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罕见银质六字齐大刀鉴赏

 国民一员 2017-07-24

早在春秋齐桓公时期,齐国就已大量铸行刀币。齐刀以厚大精美著称,刀身较长,铸造精良。基本形制是尖首、弧背、凹刃,刀的末端有圆环,面、背有文字或饰纹,刀面铭文遒劲流畅。六字刀是其最富盛名者。

关于六字齐刀的铸主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周安王二十三年(公元前379年),田氏代姜建立田氏齐国而铸造的开国纪念币。一说是公元前279年,齐田单以奇计破燕,一举收复全部失地,齐襄王因此得以返回都城复位为此铸造返邦刀以资纪念。学术界对此还未有一致意见。由于对六字刀是谁于何时所铸有不同看法,所以对六字刀钱面文字也有不同解释,前者释为齐造邦长法化齐建邦长法化,后者释为齐返邦长法化

六字刀多数通长在18-18.5厘米之间,但也亦有稍短者,比如丁福葆《历代古钱图说》中一枚背“工”的六字刀通长还不到17.5厘米。刀宽大都在2.8-3.0厘米左右。这种刀的范式大致有两种,一种是背部断缘,一种是背部不断缘的。因此有人认为六字邦刀应该铸过两次,有断缘的是田氏代姜被列为诸侯时所铸;背缘不断的是田单破燕复国时所铸。这两种六字刀都出自石范,制作精良,文字隽秀,铸额不大,精美绝伦,,一向被认为是刀币中的佳品。

银质刀币在宋代就有发现,南宋洪遵《泉志》就曾记载北宋沂州刺史王公和得“齐之法化”背“日”银刀一枚,后人有不信者说是王公和误将水银沁齐刀当成了银刀,实在是低估了古人的智慧。

关于银质“六字刀”各谱均无记载,中国商报曾登载了李文忠 的文章“罕见银质六字刀币”,文中叙述了他买了一把“六字银刀”,并且给出了刀币的数据,通长178毫米,刀环径30毫米,重48克。可惜的是没有图片。

本人所藏这枚银质“六字刀”通长17.6厘米,刀宽3厘米,重54克。此币背缘不断,应是战国后期所铸。根据其包浆看,不应是近年仿制品。众所周知,齐刀币首见于《吉金所见录》,此书于清朝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刊行,到现在还不到200年时间,如果是仿制品,时间也不会超过200年,而最有可能的仿制时间是在清末到民国这段间。

银质钱币造假最难的就是包浆造假,清末银元包浆大家都熟悉,可以说找不到一枚银元会有如此厚重的包浆。因此,这枚刀币应该是枚真品。

淄博市钱币学会曾经仿制纯银齐刀币,一套五枚,机械压制,做工十分精致,图示是其中纯银“齐之法化”刀币。

齐“六字刀”后世出土甚少,据统计,出土齐刀32批共4950枚中只有16“六字刀”,所以“六字刀”很是稀少,名闻遐迩,饮誉海内外。所以银质“六字刀”也就更为珍贵。

罕见银质六字齐大刀鉴赏

罕见银质六字齐大刀鉴赏

罕见银质六字齐大刀鉴赏

罕见银质六字齐大刀鉴赏

罕见银质六字齐大刀鉴赏
罕见银质六字齐大刀鉴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