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平民医学

 静o悟 2017-07-25

医学基础篇-甲甲

上半年的讲座录音整理

甲甲

作為一個大夫必須具備的,第一就是要是真實,第二就是要慬慎,第三就是要

細膩,第四是自已要有主宰!陰陽分起來本來就不是太明細,如果我們要是在自已

的信念裡,分辨不出他究竟是陰還是陽怎麼辦呢?你要是把陰陽兩個通用的藥一

起用下去,那就完蛋了!一來治不好病,二來也為病人增添了好多負擔.所以我們

要怎麼辦呢?第一要慬慎,第二要自信,也就是自已要有主宰,不管是陰的,還是陽

,例如在我認為這個病就是寒証,那麼我就用熱藥去把它攻開.當然,我不可以

一下子叫他食六七十付,我可以先叫他食七付去試試,在我對這病有這個信念時

去試他,若我推斷的是錯的呢?那他就吐了,拉了,或者中毒了,我們要是用解毒或

者別的方法還來得及補救,因中藥的毒性再大,也有它的範圍,不是說它的毒性是

一发不可收的。之所以作為大夫,第一個必須要有的是誠實,也就是真實,還要有

悟性,不管是真還是假,都先跟你試,不能膽小,因為膽小的話便看不了病。

知識是機遇跟條件交錯在一起的,而人的思想嘛,每一個人有一個人的

自我中心.屬於我自己性格的一面是定下來的,不管是朝東的還是朝西的,是正的

還是負的,但當你在看病時,必須把你真實的一面流露出來,應用出來,平常我可

以跟別人勾心鬥角,跟別人鬧,可是在看病時就不成.

古時醫有"三忌":"妄","貪","嗔"動惡念"(我看著這人很煩,便不看了).

儘管你受了再大的委屈,當你在面對病人時也不能那樣子.

嗔:就是出於自已心裡面的憤怒

"妄"是不夠專心,要是在診桌上把著脈,心裡還想別的事,這不成,

:"動惡念"(我看著這人很煩,便不看了). 儘管你受了再大的委屈,當你在面對

病人時也不能那樣子..當你看完病後你可以貪,但在看病時絕對不能貪,因為一

有貪念,你的判斷上就會偏差,判斷本來就是黑白分明的事.貪念一出現,便左右

了你自己看病的思想中心.

知識是時間跟條件機會的積累才是知識,有人不會看病,但是積累到了

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成了名醫.有人學了一輩子理論,但看起病來卻不會,就像西

漢的淳于意.說到治病,淳于意還不及他的女兒可是呢,淳于意的八味丸呀!當他

女兒把書寫出來,淳于意死了的時候,因為政治鬥爭的關係,就讓漢武帝給燒了,

結束了.

大夫這職業在目前看來很能"混",但要混好也不容易,要"混"便必須有

一定的知識樍累,有一定的經驗,雖然說有了錢便有名,也有了利,但總歸有知識

,因為當一個人有知識的時候,精神不會感到空虛,有時知識的時候,你會覺得

很實在,即使你活得貧一些,但你心裡很安然. 也許一輩子混著也成,但混吧!到

底心裡面是空的,心裡沒底沒辄。

2

咱們雖然都是同行,但是我必須說明的是,你們學的是"形而上"的,我學

的是"形而下"的,這不一樣,從歷史到文化的演變,你們學的是屬於"人面上"放的

東西,是美好的;而我所學的,是在陰暗角落裡面存放了幾千年的東西, 這並沒有

說你的東西有用還是我的東西有用,而是中國本身弊病是:只有对政治與人性沒

有抵觸的才能存留下來;而有抵觸的則全剔除掉.....總之我們所學的東西根本

是兩碼事,也許在你們認為,一個熱病,一個發燒很簡單,但在我裡頭對發熱不是

看得那麼簡單了.

平民医学基础篇-甲乙

從大夫的本質來講,你們所學的醫學是為官僚所好;而我所學的

醫學呢,是平民醫學, 我們對於疾病的論斷跟分析與世俗上所見的是兩碼事,我

原來在四川的時候跟很多教授專家門爭論過,從跟本上你們跟我就不一樣,所以

我覺得這東西說起來雖然沒你們的那一套好聽,好看,但是從實際出發呢,這東西

很實在,它就是把零零散散的事歸成類,然後分出病種.這就是今天要講的中醫之

三個基礎: 形,類,辨

中醫的基礎就這三個字,從形上來說,它就是分”陰”,”

”兩個.我們現在所見的陰陽兩個字呢,它是以”實質”而言的”陰陽”兩個

,不是本初的陰陽兩個字,本初的陰陽是上面一個氣,下邊一個月.上面一個氣,

下邊一個日字(氜氣),它是分”清濁”,”浮沉”,”上下” ,以形質而分也就是

”有形”跟”無形”兩個大類型.有形呢,大概是屬於有質的東西,而無形就是

無質的東西.

從形質上去分,就是凡屬於有質的裡面,以”浮沉”分, 浮在這裡

是代表輕浮,就是”輕”的, 淺表的東西;而沉在這裡是代表沉濁,是代表有重量

的東西.

3

從無形的方面去分,以”清濁”分, 清是代表看不見,摸不著的東

西;而濁呢,說的是屬於陰的,似有似無的東西.

從陽氣而言,屬於沉濁的,屬於下降的,屬於能夠積聚的東西,它都

是屬於”濁”的;屬於輕的呢?就是有散性的,有上升性質的,這便叫做清.如此類

, 那麼要是把”浮沉”,”清濁”從五行上去來說,浮就是木,沉就是水,清就

是風,濁就是火,唯獨無土,因為土在五行裡處於邊界,也就是到處可見

凡屬於有形的東西,有質的東西都可以這樣分辨,也可以這樣利用.從

我們這學下來一代一代人弄下來也就只應用了這麼多.

平民医学基础篇-甲丙

第二就是類,也就是分類.我們既然能辨別陰陽呢,就去把它的陰陽分成類,這

”類”怎麼分呢?它就是分五運跟六氣,第一是先把五行去分開來:一火二水三

土四木五金,再把五行分成六氣呢,便是”風暑濕燥寒”.為甚麼沒火呢?因為火

在五行裡處處可見,不管在冬夏,還是春秋都有火,也就是說火是藏於五行之中,

之所以六氣裡的火便放在外面。

你從六氣上來說,火是君火.君呢,它有主宰的意思,可是這裡說的火不是實質的

.而是火的形象,是說火是主離明,主清明、光明的意思,它不是五行裡頭的火,

五行裡頭所見的火在”風暑濕燥寒”的”燥”上.從病理裡頭有的火就是燥,也

就是相火,而”火”呢,是屬於君火,它主離明而不主別的.之所以火在”類”裡

頭就沒出現,只有燥.因為火不主病,不生病的。

首席:那平常說的胃火,肝火是甚麼意思?

师父:胃火肝火是屬鬱熱或濕熱,不是火.我說了,君火是指火的形象.

火的第一個概念是”煙”而不是火本身,因為火本身是不動的,它是明亮的;而火

之表,就是煙,也就是鬱,一種濁鬱,之所以火在六氣裡雖然屬君火,但是不致病,

往往風與火是同在的,比如說在少陰君火當令時,人們得的往往都是風病

4

從五行上去說,也就是它把類分為六氣跟五行,這五行怎麼分呢?五臟六腑你們都

知道吧?!是吧?

首席:你還是明確的講一下吧!

师父:我就明確的提一下"火"在五行裡頭說的火於臟器裡有四個:心,小腸,三焦,

心包.在火裡頭為甚麼有四個臟?因為三焦是小腸的一部份;而心包是膽的一部

.膽是陽木,之所以膽有二氣/器,也就是包絡與它本身的膽,之所以在十一個臟

腑裡頭又多出來幾個經絡,說它是經,可以;說它不是經,也可以.因為三焦絡跟心

包絡這經呢,非經,它們不是"正經",它是在經的基礎上另開闢出來的,為了分辨

相火與君火而開闢出來的兩條道路,之所以在上古時候,把五行裡的火叫”元”.

《內經》裡有這樣的話:”心者,元也”.心火是萬物本身的動力所在,也就是它本

身的能量所在,叫”元”,而水呢?叫始,因為一切的生機都在濕潤的情況下發生

,而土呢,叫亨.亨是"變"的意思,五行裡頭,土又屬”亨”.木又屬"利","利"字

一開始的意思是說木的動,木是扶搖,"扶搖曰利".而水呢,是流下,流下曰貞(缺

了金沒提及,水為始,貞兩項,疑把金的位置佔上了,而火水土木金是按五行產生

的次序去寫的)火的元字有"初"的意思,水的"始"呢,有"啓"的意思. 若你把"形"

"去分析的話,大體上便是這東西.你看,屬於五行裡頭的經跟絡,也就這

.......大體的意義也就這麼多.

首席:三焦是個有形的東西還是無形的東西,有實體嗎?

师父:有實體,若你要把它指定在一定的位置,便是:上焦是心,中焦是胃,下焦是

小腸.三焦跟心包一樣,但它們也可以說不是一個實體,它是在火的基礎上,為了

分辨相火跟君火而加的,因為若”火”只是用相火的話,末必能把這些東西概括

清楚,所以便分了君火跟相火. 所謂的相火,是來自於三焦跟心包.君火只有心

有;而小腸的火也就是三焦火在各經脈裡,它們都有經跟絡的區別,唯獨小腸無

,為甚麼呢?!因為心包經跟三焦經本來就是小腸的絡,之所以小腸就沒絡啦!

古人在說形的時候,說得很多,有些是屬於形內/形外的,形上/形下的,他們全都

.而在"形"跟"類"兩者之間,”形”是在古代的理論裡是說得最多的,不管在診

脈也罷,治療也罷,它以這"形"為基礎,例如說把陰陽分開來,把陰分為浮沉,這個

"浮"不是"輕浮",而是在表;這個"沉"不是沉下,而是代表"裡".而在"浮沉"裡面,

它就有"形"與"質".........(打斷)

首席:形的分類裡,為甚麼濁是屬於陽的呢?

师父:濁是陽中之陰

首席:怎麼風寒暑濕燥火裡沒有"熱"和"涼"這兩東西

师父: "熱"和"涼"這兩東西,它只是一種表証的表現,它不是從"氣"上去分的東

西,也不是從"類"上去分的,而是從"形"去分的 (從形上去分氣).

5

平民医学基础篇-甲丁

第三是辨,形氣所辨之類,大概從上古開始,一直到春秋前期,中

醫的這三大綱就這麼多.所謂"辨",是從"頪"的基礎上來的,"頪"便是把"大陰陽"

分成塊,而辨呢,是我們把分開的塊裡把它搞碎了,然後分出它的本.

"陰陽"一共有八個字,屬於陰字的有四個,屬放陽字的有四個,而

在過去的文法裡,一個字有一個字的意思,是不一樣的.

這裡的陰陽說的是"質"的陰陽,讓你去奠証,在証實的基礎上的陰

,而不是說你”看不見”的陰陽..前面所說的陰陽是能看見的"看不見"的陰陽

(氜 氣),也就是”浮沉清濁”:而現在所談的是實質東西的陰陽:表面的,向陽

,前邊的都屬陽;裡面的,背後的東西都屬陰.也就是屬於寒/冷的便屬陰,屬於

/溫的是陽. 這裡不是讓你去從浮沉清濁(氜 氣, 形的層面)上去辨.當然,用

浮沉清濁去辨也可以,但離你要辨出這是甚麼病就遠了一些,雖然無可厚非,但..

走了個彎了,之所以陰陽跟陰陽之間是有區別的,"質"的"陰陽"呢,是這個字

我們可以把字拆開來去說,這個陰字是一個”阜字,””阜字”是

一個城堡,或者是人居住的一個地方的定點位置,而陰呢,就是"阜"的背面.之所

以它就有一個陰字”阜侌”,這個陰就是影子的後面.而陽呢,就是"阜昜”,也就

是說我們居住的地方的上面,是沒有影子的,它只有陽光照射的地方,叫"阜昜”.

之所以第一個陰陽我是以"氣"字來寫的,它是"氣"下有日月兩個字;而這裡的陰

陽是用我們在質上的陰陽.

古代的字分別得特明細.也許你们看過素問,靈樞,便知道在古代的

字裡,你能從一點去看到整體的全貌,如原來的"苦" 與"腿" (缺

,不明),也就是把舌頭壓下去所發出的音,跟把舌頭圈成圓的呼出去的音,這兩

個字原來是水,火,濕, 它為甚麼要把這兩個字要變音呢?因為屬於水類的病,屬

於火類的病,這兩個發音是在說病。

“陰陽正別”就跟淺,深,上,下,陰陽表裡..等等都有關係.所謂的"

"便是它的本質,而"別"呢,就是它的假像. 我們看到病人表面在發熱,但到底

是屬那裡的呢?五臟六腑都會發熱,到底是那裡發熱呢?我們必須把它從本質上分

6

,這就是陰陽正別.

,有出於小腸,有出於大腸的,有出於肺的,有出於膈膜的,有血

,有屬於氣質性的,同樣是發熱,在高燒與低燒之間,分類特別多,特別大,特別

麻煩,不像你們所學的"肺炎,腦炎"之類.在我們認為,人體的部件不感冒的情況

下也會發燒,在不感冒的情況下,腸道是第一個會發熱的.小腸的發熱,雖然熱得

流汗,但是還能活動;而大腸的發熱則不一樣,淅淅如水,混身沒有點氣,勁都沒有

,五臟六腑都會發熱,還有肌肉的熱,在我們認為,這個"熱"還有一個"原膜之熱

".這"原膜"我到目前還末弄清楚是甚麼東西,但是它所發的熱,就像類風濕或者

是骨髓炎的那種發熱.

我們從大方向去辨"陰陽",定它屬於陰病還是陽病, 熱証還是寒

,當我們辨別好大方面後,並不代表我們已經瞭解了這個病.而這個病到底從那

裡來的呢?便需要我們一點一點去區分.所謂"辨",是從"頪"的基礎上來的,"頪"

便是把"大陰陽"分成塊,而辨呢,是我們把分開的塊裡把它搞碎了,然後分出它的

.

往復交替是與季節,運氣有關,分"形"跟"質"兩個類,若從"形"上

的往復來說,"動"叫往,而"靜"叫復;而從"器/氣"(應該指質)上的往復去說,便是

"吸"跟"呼","出去的"跟"來的",吐跟納直接的交替的平衡與不平衡...可是在這

,它不是說本身,而是說自然界的運氣在相互交換時,人們容易出現甚麼病証,

而當我們作為大夫時,第一時間想到的應該是"時病",因時間而得的季節病.季節

病在非季節的情況下基本上是不出現的.

"分水火君臣之次"呢,這”水火”就不是指真正的"水火",而是指"升降".我們去

辨它的熱,到底它是"濁熱"還是"清熱"呢?是"浮熱"還是"沉熱",也就是說,分辨

這種熱是從那裡來的,它有根蒂所在(事物現象的本身存在).之所以這裡的"水火

君臣之次",是我們從根本上分清楚以後,再分辨它究竟是從那裡到那裡去,從那

到那裡寒,它是怎么寒的,怎麼熱的,是往上熱還是往下寒..

第四個辨便是"形氣所病之位",我們辨開了它的"陰陽","標本" "

往復交替所在",,形是人的器機,臟跟腑本身的部件,而氣呢,就是說他的"氣"通

達與否,.

屬於氣質的病,也會痛,也會熱,也會寒,屬於機體性的病變呢,也會出現上述情

.我們應該怎麼去辨呢?就是根據根據"形""類"所分的東西去把它明明細細的

切碎的弄在一起,這就等於把一個病解決了,這裡頭包括我們診脈,用藥等等,都

一樣,它的理都是一樣.你想有一個別出心裁過古人的想法,也沒有.就這些東西

你們能聽清楚嗎?首席老先生

7

平民医学基础篇-甲戊

若把重心移在萬物的本身,那火便為先天的根本,因為火才是動力的唯一源

,水是第一根本的東西,但水要是沒有熱,也是不會動,它便沒有動力.水在沒有

熱的情況下,就變成莊子所說的"北冥",也就是"死海",因為它沒熱,在沒有熱的

情況下它會動嗎?不會.

