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刻认识当前我国PPP现存问题

 寻从这里出发 2017-07-24

点击蓝字

深刻认识当前我国PPP现存问题

关注我们

在地方财政收入压力和债务风险加大的背景下,PPP在解决政府投资项目的资金短缺问题和提升投资运营效率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地方政府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但是,当前我国PPP模式仍处于探索之中,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

第一,成效有待提升

从落地情况看,我国PPP项目签约落地进展相对缓慢,部分项目无人问津,根本原因之一在于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依赖症和地方融资平台依赖症。PPP项目作为一种新模式,亟需找到项目参与各方的利益契合点。从市场参与方面看,PPP模式尚未建立起高效的市场化委托代理机制,招投标机制仍然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从资金角度看,政府受限于融资平台整改和债务压力,配套资金未能及时到位,加上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从金融创新看,PPP项目在推进过程中仍然缺乏更加有效的投资组合创新产品,影响了投资效率。从服务成效看,一些地方的政府部门在PPP项目推进中服务意识不强,甚至存在不作为的现象。从制度建设看,对社会资本利益法律保护的相关立法仍然有待进一步完善,社会资本积极性亟待激发。从战略性看,很多PPP项目是中长期项目,特别是没有固定收入来源的公共设施、公益项目,缺乏中长期合作机制,对着眼于短期利益的企业来说根本无利可图,导致大量项目推进缓慢,造成PPP项目泛滥低效和短视行为。从政府与民企关系看,双方互不信任,互相担心对方不履约。从市场竞争看,恶性竞争的问题也愈演愈烈。企业在PPP项目招投标时低价竞争现象不少。另外,PPP发展还面临诸如投资回报、融资渠道、忽视运营、税收规则、退出渠道,以及合格社会资本方选择等多方面的问题。

第二,伪PPP现象严重

一是变相作为地方融资平台。不少地方政府将PPP作为替代地方融资平台的重要渠道,简单地把PPP作为政府融资新手段,政府兜底变相举债,即打着PPP的旗号采取政府承担兜底责任的形式,政府回购、明股实债、固定回报等变相融资,背离PPP改革初衷,扰乱了经济秩序,恶化了去杠杆任务,增加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隐患,可能引起系统性财政金融风险。二是项目错配或故意硬套。一些不该PPP的纯商业化项目硬套PPP模式,导致大量公共服务项目难以落实,影响PPP模式的推广,甚至出现寻租和违规行为。

第三,各种准备度不够

一是理论准备不足。国家没有形成法律法规,同时培训宣传不够,导致各级政府PPP发展意识参差不齐。二是规划布局不够。国家没有做好PPP规划,发改部门、财政部门、地方政府没有充分酝酿,PPP布局分工不明确。民营企业、国有企业、政府部门也没有充分协商论证。三是机制不灵活。PPP项目没有建立起高效的市场化委托代理机制,招投标机制不透明、不健全。四是政府服务不到位。政府虽然公开项目清单,但是企业联系政府部门还无法十分畅通。需要提防政府陷入塔西佗陷阱,违约风险大,会导致社会资本观望徘徊,以至于民间投资大幅减少。五是资金募集方式不畅。受限于融资平台整改,资金无法及时到位。民营企业融资难,而国有企业资金相对充裕,但投资谨慎度提升,出现了PPP投资犹豫的现象。六是实践经验不足。PPP项目的金融创新较少,仍局限于政府、国企、民企,还没有广泛扩围,并调动私人和外国资本的积极性,没有创造更加有效的投资组合创新产品,导致投资效率受损。七是人才缺乏。PPP作为新的项目模式,需要复杂的法律、财务、金融等方面专业知识,需要专业化机构和人才队伍提供技术指导和政策支持等专业化服务。

文章来源:中国县域经济报(第51期 总第1250期)

深刻认识当前我国PPP现存问题

请留下你指尖的温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