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伟大的科学巨匠爱因斯坦是如何看待和面对死亡的

 呼吸淸静常动动 2017-07-23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3.14-1955.4.18)犹太裔物理学家。他于1879年出生于德国乌尔姆市的一个犹太人家庭(父母均为犹太人),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入瑞士国籍。1905年,获苏黎世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爱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设,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因此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奖,同年,创立狭义相对论。1915年创立广义相对论。

爱因斯坦为核能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在现代科学技术和他的深刻影响下与广泛应用等方面开创了现代科学新纪元,被公认为是继伽利略、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物理学家。1999年12月26日,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

伟大的科学巨匠爱因斯坦是如何看待和面对死亡的

但是,任何人最终都要面对死亡,伟人也无一例外。那么爱因斯坦又是如何看待和面对死亡的呢?

“是的,人人都要死的。在这一点上,也只有在这一点上,人人都是平等的。那些政治家说什么人人生来平等。亿万富翁和街头乞丐之间,哪里有平等!富贵的白人的孩子和贫穷的黑人的孩子,从他们来到人世的第一天起,就是不平等的。在上帝面前,他们是不平等的。只有在死神面前,才是人人平等的。”

伟大的科学巨匠爱因斯坦是如何看待和面对死亡的

“是的,人人都要死的。死,是最终的解脱,永恒的自由。死,解除了我们身上的一切枷锁——物质的、精神的、有形的、无形的。谁看到过死人痛苦呢?只有死人和没有出生的人,才不必惧怕明天的不幸和灾难。可是,人类普遍的惧怕死。实在没有道理。只有个体生命的结束,才能保证物种生命的延续。大自然安排得多么巧妙,多么合理!可是大家都怕死,真是愚蠢。然而,即使知道死不可怕,人还是没有办法摆脱对死的惧怕。又是一个难解的谜。世界上,宇宙中,有多少难解的谜啊……还是抓紧时间工作吧!”

伟大的科学巨匠爱因斯坦是如何看待和面对死亡的

在爱因斯坦病重期间,他的好朋友和同事都去看他。他和朋友谈话,依旧是那样从容不迫,那样幽默隽永。爱因斯坦看到一位朋友愁容满面,反倒安慰起他来。

“别难过,人总有一天要死的。”

爱因斯坦谈到自己身后的事情,他再三叮咛:切切不可把梅塞街一一二号变成人们“朝圣”的纪念馆,他在高等研究院里的办公室一定要让给别人使用。他希望,除了他的科学理想和社会理想,他的一切都将随着他一起死去。

1955年4月18日来到以后的1个小时零25分,爱因斯坦的心脏永远停止了跳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