水的所謂"動",亦即”升降往來”,都是由火而發的.之所以火就

是它的開始,最原始的部份,是基本以前的開始;而水只是它最基本的部份,從五

行上來說是"水為源而火為始",之所以水跟火那個在先,那個在後,沒說是那個

,那個錯,都沒錯.

师父:你們先用很少的言語給我把火介紹一下是甚麼東西?

首席:火是光亮的,向上的,熱的

师父:火大概能分幾個部份?你們都想學把脈吧!這就必須先把火的層次分清楚,

而且要分得非常正確.中醫可以說是哲學,也可以說是一種自然理學.若你不瞭解

火本身,那你對浮,大,散,盛,洪這些脈你們都沒法去辨。我是讓你們去弄熟"火"

的本身,而你們所描述的是五行裡的"火",或者是"火"外的東西.在這裡頭来不得

一點假,就是你必須清楚的,很明細的把"火"在你的概念裡形成一個一定的模式,

你不管在看病也罷,辨症也罷,也是不可動搖的東西,若你動搖了,那春天夏天秋

天冬天,你就完了,你根本沒法去把握,因為春夏秋冬只是一個圜而已.五行是緊

緊相扣的,比如從心主火來說,夏天是屬火,在春天是屬木. 木是當生者,那麼在

春天木居第一位而火居第二位,除了木的生是最大以外,接下來就是火,到了夏

,火是第一位,而木是屬於"過去了的",而土呢,是"當旺者",也就是說火居第一

位是土居第二位.你就不管甚麼時候,它們也是相環的.若你沒有很明細的"火"的

概念,那麼你把脈也就成了笑話了.

別看就這一點點平常的東西,看起來不怎麼樣,一共是五層, 這位同學把火分成

了四層再描述出來基本上算..."上道"很遺憾的是,你們現在沒去看見外面的世

,木,金,土,水你們都很少看到.但火可以,你可以擦根火柴試試.

首席:那金,木怎麼分五行呢?

师父:取金以聲,金圓土方木直水曲,這本身就是五行對於形象的一種分析.金是

取聲的,風是取動象的,.金取其質,你要是看金呢, 說"聽金是聲","用"金是氣".

肺屬金,就是金嗎?金會說話嗎? 肺屬金,但肺不是鐵造的吧?鐵造的肺能動嗎?它

是氣,這個金說是氣,你要怎麼看呢?就是寒,熱,浮,沉等等,木從根,本到枝,再分

支至葉(看一棵樹) 取象。

8

說回正題裡去,火是從"形,象,氣,息”去分,先把它分成類,分出來,不光是火,你

要是想學好一個脈,必須分清楚四時,八節,把每一個季節裡頭的五行分類分得很

明細,而且我學脈時是在林子裡,之所以我學脈的條件很好

首席:之所以你要多說呀!

师父:說,只是夸大其词,我在前天不是跟你說了嗎?"道不言,言則夭",就是說這

東西本來是不需要說就能明白的,而我們卻偏要說,說,就是夸大其词,也就是不

著邊際,然後使人們誤導了,從很基礎的點誤導到旁門邊上去了

平民医学基础篇-甲己

火在內裡頭動的那一圈(第二層),才是火裡頭本發的,就是火裡頭

最沒毛病,最好的,到了再上一層,叫"太過",就是"實火"太盛,因為火到了這裡的

時候,是力最大的部份. 燒著物品的都在這裡,可是到了這裡(第四層),就是"虛"

,就是虛火,到了最上一層,就是煙在動的那一個部份,叫"鬱",也叫"陽病".

若我們把火分成五層去辨的話,也只有第二層是沒病的,其他的部

份都是有病的.因為人體裡頭所要的火,不是像外界的燎原之火,火不能太過,在

這裡是火的中心,也就是火裡頭威力最大的部份,但是在第三層,便叫做太過,因

為這裡的火沒有跟氣機相合,它全部都是火;而在第四層的火,它就不一樣,它光

是在動, 沒氣,;到了這第二層時,是中間看著沒火,在有火與沒火之間的那個火,

就是真火,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元氣裡頭的火.在火裡頭的氣,就是第二層.之所以

火的太過與不平均,就在這裡.

假如我們要把它分成浮中沉去理解,屬於太過於浮的,大的,洪的,

散的,都屬陽病.而屬於太沉的,澀的,無力的,都是本病(心臟本身有問題).在中

間的這一層呢,就沒病了.太過呢,它是在活氣與不活氣之間, 所謂的"火太過"也

就是當"流年"、四時逢在一起的時候才有太過的火.而在平常是沒有太過的火.

火是一種動力,在人來說是一種能源,但火吧,你要是從脈象上去辨

,中間層的稍為下沉一些的火,就是沒病的火,浮中沉裡中取而"上"的,叫太過,

那麼要是浮取而得的,都叫陽病,浮取的上,就是表病,它也許就是皮膚病呀,或者

9

是腑病之類的,但是他會發癢.要是火在"浮"的中間呢?它就是本身的腑病;要是

火到了下面,浮的下面呢,應該是屬於他病,也就是說,在這裡的"他病",就是代表

"木病",也可以代表"金病", 木生火,而火又可以克金,從本質上,有一個叫"間病

", 另一個叫"兼病",這兩個字的讀音是相同的,互兼的"兼"字,它是相生之義,例

如木生火,若木病,便叫兼;若火克金,叫間,把相生與相克的,都放在"浮中沉"裡

"浮"的沉部. 脈有九部,也就是浮中沉各取三部. 凡屬於這兩者,都取於上部的"

". 至於怎麼辨別它是"間"或"兼"呢?便憑心脈左寸的本身向內彈還向外彈,向

內彈的叫"兼",向外彈的叫"間".

首席:你剛才說的內彈,外彈是指甚麼?脈還會左右彈嗎?

师父:是嗎?前兩天還有一個病人的脈像一張弓的呢?隨著病的程度,病人身體的

強弱,脈都一直在變化,沒有直線的脈,為甚麼把左邊叫人迎,右邊叫氣口呢?因為

那裡的空間大,它的動力又大,脈又在表面,是脈象在外面表現最大,最明顯的地

,它很容易辨.而且一根脈裡的寸關尺的大小不一樣. 若一樣,那能了得呢?把

脈的基本功是把蔥秧 用三個指頭去壓,但不能壓瘪了,然後用最輕的力拔斷它。

浮就是表像,中就是兼象,沉就是裡象,在取脈時局別往往就在毫

髮之間.浮中沉當然很重要,但對於浮中沉裡的浮中沉就不是那麼明細了,因為你

已經有了一個大體的輪廓在心裡,這種東西是結合的,有了"望,聽,再加上把脈,

便能診病.不是說你一坐下來,一把脈就知病,那就不叫診病,那是真的是神了.若

是瞎子,那真的是神了,比"望而知之為之神"更神了,因為目為心之窗,當你目在

看時,你的中心就已經移了,你想想,目光的力量多大呀!它不象三個指頭那麼微

,三個指頭在人身上只佔三個面,但當你一眼望過去,混身上下都.....嘿嘿,要

是沒穿衣服的話都全看見了,想想看,這威力多大!

首席:你為什麼要把火分為五層而不是六層或四層呢?

师父:因為火僅僅只有五層,若火有六層的話,那不就是"五六三十"而不是"五五

二十五"了嗎?是吧?你以為火就是純火的嗎?火是從那裡來,那裡生的呢?火的基

礎是甚麼呢?你以為火就是火,再沒別的甚麼東西嗎?沒有.五行是緊緊相圜的,它

是一個圓圈,在這個圓圈裡頭有當政者,有不當政者而已,那麼就是說,當我坐君

,你就是臣,當你坐臣的時候,你就是君,是這樣的,它沒有說五行相"背"而五行

全部離開.

火的五層在四季的排列都不一樣,在春天,木當首取火的形,這

是火的最表面的,叫形.到夏天呢,當首取火的本身,這叫氣;你要是說冬,也是

”氣”開始,因為到冬天時,應該歸到這裡,五行都一個樣子.你們所要記得就

是這五個字,每個字都代表火本身的意義,也就是屬於火的動象的力,之於你把這

五個方面按一二三四五要是全記下來後,並不見得完全徹底是百份之百的對.為

甚麼呢?因為在這圖裡面,你沒有涵接上"時"、"氣"兩者.即使你完全記會了,也只

有百份之五十的準確率,還有一半在四時與六氣裡面,明白了嗎?

首席:秋天的氣是往下斂的.,為甚麼第一層反而在太過的"火"呢?

师父:金的收斂是"質"的斂,而不是"氣"的斂,氣正浮著呢,因為金在當旺的季節,

10

之所以金的氣正在浮著,秋天叫毛,毛呢,是"表毛"而不是"裡毛",你若要是把"火

"放在外面,那就成了裡毛啦!,在秋天嘛,沒有金就沒有動.秋天之所以是”毛”,

是火斂其中,而其氣浮,之所以毛;若火不是在中間,那它用甚麼"毛"呀!樹葉會落

?秋天的肅殺之像是從那裡來的呢?要是秋天沒火,那光是拉稀就能把你拉死,

因為秋燥,你全身的水液就會往大腸走,若你沒火的話,不就會把你拉死嗎?!你必

須把五層分得很明細,瞭解得很明細,而且把它們變成不可移的知識.那麼你把脈

就已經成形了.不管上下都有變化,火僅僅是這樣說的,而其餘四行的東西不是,

五行都有這五支系,它的本身,所動的結果都有,若你把五行去分明細,每一個季

節都有一層.在層與層之間有一定的關係,當五行裡,有的是從形而言,有的是從

質而言.水,火,是言質言形的,土與金是言形不言質.木是言象,言形不言質的.之

所在五行裡是有一個互相利用,作用的關係,就是我剛才說的間跟兼.用 間 是主

"動"(相剋);兼是生長(相生),你要是去利用五行,它就是這種關係:第一是相生,

叫兼. 相生的兼裡面還有一種"比和"的意義,就是”同屬”的意義. 但是"同屬

不生" .同屬若要是一陰一陽呢,它是一種和象;同屬若是兩個都屬陽的話,是與

眾相刑的對象, "二金一位,不能並存" ,不是你把我打倒,便是我把你打倒,這是

政治問題.等你明白這些時,就學會了.只要是智慧夠用,學個脈可能就只需兩個

到三個月的時間.但智慧不夠,就得花十到二十年.

看病不光是要我們的觀察力,而是要我們的分析力.看病不光憑把

,除了把脈以外,還有望聞問.我們要有很好的眼力.當病人進來時的第一眼,你

必須第一眼像照照片一樣放進你的腦袋裡,而且不能再看第二眼,因為第一眼便

是第一感覺,你要是再看第二眼時,第一眼看到的顏色你就覺得彷彿,那你第二次

看的算準還是第一次算準的呢,這就給你形成一個困擾,之所以當我們面對病人

,這"第一眼"就非當重要

用耳朵聽病人腳步的輕重,緩急,遲數,病人是"形病"還是"肢病"便要靠他這"輕

重緩急"的步法才能聽出來,從他"鼻息"的清濁呢,也就能辨別一些,這樣呢,有瞭

望聞,剩下來的你就"切"便成了,別問,因為從"形而上"來說呢,"問"是一種必須

,可是從我們這些靠這玩兒食飯的人來說,這一點就非常重要.因為你想治一個

人的病,首先要得讓他的精神百分之百的去信你,怎麼去信呢,你就利用你的脈

,說出他準確的病來,然後達到他心裡的治療,再加上用藥,這病就不再亂七八

糟了.可是從你們來說就無所謂.現在社會到未來都要在醫院看病.像我這樣子看

病太廢勁,可是基於知識的承傳去講,必須把它學好,學會.至於你們用不用,或者

是能否用的,這便是另一回事.

五行都有它本身的現象,在我們沒有明確認識這些本身形象時,我們不可能把所

有的東西給弄準確,因為古人是按照自然現象,切合動物本身去把它歸類出來的,

就是第二個分類的"類"字裡面才有的五行.他把它歸成類以後呢,就放在這個圈

裡面.比如說心屬火,它不光是說心就是火,而是心裡頭所有的動向、機能等等都

跟火有密切的關係,之所以它叫火.若沒有密切關係的話,那麼這火還有甚麼實質

意義可言呢? 五行倒底是質與氣化呢,還是形與質化呢?它本身是”和化之氣”,

是從一種反覆的變化而來的,說到這就得簡單,先有個概念,然後慢慢想,正如小

時候看太陽是圓的,但還不知道太陽有甚麼用.先有了這概念然後再慢慢深究它.

11

平民医学讲座之形,類,辨之五行續談-乙甲

五行是從那裡來的呢?它是怎麼形成的呢?”五行者,自天地而來.

天地有數,其數五十有五.”天數是一三五七九,也就是二十有五數;地數是二四

六八十,加起來是三十.把這二十五跟三十加起來,就是五十五,這就是兩個"五"

這兩個五是按"形"跟"氣"分.第一個五是"形",第二個五是"氣",這就把所有的東

西來了個歸類.剛開始歸類時,它是水一火二土三氣四,然後再沒有了.再把氣分

為兩個:陰陽二氣,也就是最初始的五行.可是氣是無形的,沒有甚麼東西可代表,

那怎麼辨呢?古人便用木代表陽,也代表著清的一面,用金代表陰,也就是濁的一

.可是初始五行出來後,用於臟腑去相配的話,這就麻煩了,老是配不上去.經過

了好幾十年,當時五行家們都互相拆臺,去比對,結果就排了個次序,把木歸了肝,

把金歸了肺. (金是在商周末期加上去的,也就是周易出現的時期)

五行的成形大概比易經晚了一千年,而再把五行放進臟腑裡,太約還過了三百年

的時間.也就總共晚一千三百年.

首席:那為甚麼五行一開始要按著水,火,土,氣去分呢?

师父:這便要從易經開始說起,就講遠了!它是以天地之數為始,也就這麼說了,五

行的形成是與易經一開始有著關係.易的雏形是從純坤,以坤號為首而形成八個

符號,從這八個符號裡去辨別陰陽,辨別事物.可是呢,八卦有不盡之地,它不是說

得那麼完全,那怎麼辦呢?人們便慢慢從自然觀察.後世人是以水為主的,說是:"

水為先天之根本";而在上古的時候,是以"火為先天之根本",從易經的開篇裡頭,

你們就能知道古人對"水"的畏懼有多大.水是代表坎卦.坎代表險.為甚麼坎是水

但在"坎"的象形字沒水呢? 坎,是"蓋",也就是土塄子(擋水用的堤),也就是不平

的地、高處.過去的時候洪水漫延,人們怕水害人嘛,之所以就把土塄子當成了坎

.因為"坎"在上古之時非常害人.洪水漫延嘛,人就根本被水迫得沒生存的空

.剛搬了一個地方,洪水來了,又得跑,水在趕著人跑嘛!之所以在上古的五行

,水是後面的東西...它是 火一水二....也就是說當有火的時候,水才具有水

的意義,在人體裡,自然界裡也是一樣,假如沒有陽光,你的”水”還是水嗎?你的

水有用嗎?沒用.只有陽龢才令水具有活性.

人體內的能源有兩個,第一是火,第二是水.水是人體能源的一部

,但它不居於首位的;但火卻是於首位,它是能源的最基礎能源之一.因為火是

"濁","濁"也就是代表有質

首席:有質的東西反而屬陽?

师父:對,因為它是動力的原始,之所以屬陽的."其形陰而其性陽",叫陽;水呢,

是其形陽而其性陰,之所以水就陰了.在五行裡頭,它跟臟腑之間的五行的互相應

用有點矛盾,因為這兩個理論不是同一個時間形成的,之所以就有矛盾. 水是代

表清的東西,但它是潤下的東西.

首席:應該是濁的才往下走吧!怎麼變成火會往下走呢?

12

师父:對,因為水是潤下,而濁是炎上,這就是五行裡最起碼的矛盾之處.我記得我

當年看書時,因為不明白古人說的這些東西,便去看易經,它也是這樣說:火是炎

上的,是代表濁, 火生出來的氣,在沒有風龢的情況下,是很濁的,它不清;而水

,它是潤下的,沉,但它很清.

首席:但《素問》裡也說陰是有質的,是往下的,濁的,陽是清的,向上的,無形的.

师父:五行本身就有一定的矛盾存在,而且這矛盾是避免不了的.如果能避免得

,那麼動物也就不成動物了.動物很有可能會變成植物.

