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诞生之初,就被认为是低俗作品,志怪小说真的只会讲鬼故事吗?

 随手谈诗 2021-01-22

“但阴曹之法,非若阳世懜懜,可以上下其手,即恐不能为力”。

◆ ◆ ◆

来源 | 《中国小说史略》
六朝志怪小说选译
《古代志怪小说》

文 | 也可自话

图片来源 | 网络

◆ ◆ ◆

清朝著名学者王国维曾提出过一个观点: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从先秦到元朝,都有属于一个时代的文学,如果再往后到明清两朝,则有以四大名著为代表的小说文学形式。

但实际上,我国古代小说很早就诞生了,并有文言和白话之分,明清属于白话小说发展的巅峰,而在明清之前,文言小说的巅峰当属六朝,也就是王国维所说的六代。

那么,六朝时期文言小说为什么会得到发展,六朝的小说有什么特点,王国维为什么不把小说列为六朝文学的代表呢?

咱们先简单说一下什么叫六朝。

01

六朝

所谓六朝,就是指三国至隋朝,我国南方的六个朝代,分别是三国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这六个政权有一个共同点,它们的都城都在今南京(孙吴称建业、西晋为避司马邺讳,改称建康)。

到唐朝,许嵩编撰《建康实录》,首次采用了六朝的说法,北宋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继承了许嵩的说法,并以六朝为正统编年纪事,此后六朝称呼就定了下来,为上述六个朝代的并称。

同时,北方六个朝代也可以称六朝,分别是三国魏、西晋、北魏、北齐、北周、隋朝。这样理解起来似乎比较复杂,总之一句话,后世对三国至隋统一前这近300余年,泛称六朝

02

六朝小说

六朝时期虽然政局非常混乱,一路上都在战争,但这一时期的文学也得到了空前发展,我们熟悉的三曹、两谢等文豪都集中出现在这一时期,诗歌、骈文、乐府都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小说也在这一时期发展起来了。

六朝小说大致可分两类,一是神话鬼怪为主的志怪小说,如《搜神记》;另一类是以记录人物异闻为主的志人小说,如《世说新语》,其中尤以志怪小说的发展最为繁荣。

现代人都为名士风度着迷,可为什么和志人小说比起来,志怪小说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呢?

03

发展的沃土

“中国本信巫,秦汉以来,神仙之说盛行,汉末又大畅巫风,而鬼道愈炽;会小乘佛教亦入中土,渐见流传。凡此,皆张皇鬼神,称道灵异,故自晋迄隋,特多鬼神志怪之书。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从鲁迅先生这段说明我们就知道了,从远古时期人们笃信巫术,到秦汉时期神仙鬼道盛行,恰巧这时候佛教进入中国,又带来了更多鬼神传说,这股风气便愈演愈烈,可以说,志怪小说繁荣发展的种子,早在几千年前就埋下了。

我们知道,从三国到隋,约300年时间,除了西晋短暂统一几十年之外,一直在战乱中度过,战争给带来的不仅仅是社会动荡,更是对人精神的摧残,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历史变迁》说到这里的时候,用7个字概括了当时人们的精神面貌——人多抱厌世主义。

佛道两教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大力发展,人们把希望寄托在修道升天,长生不死上面,为的是寻求心灵上的解脱,我们常说的魏晋风度,最显著的四个特点“清谈、饮酒、服药、隐逸”,就是这种精神的集中体现,清谈时谈论的多为老庄之道,饮酒是为了明哲保身,服药是为了羽化升天,隐逸是为了避世,名流阶级尚且如此,生活在底层的百姓就更加窘迫了,因此,为了摆脱困境,人们选择相信鬼神能消灾避难,为了反抗压迫,他们通过鬼神来抨击统治者。

那颗埋下了几千年的志怪种子,终于在这个乱世遇到了沃土,开始蓬勃发展。

04

志怪特点

志怪,所谓志,是记录的意思;怪,当然就是神鬼。所以志怪小说,顾名思义就是记录鬼神、称道灵异的故事。

前面我们说了,志怪小说最远也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平常我们说到远古,会想到什么呢?当然会想到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这些神话故事,事实上,志怪小说和神话传说是密不可分的。

最初,人们创造出神话传说,是因为人类对科学的认知匮乏,于是便把对大自然的一切自然现象,通过理解和想象,加以解释,志怪小说的创作,很大程度上借鉴了神话传说中的元素,如西王母、东王公这些神,他们诞生于神话传说,但志怪小说中也绝不会缺少了他们的身影。

