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从高一就开始了……

 王桐睿 2017-07-23



每年的6月7日和6月8日,高三学生大都奋战在高考的考场上,我相信,身在高一的同学也或多或少也会感受到那种紧张的氛围。经过我们的调查,在高考期间,很多高一学生都在放假,于是,我们为广大的学而思在线学员举行了一次高一版的数理化英的高考模拟测!


本次考试的范围为高一下学期所学内容,所选题目均来自高考原题、名校原题,在高考期间,高一的学生也能够感受一下真实的考试节奏,感受高考带来的压力,提前做好准备。


那么,孩子们的考试成绩如何,又有哪些问题被发现,亟需解决呢?


01

考情综述



本次数学考试,考察内容仍旧为必修五中的数列,是是对数列所有内容的综合考察,包括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求和及性质,数列求通项公式,数列求和等内容,之前有关注过我们考试的家长能够注意到,这三次考试,我们考察的核心内容都是数列, 整个测试卷分为基础和提高两部分,题目都是各个学校期中或期末数列部分过的原题,是期中期末考察的重点, 那么本次孩子们考的怎么样呢?


本次考试,参加人数92人,交卷人数89人,最低分0分(2人),最高分为95分(3人),平均分为67.98,与上次相比,平均分下降1分左右,由此也能看出,本次考试仍旧保持了难度适中的特色,平时注重基础的孩子会取得更理想的成绩。



以上12名同学本次考试取得了90分及以上成绩,祝贺他们,尤其是小琳琳同学,多次上榜!


本次考试,对于题目的正确率我们也进行了数据处理,结果如下:




本次考试我们分为基础卷和提高卷,基础卷为前10道题目,提高卷为后5道题目,难度较大,从正确率分布图中我们也能够看出,前三道题目,孩子们基本能够保持70%的正确率,但是第6题,第8题,第10题都在60%的正确率以下,尤其是第10题,正确率仅有21.4%,说明孩子们的基础还是有不过关的地方,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02

典题精析



数列是必修五的重点内容,也是期末必考点,很多孩子种种原因未能参加考试,这里我们选取几道典型题目,家长们可以把这篇文章转发给孩子,让孩子多加练习,巩固掌握。



名师点评:这道题目考察的是等比数列的性质,我和孩子交流时,发现孩子们对于等比数列和的性质掌握不熟练,其实,这些,博宇老师在课上都是重点讲过的, 不仅有结论,也给出了详细的推导证明



退一步讲,即使孩子忘记了结论或者掌握不熟练,我们用最基本的方法也是可以求解的,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写出来,代入计算就可以,这里要注意,代入计算后,涉及到立方差公式,这个公式恰恰又是必修一重点讲过的知识,这也体现出高中数学的特点,综合性很强,层层相扣,基础掌握不好,后面就很难学懂。




名师点评:这道题目,很多孩子告诉我,一看见就晕了,的确,不是等差数列,也不是等比数列,不能裂项,错位相减和倒序相加貌似也不能用,那怎么办呢?学数学,千万不能死学,既然没有现成的公式,我们就回归题目本身呗,这类题目,一定要先从通项入手,很明显,通项是等比数列的求和,这样,我们就成功地把未知转化为已知,在求和后,我们能够发现是一个常数列减去一个等比数列,我们再利用整体思想,分组求和即可。



名师点评:这道题目是整份试卷得分率最低的题目,真的有那么难么?我们一起分析下,首先题目中给的数列的等差数列某几项和的关系,我们知道,研究等差数列的和,一般有两种方法,项分析法与和分析法,所谓项分析法,就是我把所有的条件都转化为通项,和分析法则相反,我把和当做一个整体单元进行分析,这道题目更推荐用项分析法,效率更高,不容易出错。


03

提分策略



1

60分以下

 

对于这个分数段的同学,问题出在学生的学习心态和知识的完整性上。这一部分的学生最需要做的是回归课本,夯实基础,把基本的概念搞明白,比如什么是通项公式,利用和式求解通项的方法都是什么,等等,先不要考虑做题技巧,从课本上的例题入手,一点点吃透课本。

 


2

61-80分

 

对于这个分数段的同学,影响其得分的主要因素是知识漏洞、错误理解和做题规范等方面,这些同学常常有这么一种感觉,上课讲的大部分都会了,但是呢,平时学习的不扎实,有漏洞,考试的时候经常考到自己没有学会的,丢分自然就不可避免了。同时,对部分知识的理解也常有错误,因此应用知识的时候也会丢分。这部分学生应着重弥补知识漏洞,纠正错误理解,加强知识体系建立,明确重点难点,解决理解不全面、不深刻、不到位问题,把自己会做的题做全对,不丢分。勤做笔记就是一个梳理知识体系的好方法。


3

81分以上


对于这个分数段的同学,存在偶然的知识死角、考试时间分配不合理,知识运用熟练程度不够等问题,这类同学要注重典型例题,重点研究自己的错题,攻克知识死角,定时训练,自我模拟,加强规范化训练,多做题训练解题速度,多总结提高解题技巧。错题本的整理就是一个很不错的方法,纠错整理一方面是对知识的回顾,能够对体系更清晰,另一方面,是自己做错的题目,印象更加深刻,更容易扫清知识盲点。



作者:王克(学而思在线高中数学老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