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程强:走进王阳明什么之百日筑基炼精气(上)

 愚人道缘 2017-07-23
良知企业家2017-07-17

在王阳明的诗文著作中,曾提到过汉代炼丹家魏伯阳(约100-170)的《周易参同契》、晋代修炼家魏华存(251-334)的《黄庭经》和宋代张伯端(984-1082)的《悟真篇》。他熟读过这些道家经典。陶弘景和张伯端都是精通儒、释、道三家学问的修道人。道友许璋是真正的杂家,既研习道教学问,也曾奔走岭南,准备向大儒陈献章求教。

佛家注重心性修炼,不看重“臭皮囊”肉身的长生;儒家着力于日常品行的修养,只有道家注重养生的修炼。王阳明选择修炼道家功夫也是治病的需要。

魏晋时代,道士们喜欢炼外丹,炼铅汞之类的有毒物质,外炼内服;唐宋以后,改炼内丹。内丹修炼过程即炼精化炁、炼炁化神和炼神还虚。修练内丹时,肉身替代了外在的炼丹鼎炉,腹部(下丹田)为炉,头部(上丹田)为鼎。修炼需要集中一段时间和精力,专心致志,容易出成果。这就有了百日筑基的说法,就是一百天内打下良好的基础。百日筑基,大体上能完成炼精化炁这一过程。为了专心致志,不受外界干扰,王阳明才选择了在宛委山依山就洞盖间房子,作为静修室。这段时间大体上是在弘治十五年冬季,第二年春季就搬到了杭州西湖。

为什么进山修炼呢?为了回避家庭生活是一个重要原因,具体说是回避夫妻生活。炼精化炁所指的精不完全是夫妻生活所运用那个精,但是也包含这个精。先天元精是无形的,比如几岁的男孩子有时候小鸡鸡硬挺挺的,这就是元精的影响所致。成年后,后天之精如果持续地泄漏,好比是炉子里没有铁,还炼什么钢。

进山修炼,回避了外界的诱惑和刺激,便于保持一个平静的心态。比如见色起了淫念,或者精满后习惯性地起了淫念,虽然没有泄漏,但是因为淫欲变成了燥火,就扰乱了一池平静的秋水,这池水就废掉了。为了保持一个平静的清凉的心态,饮食上也有禁戒,饮食宜清淡,不食腥荤香辣,腥荤食后气变粗浊,香辣食后气散难聚;不撑不饥,撑则伤神,饥则伤气,难以聚精会神地练功。

怎么炼精化炁呢?《年谱》说是“导引术”。导引,就是以意引气。他这段时间写了一首诗《坐功》:

(未完待续,走进王阳明生命连载系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