首席:你的陰陽屬性都是跟現在的相反了

师父:之所以古人就把火歸為陰類,而把水说成了陽的,他們的矛盾太大,你再沒

法抵消這些矛盾的時候,它才形成了"坎卦屬陽"而"離卦屬陰"這個論點."水昇火

",沒有火,水怎麼能昇起來?而當它不能上去時,又怎麼能下來呢?五行本身有

它的弊病存在,它並不是一個完整的體系,可是它到了應用層面時,卻是無懈可擊

,就像一個殘缺的人,雖然他的形象看起來並不完美,但是殘缺的人往往比一般

的正常人有恆心得多,之所以他們幹起事上來都比別人流暢,也俐落,其道理也在

這裡.

火是濁的,代表浮動的,代表散的, 代表淺表的.火不往裡頭發,因為火是向上的

東西,之所以在脈裡是代表浮,大,散,洪.

水是代表輕的,沉的,凝的,屬於裡面的東西.

土呢,是沉,散,濁,裡

木是主浮的,動的輕的,發的東西

金呢,代表沉靜,沉濁,很冷靜,不容易引動的東西,也代表潤澤,還代表自私,只有

金沒有別的東西,叫"己"

以上便是五行各有的四性.

從以上裡頭,火是屬洪大的,水是沉而有力的,土在脈裡頭是主滑活的,濡夏的脈

(活力很強)(但澀又代表土) 木是代表弦的,長的之類的脈.金是代表毛,

13

首席:但內經裡不是說金是澀的嗎?

师父:澀是土金合有的証狀,應該是歸土而不屬金,你也可以說成是金,但畢竟這

不符合實際意義.

平民医学讲座之形,類,辨之五行續談-乙乙

春脈

脈在五行的應用裡,四時是一樣的,而且跟季節也是相符的,不過

它的變化很大,單說春天的浮脈,浮裡頭有大、有散、有結、有代,還有大小滑澀

的區別,這都應該在浮脈裡去取.總之"浮"是春天的代表。

為甚麼浮脈會有個弦脈呢?就是說,當浮脈出了它浮的層次以外,

就叫弦.弦是代表"皮彈"(還沒搭上已在皮的上面感到波動);而"浮"只代表"皮裡

",每一部脈僅僅是一綫之差.

弦在春天代表的意義有兩種:一生一死,若浮脈在春天出現的,它

沒有甚麼過壞.春天所見的脈象有四點,忌細,忌澀,忌牢,忌燥(也就是數),四病.

春天的死脈呢,是弦而結.這種脈一則不動,一則:咚咚咚咚過幾下,就沒有啦,便

再咚咚咚咚過幾下.

脈不管是怎麼變,也不過這四個字.你可以把它說得很繪影繪聲,但是它沒有離開

這四個字的意義,除了四個季度的每一部的生死以外,別的時間 每一個季節有一

個季節的綱領.春浮夏洪長夏濡秋毛冬沉.

至於說春弦夏洪,這"弦"是春天的腑/浮脈(真臟脈?!),不應該

去用,作為一個大夫,你要把常把"弦"去給病人利用的話,那就沒活人了.弦在皮

的皮上面.弦,就是你還沒搭上去肉,它的搏動已經來了.我們可以假設

我們還末把手接觸到他的肉皮的時候,脈就已經動上了,這便叫

.當我到接觸到皮膚上時,能感覺到的脈便是浮脈,"浮"也有一個浮沉呀!浮脈

裡頭的浮沉是按清濁而論,以大小論.濁是代表脈的搏動比較大,寬;清呢,就是脈

面比較窄.春天的脈是宜寬不宜窄.要是窄了呢,它就是血病;要是過於寬呢,寬闊

於脈的本身,就是痞症,這叫”酒痞”,也就是現在西醫所說的酒精中毒.酒很早

以前就已經有,但不是這種酒是既不酸,又不苦的糧食發酵後的水[酒是苦多酸

,,而苦酒是酸多苦少,酒跟苦酒之間有一點點區別 酒是發酵了的糧食,可以解

,也可以讓人發熱,而苦酒是醋 (發酵有兩種程式,從達到不同效果),到了漢後

才有了現在這種酒,現在的酒是辛烈的.過去釀酒時,酒麴是自製的.而現在所有

釀酒的酒丕是從酒廠賣的,是專門作的酒麴,這根本上是有區別的。

平民医学讲座之形,類,辨之五行續談-乙丙

夏脈

我們再說夏天的脈,它是以洪為主.洪脈是一種甚麼樣的體象

?就是耎大而散,你們所說的洪脈是有勁,有力,是死脈,當心血管病到一定程

,需要放支架時便你們說的這種脈(有力,有氣勢).”耎大而散”雖然也可說成

14

”來盛去衰”,但是脈裡有勁就不對,洪脈不是有勁而是充滿活力,充滿生機,

所謂脈象裡頭的生機,便是軟和,圓潤,不是你們所說的有勁.

首席:說洪脈的來盛去衰是那一邊為來,那一邊為去呀?

师父:這個"來",去"是當你指下的時候,往你的方向走,叫來;往你背道而馳的方

向去,叫做去. 在望診裡頭所謂的左右,也是以望者本身而言,不是背望的.包括

內經裡頭的左肝右肺,都是;你若以病者本人的左右去分,那背道而馳了,因為前

人在說的時候,看病是以我為主的.之所以我在說"左右"的時候,是醫者的左右,

不是病者認為的左右,這裡的"來去"也是你所感覺的來,你所感覺的去.

首席:脈還有"來去"嗎,脈不光只是上下的波動嗎?

师父:上下的波動也有一個傾斜度,有端上端下,有斜上斜下,像波浪狀的向你撲

來。

首席:那內經裡也講鈎脈是夏天的脈呀!

师父: 鈎脈是夏天正正板板的死脈,五臟裡頭的絕脈叫鈎,脈的走向在往外走的

時候... 脈來的時候,是像這樣的..... 在指下叫曲,它來的時候從你指的前面

往後面彈.這是本臟的臟脈,當臟脈出現後,便是人的臟氣絕,快要死的時候,而內

經裡的"鈎",只說”來盛去衰”,而且它後面還有很累贅的說法"....萬物之所盛

長也”,從文意來看它在這裡說的”鈎脈”不是鈎脈而是洪脈.鈎鼓搏擊這四大

脈都是死脈,除非是天天被酒精泡著的那種人,或者是心臟病到了急救程度的人

會有鈎脈以外,一般不會出現,到了現在科技發達,有了死脈的人都死不了,放個

支架進去把堵塞的心血管打通不就完了嗎?夏天的脈不忌滑,但忌澀.牢脈,芤脈,

還有實脈,它們都是病脈不管甚麼時候的脈,它都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就是

,我們不光是憑把脈,還得看病人的氣息.夏天不怕色澤紅潤而最怕的是灰黑;

春天見灰黑都無所謂呀!唯獨夏天必須要參合氣息去看。若人要是臉上無光,臉色

灰黑,那怕他是洪脈都不是常人.因為正常的洪脈裡頭也有一個不可能活的現象,

這是”水過而火衰”的徵兆,臉上無光,臉色灰黑的人到了冬天便可能有危險了,

因為夏天本身是"表",它代表著火象,我們所要的火像是離明的象,那麼就是需要

,需要有光澤,需要明亮,而不需要灰黑的東西.

你們想想,水火是互相利用的,光有火不成,水過大了也不成,水氣過盛會導致火

.雖然夏天是當盛的時候,可是若顏色出現灰黑便是危症,期不過二年。

15

首席:那冬天時臉太紅也不對吧?

师父:這倒沒事,只是相火旺而已,你不能亂套.只有夏天,其他季節沒有這樣子

. 唯獨夏天對人的生死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之所以夏天必須要看顏色;其他季

節你可以用平常的人去衡量不正常的人.甚麼叫不正常呢?多一點便是累贅,少一

點就是不足 "春望其色,知一年之吉凶",我估計古人只是為了讓後人視這東西而

來玩的。

平民医学讲座之形,類,辨之五行續談-乙丁

長夏脈

長夏的脈是濡,是中部的脈,濡脈不細的.它的特徵是 1.大,2.耎 3.上面虛,不實在

4.有點虛,有點浮 象,在中部的天能見著一點點”浮”的韻味。

古代的脈學把濡脈說成濡大而虛,沒有浮象,可是我覺得他們說的濡脈是缺點浮象,

之所以這個"浮"應該是在本話題外的.

虛是代表輕柔,在輕柔的基礎上,虛還是有一點活性存在,之所以濡細不能代表長夏

脈的靈活性. 還是上古的人弄得對,濡脈就是虛,它沒有細象,但是脈與脈相動的距

離很小,脈很耎而且過去得很慢,雖然都是四至,但是它的脈像是動的比平常慢,這叫”

”.

首席:那還要加上一個"緩"的特徵?

师父:不需要,因為虛就代表了緩.

長夏的死脈叫屋漏,過半天"叮噹"兩下,屋漏,雀啄都屬於長夏的死脈,屋漏是動得很少,但

間距很少,兩三下一次間隙,然後再兩三下,一次間隙

屋漏跟雀啄一個快一個慢,一個是數,一個是緩。

雀啄是像鳥在咬食一樣,"奔奔奔奔"很快,而且力量很大.大體上也就是兩三下,一次間隙.

間隙有長也有短,兩者都是死脈. 屋漏跟雀啄的脈動也有很大的區別,還不是一點點而已.雀

啄脈是細,很快.而屋漏呢,則如彈石,但中間的間隙很大。

首席:那內經裡說的"如雞足踐地"那是甚麼感覺呢?

师父:下去的時候很快很猛;上來的時候很輕柔,就像大姑娘小媳婦一樣.雞足在起來的時

16

候是 S 型起來的,你們可以從事物的觀察而得,所說的”如雞踐地”就是很輕柔、不著跡

.你要是在雞在舉足時把它的形象定格,便剛好是個小 S 型的。

結是生脈而代是死脈.結脈所代表的是一種功能性的問題.凡有結脈的人,都曾 經得過急性

心臟病;而代脈的出現,則意味著血脈妄行,無可制約. 脈是血的通路,若脈裡的血少,便意味

著不是血應該流的地方卻反倒充血,這難道不是死症嗎?

結脈,是來的至數不等,至數與至數之間可能會缺一至,中間抽去了一個,沒啦!然後再五六

,七八下,十幾下, 再停一下,脈有一個停的時候,不等量.不過結脈還是以四時的常脈為基

礎的;而代脈沒有.代脈只要是它動,不管是十下八下很準確,很規律,而且脈來的時候有狠勁:

去得很果斷,來得快去也快.

平民医学讲座之形,類,辨之五行續談-乙戊

秋脈

秋天的脈是毛病最大的,因為秋天是屬金,金主燥,秋天的燥是從

夏暑之氣來的. 空間裡頭的熱氣流佈而不散,這就形成了"燥"的說法. 燥是代表

天氣,在五行裡是屬金.金也屬天,金能在天上嗎?這不可能,而我們所要的脈象裡

頭的所謂"毛",就是一種很浮表,很細,軟得比濡脈還軟,但比濡脈的波動還要大.

之所以古人把毛脈說成了秋天的主脈,..... 秋天的脈象都屬毛脈,它這"毛"是

從那裡來的呢?就是從天氣而來.

當盛夏已過,萬物的生機即將收斂的時候,在空間裡頭的樹葉子,

草毛子都飛起來,因為風大嘛,便把所有東西都掛在空間裡, 包括樹葉在內,都在

沒有剝離的情況下自動脫落,都在空間裡頭飛.這是一種跡象,並不是說這個脈就

必須"毛",這個"毛"說的是動物上原本有的東西,例如毛髮,汗毛之類的,但脈裡

頭根本沒有毛,有毛便不是脈啦!它這毛是來自於天象, "天象若圜" ,"圜"是萬物

在相動的時候的一種波,按現在的說法就好像波浪.水呢,是從中間往外邊擴散著

動的,也是圓的;而風也是,圍繞著太陽系在波動,"天象若圜"的圓,也就是從這裡

來的."圜"就代表著從裡頭往外邊動.之所以這毛脈便形成了,它是代表著一種圜

,就好像水波一樣,在脈動的時候呢,它有一些很輕微的顫動,像珠子在動一樣,

很滑利,在它表面有一種如手撫毛的感覺一樣.你用手摸摸雞毛試試.(利而毛)這

種脈既代表了燥象,又代表了肺是人體的風箱的一種脈.

夏天的濡脈是由裡到外都是那樣的軟,都是同一樣的靈活勁,而秋

17

天的脈是軟在”表”而已,在裡面就沒有啦!毛脈的動像是其動無根,它就是沒有

底下,你要是深按,就沒脈啦,這就叫毛.毛代表向上…………其實我也不知古人

這毛字是從那裡借用的.反正你要是從四時的脈去對比脈的好壞吧!唯獨這個”

”跟秋脈切不上實際,可是.....幾千年來的秋天都是毛脈,”毛”也許有古人

的取義存在,可是我們是今人,雖然我們可以把自已強行的設想成古人去理解,可

...竟畢年代久遠,很難理解清楚。

秋天有一個死脈,叫"偃刀",也就是刀磨得很快而且把刃放在上面

讓你的手去抓的一種感覺,細硬,這種脈來就好像別人跟你伸來一棍子一樣,而且

很細,沒有陵角,除了它的鋒刃以外,沒有多餘的累贅,這便是肺的脈.本來肺的脈

,就好像拉風箱,當它變得直來直往的時候,也就是它沒有自主呼吸的時候,這

樣的肺便是近乎哀哉,都不成啦!,便會有"偃刀"脈出現.

肺脈本身是沒有病脈.古人在說肺的病脈時,沒有病.為甚麼呢?我

也不知道,但是肺脈的脈象就好像是跟五行有關係.秋天是燥金,從肺脈的脈象裡

,不能見洪大,一見洪大便是火,也不能見弦,見弦也是病,這叫反間. (金克木)

因為所克者反倒刑到有克的地方去.木本來是被金克的,而木去了金宮,這叫間.

秋脈也不能見浮,凡是屬於春天的脈在秋天都不能見,肺本身就沒

甚麼死脈、病脈之類的.肺好像沒有主宰.從五行裡頭,肺金是最後形成的東西,

它本該比前四者完美才對,但在脈象裡頭,卻沒有肺的病脈.肺所謂的病脈,就是

春天的浮脈,夏天的洪脈,冬天的沉脈,都屬肺的病脈,肺所謂的"病",是當肺氣受

到水的幹擾時,脈就會變得滑,滑是”奇”病,但滑在四時(恆)無病,因為在四時

就不是病;用在不病的人也不是病,也就是說,你這個人平常肺裡頭沒有毛病,但

你現在感冒了,你的鼻子實,你頭痛,你覺得不自在,這個時候的滑便是病脈,它並

沒有說滑是病脈,也就是說,在正常情況下,滑脈是沒病. 可是平常所謂的四時

,即春,夏,冬的三個基本脈象,便是秋天的病脈.

肺金是形成得最晚,可是又沒有主宰,也許是因為肺是屬"氣"的

緣故吧!,氣是四時都有.可是若這樣算起來,也不一些不切實在的地方.我們就先

說實在的,不去研究這些吧!秋天的脈大概就是這樣.

首席:浮脈跟毛脈容易混亂嗎?

师父:怎麼會呢?很多書也把浮脈寫成秋天的脈!若把脈象比作三個點,那麼它比

浮脈要細兩個點.若果跟浮脈一模一樣的話,那應該是肺病,也就是說,他要是不

是抽煙,便是他的肺本身功能不全.肺功能不全的人有好多種,若浮脈在秋天或者

四時在右寸出現的時候,應該是肺功能不調,起碼他是支氣管鬆動,導致氣機(呼

吸的來往)不是特嚴謹,另外就是肺部有感染,或者是那人有大病.還有的是很原

始的一種虛証,應該都屬浮脈.

18

假如要是秋天見這種脈或者平常見到這種脈象(指的浮脈?),都是肺病.

首席:但感冒了也有浮脈呀!

师父:嗯,感冒後有浮脈,這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但是毛脈不是浮脈.毛脈說的既

流利,而又循環很有規律,就像水的浮動一樣,而且還有點毛象,也就是它的餘波

很大,而且它比浮脈細.

首席:這便更像細滑脈嗎?

