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促排卵汤(刘云鹏方) 【组成】 菟丝子、枸杞子各20g,覆盆子、刘寄奴、泽兰、牛膝各10g,柴胡、苏木、生蒲黄各9g,赤白芍、女贞子、鸡血藤、益母草各15g。 【功效主治】 发育卵泡,调畅气机,促使卵巢排卵。 【方解】 方中柴胡、白芍疏肝解郁、敛阴调经;赤芍、鸡血藤、益母草和血调经;刘寄奴除新旧之瘀血;泽兰入厥阴经,能行血利水;牛膝为肝肾引经药,“以泻恶血”,引药下行,使瘀结消散,气血得以畅行;女贞子、覆盆子滋补肝肾,疗肾水亏虚;枸杞子滋肝补肾、填精补血;菟丝子温补三阴经,以益精髓,且其性柔润,故温而不燥、补而不峻,既益阴精,又助肾阳,使阳生阴长,有促进性腺功能的作用。全方能够发育卵泡,调畅气机,促使卵巢排卵。 【加减】 阴虚内热者,选加青蒿9g,地骨皮15g,知母9g,玄参12g,以养阴清热;烦躁、胸闷、乳胀痛者,选加青皮9g,木香9g,制香附12g,王不留行10g,陈皮9g,以理气消胀;痛经腹胀者加延胡索12g,制香附10g,木香9g,川楝子15g,以行气活血止痛;闭经者,选加三棱9g,莪术9g,茜草9g,当归12g,桃仁9g,红花9g,以活血化瘀;性欲减退者选加仙茅9g,淫羊藿15g,鹿角霜10g,肉苁蓉12g,山茱萸12g,以温精补肾;肾阳虚加补骨脂10g,鹿角片15g,肉桂6g,熟附片9g,葫芦巴9g,以温肾壮阳。 【验案】 患者,女,24岁,已婚,2004年2月23日初诊。2003年3月人工流产后,未避孕一直未孕。2003年8月,B超监测排卵3次:无成熟卵泡发育。2003年9月,查性激素全套:泌乳素85.45µg/L(高于正常),余均正常。经口服溴隐亭,2003年10月,复查泌乳素正常(19.44µg/L)。后因无成熟卵泡发育,曾口服克罗米芬。其丈夫精子检查正常。患者平素月经规则5~6/30d,量中等,色红,有痛经史,经前乳胀,口干欲饮,平素怕冷,纳可,睡眠可,小便可,大便干,舌红,苔薄黄,脉沉软。孕产史:孕1流1产0。中医诊断:不孕症,属肾虚肝郁证。西医诊断:继发性不孕症。治疗:首诊以促排卵汤加紫河车、仙茅、淫羊藿,20剂,每日1剂。二诊:本次月经时间为2004-03-14,量中,4天净。痛经较前减轻,纳可,舌红,苔薄黄。继守上方治疗,并予女科丸6瓶,嘱当天即与丈夫同时口服,连服3天。2004年4月8日三诊:3月28日B超检测提示排卵,仍予上方口服。2004年4月22日四诊:诉月经已逾8天未至,感两侧下腹时有隐痛,腰酸痛,嗜睡,精神可,疲乏,纳可,二便可,舌红,苔薄黄,脉滑。考虑为妊娠之象。查:尿HCG(+)。患者欣喜不已。予胶艾四物加续断、桑寄生、菟丝子,7剂,以养血补肾、固冲安胎治疗。 按:患者平素怕冷,属先天肾气不足,复经人工流产术损伤胞宫脉络,营血外溢瘀滞于内,由于胞宫与冲、任、督脉直接连属,并通过经脉与肾、肝、脾等脏腑间接络属,所以,胞宫受损,必然累及冲、任、督脉和肾、肝、脾等脏腑的气血运行与阴阳平衡,使虚者益虚。因肾主生殖,肾虚则生殖功能低下,不排卵而不孕。营血瘀滞于内,表现为痛经,经前乳胀。本病病机是肾虚血瘀,治以促排卵汤补肾养血活血。方中紫河车补肾填精,修复胞宫;加仙茅、淫羊藿振奋肾阳,促使排卵。全方在温振肾督、修复胞宫的同时,佐以化瘀生新之品,调畅冲任气血,两者相得益彰。孕后患者下腹时有隐痛、腰酸痛,为血虚不营、肾虚不固之征,故治以胶艾四物合寿胎丸养血补肾、固冲安胎。 【方源】 程群.刘云鹏促排卵方介绍.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13(6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81..名老中医的秘方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