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7月18日) 诚品书店创办人吴清友因病去世 昨天(18日)晚间在位于台北市的办公室突然昏厥,经员工报案,救护员赶往现场,发现他已无呼吸心跳,现场施以心脏电击等急救,仍回天乏术,享年67岁。 至此,苏州诚品成了吴清友在内陆的绝唱 据报道,吴清友1950年出生,台南人,创立诚品书店。据了解,吴患有先天性心脏扩大症,1988年曾进行过第一次开胸心脏手术,生前一共进行过3次大手术。 昨天,7月18日才正式出版发行了吴清友的传记《诚品的时光》,没想到老先生晚上就走了,原本计划于7月20日举办的《诚品的时光》新书发布会,他也等不到了。 台湾作家龙应台17日还给吴清友发过一则简讯,说没办法参加他的新书发布会,昨天闻此消息流下了眼泪:“我感佩他对台湾的付出,尊敬他对华人世界的贡献,但是更心疼他白了头发的辛酸。” 昨晚开始苏州人的朋友圈也被这则消息刷屏 苏州目前是大陆唯一一家诚品书店 但你知道老先生和 他所创立的苏州诚品背后的这些故事吗? 原先,诚品之前从未想过进驻大陆 “诚品会来苏州,我把它看作是一个好因缘。”从2007年开始,苏州工业园区政府连续三年赴台湾与诚品接触,直到2009年,诚品开始回访园区,拉开了结缘的序幕。 台湾诚品书店 “苏州市政府与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都去过诚品、喜欢诚品。他们认为,将诚品引入苏州,对苏州的城市和市民、包括推广阅读,应该是一件好事情。更何况诚品不光是阅读,诚品每年举办的几百场活动,音乐、艺术、展览,甚至旅游、烹调、为儿童说故事,远远超过了阅读本身。同时,苏州金鸡湖畔是很美的地方,具有自然气息,与诚品的人文气息十分契合,自然与人文相结合,我把它看作是‘书胜良缘’。” 吴清友说,诚品之前从未想过进驻大陆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没有商业驱动力,二是对大陆缺少了解。“但我也容易被诚意所打动,看到苏州市政府为城市发展所付出的诚心诚意,诚品也带着诚意而来。”“这是千载难逢的因缘,我们期望诚品可以成为城市生活的桃花源。” 2015年诚品苏州开幕,没想到成了内陆绝唱 吴清友一直对诚品进驻大陆经营怀抱着使命感。记得他在苏州诚品开业时表示:上海将是诚品在大陆的第二站,深圳的计划也在计划中。他由衷希望:“希望有机会能到北京开店。” 但因为后来种种客观原因,诚品上海店一波三折,以至于直到老先生去世,都没能等到上海分店开幕,对于诚品在大陆的布局是否会受此事影响,我们无法得知。诚品公共事务部总监说余至美也表示说,现在无法回答。 因此,苏州的诚品成了吴清友老先生在内陆的绝唱。 当初诚品在苏州设店之路也不顺利 当初诚品设店苏州亦不顺利。从2010年,我们第一次知道了诚品要来苏州的消息,当时说是预计2014年落户。 2011年诚品在苏州开建。 开幕时间从2015年5月推迟到8月。 后来再延期至9月。因为地址上方就是诚品贩售的住宅地产“诚品居所”,外界也一度出现了诚品涉入房地产的批评和指责。 吴清友也在开幕记者会中澄清强调,这是苏州政府的体谅,以期诚品的经营能得到平衡的。吴清友说,诚品打造阅读空间的理想,不会改变。 直到2015年11月,大陆首家诚品才正式在苏州开幕。 苏州诚品开业时,老先生就在台下 2015年苏州诚品店开幕时,吴清友亲自出席开幕式及记者会,邀请大陆艺术家蔡国强、台湾舞蹈家林怀民和学者杨照等知名文化界人士参与开幕,足以显示吴清友对此的重视。 当时有粉丝拍到老先生在台下看开业典礼时的背影,现在想来,当时他是以一种怎样的心态看着像自己孩子般的诚品。 开业后,老先生也是心念苏州诚品,无数次来到苏州做演讲,和大家分享他的感悟,去年11月25日,青年新通识2016两岸大学出版社交流展在苏州诚品举行的时候,老先生又亲临现场,深度君当天也有幸在诚品见过他。 他在现场讲述了自己的故事以及创办诚品的一些经历,并推荐了一些好书,推荐了一些作家。老先生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听他说话更是一种享受,像读诗一样听得让人舒服。 