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趣闻 | 向死人写信的古埃及人:以妻子向亡夫求助者居多

 方竹云天图书馆 2017-07-23

今年有闰六月,即阴历两个六月,这意味着七月十五的鬼节来得要比往年晚一些。纪念死者时,中国人给死者烧纸,日本人给死者放灯,英国人给死者献花。


古代埃及人呢,给死者写信。


古代埃及人特别喜欢给死者写信,他们相信死者去往另一个世界,且另一个世界与现实同时存在,对于考古学家而言,这是古埃及人留下的别具一格的历史文献。


迄今为止,考古学家发现了15封写给死者的信。


《古埃及来信》


这些被英国埃及学家称作letters to the dead,德国人称之为totenbriefe的信件和中国人烧纸在形式上有类似的地方。都具有信的格式,有收件人的名字,写信人对收件人(死者)的祝福语,以及落款。


不同的是,中国人烧纸的时候都是口头传达内容的,烧纸其实是给去世亲属“境外汇款”,埃及人不是,古埃及人写信就是写信。


致死者


信的核心内容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向死者强调自己为死者做的好事,包括复述死者生前的部分以及描述死者死后的部分;另一方面则是描述自己当下的悲惨境地,希望死者能在另一个世界进行一下干预,让自己过得好一点。


关于为什么古代埃及人喜欢给死者写信,西方研究者众说不一,有将学者把这些写给死者的信视为古埃及人相信来世的佐证,有将这些信视为宗教虔诚的例证,有将这些信视为早期人类社会相信灵魂具有超人潜力的佐证,怎么说的都有。


其实给自己死去的亲属写信,可能是无奈之举。


有些信写在碗上


现在保留下来的这些古埃及人写给死人的信件主要出现在古王国末期到第一中间期期间,这一时期古埃及经济衰退,社会矛盾激化。在这种大时代背景下,活着的人活得不好,给死去的亲人写信,可能不仅仅是一种宗教情怀的反应,当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遭遇困境甚至陷入绝境,又无法获得现实帮助时,宁愿相信世界上有鬼,也不相信活人一张嘴的情况就发生了。


在现存15封写给死者的信中,寡妇向亡夫求助的情况居多。其中一封是一名叫伊瑞提的寡妇和儿子艾也写给亡夫的信,希望亡夫能够管管那些企图霸占财产的人。


信中,伊瑞提提到了丈夫生前对财产的安排,包括家具、房子在内的所有财产在其死后归其子艾也所有。丈夫死后,一位名叫瓦布特的女人前来打劫,将死者的财产掠夺一空,还抢走了家里的仆人。


寡妇质问亡夫,为何发生了这种恶性事件而他在那一边还能如此平静?


埃及纸莎草纸


按照一般的思路,伊瑞提应该问一问亡夫到底跟那名女劫匪有什么关系,然而她没有。伊瑞提十分绝望,她觉得活不下去了,希望亡夫把儿子带走……(好像比质问亡夫和其他女性的关系更有杀伤力)


接下来,伊瑞提要求亡夫召集另一个世界的其他男性亲戚朋友惩罚一下强占母子财产的人。


值得一提的是,古埃及的寡妇如果不是出身贵族家庭,基本没有识文断字的能力。这个被抢走财产的寡妇伊瑞提给亡夫的信很可能是找男性代书的。


古埃及人写信从经济角度上讲比中国人烧纸的成本更低,这封写给亡夫要求亡夫带人收拾一下劫匪的信上画了一个盛有液体的碗,碗里盛的可能是牛奶之类富有营养的贡品,用来提高死者回应未亡人需求的积极性。用汉语成语形容的话,大概埃及的亡魂比较好糊弄,画饼充饥就可以了。


值得注意的是,伊瑞提的亡夫给她留下了财产,即便遭遇抢劫,她仍然有能力向代书人求助,给亡夫写信。而且他的亡夫有坟墓,坟墓被古埃及人视为生者与死者交流的场所,有能力建造坟墓的人也是少数,伊瑞提的条件能够呼唤亡灵实属幸运。


埃及灵魂之屋


古埃及女性通常将亡夫称为“保护者”或是“牧羊人”,显示出古埃及女性依附男性的境况。相比伊瑞提这样“中惨阶级”女性,其他真惨阶级的喊冤实录已经消失在埃及的风沙之中了。



好 文 推 荐



一句大白话胜过千条枪的红军标语:国民党旅长表示很怕“穷人不打穷人”的口号

虽然时光已经过去了近一个世纪,但今天的人们不会忘记共产党当年那些充满革命斗志和豪情。而在湖南东南部的炎陵县红军标语博物馆中,我们更能切身体会到那个激情的燎原岁月。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侵华战争日军何以敢以一挑五?陆军轻兵器产能竟不如中国地方军阀!

九一八事变后的中日关系,一直如车行刀刃之上,时有彻底倾覆之险。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司马懿的奸雄养成路:四十一年沉与浮,因活太久陷两难之境

最近热播的《军师联盟》里,司马懿竟被洗白成了一朵白莲花。历史上的司马懿怎么可能如此一尘不染?从河内郡温县走到洛阳高平陵,司马懿花了41年。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点击图片查看



国家人文历史

微信ID:gjrwls

长按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