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诚品书店创始人吴清友:生命里最在乎的是什么?对美的追求

 老骆驼4753 2017-07-25

听闻诚品书店创办人吴清友先生走了,是通过移动互联网端。717日深夜,南方的城市历经连日暴雨,湿气铺天盖地,我刚和老同学相聚完,一顿热气腾腾的四川老火锅下来,深刻体会了所谓俗世的酣畅淋漓。


在回去的网约车上刷屏,手机上跳过的字密密麻麻,“享寿68岁,因心脏旧疾,安详辞世……”


司机正好在抱怨他的车刚被撞了轮胎可能有问题,而我在想,我曾经见过的活生生的人们啊,又少了一个。多么复杂的伤感。

 

2010年的初秋,我曾面访过吴先生。他穿着商务人士常见的那种深色西装,身材高大,鬓已苍苍,是一个温和而且平静的人,会耐心倾听。那时候,关于诚品入驻上海的声音不绝于耳,吴先生没有回避,用词精准,他说中国大陆最早开的诚品会是在苏州,但也说对诚品开到上海“在努力当中”。后来呢?后来人们果然去苏州的诚品过了把瘾先。


不管怎样,当时的吴先生已是气定神闲。但一番访谈下来,这位诚品的掌舵人提及最多的词却是“心灵”。有点出人意料。但我后来才知道,这与他的经历有关。


 

生命应在事业之上,心念应在能力之上

 

因病痛在死亡线上挣扎过3次的吴清友先生确信,“生命应在事业之上,心念应在能力之上”。在诚品曾走投无路时,他也用这句话自我安慰过,他说,“所有这些困惑,都为你在人生上的遭遇让你对生命有新的发现。”


吴先生的出身并非富贵之家。他的故乡在台南县将军乡最西边的贫穷渔村马沙沟,童年最熟悉的环境莫过于台南县的稻米地。由于罹患先天性心脏扩大症,吴先生不必当兵。所以,从台北工专毕业后,他便进入专卖观光饭店餐厨设备的诚建公司,工作是从最基层的业务员开始。


31岁之际,吴清友已接下诚建的全部股权,拥有营业佳绩的诚建日后占据了台湾大型观光饭店80%的餐厨设备市场。但当时台湾高级饭店已趋饱和,诚建的发展也已到极限。

 

而另一方面,在35岁,这个人们通常定义的容易出现“中年危机”的年龄段,吴清友才后知后觉,开始觉察到,何谓“心灵”?


他开始学习观照自己的内心。用吴先生的话说就是,这种感觉就是仿佛“自己觉得心灵有缺口,心灵会不安,或者说是心灵在漂泊”。


“后来我检验生命里面的三本存折:一个是银行的存折,一个是健康的存折,一个是心灵的存折。我自己不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也不是奢华生活的人,物质欲望其实不高;健康的存折,我觉得自己年轻力壮,看起来没有问题,对自己也很满意”,他这样描述自己所处的景况。


事实上,当时的吴清友身体健康,存折数字可观,工作远离文化领域。但正是从那时开始,他内心的角力,往探究心灵的方向而去。这个,大概就是后来被人们描述的“初心”。


让吴清友至今印象清晰的是,当初他在阳明山买了一块地准备盖房子时,朋友推荐的一位风水师傅这么告诉他:吴先生,你要赚钱,你的房子要朝南;如果你要身体健康,你的房子要朝北;但是,假如你希望累积生命的一点智慧,那你的房子要朝东。


“我真的是朝东,今天还是朝东!”吴先生讲述这段故事的时候,不是没有感触的。他的语调很平静。但多年后,我还记得这个故事。


“当时为了这种想法,探讨存在的意义何在,所以自己试图理出一个自己认为的存在的正当性,产生一种‘你生命里面最在乎的是什么?’”他这样自问。


“对于我而言,是对美的一种追求。”那时候,吴先生平静地说。他说,这种对美的追求,正是他内心一直在寻找的答案。


我记得当时我的心里跳了一下,在我以往的访问经历中,在有限的见面时间里,如果一位商业大佬型的访问对象主动谈及美、哲学或者人生之类的话题,那么,有很大的可能性是要么他们曾经咽下过生活给过他们的各种苦果,并且咀嚼、面对、升华,要么就是一种商业策略。且听下去。


35岁时发现到心灵之后,我就许下这一生,要把生命投入在跟心灵相关的、不一定要跟经济相关的产业。”吴清友先生说。所以,在21年前的1989年,38岁的他转而全力经营诚品书店。


