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进入三伏天,冬天的病最适宜在夏天治

 风信子的天空v 2017-07-25

人人唯恐避之不及的“三伏天”,

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来到了……



2016年的三伏天总共有40天,加长版的“三伏天”

初伏:7月17日至年7月26日

中伏:7月27日至年8月15日

末伏:年8月16日至年8月25日


中医有「春夏养阳」、「冬病夏治」的说法。由于夏季阳气旺盛,人体阳气也达到四季高峰,尤其是三伏天,肌肤腠理开泄,药物最容易通达全身,寒气最容易排出体外,所以趁着炎热的夏季治疗冬病,效果事半功倍。


冬病:好发于冬季的疾病

哮喘、咳喘、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以及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免疫功能低下、冻疮、鼻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等。




夏治:借助太阳的力量

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冬病的这些症状在夏季有所缓解,趁其发作缓解季节,辩证施治,对人体进行药物或非药物疗法,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所以说冬病最宜夏治。






“冬病夏治”疗法




三伏贴



“三伏贴”是中医“冬病夏治”的常用方法之一,也是低成本的养生法。只需在伏日按时贴敷,不影响工作生活,就能改善冬季的健康烦恼。


需要注意的是,因传统制法的三伏贴有白芥子、细辛等刺激性中药,三伏贴不可自己随意贴敷。由于每个人的病症不一,取穴不同,取穴准确性非常重要,应由专业医护人员操作。




适宜人群

1、呼吸疾病:体虚感冒、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

2、胃肠疾病:慢性胃炎胃溃疡引起的胃胀、胃酸、胃痛等,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腹泻。

3、妇科疾病:月经不调、痛经、产后头痛、产后风等寒症。

4、儿科疾病:遗尿、厌食等(虚寒性)。

5、骨科疾病: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颈腰椎病、软组织劳损。

6、其他疾病:四肢寒凉怕冷,免疫低下。


禁忌人群

孕妇、糖尿病患者、有严重心肺功能疾病的人、皮肤有破损者、疾病发作期(如发烧等)病人、1岁以下的儿童。






艾灸



三伏天“灸疗”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疗法,利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人们体内阳气最盛的时机,通过燃烧艾叶熏烤穴位来对人体血液经络进行温养调理的理疗方式。




做艾灸需要注意的事项


1、要专心致志。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徒伤皮肉。


2、注意防火。现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容易燃着,因此,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


3、注意保暖。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夏天高温时也要注意保暖,同时还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和开换气扇,及时换取新鲜空气。


4、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艾灸的体位除了要适合艾灸的需要,还应注意体位的舒适、自然。一定要根据处方找准部位、穴位,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5、要掌握施灸的程序: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应按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的顺序进行。


6、注意施灸温度的调节: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用示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做艾灸时一定要掌握好一些注意事项、要点,这样才能达到驱寒除湿的作用。




足浴泡疗



足浴泡疗是“冬病夏治”最简便的一种疗法,无毒无副作用且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只需在桶内倒入热水加进泡脚片,自己就可以轻松足浴。足浴有利于改善阳虚体质,起到“未病先防”的作用,到了寒冷的秋冬季,就有足够的阳气抵抗外在的寒邪,而不至于发生冬季易患的病症了。




当然,做足浴泡疗也是有讲究的


足浴泡疗四忌讳

一忌刚吃饭或空腹泡脚:应饭后半小时。

二忌水温过高:应37-43度。

三忌水量过少:应高于脚踝低于膝盖。

四忌时间过长:应25-30分钟,微微出汗既可。


不宜足浴泡疗人群

经期或妊娠期妇女;糖尿病患者;静脉曲张或血栓患者;足部外伤、脓肿破溃者;患严重心力衰竭、心肌梗塞者;出血性疾病,败血病等患者;小孩。





▲丹参健康泡片


坚持足浴泡疗,对身体极有好处。中医认为“夏天泡脚,暑湿可祛”。双脚作为人体穴位最密集的部位之一,在三伏天用中药足浴泡疗的确能更好地刺激经络,振奋人体的脏腑机能。尤其是那些本来脾胃就不好的人更应该在炎夏泡脚了,如果脾胃好了的话,就不是那么容易就会被湿气入侵了。




食疗



一进三伏天,很多人就会受到“苦夏”的困扰,口淡乏味,食欲不振。因此,“开胃”是夏季养生的重点。



可以适量吃些苦味食物,苦瓜、苦菜、苦荞麦都能解热祛暑、健脾开胃。不过苦瓜性寒,体质较差、脾胃虚寒者不宜多吃。此外,益气养阴的食物也不可少,山药、大枣、蜂蜜、莲藕、木耳都是不错的选择。



老广当然要煲靓汤



广东炎热多雨湿气重,作为一枚地道的老广,最喜欢莫过于煲靓汤,来祛祛三伏天湿热啦。


三豆汤

 


“三豆汤”中,绿豆、赤小豆具有清热解暑、利湿的功效,黑豆则健脾补肾。绿豆是寒凉之物,但加入黑豆和赤小豆后,就能冲抵掉绿豆的寒凉性。 


功效:清热除暑,还能健脾利湿。


小贴士:消化功能特别弱的人,可在“三豆”中加入适量大米,熬成清粥食用,也有清热健脾的效果。


三伏天,暑热来袭,太阳当头照,热力似火烧!然而“热在三伏,养生也在三伏”。冬病夏养!三伏天养生是很重要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