师父:不像細滑,細滑感覺起來,不是"動若圜",所謂的"動若圜",就好像水波一

,引動一種很自然的動象,我估計你還是聽不懂,因為沒有東西讓你們看看.這

些東西本來就是自然現象,在你沒明白這現象前,你能明白它這個脈是甚麼樣的

?

平民医学讲座之形,類,辨之五行續談-乙己

冬脈

冬天的脈,曰石,"石"不是體象,是取它的沉象,故曰"石",這個石

脈包括脈往下沉,也包括脈有力.

首席:像個石塊往下壓嗎?

师父:嗯,是在筋骨的上面波動的脈,因為到了冬天時,所有的陽氣收斂到內腑裡,

不在外表出現,當人混身的陽氣收斂在中間時,就好像地表一樣,到了冬天它會

,封閉了,表皮也是一樣,封閉了,那麼他的表皮是沒有作用的,之所以它會動得

很深.石脈是在"上中下"的"中"三部的 "中下"見的,若在筋骨之間見便已經是太

深了,過沉了,這便代表他了水冷精寒証;若是在中間的上部見,是相火旺.這是正

在說冬天的脈像,咱們先把四時分開.

石脈在動的時候很有力,沉而有力.在沉而力裡面,卻又不能完全

是沉而有力.前人雖然說了句”沉而有力”以後就沒再說,不過我覺得若石脈單

純是沉而有力,這也是病,為甚麼呢?因為沉而有力,就是太過,若果要是在中部的

"下",也有點過,因為腎是一個消耗的臟器,推行,過濾水液的臟器.它整天在運作

,假如它沒有消耗,說它是石脈是很切會實際的.

女人的腎脈可以沉而有力;但男人不可,若男人要是這脈象話,或

許不是結石,就是六墟病,六墟病會體現出這種石脈.古人在過去的時候,對六墟

這幾個說法很含糊,之所以也沒說六墟所主的病証.

我認為正確的石脈,應該是沉濡而石,它動得很圓潤,不那麼死硬,

19

若要是死硬的話,也是腎病.石脈儘管是很有力,但又不嗆手,這就是男人的常脈.

冬天的脈呢,不忌浮,散,大,但唯恐實,長, 若是要實,長,便是一

種最大的危險, 遲雖然是病脈,它代表寒. 數是代表熱,它是以它的成象而言的,

而不是說它數了便要浮起來數,若脈要是過於遲,也是毛病. 平常見到的"遲"數

","浮"脈都為病,但沉脈不算病.當過遲的時候,就是寒証,寒厥,當它浮散時,便

是傷寒;當它要是細長的時候,就是水木兼病

冬天的死脈叫擊脈,好比人拿起拳頭用武力的時候,就好像一個圓蛋子在底下"乓

""乓之""乓之"往上頂一樣.

平常時每一個脈象都有四種病脈,當然,這並不是一下子能說清,

每一種病都有它自已的體象,我們所說的僅僅是當中很顯而易見的毛病,因為現

在人們的生活並不單純,之所以現在的脈象特別難把握.在我們把脈的時候,除了

對脈象的把握以外,還必須合參他的氣息體形,時間等等.之所以我把脈其實是很

,把脈時,首先我不敢有一點點鬆懈,好像把自已圈在一個很小的籠子裡一樣,

我在把脈時混身是勁,可是看完病以後我就累得不成了,為甚麼呢?不是說我這個

脈學到了這時候便無所顧忌,而是你在切脈時,愈是切出來這種毛病,你便要愈想

辦法去驗証他是不是確切得了這種毛病.比如說今天來了個女病號,我只給她開

了幾味末藥的那個.她除了肝氣下泄以外,還可能是婦科病.我就得去想法驗証她

是不是婦科病.肝氣下泄這毛病就已經夠討厭了,還再加上點婦科病,那怎麼辦

?我就得想辦法去驗証.在驗証的過程裡,靠的就是氣息,手的顏色等等,而且自

己的臉,眼神等還得放”賊”一些,靈活一些,不能讓病人發現,若被她發現了,便

會說你這個大夫很色,很壞,所以眼睛閃過去一看還得快,看完便要馬上低下頭

,這不賊嗎 ?但我不看便不明白呀!我連自己心裡的平衡都達不到,那麼我在開

方子時便覺得很彷彿,起碼在把脈時要達到自已心裡的平衡,對診斷心安理得.

若光是把脈,春節我義診時一天把五六十個脈,都很準確,都要我

開方子, 但我不再多花心思上去.比方說你是寒証吧!我便開個熱藥,讓你食去,

我不管別的,因為義診嘛,一天七八十個人,你叫我怎麼辦呢!沒著,可是平常看病

就不能這樣,我得有一半的責任在肩上,那就不能大意.

我記得去年有一次跟一個老太太看病,眼閉得時間長呢,把到最後

我問她:你”例假”正常嗎?她說:我都六十啦! 我才知道,她不光是個女人,而且

還是個老人,這便弄得很尴尬了,她都罵得我滿身汗了,她這一句話都弄得我尿濕

,而汗花就跟著出來,多羞呀!

做大夫不能超然於物外.不是大夫的行徑.在你心裡可以超脫,但

是你不能忽略眼前的一切,我不是在說笑話,我的意思是,你雖然可以把你自己當

作自已,但前不能把眼前的人給忘掉,因為你在看病.

20

平民医学讲座之形,類,辨之五行續談-乙庚

首席:若我在尺脈上看到毛脈,肺的脈....

师父:病,都是病,除了本位上見的脈以外,那裡看見了都是病.一共有四十八脈,

但愈講愈亂,你只要把四部脈,即”浮沉遲數”把握好,把”春浮夏洪秋毛冬石”

把握好,就能看病,你要是說想學一點很地道,很精煉的把脈,你這一輩子還是當

不了大夫,因為古今的文化差異很大,我不是常在說,你們雖然是大學生,可是你

這大學生的文化跟中醫的文化是两碼事.中國的文化是根據中國的中醫來的,文

化的差異太大,這不光是說,你要理解便能理解到的東西.連同周易都是在人們跟

疾病作鬥爭的過程裡頭留下的符號.剛開始是治病的,它們代表著病名,而到了後

來卻成了算卦的,祭祀用,在周易裡頭有四十八個卦是說病的,既濟,末濟,離, 晉

就是火热的病 由既濟至末濟開始,全是病. 從有易卦符號開始, 就全都在說病。

例如乾卦,從一開始說便是傷寒,乾卦是六個點,在象形文字裡頭是這樣的六個

.

你知道為甚麼嗎?是因為傷寒的人立不起來呀!上面太重,立不起來,之所以他在

床上睡,因為上重,他失去了平衡,他就得躺下,這是從病來說,從自然來說,就是

氣極浮上.六十四卦裡頭一共有十幾個卦是在周易的爻辭形成以後,由疾病無關

的形成的,那麼在上古時它們全是看病的,說病的,它是某一種疾病形成的一種記

.若你現在要學一個完全徹底的把脈,那麼你把四十八脈要是把清楚,也成,你

便可以專門治腫瘤,你也可以忽悠別人了,只要有一技所長,治不好你的病也罷,

也治不死你.

從文化來說,你首先就達不到能認識的境界.你知道我為甚麼叫三申嗎?就是代表

我在一百個數裡面學了三分,我不讓這三分丟失,讓它灌通了,就成啦!申就是灌

通的意思.我只有三分.先別說內經裡頭艱澀難懂的文字.易在內經裡一共出現過

四次,每次的次序都很亂,每次代表的意義都有所不同,我也沒法比對得很清楚.

我天天在看,有時看到我頭都痛.為了把東西弄清楚,我天天在看,可是看不清楚,

也弄不明白,因為它每一次出現都有它的哲理所在,我看著覺得很好,但是又弄不

,這便急了,難受了.

21

你老認為我不講,我不說,但在我認為我已經說得夠多了,以上的東西我天天都

,天天在說,這幾天的東西重覆了不下十次,你要是不相信,你們問一問他們,甚

麼時候我沒說,我沒出現過.

平民医学讲座之形,類,辨之五行續談-乙辛

首席:對,所以你講的前大半部份,我都是陪著大家聽而已.

师父:可是你能理解多少呢?要理解中國古文化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它本身

不一樣.像我們現在說的五臟六腑吧!古人也在說五臟六腑,但人的五臟六腑沒有

.水臟,一是膀胱,一是..... (沒說),

五臟裡頭說的腎,就是膀胱. 水是膀胱,這是上古的五臟. 它好像是一個地方,水

出不去的一個水口似的,他沒有認為腎有這意義存在.五臟六腑形成了腎的時候,

已經很晚了, 在醫學發展了四五千年以後,才把腎添到五臟裡去.這就是今人所

說的胰臟,它是象形的人的器官, 然後它的本身,然後土

,也許有地域的分別,在秦的語系,它唸"噫",這個東西呢,曾經有一段時間是代表

腎臟,中國的醫學發展到春秋之前,已經是一個頂峰,也就是,從這個頂峰以後,就

漸漸沒落了.你們現在所看的《素問》,是他們覺得前人留下來的東西沒作用,把

所有的過程刪掉,從裡頭撿出來的結果.而那些過程幹甚麼去呢?沒用,刪除吧!所

有刪除的地方就給丟啦!文化的起落也就是中國醫學悲哀的所在,當時要是沒有

出來個孔夫子,沒有興起周公的那一套,那中國的醫學發展到這個時候,沒有這些

衝擊的話,那中國人到現在應該是很牛,處於一個"半陶醉"狀態.

平民医学讲座之形,類,辨之五行續談-乙壬

首席:你剛才說的本部脈跟本季脈,若肝脈在春天本是弦的,但當肝到了其他三季

,其變化的原則是甚麼?!

师父:脈在四個時的利用吧!春天時,你應該以春天的脈為主去觀察病.那麼除了

春天所屬的肝臟的脈浮不算病,那麼其他部的微浮或者有一點點浮象,都不算病,

但不能出現反差,就是"春主浮,弦",病脈便是弦,受風了,而浮以下的"澀",便是

亡精的徵兆.

22

春天的肝是浮,而在春天說”心”,也是浮,但是浮裡頭必須見心脈,也就是說必

須是見洪,那到了脾土,也應該是浮,但這時的浮,應該見濡.肺還是浮,但浮裡要

見毛.腎呢,也是浮,但浮裡見石.而你看著同樣是一個浮,但是浮的裡外層次就一

,當然我們必須把脈象的浮的層次分開,

春天之五臟脈 所取之位

肝 浮

天中

心 浮

洪 天下

脾 浮

濡 中上

肺 浮

毛 中中

腎 浮

石 中下

首席:那四季的澀脈應該怎麼取其病態呢?

师父:那裡都可以澀,但我先說清楚,有兩三個地方是肝脈不到的地方.第一是肝

臟本身,第二個是小腸本身,第三是膽.這三個臟器沒有澀脈.春天的澀是亡精,任

何一部脈見都亡精証,那人的壽命沒多長時間,之所以叫亡精,若單是腎部見,也

是亡精,但在尺部見便是活脈了,死不了啦,只要多少給點補藥他就能活啦!給他

陽光就會撐爛,可是別的部上見澀,便快死了。

,便是濕,也就是蝕,也就是 yin,也就是亂,要是到了夏天見澀脈就沒關係,但

春天就不成.你知道為甚麼澀就是死脈嗎?春天的澀是膽跟小腸的病脈,之所以春

天要是在五臟六腑見到此病脈,都是死証,沒法子治了.也許你會覺得小腸跟膽沒

甚麼大不了,其實它們本身也沒甚麼大不了,但是有一點最關要的是:膽是人一身

陽氣的主宰;而小腸是人一身津液的主宰,澀脈的出現意味著陽氣不能運作,意味

著水液、血液不能運化,之所以就是剛才說的"濕蝕 yin 亂",它是由濕形成來的

,由蝕所形成的病,也有 yin 氣過盛導致的,身體混亂造成的.澀是腑(膽)的絕

,也就是膽的本臟脈(真臟脈吧?),滑就是小腸的本臟脈。

澀脈到了夏天就死不了人,除了血粘,要把心臟動點小手術以外,還能活著.血液

裡因為營養過盛、蛋白過高而導致血液病;也會因為血粘,脂肪太高導致血澀病.

肝脈的所謂澀,便是血澀;要是到了秋天,根本就沒甚麼病,因為秋本身燥,但是地

下特別濕

滑就是小腸脈,但津液見火便成痰,故見滑脈治痰也可,治小腸也可.

澀就是膽的本脈(曾說過澀是大腸脈,有衝突), 澀就是說陽氣不生若要是澀脈在

秋天出現的話,便不算是病.因為秋天本身金氣過盛,克木去了,之所以秋天的澀

可以說是天氣變化所導致的.

澀到了冬天大不了有點虛的味道,沒別的甚麼,它代表人沒有持久的能力,幹甚麼

都兩下就完事,而且煩得不得了,因為他沒長勁,他的肺脾腎太虛了,肝也不是太

23

有火,之所以澀到了冬天是說虛。

首席:若我在右寸上見滑,也就是小腸嗎?

师父:對,在右寸上見滑,是胃下垂,開車的人多半是這樣

首席:右寸不是肺嗎?胃下垂不是脈向下跑嗎?怎麼會跑到上面去。

师父:你還知不知道靈活運用嗎?你以脈就跟著胃下垂跑下去嗎?你說的右寸上

,我是把他理解為"寸上",因為寸上就根本不可能再有脈,在寸關之間見,叫胃

下垂.

首席:那麼在關尺之間呢?

师父:萎縮性胃炎

首席:這到底為甚麼呀!

师父:不為甚麼,這是一個很自然的規律,在這種規律裡頭,有一些我們可以自行

認為是對的地方,至於其他的零碎脈,除了脈的十綱(如浮脈,沉脈)以外,其他脈

在那裡(在關前,關後?)都可以出現,你可以按第一個去辨別他的方位,你只需把

根本主次分開來就成,不管任何病証,都會有它剛開始的主象,把主象跟季節弄清

楚就成,其他就由你自己弄清楚。

首席:我反個來說,濕 yin 的四時脈象是怎樣的,

师父:濕只有在春,秋,冬特別盛,夏天沒濕.若你要我分,我只能分三濕,因為濕在

夏天時由於太陽的力量,所有的濕都化熱,一化熱,濕就化就鬱了.

春天的濕叫 yin,夏天的濕叫時,秋天的濕叫痰,沒濕.由於”燥”的關係,它就變

成痰了.冬天就是清, 之所以冬天得的濕病,都叫”清”下。

首席:那冬天時濕的脈是不是細滑呢?

师父:濕本身是澀,會滑嗎? 冬天的冰特別滑,但濕不滑,冬天的濕就是寒!清下就

是寒!就是涼氣!陽火不夠旺了,就讓火把寒給蒙住了,四肢厥冷,腰腹不利,小便

數而欠,這都是清下的証狀.

春天的 yin,說的是體內鬱著,結著,不散,不是太清亮.淫在臟就是濁氣,在腑就

是粘液,yin 沒有四時之分.yin在臟就是濁氣,因為濁氣太盛,導致臟腑鬱結,也

就是氣機不流通;若是以腑而論,那便是粘液,共有三個地方會 yin:大小腸,膀

.

首席:你所說的四時常脈是不是只在五臟的本部脈才能取得?

师父:不是,六脈皆可取,但你必須參合該臟的本脈,並不是說你在左關上能見春

天的脈,別的地方就見不到,但它的參數就比較大一些。

首席:六腑的脈是如何定位的呢?

师父:你可以按照脈上去取,這種"有"呢,我覺得不實在,按照古書記載,恍惚之間

也許有,十個人裡頭有三個人你能把到它本位的脈,可是另外七個人是按他們的

脈象去辨別腑病的,

按其六腑之本位脈(30%人群適用)

24

:心(寸位)之下是小腸,或者是關下是小腸.

水形人小腸病是在關上見.其實都取在關下取

水形代表它的形體,水就是代表它不平整,臉上是坑坑哇哇的,走起路來是搖擺不

,就好像很溫柔似的,跟水滸傳裡頭說的王丁六是同一個類形的

按脈象辨別六腑(70%人群適用)

木按浮沉取.

火按上下取.

土按左右取.

