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0-1 绪论

 太阳当空照917 2017-07-23

0 绪论

(第一讲)

0.1 本论之渊源

0.1.1 论东西学术比较研究之必要性

我们这个课可以说是我的一个夙愿吧。课的题目是《佛学与西学》,即以佛学立场来认识和楷定西方学术,当然还包括佛学自身、印度学术和中国的学术等等。中印学术可能只附带讲讲,主要用佛学来比较西学。因为,当务之急还是东西学术的这种比较。下面给大家念一段话,以说明东西学术比较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所在,梁漱溟先生在《唯识述义·序》里面有这样一段话:

    即要把旧古董拿到现在的世界上来,你不先打通一条路。那话从何说起呢?那东西就不能讲的。所以那引子的重要百倍于原书。

这里所谓的引子就是是梁先生后来作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也可以指我们所做的这种东西文化比较研究,包括我自己在以前已做过的《三大学术规范》研究中西印有三大学术规范,然后还有我们下面要讲的《佛学与西学》。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东西文化比较工作。引子的重要性表现在两点。第一点是在今天西学一统天下的学术大势下,要想真正认识东方学术的本来面目,那必须做这种东西方文化深入比较的工作;第二点就是在这种形势当中,要想了解东方学术所特有的价值,也要做这种东西文化比较的工作。所以,这引子的重要就是非常突出了。

梁先生还有一段话,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里,在讲完了西方的形而上学以后,关于东方学术这种西方学术所没有的特殊价值,他最后做了一段总结,和引出下面的一段话:我们讲西方情形至此为一段落,前表中所列宗教及形上学受批评失势和知识的研究为哲学中心问题大抵如上(P407,下同)。最后就是它讲到在西方学问当中,形上学和宗教普遍处在这种衰落和失势当中。今后的宗教苟不得其在知识方面之基础,形而上学苟不得其研究途径,即不必求生存发展于人类未来之文化中。宗教不能被科学所通过,因为在知识方面有欠缺;而形而上学的衰落是因为找不到正当的方法。这是西方的情况。于是我们就此机会,来看东方的宗教和形而上学是如何情况呢?他是不是同西方宗教、古代形而上学陷于一样的谬误?他能不能解免大家的批评?其形而上学倘能解免大家的批评,那么,他所用的方法,是否可以较博格森、罗素为能满意?东方文化,印度是以其宗教为中心的,中国是以形而上学为中心的,所以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吃紧,傥然是求不出一条路来时,东方文化简直随着宗教形而上学成了文化的化石了。

这一点我自己有感受,从九五年到人大上研究生时也是非常深的。在这种宗教形而上学的失势当中,东方的这种学问主要是宗教和形而上学似乎站不住脚根了,似乎要随着西方形而上学一同的归入这种伪学术行列中去。当时,因为我在大学时,就可以说是信仰了东方的学问,信仰了佛学和儒学,准备去人大读书时,就是抱着求真理、求道的心想进一步把儒学和佛学的真面目搞清楚的这种目的。可是到了人民大学后,那时正热的是分析哲学,就是维特根斯坦他们这一类型学术,人大的许多老师都在讲,那分析哲学的主要精神就是反形而上学:反对心灵,反对上帝,反对天道的存在。当时就感觉到我们东方这套学问,当时自己压力非常大,因为我信的是儒学和佛学。这里面其实探讨的对象跟西方这种形而上学探讨的对象是类似的,就是有关形上存在如上帝灵魂和精神的这种学问,他们却说这个不存在,所以说,当时压力非常大。进一步研究,最后得到一个非常模糊的认识:东方形上学跟西方形而上学是两种不同类型。我当时也给东方形上学立了一个名称叫境界形而上学,西方我大概也是把它归到语言形而上学。境界形而上学和语言形而上学,当时就得出了这种比较模糊的认识。

2000年来河北大学后,我第一个想讲的题目其实就是东西文化比较,当时定的题目就是《从语言的角度来看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最后却流产了,但它有一个重要成果,就是《七大缘起论》。这个题目没有讲成,也没有再深入研究下去,可是因为这个做引导,得到了一部非常重要的著作,就是《七大缘起论》。这是一部讲佛学的著作,是完全站在佛学立场上,探讨现象的来源,探讨众生及世界的来源,探讨我们现在所见之一切的最深来源的专著。然后,讲《七大缘起论》时,就附带着讲了《三大学术规范》,这是一项东西比较的工作。至《七大缘起论》定稿后,我又做了《形而上学方法》,此是从方法角度总论东西形上学,所论含摄西方的宗教哲学,东方的儒道及其印度诸宗教,佛学诸宗派,都把它放在一个框架里了,通论它们的方法。