在那个时候,吴清友先生选择这样的转变,仅仅基于他的一个浪漫念头:希望台湾有一个浪漫的书店。我理解,这也是他内心认定的一种对美的追求。


 今天我们见到的很多诸如“给你小确信”、“美好的商业”之类的市场尝试,早在28年之前,吴清友先生就这样去做了。


 

“我那时候发誓,诚品不盈利,我就不换车”  

 

“诚品赔了15年!”提起诚品的这段亏本往事,吴清友先生很直率。                


 一个广为传诵的段子是,诚品经营数年才盈利,吴清友先生的车也过了数年才更换,“因为我那时候发誓,诚品不盈利,我就不换车。”


“诚品”这个名字,源自古希腊文eslite,意指精英。以“精英”自诩的诚品书店,无论是产品与品牌风格,都期望带给大众提供一种精益求精的选择。


这家在当时算是一个新概念系的书店,色系沉稳、优雅,不同于传统书店的沉闷、死板,不乏匠心独具的人文细节,但最初被定义为“人文艺术小型专业书店”,让人替它的市场竞争力忧心。


为什么有这样一个称谓?


这是因为诚品在成立之初,虽然给公众提供了一个高品质的购书环境,但因其书籍过于偏向进口书及外文杂志,以当时台湾的消费水平,这完全是走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高大上路线的。


当然,精英总是孤独的,亮相之初,诚品这个新面孔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也被狠狠教育了,它惨遇滑铁卢。


与此同时,这位当时并不年轻的掌舵人,身体也遭受了磨难。在创办诚品一年多后,吴清友先生就遭遇了先天性心脏病突然发作,他历经了一场生死攸关的手术,是扎扎实实的苦痛,也是重生。


“因为我是学机械的,人文素养并不高,但是,为了能够让自己心安,最后我自己寻求了四种观点,希望通过这四个观点来安顿自己的生命,来摆对生命的坐标所在。这四个观点就是强调人文思维:人跟自己之间的关系、人跟他人社会之间的关系、人跟大自然的关系,另外就是人跟超世界鬼神的关系。”吴清友先生说,这些对于生命与自我的思索,一直伴随他打造、打磨诚品的全过程。

 

我后来多次去了台北以及台湾各地的诚品,发现它们几乎都有着舒服的木质地板或随处安放的座椅,让读者可以放心地捧一本书,可以泡上好几个小时而不一定必须要买下来。从产品设计上来说,它应该是希望整体氛围能让人们获得某种宁静,虽然这种宁静依然相当一部分必须依靠个人的内心努力去获得而非完全依赖外部,但至少外部空间会创造一些条件。


比如说,在深夜,诚品敦南店总是灯火通明,虽然那里人流涌动,却并不喧嚣,音乐缓缓流动,人们奔波一天后,坐在干净的木质地板上,与书构建起一个微妙的小世界;如果你累了,甚至可以枕着书席地而卧,不会有人冒然打断你,跟你说,“嗨,你这样不可以!”(毕竟我们过去听说过太多的“不可以”)   



吴清友先生也观察到了这种奇妙的商业密码:书籍算是一种相对低价的商品,在单位时间、空间内达成的收益远不如我们今天那些新兴产业,但它却能让读者拥有精神共鸣,从而流连忘返——这种自由式的销售策略,不能不说让诚品的经营受到某些影响,但这恰是诚品的特色所在。

 

在亏损了几乎15年(其中有两年有微幅获利)的情形下,吴清友先生依然主张创业时专卖艺术与建筑书籍的目标,并规划出有别于同业的经营模式,使得诚品书店在台湾有相当的不可替代性与知名度。


当时,他也已经赢得了股东好友们的支持,在诚品走投无路之时,他的这些好友们又陆续入资25亿元新台币,并同时进行企业整顿。


 

“把顾客当成一个人,这个人愿意跟我们结缘” 


交待一个背景,大概在
1990年以前,台湾的书店还普遍停留在卖书的阶段,直至诚品出现,台湾的书店才有了一个突破,即书店不仅是卖书,也可以成为阅览室,可以看而不买。


到了1995年,诚品有了一个不小的转机。为了扩店及租约问题,诚品好不容易争取到原地不远处的新光大楼现址,在搬迁之日,诚品发起一场“今夜不打烊”的创意,引来意料之外的读者热烈反响,从那一夜起,敦南诚品店就成了全台湾第一家24小时不打烊的书店,并延续至今。


