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5》发布山东省17个城市竞争力指数

 茂林之家 2017-07-25

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与经济日报在北京共同发布“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院)创新工程重大成果《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5:房价体系——中国转型升级的杠杆与陷阱》”。该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助理倪鹏飞作首席研究员,两岸四地城市竞争力专家共同携手,历时大半年时间联合完成。


中国城市竞争力(山东)报告

2016年山东经济实现7.6%的较快增长。总体来看,山东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阶段,正在逐步从要素驱动型向服务和创新驱动型转变,但转型面临较大压力。山东省综合经济竞争力保持稳定,省内差距进一步缩小,可持续竞争力有明显提升,但生态城市竞争力分化严重,文化城市竞争力首成短板。与2015年度相比,除生态城市竞争力大幅提升外,可持续竞争力的其余各个方面均有所下降,反映出山东转型压力较大。总体上,山东省综合经济竞争力进一步提升面临较大压力,省内城市间综合经济竞争力差距扩大的压力有所减小。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5》发布山东省17个城市竞争力指数

青岛

(一)现状与条件

总体概况:2016年山东经济实现7.6%的较快增长。产业结构方面,第三产业增加值较上年增长了9.3%,占比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占比,达到47.3%,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占比,分别为45.4%和7.3%;需求结构方面,投资和消费均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农户外主体固定资产投资52364.5亿元,同比增长1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0645.8亿元,同比增长10.4%;要素结构方面,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6.33件,比上年大幅增加1.43件,高技能人才达到268.7万人,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5.16%,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33.7%。

2016年度,山东省宜居城市竞争力在全国省级行政区中排名为第14位,从可持续竞争力来看,山东省可持续竞争力排第11位。总体来看,山东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阶段,正在逐步从要素驱动型向服务和创新驱动型转变,但转型面临较大压力。

表1 2016年山东省省情信息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5》发布山东省17个城市竞争力指数

资料来源:2016年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现状格局:2016年度山东省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均值为0.128,在全国省级行政区域中排名第11位,全省仅有3个城市的2016年度综合经济竞争力全国排名未进入全国前100位,其余14个城市排名均在前100位之内。

可持续竞争力指数均值为0.387,在全国省级行政区域中排名第11位,省内各城市间可持续竞争力差异稍大于综合经济竞争力差异,2016年度,可持续竞争力进入全国前100位之内的城市有9个,较综合经济竞争力进入前100名的城市少了5个,表明省内城市间可持续竞争力的差异要大于综合经济竞争力的差异。

宜居城市竞争力指数均值为0.479,在全国省级行政区域中排名第14位,2016年度,省内城市中,仅有7个城市宜居竞争力排名进入全国前100位,从宜居竞争力各分项排名分布来看,医疗环境和生态环境是明显的短板,教育环境、社会环境、居住环境和基础设施方面,大多数城市表现一般,只有经济环境对绝大多数城市都是明显的加分项。

图1 山东省综合竞争力、宜居竞争力和可持续竞争力排名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5》发布山东省17个城市竞争力指数

资料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指数数据库

山东省城市竞争力总体上呈现以下特征:

第一,综合经济竞争力保持稳定,省内差距进一步缩小。2016年度,山东综合经济竞争力在全国排名第11位,继续与上年度持平。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变异系数为0.383,在全国列第4位,较上年提升1位,显示出山东省各城市间在综合经济竞争力方面的差异进一步缩小。

表2 2016年山东省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5》发布山东省17个城市竞争力指数

资料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指数数据库

第二,可持续竞争力有明显提升。2016年度,山东可持续竞争力在全国省级行政区中列第11位,而之前的三个年度,其可持续竞争力排名分别为,2015年度第13位,2014年度和2013年度排名分别为第14位和第13位,因此,2016年度可持续竞争力较之前的三个年度有了明显的提升。

表3 2016年山东省城市可持续竞争力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5》发布山东省17个城市竞争力指数

资料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指数数据库

(二)问题与劣势

第一,生态城市竞争力分化严重。省内各城市间生态城市竞争力水平差距较大,生态城市竞争力指数变异系数为0.378,在全国省份中列第14位。生态城市竞争力排名在全国前50位之内的城市有4个,同时排名在200位之后的城市也有4个。

第二,文化城市竞争力首成短板。2016年度,山东省生态城市竞争力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文化城市竞争力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较2015年下降了4位,在全国省份中列第15位,成为可持续竞争力各分项中排名最低的一项。

表4 2016年山东省城市宜居竞争力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5》发布山东省17个城市竞争力指数

资料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指数数据库

(三)现象与规律

与2015年度相比,除生态城市竞争力大幅提升外,可持续竞争力的其余各个方面均有所下降,反映出山东转型压力较大。2016年度,山东省除生态城市竞争力排名相比2015年度大幅提升,在省级行政区中的排名从第22位升至第12位之外,可持续竞争力的其余各个方面均有所下降。其中,文化城市竞争力下降的幅度最大,从2015年度的第11位下降至第15位,知识城市竞争力从排名第10位降至第13位,和谐城市竞争力从第11位降至第10位,全域城市竞争力从第11位降至第12位,信息城市竞争力从第10位降至第13位。从中可以看出,山东省当前面临着较大的转型压力。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5》发布山东省17个城市竞争力指数

济南泉城广场

(四)趋势与展望

第一,综合经济竞争力进一步提升面临较大压力。虽然山东省可持续竞争力总体有所提升,但主要是源于生态城市竞争力的大幅提升,可持续竞争力的其余各个方面均出现了下降,说明虽然随着可持续竞争力的增强,其综合经济竞争力有望继续保持提升的态势,但所面临的压力也有逐步增加的趋势。

第二,省内城市间综合经济竞争力差距扩大的压力有所减小。目前山东省内各城市间经济发展较为均衡,省内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变异系数居全国第4位,但省内城市间的可持续竞争差异较大,2015年度省内城市间的可持续竞争力指数变异系数达0.380,排第13位,2016年度略降至0.370,显示出由可持续竞争力的差异所带来的综合经济竞争力差距扩大的压力有所减小。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5》发布山东省17个城市竞争力指数

烟台夜景

(五)政策建议

政策回顾:2016年,山东省主要着力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促进新旧动能转换步伐,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出台农业转型升级方案,促进新业态的发展,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等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将住房建设、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交通管理等政府服务和监督延伸到乡镇,促进城乡的协调发展。

政策建议:第一,继续大力推进生态城市竞争力的提升,以优良的生态带动旅游业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并作为吸引人才的重要条件。第二,充分利用区位优势,进一步构建开放经济。山东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地处沿海,连接南北,这一区位优势为山东构建开放经济提供了天然的优势,山东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通过进一步构建开放经济,促进山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实力的进一步增强。第三,提升对文化城市竞争力的关注度,防止其成为新的短板。

【注:《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5》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此为区域报告(环渤海)之一,执笔人:杨杰,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助理研究员,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项目组成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