用现在科学的眼光来看,神话传说当然都是假的,但在人们创造之初,是相信这些传说的,志怪小说也一样,六朝人在创作志怪小说时,大多是相信鬼神之实的,他们把我们眼中虚幻怪诞的事情,当做事实来记载,这也是为什么六朝志怪小说要用“志”、“记”为题的原因之一。

当然了,也不排除某种刻意的宣传,比如南朝梁王琰撰写的《冥祥记》,就是一本专门记载跟佛有关的神异事迹,其本质是一本宣传佛教的书。

同时,六朝志怪小说也有鲜活的人物、生动的故事、反抗的精神,用意是反映现实社会,我们最熟悉的董永与七仙女,最早记载于西汉刘向的《孝子图》,东晋时期干宝将其记录于《搜神记》中,故事中有神仙,也有凡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认为这是一个爱情故事,但实际上董永是一个具有正面品质的劳苦青年,他得到七仙女的垂青,也是因为孝行感动了上天,所以这其实是一个宣扬孝道的故事,反映的是影响中国几千年的孝文化。

所以我们应该说六朝志怪小说在创作手法上,是浪漫主义,但其内里要表达的,却是现实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历史的参考。但遗憾的是,志怪小说从诞生之初就被当成了庸俗低级的作品。

05

文学地位

和志怪小说类似的文学作品有神话、传奇、寓言。

神话是人类最初对大自然现象的理解,是逐步进化的,从神话故事中,可以折射出人类的发展,因此有学者把神话纳入史学范畴。这就具有学术价值了。

传奇小说主要出现在唐朝,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志怪小说发展出来的产物,其内容主要是志人,记录了很多风雅的人物传说,加上小说发展到唐朝,已经具有了相当的文学性和思想性,当时上流社会的人都非常热爱传奇小说,因此传奇小说也是文学层次较高的作品。

寓言故事篇幅都较为短小,也爱以鸟兽器物为描写对象,和志怪小说有一定相似性,但在文学地位上,寓言故事的地位非常高,特别是老庄哲学中出现的鲲、大鹏等形象,都充分运用了寓言故事的技巧,这是极具哲理性和思想深度的文学形式。

反观志怪小说,它好像既没有神话的学术价值,没有传奇的风雅异闻,也没有寓言的哲学思想,一说起志怪人们只会想到荒诞无理的妖魔鬼怪,因此志怪小说在文学地位上是非常低的。

唐朝人刘知几在《通史·杂述篇》就直截了当地批评了志怪小说,他认为除了修道求仙和因果报应这两方面以外,志怪小说在鬼怪妖狐上的侧重,毫无可取之处:

“及谬者为之,则苟谈怪异,务述妖邪,求诸弘益,其义无取”。

这一认知,持续了上千年,直到鲁迅先生站出来为志怪小说讲了几句公道话:

“录自里巷,为国人所心白;出自造作,则思士之结想……”

但即便有鲁迅先生这样的大文豪为志怪小说背书,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人们的误解,即便现在,人们说起《聊斋》,大多只知鬼怪,而不知其思想内涵。

并且,神话、传奇、寓言、志怪,这四种文学形式,真有那么泾渭分明的界限吗?都讲人鬼神仙、都讲生死梦幻、都讲仙法道术……如果真要区分,那么庄子的蝴蝶,列子的鲲,《西游记》中的白骨精,到底属于神话、还是寓言、亦或是传奇、志怪呢?

根本不可能有明确的界限,文学可以采用任何形式来呈现,但其思想内涵总是不会改变的,教人学好、劝人向善、反应社会、抒发感情……这些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吗?

06

小结

志怪小说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一颗明珠,自先秦的《山海经》,到清朝的《聊斋志异》,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也影响了很多大文豪的文学创作,魏文帝曹丕写过《列异传》,干宝写了《搜神记》,陶渊明受干宝影响又写了《搜神后记》,诗文创作方面,曹植的《洛神赋》就极具志怪特征,唐朝诗鬼李贺更是把志怪与诗融为一体,创作出了长吉体,如果从李贺上溯,我们还可以追溯到屈原,《天问》、《山鬼》等都有大量的志怪特色。

王国维在说历代文学时,没提到志怪小说,想必也是受了普遍认知的影响,毕竟骈文和诗词赋等文学形式,都是能登大雅之堂的,无论是文人骚客附庸风雅,还是科举考试,都跟志怪没有半毛钱关系。

就好比我们上学的时候,读课本就会得到老师家长的表扬,除此之外则会被定义为“看杂书”,会受到批评。我小时候读《三国演义》都被老师请过家长,但现在四大名著都已经被列为了中小学生必读课外书,随着人们思想的进步,志怪小说也终有一天会得到大家的认可。

————  / END /  ————

推荐阅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