在吴清友的坚持下,诚品书店一间一间地在全台湾开起来,书种益发齐全。在1989年创立至2001年之间的12年,诚品展店已达40余家,并坚持,“连锁但不复制”。


2006年元旦,诚品信义旗舰店高调开在被称为台北曼哈顿的信义计划区,这个台湾目前最大的书店,从地下二楼开到六楼,一共8个楼层。这家靠近台北101大楼的诚品旗舰店,全部占7500坪,馆区均有阅读用的桌椅。


用吴清友的话说,他对诚品信义店的定位是,“不只是一家书店,更是一个阅读的博物馆”。他的企图心,不言而喻。

 

但是,诚品并不止步于仅成为一个“阅读的博物馆”,因为掌舵人吴清友一直强调“浪漫”这个字眼。那么,这位当家人的浪漫,在诚品的28年间,究竟是怎么体现和浸润的?


举个例子,在台湾的书店都在设法增加陈列书架、书本的面积的当口,诚品却愿意割舍摆书的空间,愿意“留白”,愿意设置一些让诚品氛围更让人舒服的咖啡馆。


那些被人所称道的细节还有:诚品所有书柜面对顾客保持15度后斜的角度,且书柜都很矮,这让读者对书架上的书触手可及;并且,诚品会“反主流”,它撇开所谓畅销榜,经常推荐冷门书籍,让“好书不寂寞”,好书不怕巷子深。


“诚品总认为自己树立的是一个心灵高不可攀的、希望用经济生命分享众生的价值,来鼓励我们所有的同仁,因为我们都想,希望诚品成为一个心灵的港口,我们不能把诚品当作是一个书籍的买卖,而是安顿读者、客人,安顿人的一种心情,同时诚品也不把一般接触诚品的人当作是商业思维的顾客,我们是把他当成一个人,这个人跟我们有缘,愿意跟我们结缘。”吴清友先生坚持,要给纷繁的台湾一个与众不同的“场所”。


   

诚品是在做转型,而不是失去理想性

 

 作为华语世界中最有名的文化地标,诚品不是仅仅停留于美妙的情怀及口号,也在商业运营上有极大拓展。

 

商业运营模式上,诚品一直是商场加书店的运营模式。另外,除了销售书籍之外,诚品还会举办文化展演、创意商品销售、服装销售,甚至餐饮等等。——诚品将这种模式归纳为,“复合经营模式”。

 
在被坊间评价为“最浪漫、最精明”的吴清友看来,诚品有着自己一系列的经营链条:自己的物流公司,巨大的厂房,专业的电子商务网站,酒窖与餐厅,诚品画廊,以及最不可缺少的书店。

 

比如,我在敦南诚品店看到的,诚品的功能拓展早已远超书店,它专门设立了咖啡馆、演讲厅、诚品画廊、诚品讲堂等与阅读相关的活动、休憩区域,最让外人称道的是,它在一层开设了一家精品文具店。诚品还出售各式各样印有“诚品”LOGO的包包、娃娃、茶杯等工艺品,造型别致,价格从100元新台币到上千元新台币不等,这也成为诚品的特色所在。


 

简言之,它是书店,是年轻人聚会、购物的场所,是各种文化活动的集散地,也是人们让自己心灵获得休憩之地。也具有某种时尚icon的意味。

 

另外,诚品开在全台湾的书店,它们的分工各具特色:它们有特别为儿童开设的书店,它们开在台大的医院里,开在环境优雅舒适的海滨、大学;它们开在繁华的商业区,开在捷运站;而诚品移动图书馆,会专程为台湾偏远乡村的儿童不定期送去图书与演出……


吴清友将这种商业定位的区隔描述为一种“创新”,“身为当代人,我们要有一种创新在我们所生存的时代里面。”他说。

 

近年来,诚品的商业化经营颇受争议,包括被一些出版人评价为,“这几年的理想性越来越淡”、“为了绩效,书店部分面积一直在缩小”等等。

 

吴清友先生一直知道这种声音,他也跟我强调过,“诚品对人文艺术创意的坚持,这个理想是不会降低的。”2014年他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演讲中也说过,“没有钱,诚品活不下去。但我心里同时也非常明白:如果没有文化,我也不想活了。”


这些年,我们听过太多实体书店关闭的消息,我们自己的阅读习惯也在发生改变,地铁里整齐划一的低头族织就了一幕时代图景。在互联网、电商的汹涌浪潮下,全世界范围内的实体书店都难逃衰亡的命运。诚品也无法独善其身。

 

