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鲁隐公

 拥抱寂寞与狐独 2017-07-25

  虽然《春秋》始于隐公元年,但隐公在位的十一年间,《春秋》里真正记录隐公的事迹却很少,大部分时候,隐公不过是一个编年历的代号。在很少的笔墨中,仍可以看到这个隐公并不十分招孔老爷子的待见。

  隐公三年,周平王死了,隐公没有奔丧,虽然可以解释为隐公跟从父辈的决定,不认这个失德的中央政府统治的立场,但毕竟平王当政已经五十一年,无论当初什么手段继位,应该已算是一个稳定的中央政府了,隐公不奔丧,自然是目中无君。

  五年春,隐公又不顾大夫臧僖伯苦口婆心的劝阻,大老远地非要跑到边境棠(鲁地名)去看捕鱼,按当时礼法,打鱼是贱业,身为诸侯王去看这个热闹,是大大的掉价儿,“非礼也”,何况还是不远万里跑到边境去看热闹,所以孔老爷子饱含讥讽地记了一句“公矢鱼于棠”。

  五年秋,隐公又主持了鲁太子亲娘陵寝的落成典礼,典礼上跳了个六佾之舞(执羽的舞者八人一列为一佾,六佾就是六列),按礼法,第一,隐公只是摄政,鲁太子亲娘不是他的娘,他不该主持这个典礼,第二,这个舞跳得也不对,天子八佾,三公六佾,诸侯四佾,士大夫二佾,隐公身为诸侯却搞了个六佾,就是谮礼,因此孔老爷子在《春秋》里记录 “初献六羽,始为六佾”,这个“初”和“始”两个字都是讥讽隐公带头开始不守规矩,从此,礼崩乐坏,到后来连鲁国的大臣都敢在自家院子里跳八佾之舞了。

  其实隐公并不是个坏人,他摄政十一年,开初时,多次拒绝参与郑、卫、宋、陈等几个诸侯国的恩怨报复,使鲁国保持了在周边的一片混战中保持难得的和平。而且他也算比较尊从礼法,虽然摄政了十几年,却并没有侵吞太子政权的意思。

  而隐公之死也正坏在这个无心侵权上。

  十一年冬,鲁大夫羽父自作聪明地跟隐公商量:太子已经长大啦,我帮你把太子干掉,事成之后,你提升我为太宰怎么样?隐公一听这个犯上做乱的点子,吓了一跳,马上说:我在乡下早已盖好养老的宅子了,现在太子长大我也老了,正准备告老还乡呢。

  隐公此答到底是真的无心犯上,还是担心羽父是太子的间谍,今人不得而知,反正羽父本来是一脑门子热情地来献殷勤的,听隐公这么一答,吓得屁滚尿流,心想:好家伙,这隐老头子要是真让位给太子,太子知道我曾出过这么一个馊主意,还不要了我的小命?先下手为强吧。

  羽父调头跑到太子那儿说:太子啊,隐老头当皇上十几年啦,已经当上瘾了,不但不想交权,还打算害死你呢。太子一听,也吓得不轻,羽父于是又自告奋勇:只要你答应上台之后许我个太宰,我就替你把隐老头干掉。

  太子一听何乐而不为?可巧隐公没当政时,曾被郑国俘虏,贿赂了郑国大夫尹氏才得以脱身,所以隐公把尹氏的家神供一座园子里,时不常地去祭拜一下,羽父就趁隐公去祭拜时把隐公给杀了。

  隐公的死,在《春秋》里只有平淡的一句“冬,十有一月壬辰,公薨”,没有人能看出他其实是被弑。

  前任:

  鲁惠公

  前722年-前712年

  继任:

  鲁桓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