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经--素问;第6章 阴阳离合论2

 昵称2530266 2017-07-25

      厥阴之表,名曰少阳,少阳根起于窍阴,名曰阴中之少阳。是故三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阳。   帝曰:愿闻三阴。

       岐伯曰:外者为阳,内者为阴,然则中为阴,其冲在下,名曰太阴,太阴根起于隐白,名曰阴中之阴。太阴之后,名曰少阴,少阴根起于涌泉,名曰阴中之少阴。少阴之前,名曰厥阴,厥阴根起于大敦,阴之绝阳,名曰阴之绝阴。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阴。阴阳雩重,重传为一周,气里形表而为相成也。



       厥阴精之表,名为少阳,少阳根端起于窍阴穴,因少阳居厥阴之表,名为阴中之少阳。故此,三阳经之分别关联,太阳主表为开,阴明主里为阖,少阳介于表里为枢。三经者之间,是不得互相失联,它们互搏而勿虚浮,共命为一阳。

黄帝说:愿再听你讲三阴。

       歧伯答说:在外的为阳,在内的为阴,然而则中为阴经,其行在下,名为太阴,太阴经的根起于隐白穴,名为阴中之阴。太阴的后面,名为少阴,少阴经的根起于涌泉穴,名为阴中之少阴。少阴的前面,名为厥阴,厥隐经的根起于大敦穴,阴之绝阳,名为阴之绝阴。故此,三阴经之离与合,太阴为三阴之表为开,厥阴为主阴之里为阖,少阴在太厥表里之间为枢。三经者之间,是不得互相失联,它们互搏而勿沈浮,名为一阴。阴阳之气,积累传递注于全周,气运行里,形见于表,阴阳离合,表里相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