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太监,七十岁封王,娶先皇嫔御,喝牛奶活到九十岁

 雲泉 2017-07-25

笔者曾言,太监封王,在历史上至少有三例,比较著名的如北魏宗爱、唐朝李辅国、北宋童贯。近日细读《魏书·阉官传》,又发现了三例。

北魏孝文帝前期,文明太后冯氏掌权,这个政治女强人极其宠信宦官、阉人,对他们封公封侯,赏赐无度,甚至颁赐免死铁券,许诺他们不死。值得一提的是,冯太后时代,有三个宦官封王,他们分别是赵黑、张祐和王琚。

在北魏官场,王琚的资历比赵黑、张祐要深得多。从史料记载推断,王琚生于道武帝天赐四年(407年),十几岁的时候因罪受刑,被阉割后进入宫禁。此后的王琚,规规矩矩,小心谨慎,最终得到信任和重用,历事明元帝、太武帝、敬寿帝、文成帝、献文帝,官至礼部尚书,赐爵广平公,加宁南将军。

献文帝年纪轻轻就把皇位让给了孝文帝,当了太上皇帝。孝文帝初年,献文帝与冯太后明争暗斗,关系紧张,冯太后在处理一些事情上还比较拘束。承明元年(476年),冯太后设计毒死献文帝,大权独掌,随即便放开了手脚,凡是自作主张,“往往专决,不复关白于帝”(《资治通鉴》),孝文帝形同傀儡。

起初,孝文帝见王琚历事五帝,处事公正,但年近古稀,便让他做了散骑常侍。等冯太后掌权后,大肆宠信宦官,“所幸宦者高平王琚、安定张祐……,皆依势用事”(《资治通鉴》)。王琚梅开二度,升为征南将军,进爵高平王。太监封王,王琚是北魏第二例,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例。这一年,王琚七十岁。

好事连连。除了封王,王琚还交上了桃花运,“琚年七十余,赐得世祖时宫人郭氏”(《魏书·阉官传》)。世祖,即太武帝拓跋焘。据《北魏王琚妻郭氏墓志》记载,郭氏初为太武帝嫔御,卒于永平四年(511年)八月,享年八十岁,可知其生于延和元年(432年)。从年龄上看,郭氏比王琚年轻二十五岁。

王琚十几岁被阉割,在宫廷混了五十多年,晚年竟得到了先皇太武帝的女人,可谓大喜。王琚婚后不久,便到冀州担任刺史。后来,冯太后、孝文帝东巡时,还专程去看望过王琚,看到他确实年事已高,工作起来力不从心,便重新将其拜为散骑常侍,让他回家养老。冯太后死后,王琚的王爵被降为公爵。

太和十七年(493年),孝文帝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都洛阳时,王琚已经八十多岁,依然健在,于是响应皇帝号召,也随同迁往洛阳。王琚在平城经营多年,其房产、地产应多在在平城附近,这一迁都,很多产业就打了水漂。孝文帝念及王琚是六朝老臣,给了他较多抚慰,并破例赐给了他二百匹帛。

王琚在洛阳生活了三年,于太和二十年(496)冬去世,活了九十岁。这个年纪,在当时可谓罕见的高寿。王琚何以长寿?《魏书·阉官传》和《北史·恩幸传》给出了相同的答案,“常饮牛乳,色如处子”,说王琚素来喜欢喝牛奶,身体保养地很好,面容看起来像是个大男孩,一直到死也没有太大的变化。

从一个罪犯,历事六位皇帝,以资历熬成王爷,最后以公爵身份下葬,王琚的一生也算完满。在人生的最后二十年,王琚有了一个温暖的家庭,夫人郭氏曾是太武帝的嫔御,治家有方;另有养子王寄生、养孙王海,一大家子男女老少不下百人。王琚死后,因养子早死,王海袭爵,遗孀郭氏于十五年后去世。(刘秉光)

一个太监,七十岁封王,娶先皇嫔御,喝牛奶活到九十岁

一个太监,七十岁封王,娶先皇嫔御,喝牛奶活到九十岁

一个太监,七十岁封王,娶先皇嫔御,喝牛奶活到九十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