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 疔疮——大红八宝丹(沈祖昌方)

 学中医书馆 2017-07-24
1.6.6 疔疮——大红八宝丹(沈祖昌方)

疔疮——大红八宝丹(沈祖昌方)

【组成】 飞朱砂15g,生蟾酥4.5g,月黄3g,红升丹3g,关西黄0.15g,麝香0.3g,冰片0.9g,红硇砂少许。

【用法】 共研细末和匀,瓷瓶收藏备用,或加面浆控成条。

【功效主治】 拔毒透脓。主治一切疔疮及脑疽发背等症。

【验案】 宋左,年65岁。发背偏左,已延旬余,多头集成,大如覆盆,四周僵硬,疮顶深陷,无脓无血,乍寒乍热,纳谷减少,舌苔薄腻,脉象薄弦。背部两旁属足太阳,虽系阳经而为寒水之府,痰湿内阻,气血为之凝滞,此阴疽也。高年当此,特非轻浅。姑拟助阳去毒,和营卫而化痰湿,冀其表寒得散,真阳来复,庶能疮顶升起,脓毒外泄。外用:箍消膏摊于太乙膏上贴疮口。内服:川独活9g,全当归9g,生黄芪15g,抚川芎6g,宣红花6g,老紫草9g,广陈皮6g,仙半夏9g,象贝母9g,生甘草4.5g,炮山甲片9g,皂角针9g。1剂后,疮顶不起,根脚平散,坚如顽石,胃纳欠馨。舌苔白腻,脉象弦紧。此寒邪盘锯,气血凝塞不行,宜其不易化脓。敷大红八宝丹,并以箍消膏摊于阳和解凝膏上盖贴。内服阳和汤加减。2剂后,疮顶渐见高起,四周根脚收束,肤色红活,按之应指,白苔渐化,脉亦转滑。症情已见转机。外治切开,得脓不多,脓栓不脱。插大红八宝丹药条,仍以箍消膏摊于阳和解凝膏上盖贴。内服汤剂,按原方稍事出入。此后病情逐渐好转,脓液由少而多,由多而少,每天换药。六诊后改敷黑虎丹、十面散等。内服益气养血、调理脾胃之剂,前后诊治10余次,终至脓净结痂而愈。

【按语】 本方是沈氏父沈怀仁所制。治疗疔疮时,将药敷于疮头上,用千捶膏盖贴,能使疔根化脓而出;脑疽、发背敷药后用膏药盖贴,如脓栓不脱,将药条插入,能使脓栓脱出,根脚收束。

【方源】 《上海历代名医方技集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