吴清友先生也思考过如何顺应时代的转型问题,他跟我说,“诚品一直有一个想法,就是通过量化,还能够提升质化,就是当你规模越大的时候,你是越有能力去做一些以前不能做的事情,尤其像跟很多表演艺术相关的活动,当诚品更有规模经济的时候,其实是更能够展现出它们的价值;另外,诚品也必须配合很多时空的演进,阅读已经不是静态的、传统的,阅读其实是现代的,跟生命、公众、生活、你的嗜好结合在一起,在知识水平不断发展的两岸社会里,阅读已经变成更为多面向的事情,所以,我们在思考如何把书店、阅读跟更广泛多元的活动能够结合在一起,我们是在做这种转型,而不是说我们会失去理想性”。


 

作为一家企业,内力很重要,那就是,它得找到自己在市场上的生存之道。商业不是慈善,一家企业优先考虑的是自己要在市场里活下来,它必须具备核心竞争力和盈利模式。

 

我想,吴先生应该很早就看到了,商业最重要的品质是它的初心,即一家企业之所以存在,是需要给人们提供给他们所需要的某种服务。恰如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所言,“组织存在的唯一理由,就是为外部环境提供良好的服务。”

 

而诚品这些年来最大的着力点应该是:尽管曾经亏损15年,不是商学院教材里的TOP案例,但它依然清醒地认识到作为一家企业,生存的三部曲即生存、生活、生命,恰如吴先生所言,“先求生存,再求领先”;并且,它服务的顾客不止是来店里消费的陌生人,他们还是独立的生命个体,所以吴先生才会说,诚品是服务业,“服务的终极目标是精进自己、分享他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也一直在孜孜不倦地坚持要与当下人们的精神需求建立某种连接和服务。


 

家与工作之外的“第三空间”

 

 台湾作家龙应台曾经说过,“台北的诚品书店在广大的华人眼中,是一个重要的‘台北文化’地标。这样的书店可以成功,不仅只是一个经营的技巧而已,它需要社会的多元开放,更需要数量足够的、相对成熟的读者群体”。

 

从更宏观的时空范围看,诚品之所以成为诚品,不仅仅是因为诚品拥有数千位员工的努力,也不仅仅因为某句广告词或文宣,而在于华语世界对于文字有发自内心的尊重,并且整个社会能缔造出多种无处不在的软环境去保护它:当地政府对于文化的积极扶持,市民根深蒂固的阅读习惯,极为便利的城市交通设计,舒适的公共空间布局……这都使得阅读成为普通民众的轻松可行的选择,也让诚品得以在这个浮躁的消费时代还能够按照自己的特色活下去。这是珍贵的外因。 


吴清友先生跟我说,他理想中的诚品,是希望诚品能成为家与工作之外的“第三空间”,他甚至充满诗意地说,“希望能够在这样一个祥和的空间里面,我们能够看到都市人最可爱的表情,最亲切的眼神,最温暖的关怀,最优雅的风情。”他的语言体系充满某种文艺感,这在他的演讲里也有体现。

 

我们当然知道,这个世界不止一面,有黑有白有深灰、浅灰色,有天使的心,有凡人的情,也有恶魔的眼睛。但没关系,我们依然可以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

 

现在,吴先生走了。我觉得可以告慰的是,吴清友先生与他一手创立的诚品,在流逝的时光长河里,给一些人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创造了阅读的美好,给他们提供了心灵休整的机会,它治愈过一些人的创伤,陪伴过一些人的成长,也成为一些人相遇的密码……通过阅读提升的精神格局,这些温暖的印记,以及这些在人生路上的不可复制的经历,都弥足珍贵。

 

当我们在被房价、职场等种种现实追赶得仓皇四顾畏首畏尾时,当我们因为伤痛、不公而泪流满面时,当我们历经悲喜、希望与同伴分享时,在一座城市,如果还有这样的空间可以驻足,让我们可以积蓄力量继续前行,让我们的身体可以暂时停下来慢下来去追赶心灵的声音,这是幸事。我们可以在现实中终得相见,不以WIFI隔屏。

 

不知这个文化地标是否会成为这个雄赳赳气昂昂的互联网时代的一幕绝响?我总希望不会。



本公号不定期更新,所有文章均为原创,亦是优质的有诚意有灵魂的三观皆正的写作。请尊重作者的劳动成果。欢迎转发并关注。但一切文章转载必须先联系作者授权,微信号是ihenizi,经作者授权转载时请注明作者的公众号、作者署名与二维码,因支持保护版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