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董廷瑶经验集●学术精华 一、明理识病证治九诀

 古道岐黄 2017-07-24
       董氏家学渊源,精研医籍,70年临床实践,理论臻于化境,再度升华。每曰:“中医学乃实践科学,贵能愈疾,方药为治病工具,欲遣药以愈疾,全赖理论指导”。其主要学术论点概括为九诀,详述于下。
       1明理:景岳曰:“万事不外乎理,而医之于理为尤切。”董氏谓:医者首要明古人治病之理,必须精读参透中医经典,如《内经》、《伤寒》、《温病》等学说理论,掌握整体观念、脏象学说、阴阳传变、五行生克等,包括病理、脉理、方理、药理等整套医理。如热病有因外感内伤;外感热病又须辨伤寒与温邪,其感染途径不同,治则亦当应区别。伤寒须汗,温病则下不嫌早。另如腹泻或菌痢,多也发热,泄泻初起,每多伤食或感邪,伤食须消积导滞,泻止而热退;感邪则疏化邪热,其泻自和;菌痢初起,古有“痢无止法”之训,宜通逐为主,使菌毒排出体外,其痢渐清。都应明其病理,推理论病,因病施治,方药合辄效如桴鼓。
       2识病:识病乃是凭藉医家对医理、病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各种疾病都有其本质和发病机理,病情发展过程中亦有规律可循,临床面对纷繁复杂的证候,但需掌握疾病本质和发展规律,自能制定出正确的治疗方案,并测知预后。医者必须不断深化对疾病本质的认识,才能不断提高证治水平。
       3辨证:祖国医学最大特点是整体观念。藏象学说明示,人体各部之间保持密切而有机的联系,相互资生,相互制约。某部位发生病理变化,可以影响到其他器官,甚至全身;而全身的状况,又能影响局部病变。中医治病,运用四诊,望形察色,观舌看苔,切脉闻声,结合主诉,全面收集症状,按五脏所主,八纲分型,作出诊断和治则,此即祖国医学诊治疾病的辨证法。以幼儿不能自诉病苦,是谓“哑科”,又,3岁以内其脉气未充,四诊中更应突出望诊。进而言之,小儿稚阴稚阳,易虚易实。如面赤口渴、气粗烦扰、腹胀便结是属实证;而面白光不渴、虽实亦易转虚,传变迅捷,观察亟须周详,见微知著,方能判断正确,临诊不致偾事,此为儿科与内科辨证最大区别之要点。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为病证大纲,董氏补充勿忘气血二纲,虽在阴阳中包含气血,然不如明白列出而醒目,初病在气,久病入血,疑难之病常由血分论治,活血养血,祛瘀生新而获效。
       4求因:任何疾病都有发病原因,病因不明,治多不当,故曰:“治病必求于本”。董氏熟谙《内经》,临证遵循:“从内之外者调其内;从外之内者治其外;从内之外而盛于外者,先调其内而后治其外;从外之内而盛于内者,先治其外而后调其内;中外不相及则治主病。”此条经文说明,任何疾病在治疗上均有规律可循,无论病情变化如何复杂,关键是探求病因属内属外,掌握标本先后以定治则步骤。如治一小儿高热4天,黄疸昏迷,尿三胆阳性,血胆红素、SGPT均明显升高,西医诊断为传染性肝炎、肝昏迷。董氏视其高热神昏,狂躁肢搐,肤目黄染,目睛了了,舌红绛,苔黄腻,脉象数实,小溲短赤,便秘5天,显系阳明经腑实热,亟予大剂白虎合大承气汤直折泻火,加紫雪丹辟瘟解毒,2剂后下宿粪大半盂,热势即退,神志顿清,目睛明了,续进清利而愈。此乃湿热邪毒炽盛于内为病本,黄疸高热狂躁是标,证按“从内之外者调其内”,以大剂泻实清里,釜底抽薪,遏其鸱张之势,急黄得退。有曰“从外之内盛于内者,先治其外而后治其内”,临床常见新生婴儿,即病腹泻,一日数次,虽连泻四五月却无脱水征象,中西药物罔效,后考虑泻在儿身,根在母乳(属脚气型泄泻),嘱令停哺母乳,其泻即止,倘再吸乳则又泻。可知病从外因起,影响内脏,外因致泻是病本,祛除外因,则泄泻自和,再予温扶中土,培补元气,调其内。其他数条自可隅反,不再赘述。
