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八大官方方言

 宛平2008 2017-07-23

 官话方言是以北京话为基础定义的北方部分语言统称,即广义的北方话(晋语等除外)。在汉语各大方言中,官话方言有它突出的地位和影响。以洛阳为中心的北方话通行地区一直是中国政治的心脏地带,因而有“官话”之称。现在全国推行的普通话,就是在"北京官话"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官话方言通行于长江以北各省汉族地区(除山西);长江下游镇江(除丹阳丹徒)、南京北部及皖南部分沿江地带;湖北省除东南角以外的全部地区;广西省北部和湖南省西北角地区;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少数民族区域以外的全部汉族地区。此外,在非官话方言区中。还有少数由于历史原因而形成的官话方言岛。如海南岛崖县、儋县的“军话”,福建南平城关的“土官话”,长乐洋屿的“京都话”等。使用人口 7亿以上。官话可细分为八种次方言:东北官话、北京官话、冀鲁官话、胶辽官话、中原官话、兰银官话、江淮官话、西南官话。

1、西南官话(2.7亿)

亦称上江官话,是汉语官话方言的一种。西南官话分布在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广西、湖北、湖南、陕西、江西等中国9个省市区及东南亚北部部分地区,下分6个片22个小片,是官话方言里分布范围最广,使用人口最多的方言区。西南官话在《中国语言地图集》里给出的定义是西南地区以及附近的,入声整体归派到某一声调或者四声调值与成都、武汉、重庆、常德、贵阳、昆明、桂林相近的汉语方言 。但西南官话某些小片仍然有入声的独立保存,例如分布于今四川岷江流域西部及泸州、重庆江津等地区的岷江小片 (或称“西蜀片”)。西南官话在缅甸掸邦第一特区(果敢)、缅甸掸邦第二特区(佤邦)具有官方地位,是仅有的3个具有官方地位的汉语分支之一。此外江西赣州市区和信丰县城存在西南官话方言岛,东南广东、福建、海南、广西的军话有时也被视为西南官话的一支

2、中原官话(1.67亿)

是中原民系和关中民系的母语,汉语官话的一个分支。典型中原官话与普通话在声母、韵母和用词上差距较大,严格区分尖团音。主要以古入声清音声母和次浊声母字今读阴平,古全浊声母字今读阳平的入声归派方式是中原官话区的划区标准。中原官话主要分布于河南大部、山东西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山西南部、陕西关中、宁夏南部、甘肃东部、湖北西北部、青海东北部、新疆天山以南地区等,共390个县市,中原官话的使用人口仅次于西南官话,达到1.67亿。

3、东北官话(1.2亿)

即东北话,是汉语官话的一个分支,分布于黑龙江省、吉林省全境,辽宁省大部分地区,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河北省东北部170多个市县旗,使用人口约1.2亿。东北官话可分为辽沈片(主要分布为辽河以东,辽东半岛以北 以及长白山腹地大部分地区) 以沈阳话为代表、 松辽片(主要分布为松辽平原大部分地区),以哈尔滨话、长春话为代表、 以及松锦片(辽河以西的东北地区) 以锦州话为代表。东北官话相当接近普通话(北京话与普通话之间则有相当明显的区别:过多的儿化音、北京话特有的方言词等等)。外地人印象中的东北话其实往往是东北一些地区的“东北话”。虽然东北各地的口音腔调有些许不同,但这种不同只是“东北味儿”的深浅有无,并没有词汇用语的不同,也没有较大的变音变声。

4、冀鲁官话(0.9亿)

是汉语官话方言的一个分支,分布于河北省大部、河南省北部、山东省西部以及北京市平谷区、山西省广灵县和内蒙古宁城县,使用人口约9000余万。大致可分为三个片:保唐片、石济片、沧惠片。可再细分为十二个小片。冀鲁官话区主要的特点是大都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古平上去三声和古入声浊音声母字的演变情况各地相同。即古平声清音声母字今读阴平,浊音声母字今读阳平;古上声清音声母字和次浊声母字今读上声;古上声全浊声母字和古去声字今读去声;古入声次浊声母字今读去声,全浊声母字今读阳平。

