本应早起后的“梳头”到黄昏时仍然倦怠不梳。为什么呢?因为“物是人非事事休”啊!“事事”的叠词运用,强调所有的人事都是物是人非而乏善可陈,其大者则是国破家亡南宋偏安东南一隅,风雨飘摇;故乡早已沦陷,一同南奔的丈夫早几年也已病逝。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如此,怎能不令人欲说还休,热泪长流?
  此词上片重在写内在之情,情中有景,下片重在写外在之景,景中有情。东阳江与武义江合流后投奔婺江,这一段水程称为“双溪”,诗人由室内而户外,以“闻说”“也拟”“只恐”三个口语构成的虚词引发下文,一波三折,曲折生情。“闻说”一折,承上片之苦闷蛰居而来;“也拟”复一折,由听闻双溪春色尚好而打算泛舟溪上聊以解忧;“只恐”再一折,逼出全词的结句也是千古名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舴艋”,指一种形似蚱蜢的小船,诗人运用通感的手法,意觉通于触觉,将抽象无形之愁化为小船都承载不起的可感可触可量的重量,读者对她“欲语泪先流”的满腹愁绪,当然就更是感同身受了。
  李清照对愁绪的艺术抒写是承前而启后的。承前暂且不论,启后呢?金人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说:“休问离愁轻重,向个马儿上驮也驮不动。”元人王实甫《西厢记》说:“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台湾名诗人余光中1963年写有《碧潭》一诗,其中有两段是:“十六柄桂桨敲碎青琉璃/几则罗曼史躲在阳伞下/我的,没带来的,我的罗曼史/在河的下游/如果碧潭再玻璃些/就可以照我忧伤的侧影/如果舴艋舟再舴艋些/我的忧伤就灭顶。”上穷碧落下黄泉,李清照如果有知,会不会因感到后继有人而莞尔一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