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包炎预示癌症:心血管与肿瘤领域的关联?

 zhaozhaozhao3 2017-07-25

近期一项研究表明,心包炎或许为隐匿癌症的征象。在这项丹麦的研究中,发生心包炎后头3个月内,患者诊断为癌症的风险高于预期,尤其是罹患肺癌、非霍奇金淋巴瘤和髓细胞白血病的风险。

这项研究近期在线发表于Circulation杂志。

研究的联合作者Hans Erik Bøtker博士指出,医师在治疗心包炎患者的同时应意识到这些患者发生癌症的风险增高,并应考虑是否需要针对癌症进行额外检查或排除癌症。如果心包炎出现心包积液表现时这一情况最为明显,但还需注意的是,癌症风险增高并不仅限于湿性心包炎

根据这一分析,由Kirstine KobberøeSøgaard博士主导的研究团队试图确定心包炎患者癌症风险的大小。

Bøtker表示,我们知道心包炎是心包的炎症反应,可能由未被发现的癌症引起。但我们不知道,这是否是心包炎的常见病因。我们想要了解多少情况下心包炎与癌症有关。

根据是否有心包积液,心包炎可分为湿性干性。湿性心包炎被认为与癌症更常有关联,因而研究者的目的还包括了解湿性心包炎是否需要特别注意癌症的发生。


研究简介

研究者从丹麦医院登记处筛选了1994-2013年间以心包炎为第一诊断入院且无癌症病史的患者。研究者自患者心包炎入院后对患者随访10年(平均6.4年),以确定其后是否有癌症诊断。


结果一:心包炎预测癌症发生风险

13759例急性心包炎患者中,之后1550例诊断为癌症。

期间1070例患者新近诊断为癌症,这可视为一般人群的癌症发生情况。与这一数据相比,心包炎患者诊断为癌症的风险增加,达1.5倍,总体标准化发生比(SIR)为1.5

增加的风险主要为肺癌、肾癌、膀胱癌、淋巴瘤、白血病和非特异性转移癌。

具有心包积液的患者发生率比最高,SIR2.1。在心包炎患者中,376例癌症诊断于心包炎诊断3个月内,绝对风险为2.7%。其中半数以上病例为肺癌(n=21056%)。其余为淋巴瘤(n=36)、白血病(n=16)和非特异性转移癌(n=17)。

心包炎患者与一般人群相比,在3个月内诊断为癌症的风险增高近12倍,3个月SIR12.4,主要是肺癌发生风险增高(SIR=65.0)所致。随访的头3个月内,血液癌症的风险也明显增高。霍奇金淋巴瘤风险增高30倍,髓细胞白血病风险增高49倍。

心包炎新发诊断后3-12个月期间,诊断癌症123例。任意癌症的1年绝对风险为3.7%SIR1.5


结果二:心包炎预测癌症结局

心包炎同样为癌症患者的预后因素。研究者对1550例癌症诊断前有心包炎诊断的患者与7664例既往无心包炎的癌症患者进行比较发现,此前有心包炎的患者3个月存活率为80%,无心包炎病史的患者则为86%,风险比为1.595% CI1.3-1.8)。与此相似,有心包炎病史的患者1年存活率为65%,无心包炎病史的患者则为70%,风险比为1.395% CI1.1-1.5)。


作者观点

Bøtker指出:这些结果表明,心包炎或许为隐匿癌症最早的临床表现,最常见于肺癌、淋巴瘤、白血病和非特异性转移癌,且癌症诊断风险在湿性心包炎中最明显,但干性心包炎中也可发生。我们希望这一重要信息未来会写入心脏病学教科书,这将增进人们对于心包炎入院患者进行额外诊断检查的认识。


心脏病与肿瘤的关联?

H Lee Moffitt癌症中心和研究员的博士Michael Fradley在受邀评论中指出,这项研究突出了心脏病学与肿瘤学间关联的新兴领域

在早期0-3个月时间窗内,癌症绝对风险增高2.7%的幅度非常显著,这其中的重要信息为新近诊断的心包炎等心血管疾病或许揭示了进展缓慢的或未诊断出的癌症。但其中有一个大问题:心包炎是癌症的表现之一?还是因为心包炎所以进行了更多的检查,因而发现了潜在的癌症?我们从这项研究中并不能获得真正的答案。

去年JAMA Cardiology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也提示了心血管疾病与癌症之间存在类似关联。在去年的研究中哈佛医学院Brigham女性医院的Dabid Conen博士及其同事发现新发房颤与之后癌症发生有关。

Fradley表示:心血管疾病与未来癌症诊断之间看似具有关联。这是否是因为心血管疾病使得人们采取了更多诊断方法,因而发现了癌症?还是说其间真的存在某种关联?举例来说,很多争论认为炎症反应或许起了重要作用,它在癌症中以及在心包炎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炎性环境之间是否存在某些关联从而导致两种疾病间存在相关性?这是文章中未能解答的问题,但这篇文章真正的意义是提出假设。

Fradley总结道:这其间存在某种关联,我们目前需要明确,这是否是机体中正在发生的某种问题的表现,还仅仅是指引我们进行仔细检查然后发现了癌症这一结果?

 

 

参考文献:

Pericarditis May Signal Occult Cancer.Medscape, July 14, 2017.

Søgaard KK, et al. Pericarditis as amarker of occult cancer and a prognostic factor for cancer mortality.Circulation 2017; DOI:10.1161/CIRCULATIONAHA.116.02404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