金以內外取,

水以浮沉取

例如肝吧!你可以從關上去看他的浮跟沉.浮之外的,是膽,浮正的,是肝,而火呢,

本身就是一個上下的東西,它左右不了,之所以火的象,你便可以從寸關之間,或

者關尺之間每上一些去取.但含糊不清去把脈,一般是把不出來,其他都如此類

.火木是屬於同一個類形[都是按上下取,木是橫向,浮沉的上下,火是縱向的上

(手為上,肘為下),對吧?!],而土金是屬於同一個類形,水呢,是浮沉。

脈是一條直線,你可以去推它.脈是古人留下來的東西,是因為我們沒有把握好它

"度",若自己有一個良好的尺度,按六腑的位置取(30%人群適用)也成,若沒有

一個很好的度,便去按脈象取就成. (70%人群適用)

首席:那麼木型人的小腸病應該怎麼取

师父:那就是散大,也就是說它在心臟裡頭見散大脈,

水形人小腸病是在關上見.五行人裡頭只有水行的是在關上取(說的是十個人裡

頭有三個人是從本位上以定位的)

首席:為甚麼細澀在秋天時為大腸的的腸yin,到了冬天便不是腸 yin 呢?

师父:冬天的細澀變成了寒滯啦!怎能斷為腸 yin 呢?都成了寒啦,還有濕存在嗎?

你有去觀察自然嗎?你見過在冬天時土面上還流水的嗎?冬天的水只會在地下流

,不會在地表上見的.

首席:可是你在冬天也有腸 yin的說法呀!

师父:有,冬天的腸 yin 是為之太過,這種太過是由於虛火引起的.十個人裡頭有

,兩個會在冬天得腸 yin.平時我跟你說脈時,是包括了五運六氣在裡面,它是

很靈活的,你要是死硬的去學,便誤人子弟.

首席:我就是要找出你取象的一個規律.比方說东辰同学的病是膽風,陽虚,肝氣

师父:他是屬木,但五音裡頭是屬左角(把五音又再分成了五個音節) 陰陽二十五

人是以音,形去辨的東西.音蒼而形長,這叫左角,音蒼而形曲,這叫太角金的聲音

洪亮圓潤,而其色白,其形小,個小不太大,金形的脈流於圓和的一邊;木形人的脈

流於弦細的一邊.這就是五行的應用與人體的參象.

25

平民医学讲座之五行辨-淫之初-丙甲

五行辨

五行的分類為甚麼不一樣呢?就是在於氣之化象跟形之化質,在我們還沒有把”

”與”質”分開的時候,對五行就根本不可能有很明確的陰陽,因為你分不開,

如果要是說氣就是形,形就是氣的話,你這輩子對五行就根本沒有頭緒可理,因為

第一,它的基礎是氣, 我所說的是氣化,而你們學的是質化,氣與質的變化是相反

,因為一個是極陰,一個是極陽的. 就是一個事物的兩個頭,從它一個方面是陰

,從另一個方面就是陽的.中國古人的東西的概念是很含糊的,因為這些概念是

在意識的初萌狀態才有的東西.它們並不是像現在那樣說是甚麼東西就是甚麼東

西,沒有,從氣來說,比方說水吧,水是由兩個部份組成,第一是氣,第二是質,水之

動是源於氣,水之用是來源於形,這就是質與形的區別。

質形氣

言氣不言質的,就是以氣主,以質為辅;言質不言氣的,就是以質為主而以氣為辅.

古人的東西很模糊,他們的概念不是這麼明確,也就像古人在說好多東西的時候,

都說得很糢糊,不像現在的唯心跟唯物一樣分得這麼清,這樣太清楚反倒不好.古

人有一個籠統的概念,他們把心與物連結在一起,也把氣與質都連結在一起,沒有

分得那麼開.他們說的氣象的東西時,都是以氣為主,以形質為辅的,它說是形質

的東西,是以形質為主,而以氣象為辅的.古人說心既是物,物既是心,氣就是行,,

行就是氣.

,可不是形象的形,它是五行的行.為甚麼說行就是氣呢?這邊是個行字,這邊是

個形字,這就是甲骨文的”行”,這邊呢,是三陰,而這邊是三陽,三陰跟三陽對立

就變成了動,就有了這個行(古字,但缺字) ,你就會走, "行",是

一只腳立著,行/

形也是墊/曲起腳立著不能走,就像小孩學步似的,它的腳是不實在的,這樣

....腳跟不朝地,就是這個(古字,但缺字)腳跟朝呢,一只腳在出力,一只腳在

閒著,這就叫行, 這邊是行,這邊是形, 把這兩個字前後兌在一起,按兩個對峙

,你來我往,我往你來,這叫動,氣動就是形/行動,行,就是這個,陰陽相結,就有

了你的慢步,你就能走了,在陰跟陽還沒結合時,你就不會走路,這就是行動的”

”的來源. 不管是五行裡那一個行屬,火水土木金都一樣,它有三陰,也有三

.左邊是代表三陰,右邊是代表三陽.三陽與三陰不相接,那麼就是說你的手跟

腿還不是太連貫,那麼你的動作就不會一把子達成一致平衡,那你怎麼走.腳末動

手先動,你在走路之前是手先動,不是腳先動,你們感受過嗎?手不動當然能走路,

在下意識的情況下肯定能走,因為你們已經成形了,在意識初萌狀態下,它是先給

手動,然後腳才動,這才是陰陽的結合,就是少陽,陽明跟太陽,厥陰,少陰跟太陰

這六種東西的結合,叫形/行動,而這種形動,就是一,二,三,一二三的那樣。

首席:是不是一個人體內不能有相克的屬性,合起來會死..屬土跟水不可能在同

一人上

师父:是嗎?恩生於害,害生於恩,你知道嗎?五行裡頭有相間的,有相生的有相克。

26

比如說木跟火是父子關係,而火反而會害木,為甚麼呢?是因為這種災害是因為你

施恩而且特別的施惠而帶來的災害,跟人世間的一模一樣,你只要把萬物的人世

間明白了,那這道理你就明白了。

首席:那麼若一個人有兩種行,你是以那一種為主還是怎麼樣呢?

师父:十干裡頭是以”甲”為生的,你是先看他的臉,這個臉也就是首,首也就是

,頭就是第一著,身材還是其次,聲音又其次,顏色再其次,其他的東西一點一點

往下移,臉這東西很重要。

首席:水形的人不一定面黑吧?!

师父:水並不代表黑, 水是坎坷的,坎坷是不平,,不能說是黑,顏色裡頭的黑呀,

它概念在中國的黑跟你現在所見的黑不一樣,你看你見的黑是甚麼黑呀?!黑人也

沒有這麼黑,是吧?!它是說的.....古人把任何東西分成了三層去說的,

從你第一眼看著那個人有點黑, 那麼他就是黑人吧?!不會是吧?!..... 水形人

只是陰淡而沒光澤.即使有光澤也不是太亮,不像活人,而是有點像死人,看著有

點討厭的那種顏色.

首席:若看到那人的顏色有點青,那就肯定是青色呀!

师父:青色肯定是肝病, 但甚麼顏色都不是純粹的青,純粹的青是天藍色的,你見

過嗎?這是一種淡弧色的,就是一種表象,一種浮象,它不是在這裡取的.我跟你

,它這是一種深顏色,它本上根下,五色五行都有.....水型人很常見,但在北方

,南方多.南方屬火,水就多.北方屬水,火就多。

首席:怎麼反過來了。

师父:沒有,這是一種氣與物之間的平衡. 西北高亢,火型人就肯定多,因為西北

,南方熱,你先把這些弄清楚.我們現在再回到正題上。

27

平民医学讲座之五行辨-淫之初-丙乙

师父:氣與形要是再分五行的話,一個是出於原始狀態的,一個是概念階段的..

氣是一種意識初萌時代的一種產物,它當初的形成不像現在人對氣的那種含糊,

也不像過去有些書裡面說的那麼籠統.它是一種反射,因為氣是一種微觀上的東

西,但形質不是;形質是一種概念性的東西,你有所見,有所聞的,之所以在五行的

變化應用裡頭是互相涵接的.氣機的變化是沒有盡頭的,但它有一個規律,每到一

個時間,有它該段時間最敏感的東西,把這個時間最敏感的東西把它分類,就叫做

五行。

五行裡一開頭只有四個,沒有金.當時還沒有金,只有石頭.剛開始的金字,不是現

代的這個”金”,它的象形是這樣

石頭多了一橫便是金,多了一橫叫天,底下一個石頭.這是最原始的金字,在

剛開始的時候是代表質硬的東西,受風陽的感化,把它一層一層剥離的,叫”

”(此石應該是指金的讀音),由於社會的發展到夏代中葉,就有了金屬,有了金

屬的出現,才有這個金字, 而到了商代的後期初,又有了這個”石”

而這金字,是到商末才有,之所以五行裡的這個金字,形成得慢,但它本身的系列

很大.你看看,金有一個是陽金,它代表凡屬於氣的東西,屬金;而屬質的,硬性的

東西都屬金,之所以五行裡頭繁衍最多的是金字而且它是最後才形成的.形成前

四行以後,便把所有氣節感變的病沒地方歸類在金上.

前四行都很簡單,例如木頭便是木,木就代表風,風就代表酸,味就是酸,這很簡

,可是金就不是,光金這個味,其一是辛,其二是腥(臭) .其三是淡(而燥)而其

他四臟形成的四味都很簡單,就是一個味,酸就是酸,苦就是苦;而金的形成,它就

有兩個辛,一個淡,前一個辛(腥)是代表動物的肉體(肉味),而第二個代表著辛烈

的東西,第三個是淡而無味,而稍帶一點甘的東西,它就有三種不同的味在裡面.

若你是以氣而論的話,凡屬於聞得像腥的東西,它都屬金,聞著辛烈的東西都屬

,聞不著味的也屬金,而甚麼也聞不見的也屬金呀,哈哈,金這最後形成的東西

就複雜得多,把前四行以外沒地方去歸納的,都放在金上.

你看,八卦裡頭有兩個是屬金的,乾屬天,.乾陽的”金”在”氣”裡面,就是在空

間裡頭不容易動的東西,也叫金;把在”物”裡頭容易流失的,容易散發,容易被

蒸發的也叫金,這個東西也就是沼澤的論定.它把肺比喻成沼澤(兌卦),因為沼澤

28

是死水,它不活,之所以它是容易散發,容易被蒸發的東西,也叫金,歸類的時候它

沒地方好歸,因為他們認為原來的四行都很完美,但到最後卻一塌糊塗,就給它全

歸在肺裡.也許是有它的道理存在吧。

肺從人體來說是呼吸的第一道關口,可是肺最容易被外邪所干,它容易被氣機宣

,你看看,古人說呼入肺與肝,呼出心與腎,脾取中州,是呼吸之間,那麼你看看

這些傳染病,除了肺病,就是肝病,除了氣機病,就是血液病,別的都不會感染,唯

獨屬於肝肺系統的,就是魂、魄相系統的這些東西,都會被傳變/染.....

首席:腸道呢?都有傳染病呀。

师父:陽明是屬金,歸肺,小腸是屬火,歸心,它這種東西呢?只不過是說一個屬陽

,一個屬陰經而已,它跟臟腑去一樣的取金。

平民医学讲座之五行辨-淫之初-丙丙

我記得我學的時候,有這樣的一個圖

一火二水三土四木五金,不管是形質的東西,還是跡象的東西,都是這個樣子, 土

是無處不在,但火土歸化呀,火跟土亦無處不在。說白了,五行裡相互之間都有一

點關連,而且它們的關係是割不斷的,就像火、土跟下邊的水,水在下而火在上。

火呢,沒有土是不會運的(曾提過:土為火基)它這個土是”形”,不是純土,它是

”形”為土,也就是在火運的時候,就必須有一個讓它流通的渠道,把這渠道叫

"土",土也代表形.

之所以在過去的五行裡頭,它把土的病叫做"淫" .淫氣,它是沒有一定的規則,那

裡都可以去,跟甚麼東西和成”淫”,但大體呢,這個淫是以土為基礎的,就是說

以質,以氣的變化來說,風寒暑濕燥火,都有淫,但唯獨說”淫”比較多的,是水、

,別的很少,而且沒有火淫,因為有火的時候,它根本沒法再淫,之所以我們在辨

五行時,只要是把氣的東西跟質的東西分開便成.那麼你便領會到它那個東西並

不是那麼單純,因為古人在理解了這些東西以後,在歸類時於沒有文字的情況下

造成的形象,慢慢才獲得流行,最後才形成文字的出現.

29

平民医学讲座之五行辨-淫之初-丙丁

淫之初

在過去的時候,淫是沒有一定規律,到處可見,春天的,以風為淫,夏天只有暑淫而

沒有火淫(亦即熱淫). 秋,燥濕相結也叫淫,冬天沒有”寒淫”,一般用清下,痺

等等的字代替了,因為冬天的相淫是不走中間,不入腸道.

所謂的"淫",只出現於六腑,也就是說當臟病與六腑有一定的干涉時,才叫”

”,當本臟病了以後,本臟沒有反應,而從其他臟腑反映出來時,也叫淫.比如"

淫大腸"吧,大腸風淫時,大腸並不會出現甚麼異常的反應,除了生過孩子的女人,

可能就是得了腸淫會導致便秘,其他的情況下..........你比如男同志吧!,腸淫

往往就是腰痛,腹脹,糞便一撥弄就跟水似的"呼休",這便叫淫,但是在本臟,在大

腸裡不會有毛病,沒毛病的體像,之所以叫淫。

首席:這個"淫"是從那裡來的?

师父:是從大腸的本臟而來,在內經裡頭,古人好像特別重視大小二腸的雙淫,古

人說小腸淫就會先剋到肝臟,肝病呢,就會血病,血病呢,就會骨病,骨病就會髓

.就是說它在互相”相間”著,相剋,說大腸的時候,說"腸淫則腰如折"當腸道

的濕與熱交結而腸道自我腐蝕的時候,它的腰痛比腎虛的腰痛還利害得多,而且

這種疼痛連腰(月少)都會痛,大腿的內側也會痛,這也叫淫.

這種"淫"是一種病的泛指,當風寒暑濕燥火.....沒火(重申,淫是沒火的),是風

寒暑濕燥五者在人體為患的時候,都可以說成"淫証".當淫在六腑出現的時候,五

臟都會出現証狀,之所以古人在說任何東西的時候,都是個籠統概念,不是像現在

分得這麼明細.

首席:你現在把風寒暑濕燥 都按季節來分,但臨床上你都不是按季節來分的.一

年四季都常說病人是濕淫

师父:因為我說那病人濕淫的時候,他體內的濕確實在淫,沒有見風呀!風淫會痛

!當你看著風淫的病人走進來的時候,他會痛得咬牙切齒

首席:那麼冬天也會風淫吧?!

师父:冬末初春的時候會有風淫,但在這個季節(春末)就不會,多半是濕,因為風

到現在是化濕的,五氣相化,就感而為病,如果我們想利用這個五行的話,最好是

多觀察一下,因為在古人了解這些東西的時候沒在現在人這麼精明,因為他們的

意識在初萌狀態;而我相信在坐各位都很聰明,是吧?!這其實很簡單,脈象說白

,是一種大自然與物質的對換,也就是一種比較,一種類比,要是理解好自然的

,理解脈就應該沒甚麼困難。

30

首席:那你說的風淫濕淫,在脈上是怎麼區別呢?

师父:它跟四時的脈都是兼並著

首席:春天淫的脈跟夏天淫的脈上是怎麼區別呢?

师父:春天風化濕, 你看著春天還是寒的,但是萬物都在長,你知道為甚麼嗎?在

春天的時候,陽氣慢慢從地底升上來,當地氣升的時候,古人叫"乃",不叫昇/升,

升說的是太陽,而我們說的地氣升騰是

它這個氣是從地底上冒上來,我們現在說的感冒,就是從這裡來的.冒,就是指地

氣冒上,叫"乃" .而"感",是四氣相肆. 這個字

從戰國的時候,就成了”感字”.而這

就成了"冒"字.

春天的時候,由於陽龢的關係,就是太陽跟地球的距離的關係,,陽龢在地底裡慢

慢升上來,就形成了一種 溫,溫化.當時氣在溫化的時候呢,萬物都會復蘇,所以

萬物的復蘇都是溫化,到了春天的時候,即使是再乾燥的天氣,甚麼東西都會長出

,沒有一個界限在裡面.這就是天地的大觀!

