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的书店收集每个人的生命之光 | 肖像

 欧森0吴 2017-07-26


2017 年 7 月 18 日,诚品书店董事长吴清友离开了这个世界。在他离开之后,朋友圈引起了不小的动静。这个曾经把生意做亏了十五年,可能财富积累得远不如富豪榜上大佬的先生,却获得了无数人的景仰。他代表的不是成功商业案例,而是一种稀缺的商业精神。


这个世界有很多成功的商人,他们活跃在财富榜上,他们的财富值可能是普通人一辈子都难以企及和想象的。但他们并不会活在人们的心中,他们的名字只是富豪榜单上的一行过眼即忘的字。


而那些存在我们记忆里的商人的典范,像乔布斯、比尔盖茨、马云、扎克伯格……他们能成为一个时代的传奇商人,绝不只是因为财富。更重要的是他们有足够的格局,他们改变人们的生活,用商业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吴清友先生,就是在台湾和中国各地播种浪漫的一位有着坚定信念的文化商人。


财物有时而尽,惟有「诚」字

是终身受用不尽的。

吴清友  诚品书店董事长


曾经有一个主持人说过一段话:恋人刚开始的时候应该去夜市,因为人群挤呀挤,小手就牵起来了,等到感情稳定的时候就一起到诚品书店挑一本书,度过一个下午或者是晚上,彼此提升。


这句话让无数文艺少女路过诚品书店时,都忍不住停下脚步,想要在繁忙时刻停留一会。可大家却从未想过,它的背后究竟是一位怎样的商人?一般的商人,绝不会将文化做得那么生活,把浪漫做得那么精致。直到看到吴先生离世的消息。很多人才开始了解到他的故事。


▲诚品书店,文艺少女聚集地


1950年,他出生在台南县将军乡的贫穷渔村,曾是家里最顽皮的小孩,但却得到家人非常多的爱。那个年代,台湾很贫困。


父亲伟大的品德,教会了年幼的吴清友一辈子做人经商的道理。父亲把生命定为「留得清白在人间」,希望他的小孩将「诚」字作为生命的信仰,「财物有时而尽,惟有『诚』字是终身受用不尽的」。


后来,吴清友从台北工专机械科毕业,因为他出生就患有先天性心脏扩大症,所以不用服兵役,毕业后他在专供饭店餐厨设备与咖啡机的诚建公司当业务员。31岁时他就成为了诚建公司的老板,拥有了一些不动产。多年诚信的经营,让他积攒了不少财富。过在 1988 年,38 岁的他在经历了第一次开胸手术,迫使他开始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


他曾在演讲中回忆到:「我年轻时很幸运,糊里糊涂买了不动产,并非靠我个人的努力,就赚了一些心有不安的钱,我很疑惑,因为身边比我优秀的人太多了,我何德何能?这让我开始去了解,我到底是谁?」


几本好书成为了他开书店的动力


在他内心迷惘之际,《弘一大师传》和史怀哲(Albert Schweitzer)先生的《文明的哲学》给了他最重要的影响。


这是他创办书店的动机,他明白其实在拥有财富过后,财富本身对他的意义并不大,禅诗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一年好时节。」人的幸福与否、快乐与否,最主要是内心的安逸。


1989 年,他在台北开了第一家书店,取名「诚品」,代表着诚品书局对美好社会的追求与实践。


希望一本书、一句格言、一首名曲、一个新的思想剖面、一件艺术创作品、一栋感人的建筑与空间都能产生一份心力灵动力,丰富大家的精神。


理想主义的背后

是以人为本的极致服务


诚品书店之所以能被当做台北的文化标杆、能成为普通人的心灵美学殿堂,是因为它并不是普通的书店。走入诚品,我的直观感受就是美,你会自然被这种氛围所吸引,愿意耗上自己美好的时光,和「它」发生些关系。


再仔细深入,就能感觉到吴先生在背后打磨得有多用心。走道宽度、放多少书, 甚至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灯光的亮度……每一个处细节设计得都合理。在这个环境下书和人的距离被拉进了,书店也扩大成一种生活方式的缩写。有句话说的好:「未来的商业发展会从生活与情境出发,塑造感官体验及思维认同,以此抓住消费者的注意力。」在这一点上,诚品一直是业界的楷模。