       5立法:“法”是古人已验之成规也。中医诊病通过四诊,从外到内,见证推理,以常衡变,作出诊断,从而确定基本疗法,即是“立法”。董氏曰,古有七方十剂,程(钟龄)氏立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前人立法,为使我们后人触类旁通,斟酌而运用之,然“大匠诲人以规矩,不能使人巧”。临床勘证,全凭胆识,望形察色辨舌诊脉在于识;选药制方定量减味在于胆,必先有定识于平时,乃能有定见于俄顷。
       6选方:古方浩如烟海,前人制方,均为使后学能知法度。董氏教导:一方者,乃一定之法;法者,不定之方也。必须在自己临床实践中运用前人经验方药,观察疗效加以识别,予以检验,方能积累自身经验,精选方药,所谓“千方易得,一效难求”。选方并不是执一方治一病,世上没有一把钥匙可打开所有的锁。治病也是同理,并无“神仙一把抓”的灵丹妙方和特效药,必须明理、识病、辨证、求因,才能正确立法选方;尚需因人、因时、因地,灵活运用,方能曲尽中医之妙。如黄芩汤治太少合病,热邪下行肠间之自利,对秋天伏热成痢,辄能获效;败毒散乃治时行外风挟湿之痢疾,即喻氏所谓“逆流挽舟”法也。同为痢疾,病因病机不同,治法选方亦异也。
       7配伍:古方大多仅数味药组成,药分君臣佐使,均有法度准绳可循,通过配伍发挥药物综合作用,有加强(协同)和/或抑制(拮抗)作用,亦有监制个别药物之弊性。《伤寒论》诸方,配伍严谨,方简效宏,如“四逆汤”之附子合干姜,伍以甘草,增加其温里以救逆;“大承气汤”之大黄配芒硝,伍以枳朴,推荡实积。董氏师法于治疗小儿虫积,选用乌梅配川椒以伏虫,再加川连为末和饴糖为丸,缓攻杀虫,而以乌梅、川椒、川连合槟榔、使君子等煎汤,冲入大黄汁,则急攻杀虫,均是通过长期实践,自乌梅丸衍变,改组成显效简方,分缓急用之。教曰:组方不能芜杂,配伍不当,反令掣肘。
       8适量:药宜适量,若病重药轻,则药不及病,延误病机;病轻药重,则药过病所,诛伐无过,反能益疾。又同一药因其用量多少,而呈不同作用,如附子有强心镇痛作用,在“桂枝附子汤”中附子用量是3枚,乃发挥其镇痛作用,以治风湿烦疼。幼儿弱质,脏气清灵,随拨随转,峻烈之剂,未敢轻投,药石治病,用量宜轻,中病即止,毋犯胃气为诫。如婴儿巨结肠症,大便不能自通,初生嫩芽,若用苦寒攻下,大便虽通,则胃气先戕,况通而又秘。因思用元明粉6克,白蜜一匙,开水冲服,即能润下,药简量轻,效不伤正。
       9知变:疾之发生发展,有常有变。小儿阴阳两稚,病则易虚易实,易寒易热,传变多端,病变则法也当随之变。尝云:用古法以治今病,不能泥古不化,所谓“检谱对奕奕必败,拘方治病病必殆”。陆九芝云:“书本不载接方,以接方之无定也。然医则全在接方上见本领。”医者应严密观察,灵活应变,选方用药才能丝丝入扣,巧思妙用而中的。
       以上九诀,为董氏数十年临床精撷之经验谆谆告诫后辈。昔钱仲阳氏曰“医之为艺诚难矣,而治小儿为尤难。”今作小儿医者,是必先精读苦研前辈珍留下卷帙浩繁的经典医籍,揣摩其中科学性所在,临证又须详慎细察,掌握九诀,明理识病,辨证求因,见微知著,方不致误人儿矣。设若“书不熟则理不明,理不明则识不清,临症游移,漫无定见,药证不合,难以奏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