首席:那.......是不是說在春天右關的脈動得利害了,就說他是風淫了?它往上

冒了,冒得過了,這便叫淫吧?!

师父:如果要在寸脈上見,應該是見滑,如要是在關見的時候,應該微牢,在尺上的

,應該是澀,這就是春天的淫,你怎麼會把它們弄得亂七八糟的呢?

首席:嗯....嗯....你這是甚麼理論?

师父:這就是五氣相淫的理論,哈哈,我不是正在給你們說"淫"嗎?

首席:為甚麼你說 寸滑關牢尺澀呢?愈往下愈澀

师父:天本身自已沒有氣,你要是說到這一點,我就給你說得清楚一點,就是天只

有光而沒有氣,光跟氣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東西,如果要是自然界裡頭全部是氣體

的話,那"光"就根本看不見了.光是一種熱能,而氣呢,是一種態能,氣是形質裡頭

所散發出來的東西. 這兩種東西在相結的時候,它就會有不同的變化,你比如春

,它有"生"物的基礎因素,而沒有"長"物的基礎因素..

31

生是生,長是長,而生呢,就必須靠春天的風,二氣相活/龢.,就叫風, 風字呢,在

古時是這樣寫

它是代表陽龢,不是代表我們剛才說的病態的這個風,自然

界的活氣,也叫風,是這個風

自然間的害氣,也叫風,就是這個風

這個字的演變也就是後來說的”蟲在動”, 它們都不一樣.當時的龢字是沒有

,它是用這個風

來代表,而龢字呢,是古人很象形的利用吹的聲音去

造出來的一個字 (龠) 這個東西是個樂器,就是我們吹出來的聲,確切一點來說,

應該是排列得很整齊的竹管,它是個象形字,加上這個”禾”,就是個龢字,也就

是和平的”和”, 起初沒有這個"和",”龢”字的演變就是當人們用東西吹奏的

時候,也代表著萬物的相和,都是相混合的,而且都是在一起不能離開的東西,這

個龢跟這個和是兩碼事,這個和呢,是一個山理形的,就是體形的東西,它剛開始

的一個象形字是這樣(忘记怎么写了) 就是一個三角,一個方口.它是說,萬物在

四邊轉了一圈的時候,又回到它原來的步伐上,之所以這個”和”就來啦,它很

,而這個”龢”也很晚,當初醫學裡沒有這麼多字,之所以有很多字是象形的,

前天我說的這個 人肉土

古人說這個字的時候,是說:

(音噫)者,橫腸也,就是說最早的時候,它是橫腸??,要對橫腸再理解的時候,他又

怕後人不懂,又說: 橫腸者,儒也.儒字在當時的意義是短,小,,幹,煉, 當時沒有

儒門,它是後代人利用在儒家的儒字.

人肉土是很短的半截腸子,可是究竟是甚麼東西,古人也沒說,我也沒弄清楚,反

正我覺得它是胰臟,因為從象形來看,中間是胃, 上面人的食管,而土就代表著胃

下的一塊肉,之所以我覺得它就是胃下面的一點東西,也就是現在所說的胰臟,但

曾有一段時間....可能是在西周吧! 有人提出異議,說橫腸屬腎,說其

......(被人打斷,應該續說下去)

32

首席:你剛說天氣甚麼的...而我問的是為甚麼春天的冒上脈是寸滑尺澀關牢,這

應該怎麼理解呢?

师父:氣物的變化,這是很簡單的道理,你找一個東西,放在外邊,每隔十至十五分

鐘去抽樣檢查,去看看,你就知道為甚麼會這樣.淫,是"著物" 這六氣的”著

”,就是淫 淫有相蝕,腐蝕的意義,它與空間有關係,當五行的”金”淫的時候

是氣淫.你把鐵的東西放在陽光底下,也會生锈,也會腐濁,你埋在土裡,它也會生

,也會腐濁,這是氣淫.”六氣著物"為之淫,就像一個碗,你把它放到外面,早上

它是濕的,這就叫淫,那麼這個脈象你還有甚麼難找的呢?是嗎?

首席(對所有人問):你們都聽懂了嗎?

眾人不語

师父:大體就是這樣....,"有著即為淫",

六腑是陽臟,這陽臟本來就是淫氣, 但是呢,很自然的,這些淫氣在它自已的範疇

,都有它自己的”度”,我們得講究這個"度",在它適應的情況下,就不叫淫,但

當它超過了它所要的範圍以外呢,它就叫”淫”.淫,也就是代表著太過,"臟不足

而其氣太過”,就叫淫.

首席:如果我在夏天碰到淫,會怎麼樣?如果在夏天水濕太過,我估計尺脈會滑,關

脈是鬱,然後寸脈應該是澀

师父:去你的! 這是甚麼意思?!在夏天,濕淫都會好轉,還會有病嗎?所有的淫証

到了夏天,都會往表層發,濕淫到了夏天時,往往皮膚搔癢,這就不叫淫了

首席:那就是說夏天沒有淫病了

师父:對,都被暑熱表出來了,它們都由裡証化成半表半裡証了,例如皮膚搔癢,皮

膚乾,發澀,有些皮部覺得寒涼,冷木,到夏天都是這樣,它們是由深層表出來的,

如果你的淫氣到了夏天還不散的話,應該是風濕病.因為除了”風濕”是暑熱表

不出來以外,別的東西都會表出來.六淫病中的濕淫呀,寒淫呀,到了夏天都會症

狀減輕或消失,惟獨不消失的就是風濕病,痺症,再沒別的淫病可言.因為它表出

來時,已經在體表的時候,淫也就不成淫了,淫會化成風,在暑熱的季節裡它會隨

風散於皮腠之間,它只見細,弦脈. 若你到了夏天還要強求六淫病的所在的話,那

麼就深取,很深的去取,在觸筋之間,當你把脈時摸著了筋的時候,它要是原本就

有這”淫"的毛病的話,就會在那個地方出現,就是一種微滑裡帶點牢的跡象,別

的地方都不會見”淫”,因為到了夏天,由於暑熱的關係,它會蒸出來.

秋天是淫病最多發的季節,因為在夏天的暑熱裡面,皮腠,肌理積了好多液體,人

體要散熱,便必須要水,水液在運化過程中,有很多殘渣餘液的東西,它就留存在

皮腠之間,形成濕,濕在長夏時還沒有具體的說對那個臟腑造成危害,可是到了秋

,這個濕象還不當位還沒有歸化的時候,,它又被燥給按在那裡不動了,把它給

困住了.當濕受燥相困以後,就會慢慢尋求它的路子,就是慢慢的往回迂迴,就好

像兩兵爭鬥一樣,濕會找一個合適的時機往回走,從而就導致肺,以及氣機上的一

些改變,比如咽喉,口腔皮膚病,屬於氣機的病都會在這段時間發作,相結合.這時

候人會感到悶…………..

33

首席:那就是說秋天你取"淫"這個脈時你是著重於寸間嗎?

师父:對,秋天的淫,淫燥相結,就是肺病,凡是所有肺病,都是來源於秋天,比如現

在的神經過敏,神經病,都是由於秋天飲食不當而導致的,有些是節氣感變造成

,多半人是來源於飲食不當,像皮膚病吧!皮膚病的來源只有兩個,第一是氣機

感變,第二是飲食不當,我們看著"金"這東西很強韌,但它受氣機的左右最明顯,

你看看鐵物在水裡頭,它可能會慢一點生锈,可是若你把它在土下埋著或者在見

不到陽光的地方放著,它就會起皮,一層一層的剥,這種剥象就是一種”淫象”,

不管四季裡六淫的那一淫在人體內去病,都是環環相扣,一層一層的在剥離,所謂

的淫,就是一種腐濁.

平民医学讲座之五行辨-淫之初-丙戊

首席:你再講一下冬天的 yin 吧!你不是都講了三氣了吧?

师父:唉,yin 在經過秋天到了冬天以後,把氣機所感的所有邪氣,都會....."肺

之有餘而蓄/輸之大腸",由於臟氣到了換氣的時候,根本容納不下別的東西啦,因

”臟”是很有規律,而且它的空間就那麼大,那怎麼呢?在秋天人們體內還能容

納那麼多濕,可是到了冬天就不成.要是濕還存在在肺裡頭,就會成為寒嗽,之所

以它會盡量的把裡面的垃圾全部輸送在大腸裡邊去,"大腸不已,則 yin 於骨".到

了冬天,在秋天的濕就被肺把它當做垃圾推在大腸裡頭,大腸消化不了這些”yin

”,又推不出去,怎麼辦呢?它就會很自然的附著在人的骨頭上去,這寒病就是

所有痺証的來源.

冬天的 yin 在輕証叫清下,在冬天就會覺得 浮/忽冷,四肢厥冷,就

是由於肺把它當做垃圾推出來,輸送到大腸裡頭,大腸消化不了這些 yin 液,又推

不出去,人便會覺得腹脹,冷,四肢寒涼,這便叫清下,是輕証.而重証呢,就叫做濕

,因為它 yin 於骨,之所以便叫做濕蝕

首席:那你冬天說的腸 yin 是指清下還是濕蝕呢?

师父: 腸yin是一種清濕的東西當它還末形成清下証,就叫腸yin,為甚形不成清

下呢?當一個人在腎水足的情況下,是造不成清下,只有腎虛火旺的人才會造成清

下証,而這種腎水充盈的人只會變成腸yin.

在秋天,肺把濕去不了,然後放進了腸裡面,在腸裡面它想推出去

又推不出去,它想去把它推到別的地方去,跟倒垃圾一樣的,從我的家推出去,又

不出去,怎麼辦呢?它就會”自”yin,在大腸裡自蝕,就成了腸yin,一般腸yin有

好多証狀,但最主要的是大便無度,沒有適度的時候,有時候食得好,一天會拉三

四時,食得不好,兩天三天才一次,也就是說它的乾濕次數極不相等,這就叫腸

yin,腸 yin 的人跟腎臟病差不多,之所以在我治病的時候,我從來沒有把一個人

當成腎病去治,除非你是得了結石,或者腎臟真有病,在沒有病的情況下而出現腰

,我都是按大腸去治,而且沒有治不好的,雖然大腸這東西雖然跟骨頭風馬牛不

相及,但是大腸病了後,它會”yin 骨”,就是說會附著骨頭.

34

平民医学讲座之五行辨-淫之初-丙己

骨頭的表層有一層粘膜,古人把它叫做原膜,它是一種很薄很薄的水液層,就

好像是一層濕.當原膜運行不暢時,就會出現筋骨的毛病,所謂的 yin 於骨,就是

yin 到這層原膜去,它不是說把骨頭腐蝕壞了,它是把骨頭與筋骨之間的那一層

膜弄得乾燥,從而令人的動作曲伸變得很難,你想走,也不是那麼流暢,因為失去

了潤滑的東西,之所以我在治痺証時,是多數按大腸病去治,而從來沒有把它當成

腎病去治.因為腎致病嘛........把個比方!人多數是他病而不是自病,人們自已

都不想得病,都想活著,但是你的環境,你的條件讓你不得不病,這就是"他病".腎

也是,骨頭也是,雖然它是無知的,但是愈是無知的東西,比有知的東西的保護更

為嚴謹,之所以它就把自已的毛病傳給別人.....我就按古人的方法,把它們認為

"他病",故我不認為是腎病,若腎病是一種”自病”,那麼就是當腎水枯竭的時

,才會有這毛病出現,在一般情況下人的能量還沒有耗盡,你說腎會自病嗎?不

會的.之所以你們在看病時得要想想它會是怎麼得的,它的機理是甚麼.

冬天的 yin 是從大腸來的,不是從膀胱而來.當膀胱感邪,到了春

天受風邪所擾而自 yin 時,就形成了癃症,膀胱感邪以後,它叫自yin,"自 yin 不

,則為前癃". 古人把前後就叫前後,沒有別的名稱,,男子形成前癃後,會得前

列腺症.女人呢?當你冬天受了風寒,把這東西清除不盡時,女人就會成白 yin,也

就是說由於陰濕引起的下邊癢,外陰難受。

首席:你常說癃是濕熱導致,怎麼現在成了風熱?

师父:這是兩種東西,你是怎麼去辨別呢?一種是在人沒濕熱的情況下,一種是脈

,浮取不得的,而我說的是前者,你在專門說的癃症,可是我現在說的是yin.

首席:那在冬天時的脈象都是沉取的嗎?

师父:對,沉滑。

首席:那腸 yin 在冬天來講呢?

师父:細而軟,但是冬天的腸 yin 是與五運六氣有關,你得根據脈象跟運氣的循環

去推.

長夏之 yin 在寸關尺三部之間(濡而散便為 yin)

35

平民医学讲座之五行辨-淫之初-丙庚

师父:這是從三部裡去辨,寸關尺裡頭去辨,夏天的時候為甚麼你在右關上去辨,

因為夏天(長夏也是)取代君火的是胃氣,之所以你可以在右邊的關部去辨,兩寸

不見相 yin,兩寸相 yin,就是肺或者心已經完蛋了,兩寸不敢見 yin,這兩個地方

不能有 yin 病,要是的話,你只能切了或者不要它或者已經到完蛋的時候.

首席:那正尺呢?

师父:正尺敢見嗎?會是癌症,或者是現在很不好很不好的人都害怕的那一種病

(愛滋病?),因為它會泛火.如果要是真的是”yin”這種東西,雖然是屬濕,但它

比君火還要利害,它一遇水,水會沸騰,這種脈的出現除非就是這種人,別的病,那

怕就是腎癌都不會.

首席:yin 是屬於熱象的嗎?

师父:yin 會屬於涼性的嗎?你見過我開方子時,說 yin 是涼象的嗎?

首席:若 yin 是熱象的話,怎麼在脈上還是細軟的呢?

师父:你以為怎麼樣?命門火就要大的嗎?那三焦火是不是要燒到人們口都合不

?火有很多種,命門是火,丹田也是火,就是說原來說的元宮,就是火,命門也是

, 心也是火,小腸也是火,腦也屬火,那它們又是不是都同樣要冒出來呢?你怎

麼到現在都不明白這個火.....唉!

首席:哦:原來細脈也是屬火的

师父:要看它是在臟還是在腑,在我還是在他.我就跟你打個比方,胃火吧,它可以

導致膽病,而胃火的”大”是來源於它反刑膽,使膽氣不能下而導致胃脹,胃本身

的火呢,它沒有甚麼症狀,只是令人覺得不累似的,好動,口腔有一點點不順,牙齒

上火,出口瘡之類的,但本臟不會有任何症狀,這叫本火,就是說它在本臟的,而它

在膽就會形成腹脹,就是胃脹,胃氣如果要是亟下,它會導致小腸不收攝,從而心

慌意亂,就是自已的理念從來沒一個重心.這回我想幹這個了,幹了一會,說休息

一回吧,等我休息起來時,就把這東西要放在一邊不繼續做下去了...你要明白是

"本病"還是"他病"

首席:哦本病的火脈是沒有明顯的改變的

师父:對,因為五臟六腑都是用火去動,火就是一種能量,它在沒有能量的情況下

是不會自動,自動是必須有一定能量的來源它才會動,在動的時候都是火象,而這

種火都是本臟的.本臟的火不會犯病,就是見耎/濡/ 大脈,而本臟的火呢,它就

是這樣,如果胃火要是到了膽,它就是細,如果它到了小腸,就不是細了,它就成革

,也就是說它去刑不同的臟腑,便有不同的脈象出現,它不是一定的,本臟根本

36

不會先病你要是說火,甚麼東西都有火,它本身也有火呀!腎臟是水器,但在西周

初年還把命門火給安納去裡面,它不安納去,腎又能怎麼動呢?是吧?!

首席:我記得若胃去刑膽的話,應該是耎或者是...

师父:不會...它不見細才不不算, 胃是土,土是平的,膽是木,木是直的,小腸是

,這兩個東西就是一個本臟的火,一個是入膽,一個是入腸,它會怎麼樣呢?火在

空中裡頭燃的時候你看著它大了嗎?比如一根火柴,你能讓它有多大?

首席:它細是因為木是直的嗎?

师父:對是因為木是直的而且屬風,之所以它把所有木跟土的脈象合起來便見細.

