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狐狸的形象是如何从灵兽变成勾引男人的女人的代名词?

 激扬文字 2017-07-25

《新华字典》里对“鬼”的解释,是人潜意识里恐怕事物的实物化身。鬼怪的传说可谓源远流长,不止在小说,其实诗中也有它的影子,比如屈原就曾写过一些神神鬼鬼的诗篇来寄托其情感,当然,这个时候鬼怪的“形”是不重要的,屈原取材于其意。

中国志怪小说的盛行,始于魏晋时代。小说这种体裁的出现,于神鬼这类玄奇的事务而言,可谓是高山流水,得遇“知音”,小说与神神鬼鬼“狼狈为奸”,就成了志怪小说。这种小说多心笔记的形式记载民间的奇异见闻,牵强附会一些或浪漫或恐怖的故事——偏偏引人入胜,深得人们的喜爱。

狐狸的形象是如何从灵兽变成勾引男人的女人的代名词?

东晋时期的干宝,著《搜神记》,对后世志怪记事的影响是最大的,如关汉卿《窦娥冤》就是取材于此,“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也是脱胎于《搜神记》。在《搜神记》以前,或许有以动物、植物等为精怪的故事存在,但其影响力、流传范围都远远不及《搜神记》,我们姑且就视《搜神记》为此类型故事的开源头者。

在《搜神记》中,“怪”分为“妖、怪、精、魅”等类型,是动物或植物“年久失修”异变而成,这与比其更早出现的理论不同,如先秦时期,“妖”与“怪”指的都是反常现象,而在秦汉时期,则是指动植物的精灵,而所谓的“精”、“魅”所指则又有不同,在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唐代时,志怪小说为人们广泛接受,达到了其高产的时代,如张读著《宣室志》、段成式著《酉阳杂俎》及牛僧孺《玄怪录》、《续玄怪录》等等小说。这些小说虽然与前人相近,但也有其独到之处,比如这些小说多以狐仙、鬼怪传说为故事主题,在故事题材是一个突破。

宋朝时期,志怪小说发展为传奇类型的小说,其改变,发生在篇幅上,情节较前人更加丰富,这个时代多讲鬼怪,人们对狐仙之流的兴趣不算太大。

狐狸的形象是如何从灵兽变成勾引男人的女人的代名词?

所谓唐诗宋词明清小说,明清时期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发展的巅峰时期,在明朝,出现了以妖为主要载体的的《封神演义》,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也在明朝成书,这个时代大抵以妖怪为恶,它们的出现,只是为了让主角顺利刷满“副本”。清代时期出现了以蒲松龄《聊斋志异》、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为代表的志怪小说,这些小说里面的妖怪不同于以往的任何小说,它们以狐狸和冤鬼为主要载体叙事。

认真地来讲,其实狐狸是两种动物,尽管外形相似,也同属犬科,但却是存在着“生殖隔离”的,当然了,以我们老祖宗敬鬼神不敬生物学的观念来看,这就是一种生物——习惯的力量果然是天下无双,就算如今,我们仍就称呼这两种动物为“狐”。狐生性狡猾,兼具敏捷,与大多数动物没有灵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这一点上,是很得古人赞赏的。传说中的狐狸是心向故土地,在一头狐狸死亡的时候,它的头总是会向着自己家乡的方向,所以人们认为狐狸且有智慧。

古人的确是感性的生物,居然对这种有着“智慧”的生物产生了向往,如果是在现代,比如山姆大叔,若认定了某了人类之外的物种具有相当的智慧,则必然是要将它送上实验台的——他们势要扼杀所有对人类统治地位有威胁的物种,也必定要将这种生物毁灭在摇篮之中。

在先秦时期,人们对狐狸这种东西是极敬重的,如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陈胜吴广在揭竿而起之前曾经假借狐狸的身份大叫“陈胜王”,这就是抓住人们迷信的心理——狐仙都这样说了,那咱们跟着它干肯定是没错了。不过这里太史公恐怕处理得有些草率了,司马迁不是陈胜同时代的人物,这些所谓的历史,恐怕也只是道听途说,具体情形如何,早就灰飞烟灭了。当然,就算这只是传说,先秦时期狐狸与仙搭边儿是没跑的。

东汉时期,狐狸便从仙的神位上一路下跌,不过大神通还是存在的。魏晋时期的道学家葛洪在其《抱朴子》里面信誓旦旦地提到狐狸可以活到八百岁,豺狼等也在此列,且在它们活到五百岁的时候,可以化为人形,招摇过市——就好像他见过一样。

狐狸的形象是如何从灵兽变成勾引男人的女人的代名词?

尽管如此,狐狸还是象征着不祥,人们在野外听到狐狸叫的第一个反应往往是“我命休矣!”《搜神记》便受到狐狸为不祥之物的影响,对狐狸的恶处大书特书,如幻化为老人、书生、妇人等去捉弄人,弄得人、畜死伤,给人们带来灾难。狐狸因着其变化形体的能力,常常捉弄人,普通人在神怪小说中是有眼无珠的典范,自然不识得幻化而来的狐妖,也就落个团团转的下场——由此可见,干宝一定不是东北人,以狐妖之能,若要祸害人们,直接动手砍过去就成,哪用得着如此弯弯绕绕地下绊子?太不干脆,也不合逻辑。

唐朝时期的狐狸,经过了如仙如鬼的两段历史,逐渐发展成了如人的墙头草类型的生物——有善良的狐,也有为恶的狐,但人们总体上还是受着理想化的局限,为恶的狐多被降服、杀灭,而为善的狐则受人尊重。这个时期的人们认为狐狸与人一样,是另外一个种族,与人杂居。狐狸一事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甚至出现了“学问狐”,它们像人一样的读书,而人们习以为常的科举考试,在这里就异变成了狐狸的个体修炼。

宋代时,由于程朱理学的影响,这种怪力乱神的东西便少了很多,但其实也有其发展,此时的狐狸多以女性形象出现,是淫荡、邪恶的代名词,也是当时社会女性社会地位低下的一个切实体现。明清小说的作者则将自己的生活融入了小说中,平时得不到的慰藉,及对社会时事的愤懑等,多于故事中体现出来——这其实也是躲避文字狱的一个办法。狐狸从仙、鬼之流一路走来,最终融入人们的生活,其实看起来如猪羊一般,最终逃不过人类的“豢养”,这背后,展现的是人类对未知的渴望,和永无止境的探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