面对读者对苏州诚品的质疑,他这样说 刚刚开业的诚品生活苏州,书店的体量只占到了25%至30%,面对读者对于商业气息冲淡书香的质疑,吴清友表示尊重,“但我的想法刚好相反。”他说,书店拥有15万种50万册书,将来至少要增加到20万种。 “假如真正喜欢读书的人,可以发现,很少有书店有这样规模的书种,而且还要经过专业的挑选。我尊重每个人的观点,但假使今天非书类的生活、文化、创意、商业、餐饮都没有了,也没有哪家书店拥有这么大的空间和如此丰富的阅读内容。” 在吴清友看来,阅读不是一件单独存在的事情,阅读一定是跟生命、生活、工作,甚至休闲、旅游相关的,凡是人类的内外部心灵活动,都可以被出版物所涵盖。 “相对于诚品有多少种书,我们还非常重视空间。因为空间是有灵魂、有精神、有气质的,而人就在空间里面从事阅读活动。”吴清友所说的空间,是诚品生活苏州在设计上为它的读者的留白,“你很少能看到一家书店,有像图书馆、博物馆那样的空间,甚至设计出18米高的大型步梯,可以直达书店大堂。这些空间概念,我相信对于一些读者,他们将来会体会到,会学习如何享受和运用这个空间,通过这些阶梯,步上一个知识的殿堂。说不定有的人把它变成一个心灵洗涤、情绪转换的场所,而这些,都是为读者设想的。” 吴清友说,把最好的空间留给书店、留给读者,是诚品用最大心力去表达缘起的理念了。同时,每年数百场的阅读活动一定也会在诚品生活苏州开始,这些阅读活动涵括了人文、艺术、创新等。 台版繁体字书在苏州销量并不高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诚品书店并不是商学院的好案例,因为长达15年的亏损,它在商业经营上备受批判,但这15年却是吴清友对生命的一种创作和探索。 诚品有很多同仁,大学毕业、硕士毕业,愿意站在结账柜台用恭敬的态度、两手递一本书给读者,至少表达了他们对服务的态度和对生命的态度。
据诚品书店大陆运营总监郎正中介绍,台版繁体字书在苏州销量并不高。但吴清友坚持认为,内陆应该要有能让台湾出版的文化产品发声的平台。从两岸交流的角度看,诚品书店有着重要且深远的意义。吴清源用心良苦可见一斑。 诚品或许就是苏州人的集体创作 其实,两年前诚品苏州开业的时候,对诚品的未来,他就有了答案。 “诚品生活苏州怎么发展下去?我想它最后或许就是苏州人的集体创作,一方面我们改善、不断地精进,另一方面也要看,这样的诚品苏州人同意吗?认同吗?喜欢吗?我们曾经也会自问一个问题,到底是苏州人改变了诚品,还是诚品影响了苏州人,或者我们应该最好相互影响,产生正面的能量。” ![]() 多少人因为一个书店,而爱上苏州 昨晚,很多诚品人第一时间知道消息后 都在自发地悼念吴清友先生 好像每一个“诚品人”都多少有点老先生的影子 都一样地向往情怀,有理想 今天一大早 深度君也来到了苏州的诚品书店 走过诚品这条长长的台阶,阳光正好 依然有顾客在合影、在谈笑 苏州诚品开至今日 很多外地人来到苏州就是为了见它一面 书店里一切如常 没有任何纪念性的展架摆出 11点左右 书店里这样的座位已经不多了 不论是学生、还是游客、还是退休老人 这一刻他们都是诚品的读者 诚品服务台的工作人员表示:一切照旧。不会有任何纪念性的活动举办。 其中一位顾客告诉深度君:早上看到新闻以后,想来这边看一看。平时没事也经常来,特别喜欢诚品的氛围,不知道吴清友先生过世之后,这种书店的经营模式和精神能不能传承下去。 这位戴眼镜的小哥也表示:早上刚通过媒体知道了这个消息,今天正好有空就来这里看一看。书店和以往一样。 两位姑娘看起来年纪并不大,她们表示:诚品不是第一次来了,很喜欢这里。 这位姑娘也说是早上通过微博知道了这件事,今天就正好和朋友一起过来看一看。 还有更多人 其实对吴老先生的过世并不知情 他们只是习惯了到这里来 也许只是看一会儿书,逛几家店 享受一段他们喜爱的“诚品式生活” 吴老先生真的做到了让大家 因为一个书店而爱上一座城市 最后,只想感谢这位老人 让更多人因为诚品爱上苏州 祝老先生一路走好 |
|
来自: 老骆驼4753 > 《文教名人轶闻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