现代很多的公司在扩张选择连锁的过程中会把一切标准化,以此来降低成本。但热爱建筑、忠于内心的吴先生却选择「连锁不复制」路线。


每一家店都根据情境、服务对象做最好地调整


如果是在校园,那么店面装修不会用光亮冰冷的大理石,而是运用简朴又兼具风格的材质,让学生不会觉得像进入奢侈品店一样充满压力;如果在青少年聚集的台北西门町,专门多设了漫画和罗曼史的图书区。走进去你就会有一种被了解的错觉,「咦,他怎么知道我喜欢。」因为吴先生把服务看得非常重,一切都是以人为本。


「阅读已经不是静态的、传统的,阅读其实是现代的,跟生命、公众、生活、你的嗜好结合在一起。」


为了营造更好的体验,他在固有的传统书店模式下大胆创新、转型。将书店和音乐、电影、餐厅、设计工作室等场景结合在一起,过去我们觉得书店只是买书选书的场所,现在却是不论男女老少都向往的美学生活馆,读书成了没有负担的心灵之旅。所以,吴先生说自己做诚品书店亏了十五年,但这十五年亏损的资金并不是真的失去了,而是投资给了用户,投资到了自己的品牌建设上。


诚品里不缺乏时间的故事


诚品书店只是诚品文化的一部分,为了能产生更大的影响力,他又建设了一系列的经营链条,比如属于自己的物流公司,巨大的厂房,专业的电子商务网站,酒窖与餐厅,画廊以及音乐厅等。


这其中大部分为了理想,少部分为了养活理想,比如地产租售。书店其实只占诚品营收的三成左右,所以撇开商业只谈吴先生的情怀,也是不合适的。他是一个浪漫又务实的人。


商人并不是唯利是图

也可以有社会道义


在中国古代,商人没有社会地位。「士农工商」,从商是被人看不起的。如今的商人虽有钱,但在中国封建思想的影响下,还是很多普通人会把商人和唯利是图的形象结合在一起。觉得大部分的财富中都夹杂着不光明。吴清友的商道却受到大多数人尊重。


有杂志票选「十年间改变台湾人生活的十件事情」,诚品书店是其中之一,也是入选的唯一一家企业。


入选理由很简单,人是城市当中最珍贵的资产。人最重要的素养是人文和艺术,就是善、爱和美的素养。而诚品恰好是城市中人们的精神粮食,它填补了这个时代的精神空缺。


▲在诚品永远不缺人文关怀


它不仅具有经济价值,更高的是社会价值。它服务社会,服务人,所以诚品书店能长久亏损且一直存在。


对文化商人来说,如果仅仅把商业作为一种赚钱方式的话,是很浅薄的,它所能带来的快乐也是递减的,因为享受也是有边际效应的。


一个企业真正的创新是在价值和理念部分。有商人看到了这个时代的空白作为商机,但有的人却选择了未来:十年以后需要什么,今天他们就开始去做什么。尽管,他们面对的可能是一条布满荆棘只能艰难前行的路。


从1989年至今,吴先生把诚品运营成亚洲最著名的文创品牌,他绝不只是拥有浪漫、聪明和良好的商业逻辑,还有重要的一点:信念。诚品书店在亏损15年的情况下他依然诚恳面对自己的信念,换做很多人都坚持不下去。


▲风里雨里,诚品依然在那里


2016 年,他又去香港动过一次大型心脏手术,再次于死神交手。吴先生的女儿在回忆时说到:「医生在确认他是否意识清楚,他拿起笔写下了『诚品万岁』四个字。我当时看到,心就像被扎了一下。」


吴先生回忆自己和诚品一路携手走来,他仍用幸运来形容:「我是幸运的,因诚品充实了生命。过程中,有浪漫、有现实、有美好、也有苦涩、有天真,但也带来惊喜。原来,人世间的喜乐是存于人跟土地的情感之间、人与人的诚心之间,以及人与自我的信念之间。


有这样的企业,对于我们何尝不是幸运的,当人们因为房价、职场、情感而感到迷茫时,这个城市却始终有一家24小时为你开放,为你盛放悲喜的空间。在那里,我们能感到平静,在那里能感受到吴先生的信念和梦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