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要不要远离身边那些负能量的人?

 蘑菇心理学 2020-10-17

【 蘑菇心理  第263天 】

人不是海岛,不完全是自己,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部分。

与什么样的人相处,一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因为周围各种性格和特质的人交织在一起,会形成一个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的情境。在社会心理学看来,这些人为因素的情境在影响人们的行为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我们也知道,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身边总是有一些我们不喜欢,甚至讨厌的人出现,影响我们的情绪和心情。这些人经常被称为负能量的人,那么,该如何与这样的人相处呢?或者,是不是就像有些人倡导的:远离负能量的人?

首先我们来看看,什么样的人是负能量的人

爱抱怨和指责的人

当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在心理上会首先对问题进行归因:这是谁的问题,谁应该对此进行负责?等等。喜欢抱怨和指责他人的人,会习惯性的将导致问题的原因归结到他人的身上,认为都是别人的错。

这样做的一个好处是,既然问题不是我导致的,我就不必承担相应的责任,更不用为此而改变自己。改变自己是很难的,所以抱怨和指责他人,让他人去改变就会轻松很多

客观的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会抱怨的时候,也都有指责他人的时候,不是体现在语言和表情上,就是回荡在自己的内心深处。但是,如果这样的外在表达是习惯性的,就会给身边的人带来压力和不满。

情绪是会传染的,而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有脆弱和敏感的一面,这时如果周围有人不断的散布一些负面的情绪,将你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些悲观的、令人厌恶的情绪中时,我们自己的情绪也会变的烦躁和不安起来。

过于自恋的人

如果说喜欢抱怨的人,是沉浸在自己被伤害的情绪中,认为别人都是错的话,那么过于自恋的人,则是沉浸在对自我的过度迷恋,认为别人都是无能的感受当中。

他们的自尊其实很脆弱,因此,一方面他们对别人的批评会感到愤怒,另一方面在面对比自己更成功的人时,会感到强烈的嫉妒。当然,在人际交往的时候,对周围人影响最大的地方在于,他们不能理解别人的感受和情感,缺乏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同理心,同时会通过打击或者蔑视别人来表现自己的优越感。在他们看来,周围的人即使再努力,也不过是“无谓的挣扎”罢了,不值得一提。

总是消极的看待问题,总是说不的人

不管是在看待问题,还是具体的行为做事上,我们都会面临这样一种选择,是去大胆的探索,还是谨慎的防御。这里需要澄清的一点是,不管是探索还是防御都是一些中性的概念,没有好坏之分。探索既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鲁莽的;防御既可能是消极的,也可能是慎重或者稳妥的。这些都需要在具体的情境下做辨别和分析。

当然,如果一个人只会从防御的角度来看问题,做事情,对遇到的所有事情都持有悲观的态度,认为自己做不到,或者风险太大不敢尝试,将自己的视角固化到防御的一面,不能够灵活的处理,就会成为一个问题。

当我们身边有一个总是说不的人的时候,会不经意间将那种无能为力的感受传染给我们,把我们的注意力引向自我怀疑的方向上来,从而也有可能让我们变的消极起来。

当然,负能量类型的人还有很多,比如脾气暴躁的人,偏执多疑的人等等。假如这样的人是我们的朋友、同事、甚至家人,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要提醒自己,抱怨也好,自恋也好,这些不好的特质都是一个人身上的一个侧面,而不代表ta的全部。只不过,有时候他们身上的这些缺点让我们在感受上过于强烈,以至于不能也不愿再去关注他们身上积极的一面,于是容易形成一些刻板印象。

所以,虽然刚才我们为了便于理解,用各种类型负能量的人来描述和讨论,但这样的定义既不客观也很危险。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看到人身上的复杂和多面性。

 

其次,要尊重自己的感受。

与什么样的相处,允许什么样的人走进我们的生活,有时候我们是没有选择权的。比如家人、比如同学,这些不是我们自己可以选择的。当然,有些时候我们是可以选择的,比如与什么样的人成为朋友等。

当可以选择的时候,尊重自己的感受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我们应该而且也有必要营造一个适合自己的朋友圈,然后通过这个圈子的影响和熏陶,让自己变的更好更积极。假如某个人你怎么都喜欢不起来,可以远离。也许这种不喜欢确实是出于某种偏见,或者其他说不清的原因,但没有关系,我们都有基于自己偏好选择与什么样的人相处的权利

意愿就是意愿,有时候是不能拿对错来衡量的。

 

最后,随着经历的增多阅历的增长,有一天我们会发现,与别人对我们的影响相比,我们自己是什么样的,以及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要重要的多很多。

面对同样一个喜欢抱怨和指责他人的人,有的人会感到烦不胜烦,而有的人则是一笑了之。之所以有这种不同的反应,是因为他们对事情的看法是不同的,因而被触发的情绪和情感也就呈现出很大的不同

所以,当你身边有一些让你不舒服的人是,可以试着不急于去评价对方,而觉察一下自己感受到了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在我们内心的深处是什么样的信念和认知导致我们产生了这样的感受?

这样做并不是说要把不好感受的原因归结于自己,而是把它当成一个了解和提升自己的一个窗口和途径。这样的话,即便对方是一个负能量的人,我们也能从中获得成长,这才是更有价值的事情。

最后,实用菌想说,我们身边的人确实会影响我们,但生活的主动权和决定权最终还是在自己手里。重要的不是别人是什么样的人,而是想清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