我来河北大学主要的工作,迄今为止就是这三个东西《七大缘起论》、《三大学术规范》、《形上学方法》。《七大缘起论》是本体论本体论和缘起说方面的,《形上学方法》是方法论认识论方面的。我做出这个东西以后,发现不被人所理解,得到的多数是误解。究其原因,读者可能总会站在宗教和哲学角度去理解这个《七大缘起论》,它本身是一部佛学著作。而佛学我们下面就会认识到不能用宗教和哲学去认识。宗教和哲学只是西方的一种学术规范会把这一套东西理解成一种跟上帝、跟宗教类似的、信仰的东西。也就是说,把它放到和知识相对的那种范围里,把它归到信仰里面去,归到这种不可证、不可知的这种范围。反正就是‘信就有、不信就无’的大概这种类型里面了。所以我就感觉梁先生说的话是非常非常对的。也就是说,在今天的这种学术当中,我们要讲东方的学问,首先要有一个引子,没有这个引子,那么你就没法讲。那你得到的是误解,它特殊价值难以被人所认识。

那么,东方学问特殊的价值表面在什么地方呢?我先说一两句,也就是今天的主要问题,我认为远远不是物质的匮乏问题了,而是人类的心灵无法安顿。人的情感方面的恐慌,心灵的干渴,人类向上的这种要求缺乏出路,在尼采宣布上帝死了以后,向上已经没有路了。因为宗教被这些反形而上学大家们彻底摧毁后,人类就不知道该怎样向上了,只有欲望的泛滥,洪水猛兽的欲望。顺着欲望走的这种后现代的人生,只能是越来越痛苦深重的人生。今天人类的这种痛苦,它的种类和深度可能都是前所未有的。当然不仅仅是人类心灵的痛苦,而这种正教被摧毁的人生,在其它方面也出现了严重的危机,除心灵的危机之外,社会的危机,家庭的危机,政治的危机,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这都已到了山雨欲来风满楼了。这种危机,我认为就是因为近现代西学态势所造成的。近现代的西学态势就是形而上学、正教越来越衰弱,越来越被摧毁,而非形上学术,所谓工具理性方面的学术,却特别偏盛。他们把这种态势传遍了世界,不仅仅在西方。总之,是正教失势所造成的。那么正教失势的原因,还得追根究底到西方宗教和形上学自身固有的缺陷,所以才导致了形上学失势。也就是说西学连累了东方类型的的形上学和宗教。因为它自己的这种缺陷,使在全球范围之内,整个宗教和形上学都失势了,正教都被摧毁了。而正教被摧毁的这个世界,就成了一个危机重重、问题四伏的世界了。先简单就讲这几句,那么我们今天所讲的题目就非常必要了。我们要恢复形上学的名声,在今天这个形上学和真理已经成为丑闻和话柄的年代,我们要为形上学的真理正名,我们这个题目就非常重要了,能够直接对治这个世界所面临的种种危机。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得重新树立正教和形上学的尊严。

0.1.2本论之渊源:梁漱溟先生的开创性工作

下面回过头继续介绍这个题目的渊源。我们所做的是一种东西比较工作,最直接的渊源就梁先生所做的那些工作,然后还有一些我自己的刚才已经讲过的工作。梁先生有关这个题目的主要著作有四个:《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印度哲学概论》、《唯识述义》和《东方学术概观》。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里边有两点跟我们这个题目有直接关系,第一点就是梁先生提出了三种意欲对应三大文化体系的著名论点。三大文化体系划分,可以说是非常有智慧的。他其实是最早从事这个工作的,迄今已八九十年了,也不能推翻他这个论点。也就是世界的文化分有中国、印度和西方这三大类型。然后由这个观点就导出了我的《三大学术规范》这篇文章中最主要的论点,就是说人类的文化有三大类型,所以它的学术也就有三种类型。在这本书里面,梁先生还提出了中西印的形上学是三种不同的类型。我们这个题目就要着力辩明东西的形上学是两种不同类型。此点梁先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已经大致提出来了,他说的是中西印三种类型,而我把中印归成一型。这其实是类似的,差别并不大。所以我们题目的最基本观点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里面已经有了。所以我这个工作,从总体上没有超出梁先生的笼罩,而且他已提出了形上学方法这个概念,就是我后来用作这本书题目的概念,他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里面已经提出来了。《印度哲学概论》对印度的形上学作了详细论述,并时时与西学进行比较,对我们这个题目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在《唯识述义》里,他对佛法的形上学方法做了详细论述。在《东方学术概观》里,梁先生提出了一个统一的学术规范,分为四大类,如下:

1)科学技术

2)哲学思想

3)文学艺术

4)修养

    他把中西印的学术都统在这里面,前三类用的是西方的名称,那就是西方的学术规范,然后他在规范里作了补充,把中印的儒学佛学等等叫做修养之学,放在修养之学里面,把它合成一个规范。这里介绍一下这个规范跟三大规范之不同,《东方学术概观》的精神是合,而《三大学术规范》的观点是分。今天的当务之急不是合是分,把中西印的学术分清楚,还远远没到融会贯通、融为一体的这种时机,这种时机还远远没有到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