革是一種虛脈,牢是一種實脈,為甚麼小腸會見虛脈呢?因為火本身就屬虛,小腸

也屬火,胃火跟膽火......就是土裡頭的火跟火裡的火加在一起,就成革脈了。

平民医学讲座之五行辨-淫之初-丙辛

首席:我到現在還不清楚小腸的脈是從那裡看?

师父:小腸的脈是從它的象去取,小腸是滑,大腸是澀,我在看病的一百個人裡有

七十個人是按澀去取,一百個人裡有三十個人是按部位去取,按部位取呢,要是左

邊關上見,它是為本病,要是右的關上見呢,就是便秘引起的本臟火,因為下不利

令大腸起火,大腸與小腸相鄰,之所以就叫" 互火",你得要很明細的把分清楚,只

要你親自摸索,手往上一搭就清楚了

首席:你說小腸滑,大腸澀,那是不是我只要在六部脈裡碰到這兩脈就是臟腑

师父:一般是這樣,但你還得要把你本身...就是我原來所說的,把五行分開,

首席:按我的理解,五行的滑脈是不是金行人?

师父:對對對,你理解得很對.

首席:真的嗎?

师父:真的!

首席:那麼我隨便的碰到一個澀脈,就能說它是大腸脈嗎?

师父:你說的是一個怎麼樣的澀法?澀是一種阻象,你如果要是把澀脈全當成大腸

,那你就飛了,那你肯定是東坡先生第二代,因為五行是引動六氣變化的,當你

分清楚時,在那裡見便當然是在那裡病,但它也脫離不開它這個澀像,但不是純

,你得弄清楚,它不是純澀,比如說春天的浮,是浮大而散,夏天的浮,是浮大而

,這個澀也是同樣的道理,它這個澀不是說純澀,而是澀裡頭還有其他的象在裡

37

.

首席:還有其他的甚麼象?

师父:我剛才不是舉了例嗎?

首席:那麼我在寸上見澀脈也是大腸病嗎?

师父:在寸上見一個怎麼樣的澀脈?

首席:就是你說在澀上帶著其他的

师父:帶著甚麼?

首席:那就得看四季了,在冬天的話,應該是帶細,春天見澀,應該帶浮,夏天帶緩,

秋天毛

师父:你說的是春天的寸脈見澀,第一是肺,第二是心,兩寸就是心肺.若是在肺

,就是常脈,沒甚麼病.若是這種澀在心臟的地方見,便是腦袋有問題,這是不容

置疑的.你看,除了八綱脈,別的脈不能在脈的正部份見到,這是一個至為關鍵的

,就是說,除了八脈以外,別的地方,像革,牢,滑,澀這些脈象,都不能在臟或腑

的本部見,它只是一種 象,象就是說在它的前面來的,你如果要是在本位見那就

麻煩了.若是關上春天見澀,那就完了.

首席:八綱脈是那八脈

师父:,春弦夏洪.秋毛冬石,浮沉遲數!

首席:有時你說病人膽風,也是在關上正位見滑,你剛說滑不可以在正關上見,但

它也能見呀!

师父:這滑脈不是由大腸形成的,而是膽,膽跟胃,是在本位見的,它是雙關見的東

西,而大小腸卻不可以在寸上見(本位上見?)因為寸上是上焦,而小腸的本臟是下

,之所以不能在心臟上見.你在關前關後都可以見,就是不能在寸上見.

首席:哦,若從部位來說,只要不是在雙關上見,都可以說為大小腸之脈,是不是這

樣理解.,

师父:嗯,只要該脈不帶滑不帶澀,便不是大小腸病!

首席:而且小腸是在左邊見,大腸在右邊見,是不是?

师父:這不一定,右左的兩關的上下不管,它在右邊見滑脈的話是小腸去病/氣併

大腸;而左邊見澀脈,是大腸去病/氣併小腸,你要是在關尺之間見,那肯定是看誰

病誰,在上還是在下,只要你把上下左右分開,這就成了!

38

首席:那關前又是甚麼病呢?

师父:關前也是大小腸呀!還有一點你必須要分辨的是,關前你若見濡脈,那可不

,關前見濡脈是胸膈的脈象,也就是說在肺之外又多了一點甚麼東西,比如說這

(模仿了多種咳,嗽,嗌的聲)你就可以看它是心去併/病還是肺去併/病,得結合

本部脈象和時間,別把自已放在宇宙之外,要在春夏秋冬,而且天氣的陰與晴,都

得弄清楚,把自已放在物內,不要在物外!

首席:你剛說百分之三十的人定大小腸的本位而不以滑澀來辨,這是甚麼根據的

?

师父:哦,"形不當而氣當"的是一種,還有 時不至而脈至的,這是另一種!

平民医学讲座之神氣精血髓-丁甲

凡屬於動物也罷,植物也罷,都有”神氣精血髓”的五精,這五精呢,有三個很濕

潤的,”精,血,髓”,這是任何動物在基本條件裡頭必備的,它們在體內必須與形

並存;神跟氣呢,是基立在"形"之基礎上.據古人說,"神"這個玩意是在人眼睛

(目)裡面,气呢,是在人的表面上,也就是在你整個臉上.

人跟動物一模一樣,但口裡能發出任何聲音,而且舌頭也特別靈便,這便能說話交

談;動物由於舌頭發育不好,之所以牠們不會發出好音,那怎麼辦呢?動物傳遞訊

息是靠眼睛,每當兩個不同的動物相遇,在未動手動腳前,它會一個動物盯著一個

動物的眼睛去看,看誰的神跟氣勝過對方.之所以有些動物不需要打架,弱者一旦

在神氣上被打敗了,便趕緊夾著尾巴跑了.

神气在人體內體現得最為廣泛,你看看,人的富貴與貧賤、實力強與不強都在人本

身的行動與他的氣色上會體現,也就他是神氣.要是一個人的智積累到一定程度

,,會轉換成气.首先,他會氣很盛,而且說出來的話是別人沒法駁的,這叫气.那

麼一個人不言而懼(??),由於那人本身氣質的特異,才會造就了神.智是屬水而气

是屬金的,神是屬火的,從五行來說,它是相克的,有的是相刑的.

可是在五行的應用裡頭,有這樣的話:”生即是死,反即是生".為甚麼說”生即是

”呢?因為生是事物的開始而死就是事物的結局;當它有生的時候,就必定會面

臨死亡,因為它們是互生的.

例如木生火,如果木旺了,就會死火.火是需要一定数量積累而成的.它們兩者等

於正比才是生;若要是以強凌弱就是死,旺木去生弱火,這就是死.雖是相生的,

39

但當事物強弱分判時,弱的一方也沒有精力去承受這麼多,之所以就克死了,憋死

.

”反就是生”,相反的便是生,就是剋出”生動”,剋出它的活力.讓它從相反的

結果變成所需的氣機,變成它們的營養.例如,水是剋火的,但是火卻可以溫水.火

是被水剋的,可是當火臨水時,它們是互相作用的,水的昇動就是從這裡來的.

, ,在這就是"反即是生"之義.

任何東西都有兩種結果,一就是生,二就是死. 生是因為它合理;而死呢,是因為

它們不合理.,為甚麼不合理呢?就是違背了自然的規律,與它本身的形氣不相符,

這就形成了死亡的信號.

我今天說生即是死,反即是生的意思就是說,任何東西都沒有絕對性,世界上只有

兩種結果,一是生,一是死,但死並不等於死了,而生也不代表它能一直生下去.當

你面臨病狀的時候,不管你是生還是死,是出現了較大的差距,這種差距古人把它

叫做”病”.

古代的“病”字原來不是我們所見的這個病,它是這様寫的

當人不能自已運動,無力運動時,都叫病,但是人躺在床上休息卻不叫病 .

古人的息字,是這樣的

“息”不等於躺在木板上,古人躺在任何地方都叫”息”,它是一種很自然的邏

輯思維.

這是一張病床

古時專門用來存放病人的,叫”床”. 把正常人居住,在上面睡的,叫寢

,跟我們現在活人睡的床是兩個概念.

寢跟床是兩種不同的概念,寢是休息;而上床,就是病倒了,這是古人對文字裡頭

的講究,每個字都有它的形成規律,

40

病這個字是怎麼來的呢?它是併

(古字)這個同音字的階音,也就是把兩種不同的東西給捻在一塊了,使兩者不能

形成一個循環啦,這便併在一起了,而"病"字的發音就是來自於"併". 古人說:”

病者,併也.”就是此義.

因為病,讓你陰陽混亂,五行癲倒,互相粘連在一起,沒有分明的條理,這叫併;而

疾病的病是因為你陰陽錯亂,五行癲倒睡在床上而起的,

在古代病分兩種,一種是自然的 ,一種是不自然的,自然的病是由於人活到天年,

把生命活到了本身的極限, 與自然而終,把山洞弄個穹窿,給放進去,然後給你留

一個小眼,讓你自生自滅,這就是天年的病,是耗竭之義,他的生命已到了盡頭

. 氣血筋骨髓完全已經沒啦,像燈一樣沒油,這就死啦!

不自然的病.就是前文所說人要睡倒在床上的病字,都是不自然的,有兼併之義,

平民医学讲座之神氣精血髓-丁乙

神氣精血髓是物物都有的,但是在這種條件裡頭,它有一個規矩,就是則.古人說

則有四:權、衡、規、矩,把它分為四時,立為四種法則,這不用我再多講,因為權

衡規矩這四字在《素問》裡是出現得最多的,而且在你們學的課程裡是對權衡規

矩瞭如指掌的.則還有四用,就是生長成熟. 我們的古人是用甚麼東西去看病治

病的呢?他們就是利用這八點.權衡規矩跟生長成熟,這就是物質的對換規律.咱

們認為你是病了的呢?春天用權,在每一個春天都用權去衡量它病的所在,

,就相當於間尺,是古代量器上的一條繩子;又把量器上面吊的鉈叫衡,意思就

是利用各種自然的渠道去衡量這個人究竟是那裡不對,很簡單.古人的思路簡單,

但做起來很難,因為這種衡量必須有一個很有法則的東西,才能把病弄清楚.

古人在說則的時候,說 :"則有法",也就是說你想把它完全規範起來,而且去看那

個人是病與不病時,必須有一定的方法,這種方法又來於何處呢?便是來自於自

.我們天天所處的空間都是自然空間,包括我們順心的,不順心的,我們有心思

去造的,無心思去造的,都處在法則的兩個條件,一個是順,一個是逆.

41

當我們順著自然規矩去運行時,這叫順.當我們不了解自然的法則,沒有這種規矩

的理念,在自說自話,自已左右時,便叫逆.在順、逆裡面,有兩個作用,所謂的順,

就是反轉,所謂的逆的,就是顛倒.在反轉跟顛倒之間去平衡它的比重.權衡的這

些比重就是我們所要看的結果,就是:他是病了吧!?是那裡病,怎麼病,病到甚麼

程度……等等

其實有好多東西呀,是我們自已本身應該就是知道的,而由於我們理念的差别,它

們就會變得模糊,麻痺,大意,不知道.別說一些高深的東西吧!就光說我們目前所

見的一切. 例如水吧!任何人都離不了,我們天天都在喝,都可用,可是你們有沒

有衡量過一滴水在四時的變化有多大?! 水的本性在冬天顯得淋漓盡致,而水為

甚麼歸類在冬天,就在這裡.

冬天的水是利害各半,因為它回到了原來本身的條件,一滴水也就是一滴水,它不

會因冬天的熱冷去膨脹收縮.同樣是燒水吧!在冬天水沸得特別慢,不是因為氣

,而是因為水本身變特別沉重.

一滴水到了春天的時候,可以比冬天大一倍!而水本身的凝聚力又很強;這一滴水

到了夏天,它會變得特別軟,好像是沒有骨頭似的.春天時的一滴水滴在土地時的

消失時間起碼用半秒;可是到了夏天,別說土,你把水滴放在木頭上,可能它還不

到四分之一秒就沒有了.

到了秋天,這一滴水會變得特別濁污,你把它放在一個密闭空間裡,它也會變色.

從無色到有色,而且它就像是唾涎似的,帶有一點點粘性,也就是說水到了秋天時

是在形物體內危害最強烈的時候,之所以古人把秋天的一滴水比喻了淫.而”

”也就是根據秋天的水而來的.

古人把所有的病又歸為六淫,就是風寒暑濕燥火,淫是濕熱, 淫是一種暑濕呀!古

人在說六淫的時候,雖然沒有說得特別明細,但是在六淫裡面,除了濕以外,都叫

.說六淫的淫呀!歸其根本就是六蝕, 春天叫做風淫,到了夏天叫暑淫,秋天叫

燥淫,到了冬天,叫寒淫.還有一個最關鍵的,是濕到了秋天時,它是不潔淨的.我

再重覆一遍剛才說的話,水到了秋天的時候是不潔淨的,它不純粹屬於水,之所以

這個病叫淫.淫不是水本身,而是水裡所有的東西本身,那麼這些東西是甚麼呢?

就是包含了風寒暑燥火,

水裡面會有火嗎? 答案是有的,因為水裡面本身就是有火,要是水裡面沒火,那水

就成了死水,它就不會淫,它就不會在任何物質的體內去循環,正因為水是活的,

那麼火淫是很正常,因為火在燃動著它,火使它的寒冷變為溫和,之所以六淫裡的

其他五淫合併起來跟這個淫字,就變成了四季的病.而病,也就不過如此而已,沒

別的甚麼病,不管你是甚麼病,不管你有多少類型,它就如此.

42

平民医学讲座之神氣精血髓-五味补泻-丁丙

例如肺病到了春天需要怎麼治療,你是虛還是實,你是熱還是寒,我所用的就是根

據它的氣味本身,首先要知道的是這味藥的溫熱寒涼的性情,然後利用它的酸咸

苦甘辛這五味去合成一個自已認為合理的方子.當然,你自我認為合理時並不一

定合理,之所以有些病治得易,有些病治得難,那是看你的方子合理不合理.而這

種治病的規律就是甚麼呢?也就是古人說的那三句話,九個字,剛才我剛說

.....形歸氣,氣歸味,味歸化

肺的本身味是屬辛味,辛包括那種很不自然的一種味.古人的辛有三味,包括臭

,腥味跟嗅味.

這個嗅,不是我們所說的嗅覺的嗅,而古人的嗅呢,就是讓你的七竅覺得很難受的

,叫嗅.就好像金屬歸化的味道,叫嗅.可是要說的我綜合的味,可能你們也懶得

,我也麻煩去說,因為辛的本身是辛味,在春天時,這辛味是補肝的,就因為它的

辛散,春天才能升發肝陽,之所以春天就是補的.用來治肝,辛味就是補藥,夏天用

來治火,用來治心臟,這個辛味就變成瀉.到了秋天,辛味用之於金(肺)本身,就是

.那麼秋天用甚麼讓它補呢?你們都清楚,在內經裡面有"酸勝辛"的一句話,秋

天的收斂就是補,到了冬天,辛味就成了發表的藥.

記住, 味是跟著季節變化的,若把它從季節上剥離開,就錯遠了.同樣地,我所用

的藥味,都是以這個為最基本的原則去治病,不管你是甚麼病,我都是這樣去治

,沒別的路徑可走,除非你是用一味藥去狠追猛打;如果有兩味藥在一起時, 藥

本身的藥性就等於無了,因為另一味藥會削弱你,它會把你聚結的氣散開,到了臟

腑本身的時候,有用無用,在兩可之間。不論五臟六腑,奇恒六墟,你只要是用”

”去治,病想跑也跑不了.因為我的味裡面很有粘性,很有吸力.一個方子裡面

的味是五味俱全的,它有一個主味,有一個副味,有一個使味,這三種味的形成就

等於是你喝了一盤萬能膠,想跑都跑不掉,這就是我治病的方法.

比如春天的血泣,我的主藥是辛味,副藥是苦味,使味是甘味,,這很簡單,肝病同

如諸此類.不過是用的人不一樣……....

首席:就要看對方的五行相屬

师父:對,

首席:辛味作主味是用來瀉它的氣嗎?

师父:這是我已經說過兩次的話,辛味在春天叫補,是升發肝陽用的,你說這能叫

瀉嗎?血泣是屬於肝臟的病變,我發現你還是有點....心不在焉

43

首席....春天在腎裡頭甚麼味是的呢?苦味?辛味?