5、江淮官话(0.7亿)

又称下江官话、南方官话,属于官话方言。通常将南京话和扬州话作为江淮官话的代表音。江淮官话分布在江苏省、安徽省中部,湖北省东部、江西省九江市及其它省份的个别方言岛,使用人口为7000多万,主体分布于江苏、安徽两省中部的江淮地区。江淮官话自东向西分为通泰片(泰如片)、洪巢片、黄孝片(淮语最西边,有争议,又被称为楚语),其中以洪巢片人口占绝大多数。江淮官话可分为洪巢片、通泰片和黄孝片,洪巢片的分布范围最广,涵盖大半江苏省和安徽省。洪巢片(洪泽湖-巢湖片)是最典型的江淮官话,南京(除南部)、镇江(除丹阳)、扬州、盐城、淮安、合肥、芜湖(除部分地区)、滁州、马鞍山(除博望区和当涂县大公圩地区)等重要城市的方言均属于此区。洪巢片大体上按苏皖两省省界分为淮东话(又叫淮扬方言)和淮西话(又叫宁庐方言)两种。黄孝片(黄冈-孝感片)分布在湖北东部和江西省九江市区、九江县、瑞昌市一带,是否属于江淮官话存在争议,赵元任称其为楚语,它的江淮官话特点最不鲜明,正逐渐向西南官话转变

6、胶辽官话(3500万)

是中国官话方言的一区,主要分布于山东省的胶东半岛、辽宁省的辽东半岛,吉林省的东南部地区,在黑龙江的二屯、虎林存有方言岛。其中胶东话是周王朝的诸侯国之一莱国之语“莱语”演变而来,辽东话则是“闯关东”时期演变后的“莱语”从胶东被带入辽东逐渐跟当地话以及部分殖民时期的词汇演变而来。历史上在一些地区如黑龙江省还存在过个别胶辽官话的方言岛,但大部分都逐渐消失在周围方言的“汪洋大海”之中了。胶辽官话内分登连片、青州片(青莱片)和盖桓片(营通片),各片区内部又有细分。

7、北京官话(1500万)

是官话的一个分支,虽名称中有“北京”二字,但并非北京话,更准确的说北京官话是热河地区的方言主要分布于北京市、河北省承德市、廊坊市、涿州市,内蒙古赤峰市,辽宁省朝阳市、葫芦岛市建昌县、阜新市部分地区。可分为京师片、怀承片、朝峰片、石克片四片。使用人口约1500万。三声四调,古入声派入平、上、去且相对均匀。其中,属于北京官话区的承德市滦平县是全国普通话标准音采集地。新疆地区的北京官话区集中在北疆,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生产建设兵团汇集形成

8、兰银官话

是汉藏语系汉语族汉语官话方言的一个分支,它分布于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内蒙古西部和新疆北部地区,共69个县市。兰银官话在我国西北部方言中占主要地位。兰银官话古入声清音声母和次浊声母字今读去声,全浊声母今读阳平。其中永登、皋兰、古浪、天祝四个地点平声不分阴阳,只有平声、上声、去声三个调;其余地点阳平与上声同调,只有阴平、上声、去声三个调。一般情况下,在普通话里阴平的调在兰银话里发阴平;普通话里的阳平在兰银话里发去声;普通话里的上声在兰银官话里发阳平;普通话里的去声在兰银官话里发上声。当然有一部分字词不遵循这个规律,而且兰银官话在不同地区之间还是有一定的差异的。

备注

普通话Standard Mandarin/Putonghua)是以北方话(官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标准汉语。普通话作为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和外国人学习中文的首选语言。截至2015年,中国70%人口具备普通话应用能力,尚有约4亿人只局限于听懂的单向交流。

清末已出现“普通话”一词,清廷1909年规定北京官话为“国语”,民国时期多次制定国语读音,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规定国家通用语言为普通话。国语的前身是明清官话,更早之前则称为雅言。普通话可看作官话方言的次方言。所以现代人读唐诗宋词元曲基本都能押韵),从《唐韵》到宋代《广韵》和明代初期的《洪武正韵》是继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