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套八字理论满足了自洽性, 按照自身的逻辑推演,完全可以证明自己至少不会是矛盾的。这是八字理论最一般的要求。 而当今众多的八字理论都是难以满足逻辑上的自洽的。比如旺衰流认为,身弱难胜财官,而事实上却有很多反例,而使其难以自圆其说,于是又推出从格,身弱从财/官,需要反断,即论从的话,身弱也能胜财官了。其实这就是矛盾的,从而无法满足逻辑上的自洽了。 并不是所有身弱财官旺的,都是富贵之人或贫贱之人,于是就有了从与不从的争论,这就是选择性解读。身弱从财/官,从了富贵,不从贫贱。可从与不从又该以何为标准呢? 可见,当提出的理论观点无法被证实时,不是进行修正,而是提出一个前后矛盾的新理论,不断用一个谎言也掩盖前一个谎言,这样的理论也会有了市场。就比如,身弱不胜财官,缺乏逻辑上的完备性,因为有大量身弱也胜财官的命例存在。于是有了从格,一种相反的理论与规则,但这仍无法解释身弱财官旺不乏贫贱之人,于是又有了真从/假从,这就是不断用谎言掩盖前一个谎言。 又如任铁樵自断,癸巳,戊午,戊午,壬辰。同乡癸丑,戊午,戊午,壬辰。一字之差,因此他的戊癸化火了,同乡戊癸是不化的。只是成化与否对命局与大运会有什么差异呢?其把卯运一败如灰归结于水绝在卯,那么同乡同样水绝于卯为何财发官生呢?又说身旺卯助了火势,那么甲寅运寅午助的火势更大,为何没有再发生大败之事呢?……,其实这就是选择性解读,一种理论可以解释甲,但面对乙时就需要另外的相反理论才能解释,这就是自相矛盾,这样的理论是经不起检验的,这种选择性解读与江湖骗术如出一辙。 又如李鸿章,癸未,甲寅,乙亥,己卯。身旺极又无官杀可用,就连财也是岌岌可危,可是此人位极人臣,这是旺衰理论不可能解读得了的,于是就有了从旺,为曲直仁寿格,所以大富大贵。只是从旺行运可顺不可逆,李鸿章不仅亥子丑运一路风顺,申酉戌运更是一路高升。这又前后矛盾了,于是又有逢运不从了。就一个简单的八字,要用三次相反的理论来推论,这还有丝毫的自洽性存在吗? 八字理论如果满足自洽,应该对绝大多数命例都是可以通用的,不会出现可以解释甲,却无法解释乙,或只适用于甲,而乙却相反的矛盾现象。如果不能自洽,这种理论是不成立的。 伪理论的迷惑性,在于它可以解释一部份的命例,却又存在着相当多的反例,是其无法解释的,需要一种相反的理论规则来解释相反的部份。这就是缺乏一以贯之的自洽。 命理学无论怎样完善,都只能是基于统计学原理而作出的统计学特征判断,是具有群体性的。即便有盲区,也是极少数,并且不会完全相反。 命理学发展过程,就是一个理论假设,抽样求证,基本满足自洽,假设成立。这样一个不断假设,不断求证的过程。如果不能满足自洽,正确的方法是假设并不成立,需要修正。而不是用一个又一个的谎言去掩盖。 外格,神煞,纳音等等,同样是补丁,在自洽的理论体系中,是不需要补丁的,理论假设会有前后的一致性,当纳音,神煞,外格被请出在命理学理论体系之中时,也表明命理学在不断作出修正,不断地向自洽靠近。 其实很多的命理学假设,都是不成立的。比如伤官见官,为祸百端。日坐财库,无人不富。金神入火乡,富贵天下响。等等,这些假设都有太多太多的反例存在,是经不住检验的。 又如财官在年月上,祖先三代丰隆之类的假设,都只能是偶有所中而已,若把偶中当规则来使用,就是刻舟求剑了。就比如一见八字,就断定出身城市,父母为官之类的,非猜即骗。因为同八字而出生各异,才是必然的。 |
|
来自: 壬甲命理 > 《007¥¥1《八字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