师父:我跟你說了嘛,如諸此類,五臟,五味,可以類推,我跟你打個比方已經足夠

,別的請看內經,裡面說得清楚再不過了

首席:那為甚麼副味跟使味要這樣配伍呢?

师父:因為血泣是一種實積、是一種營養過盛,之所以春天的苦就是散,春天的苦

就是泄!

首席:那用甘味是用它的性來緩嗎?

师父:差不多,但還錯了兩站地.

首席:那你用甘味是甚麼意思?

师父:使藥呀!使臣藥呀!先生,就好像你要去一個地方而不知道那個地方,怎麼辦

?找一個人問問,你問的這個人就是使藥,你找一個人帶著你去,那它就是你的

使藥,使就是使者的意思.

首席:這個甘味為甚麼能使到血泣裡去?

师父:為甚麼不能呢?甘化酸,之所以它才有使的作用,這是五味的變化,古人在內

經裡是一個味,三個變化,酸入胃則甘變而辛化, 就是說你嚐在嘴裡的味是酸的,

但是這個酸到了胃裡的時候是淡的,是碱的,也就是是弱碱性的,就叫淡,而到了

最後的一味,又變了味,因為它不是不變的,就好像化學的東西在互相起反應一

,它遇到不同的物質會起不同的反應,這是味的化.所說的甘為使,就是甘入胃

則化酸,這才是真正的味歸本元.入胃則酸,酸入肝,這就是使藥的作用,很簡單.

首席:若按你這樣說,那我們用藥時就不用著重藥的功能,只需看它們的味就可以

.

师父:當然可以,有些藥我只知道它的味是甚麼,至於你們諗的藥性賦,我就從來

不知道,我也從來沒學過你們那一套.因為你們的那一套東西,也許是學基礎的基

礎時,是有用的,當這東西變成一個方子,成為一個湯頭時,就沒用了,為甚麼呢?

像六味地黃丸,雖然以地黃為主,還有其他藥吧!這藥勁就變得亂七八糟,這能成

甚麼味呀?!這樣食進去的作用是甚麼?它就只能涼涼血,清清火而已,利利尿而

,沒有補的功能,別的甚麼作用也沒用,不管在春夏秋冬,還是在太陽地球,都一

,因為它的味就是那樣,不會再變.

有人腎虛,而且虛到不得了,食了十年八年六味地黃,愈食愈虛,沒有作用;另一個

人腎虛,但附子理中食了不到半年,就好啦,你知道為甚麼嗎?是因為你們從一開

始的認識就錯了,你們從一開始認為是對的東西,恰恰是錯的;沒作用,這東西根

本沒作用. 假如你要是用單味藥去治病,那肯定成,只要你把病認準了,那就肯定

,牛得不得了既經濟又實惠,而且病人食起藥來,藥又不是那麼粘糊,食著不難

.

44

首席:我治腎虛便只需用苦味.

师父:苦是補腎的,但是,記住它的性:苦滯,你知道苦為甚麼會補腎嗎?就是因為

它苦滯,才補腎,腎是怕流利的,水若流利了就沒有水啦!因為水是往下流的,這一

下流,一瀉千理就沒水啦!之所以說苦補,是因為苦味有澀的作用,讓水流得慢一

,這叫補.其實這種補不叫補,記住, 苦補只是理論上的補,但這種東西是不可

作為實踐去實驗的

生地最大的功用,就是利尿;熟地,也就是把生地裡面所有苦味的膠質全用酒揮發

,才有點微弱的補血作用, 熟地的補血作用不及獨活,想想看,那麼你這生地的

"苦補"去了那裡?熟地的"苦補"去了那裡?

首席:那腎不用苦去補的話,該用甚麼去補?理論跟實踐都不一樣!

师父:用咸呀!理論上的不盡然是因為出於第一手資料.古人沒錯,只是說後人的

腦袋會不會轉圈,你的思緒是不是很有規律,理好了,就懂了!

首席:內經上說腎能用辛去潤...

师父:冬天用辛味的是寒証,當你傷寒,受了冬天的寒涼之氣侵蝕時,便能用辛..

古人的話,只是出現於某一個角度,記住,它在說話時,肯定是有前題的,這個前題

下說的話,絕對有用;前題外的,古人蓋不負責,不能胡搬亂套!辛味一過了冬天,

甚麼作用都沒有,古人就是這樣,一個話題有一個話法,不能一蓋搬來就用,那就

等於把自已雙腳套住.除了受寒的人,辛味一蓋起不了作用,若你是要補虛,虛則

多火,多煩熱,這種補,就補回去了!!,愈補是愈虛,補一補就全漏了,就成水啦,水

的活性最大,就放廁所裡啦!

平民医学讲座之神氣精血髓-五味补泻-丁丁

首席:五味入五臟,那奇恒六腑呢?

师父:都一樣,它們都有一個五行性屬,只要有性屬就好啦!它就有歸處,這就是陰

,只要你分開陰陽,那裡都能取

首席:膽吧,也應該用酸味去入

师父:肝是陰器,膽是陽器,那你想想,它們難道連一點點變化都沒有嗎?

首席:但都屬木,都是用酸去入呀!

师父:你聽說過膽是用酸去入的嗎?陰器與陽器的變化,也就是陰陽在本質上的變

,若要是把肝膽分成木頭,那麼肝木就是草,而膽就是大樹,這兩種截然不同的

東西,你說是草需要的水份多呢,還是樹需要的水份多?是草的根深呢?還是樹的

根深.深淺不同.表裡不一,你說它能是一樣嗎?

首席:那膽是用甚麼味呢?

师父:你真是...乙木,可以丙火類之,而丁火是以已土類之,它有個相類,這種相

45

類就像老子很年輕,但兒子大,但不等於老子還末老而兒子就不結婚,是吧!

首席:你老跟我說捉迷藏的話,我的腦袋都不夠用,你不能跟我說白點嗎?酸是入

小草的,那大樹呢?

师父:大樹是味甘的,甘入木.

首席:那脾不是又用甘味去入的嗎?

师父:若是在春天,它是類火,在夏天,它是類土,到了秋天,它是類金的.到了冬

,它才是類肝(木)的,這就是陽(龢/火)與陰(/龢火)的區別、陽的五行跟陰的五

行的區別. 陽的五行在左右迂迴,因為它那道氣是不定的,之所以叫陽,是因為其

動而不靜,之所以叫陰,就是靜而不動,先生,要是老夫子跟你講上半年,都吐血死

,你問的問題都不是焦點,就跟大象抓癢一樣,所謂的焦點,就是五味的補瀉本

,因為陰陽不同的本質就是在於它的動與靜,一個是動的而一個是靜.

,尤其是這三陽臟,它在一年四季都屬於最重要的臟,你想想看,四時的變化,它

跟每一個季節,每一個氣裡面所形成的反應是很大,不像五臟.例如你的肝其實不

是生血的,而是過濾血的,它的作用是把血本身在體內轉了一圈,把血液裡的負重

瀉下來,這就是肝本身的作用,就是解毒,讓血液輕鬆化;而膽不同,膽在白天時為

你消化,可是到了晚上,膽在護衛你的生命,你想想看,膽能就單憑你的一個味就

能補上嗎?

首席:那你補/瀉膽不也就用味嗎?

师父:膽的補,就是要把它那一顆焦躁的心安下來,這是第一個,就是讓它別再忽

悠了,安下來吧!定下來,讓你別搖晃,這一搖晃就錯了!

首席:這也不就是用味去控制膽嗎?

师父:看你是怎麼用味,你要是鎮膽,在春天必須用苦,在夏天必須用甘,這就是為

什麼肝與膽有區別的原因,這區別大了.膽,胃,小腸,大腸,看上去簡單,像是一堆

不起眼的臟腑(前者說的三陽臟?!),可是這五臟的陽臟裡面所統屬的東西,不是

一個簡簡單單的臟器,不能把它們說成像心,或者是肝便能代表的.古人有這樣兩

句話:陽者,陰之生處也,陰者,陽之源泉也.六腑所承受的液體都是陰臟所賦與

,可是陽臟所有的功能是陰臟根本沒法與給的.這就是有陰陽的區別.這陰陽

,問題大了,說得簡單,但你要是把它一點一滴的理出頭緒來,便不是一件容易

的。

膽在六腑裡頭是最簡單的,可是膽同樣又屬於奇恒六腑之一.你知道為甚麼嗎?你

知道為甚麼它有單獨的功能嗎?是因為膽本身就是一個獨立件.膽本身很獨立,雖

然看起來它是肝臟消化過程中把那些很髒的,垃圾性的東西變成液體,輸送到膽,

看上去功能就這樣簡單.其實膽的功用在人體內還起一個生與死的作用,因為膽

安則神安,膽靜則心靜.膽變則腦經變(腦經相當於現在的神經).之所以膽就成了

一個獨立的臟腑

每一個臟每一個腑都按季節變化的,人體一共有四十三臟, 每一臟都有春夏秋冬

46

的不同,每一臟都有補瀉的區別

首席:還要看每一形類的人怎麼跟補瀉的味結合起來吧!那木形人怎麼補?

师父:木形人成就缺水呀!本身就是木病,"水多則浮木",水補多了反倒壞事你知

不知道呀?

首席:若針對一個金形人,那針對他的補瀉該怎麼樣?

师父:時重之,形次之;味重之,氣次之,你如果要是用季節去補,就必須重於味;

如果你是著重五行,五五二十五行的去補,那就得用氣

首席:你說的氣是指甚麼?

师父:溫熱寒冷,大寒,燥,都屬氣

首席:那你平常說藥的清濁是指甚麼?

师父:清濁是藥液性質的一種,清與稀糊!

首席:跟補瀉有關係嗎?

不正統:不定形的去說,清則入腑,濁則入臟,用味去說,就是它這個大味,比如說"

大苦"是補臟,"小苦"是入腑的

首席:味專是入臟,味雜是入臟的嗎?

师父:嗯

首席:還有先苦後苦之說,這是怎麼來的?

师父:先苦後苦就是主味跟副味的作用.先味是君,後味是臣. 藥材們混合起來的

藥味主味是苦大於酸,那麼苦就是君藥.

平民医学讲座之神氣精血髓-五味补泻-丁戊

首席:那用味去治陽腑的話.....有簡單的方法嗎?

师父:沒有這個可能!!六腑病要是跟五臟病這麼容易治,那古人便不會說:"陽者,

不類也",這便意味著"陽是很難說清楚,太多了”,說五臟病時,性味歸經特別清

,到了六腑卻沒有了,也沒說.腑跟臟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功能,跟我們現在所認

為的"臟是重要的環節,而腑就是很瑣碎的東西",那是兩碼事.

首席:但五味入腑總有個規律吧!總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

师父:唉,可是我活了半輩子,也找不到這規律,別的我還成,唯獨說到六腑的歸

,我到現在還是盲人摸象,找不著.

首席:你治了這麼多小腸病,就用它來給我們舉個例子.

师父:你沒聽說:小腸病是本老人治病以來最可怕的病症嗎?由於六腑的功能太過

龐雜,你說五味不到六腑,那是不可能的事,我根本也不知道能用甚麼東西去直接

入到它裡面,我所用的是旁敲側擊,把小腸的下面給瀉空啦!讓小腸上面的東西給

47

傾下去!也沒一定的規律可尋.

首席:那麼治胃病跟大腸病是不是容易一點?

师父:大小腸病都不是那麼簡單能治好,膽在六腑裡頭獨領風騷,膽是陽道的總

,很能幹,又是奇恒之首,可是最容易治;胃就是一個倉庫,這沒甚麼好治的;反

而胃所率領的四個附件,卻沒一點點好治的地方.不是說中國古人無能,西方醫學

也沒有這個能耐

治六腑也可以按五臟的歸經作為依據,但不能按其歸經先入為主,因為六腑不會

承認五臟的這一套.

六腑就是邊界,五臟就是中心,中心是個"低底"的臟腑;而六腑是在豔豔陽光底下

所照的臟器;也就是說內官說話,大臣末必肯聽.

五臟的歸味起不了決定性怍用,也許湯藥所獨具的性能,能使腑驅入.

首席:你為甚麼能把一個藥指定到某個地方去呢?

师父:雖然六腑繁衍龐大,但是它有一個不移的道理:它們自已也有弱點,小腸屬

於滑臟,它不會澀;若小腸澀,你便去滑利它;大腸本來是澀臟,不宜滑,若滑呢,

你便偏去澀它.只要你攻它最薄弱的環節,跟用兵差不多

對於虛弱的人來說,服藥流注的時間很重要,但現在大部份病都要食飽了撐出來

的毛病,對於這種病人你便不用囑咐他的服藥時間,只需要約束了他的飲食結構

,他這病本身就減輕一分;當藥用下去時,這藥有利於循環,從而你這藥的效果

便顯著,這是互相的作用.還有,現在的人有兩種病是最麻煩的,便是焦慮,自卑,

抑鬱這一類,它是屬於神經系統的問題,最好的辨法是大夫的舌頭變軟和一些,順

著病人去說;要麼就是你本領過人,若這人的精神還末到散渙的地步,當你攻破,

解開了他的心結,那麼這個病再用不用藥都能治癒.

但當神經系統的毛病到了一定程度,心神虛弱,竭斯底理時,便必須用藥,非用藥

不可,這是兩種不同的病,.

至於藥量的規律在病人身上而不是在大夫,他為甚麼要用這麼多藥呢?因為藥少

了便起不了作用.病在腑,藥量重,病在臟,藥量輕,要視乎一個人的胖瘦高低,不

能用得一半一半,否則又只是原地踏步而已.

我開方時數藥是數藥味,看主副,使三味夠不夠,看副味不能大於主味,使"使”藥

"不能弱於副味, 臣藥本來就藥味眾多,但使藥只有一兩味,若使藥的藥味不獨

,它的歸經就變得不明白,這便等於瞎子點燈,白廢油.

同樣的一個方子,能走幾個臟腑,你把使藥的藥味一調,走的臟腑就截然不同,使

藥是決定性的,讓藥方去南還是北,去東還是西,你說它能不重要嗎?

首席:那入五臟的藥那麼多,我該選那些做使藥呢?

师父:第一,不管那個臟腑,是表症還是裡症,是陰症還是陽症,都必須分清;第二,

要看主病在那個臟腑,這是使藥的決定性作用,諸如此類

首席:例如入小腸的藥這麼多,我要選那一個做使藥呢?

师父:你這樣問是問不出一個所以然出來的,先生,這要用"味"!這不是單一種藥

能決定的味,而是那一個方子十幾味的綜合味,先生!!

首席:我還末明白

48

师父:我剛才不是說了嗎?小腸是滑臟,用的是澀味;大腸是澀,用的是滑味.君臣

佐使都是同一樣道理,"不致氣下,不致臟搖",你的藥還不可能達到讓氣機下泄的

作用,還達不到讓臟器動搖的作用,那麼它都是一個道理.

首席:若君臣佐使都用澀藥,那我怎麼能分辨出君臣佐使呢?

师父:重者為君,輕者為臣,我說過多少次呢?

首席:那芳香味藥呢?

师父: "這不是用藥味,而是用性”.它們是用氣!你看,香的,臭的,辛烈的,寒涼,

大熱的這種性,性,便是要這種性格.若你要是把我說的話應用起來,你便已經成

了大的首席老先生了

你天天在抄我的方子,君藥只有兩三味,最多三味,臣藥等相當於十味上下,而使

藥只是一味半味的,你想想看. 皇帝只有一個而臣子有十幾個,那麼皇帝就會被

他們拉下去嗎?沒有. 做皇帝便要有一定的氣度,有一定的精氣神呀!

其中一個病例

:膽肝滯,二腸不調

羌活 15 栆仁 10 丹參 3 黃芩 6 刺蝟皮10 烏梢蛇 10 龍膽草 10 黃蓍 15 草果

15 茯苓 15 草河車 15 朴硝3 黃精 20 三棱 15 鬱金 10 甘草 5 陈醋引

女人看肝,男人看腎.

   六腑沒有一個明確的君藥,對膽而言,只能在春天用苦味作為治膽經的君藥用藥:刺蝟皮.性澀,用來澀膽,肝滯,二腸不調是因為膽汁分泌過多,酸腐之氣過重,而導致二腸不調,之所以便用刺蝟皮作為引經藥,再在陈醋的潛導下,把那些多餘的膽汁給澀住,不要順胃往腸道下去流呀!先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