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年稷山 一眼看穿:难得一见的土俗人情

 李金荣LWD 2017-07-26

千年稷山、相约这里:

看稷山民俗风土人情的发展演变

从这里挖掘稷山传统文化
从这里见证稷山民俗瑰宝
从这里了解稷山民俗掌故
你一定会感到无比温暖与亲切
你一定会生发久远的回味
来吧、来吧,让我们一起溯源稷山民俗历史

一部家春秋,演绎数千年!

民俗文化展 找回老传统

  大开眼界的民俗风情展

杨继红


武俊青先生讲:不看这次风俗展会后悔一辈子。

我说:这个风俗展真的不一般,看了会让你生发久久的感叹与怀念。

你若是稷山人,就该来看看;你若是远方的朋友,你会更加向往后稷农耕文化发源地深厚的底蕴。

时光匆匆流淌了岁月,当岁月已老,等再回头时,所有的一切都成了记忆,那时的时光不再,那时的声音不再,那时的岁月远去,而再相见这些风俗物件时只有在这展览馆,勾起了一幕幕往事如烟。

“家春秋”民俗文化展精彩展示,为稷山群众带来一场民俗文化艺术的生动课堂。首展当日即吸引数千人前来观展。

该民俗文化展分为三个展室。展览现场精彩不断。不论是墨香袭人的牌匾、花样繁多的面塑、古老的服饰,还是勾起我们追忆过往的传统农具、家里生活用品,都牵动着老一辈人的乡愁和记忆,同时更让不少年轻人驻足,也让年轻人为之惊叹。

  展品中有犁、耙、耧、石磨等生产工具,有煤油灯、满月活儿、瓷碗、罗圈椅、八仙桌等生活用具,还有老式门帘、服饰、牌匾等手工业工具。这些老物件经过工作人员的精心布置,营造出一种古朴的氛围。一叶远古的小舟,放置于参观大厅,观展者走进来就到小舟旁,就能进入一个上世纪风格的小河边,仿佛时光倒流,不由得勾起了一缕乡愁。

  不少父母领着孩子参观,一边看一边给孩子讲解,希望孩子能感知旧日的风貌,孩子们则表现得又好奇又陌生。一位年约七旬的老婆婆,站在花床里新娘子模特的身边,掀开头上的红绸子,勾起了老婆婆深深的回忆。一位私塾老先生正拿着四书五经,为前来观展的小朋友讲解其中的内容。

展厅用场景、实物、文字、图片、雕塑等多种表现手法,展现了稷山绚丽多彩的民俗文化,追溯和记录了稷山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过程,全方位多角度地提炼出稷山民俗文化的特色,原汁原味地揭示了稷山民俗百态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

老物件数不胜数,让无数现场观众回忆起老稷山生活的有滋有味,深感新鲜有趣的同时,也被老稷山浓厚的文化特色深深吸引,给人们的文化生活带来无穷乐趣和深深启迪。。民俗文化展以独特的方式,牵动了人们的心弦,为稷山文化增添了一道靓丽风景。

  据美术馆鲍丽娜介绍,本次展出的老物件大部分都是从收藏爱好者征集到的,他们在征集过程中非常小心地保持了物品的原状态,都由专业人员管理。当许多热心人知道这个展览需要征集老物件陈列时,都很乐意无偿提供。她讲,稷山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人文薪火生生不息,更加有着“后稷故里”、“农耕之乡”的美誉。如今,众多生于斯长于斯的稷山人,对习以为常的生活习俗、广为流传的民间艺术,由“熟视”变得“无睹”,在现代文明之风的吹拂下,有些民俗、艺术已经渐行渐远,变成了人们美好的回忆。为了让更多稷山人了解这一地域的民俗文化形态,传承、弘扬稷山的民族文化,他们美术馆特地举办了这次展览。  

我希望,这样的展览活动,多多举办。鲍丽娜告诉我,这样的活动,今年他们还有很多,你等着来参观吧!






出土的农耕文物

你若是稷山人,就该来看看;你若是远方的朋友,你会更加向往后稷农耕文化发源地深厚的底蕴。

各式老火锅

  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三日,古称履端、元旦,今谓春节,稷山人叫“过年”“年哈”,是一年中最隆重、假期最长的民间节日。黎明时分,各家敞开大门,焚香鸣炮,喜迎新年。这个节俗传统禁忌甚多,说第一句话,做第一件事,都讲究好彩头,以冀一年之平安。新年伊始,逢人第一句都要说“恭喜”、“发财”、“平安”等吉利话,对方也报以相应的好话。当日不扫地、不打水、不挑担、不劈柴、不洗衣、不洗澡、不理发、不说不吉利的话。全家起床后,便穿新衣服,或穿质地最好的衣着。早餐家家吃饺子;初一,小辈要向长辈拜年,长辈则给以压岁钱或糖果。 初一不出远门,初二、初三人们可以访亲拜友,互贺新年。正如清人吴继筠在《福州岁时竹枝词》中说的:“族新衣服趋人前,礼数谦谦喜连连;路上相逢共作揖,发财恭喜贺新年。”这便是古时过年的景观。

小呀么小儿郎,拿着书本去学堂。

留住风俗,延续文脉。

吃饭小桌、圆圆的撇撇、古老的帽盒。

进士第,这才是“进士底”!稷山人称谁富有幸福,常常开,“”口就赞“人家是进士底”,寓意几代富有!

罕见的古物件

给小学友讲解远古的习俗与物件!

照壁即影壁,照壁是古代传统建筑特有的部分。明朝时特别流行,一般讲,在大门内的屏蔽物。古人称之为:“萧墙”。因而有祸起萧墙之说。在旧时,人们认为自己宅中不断有鬼来访,修上一堵墙,以断鬼的来路。因为据说小鬼只走直线,不会转弯。另一说法为照壁是中国受风水意识影响而产生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建筑形式,称“影壁”或“屏风墙”。

正月里闹热闹

  民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稷山民俗传统文化底蕴十分深厚,例如婚俗、春节习俗、上坟祭祖、立木搬家、下葬等相关节日庆典活动等,都具有鲜明的传统文化特色。但是,这些宝贵的民俗文化资源还没有被高度重视起来,在与旅游和文化产业开发相互配合方面也比较薄弱,明显地存在着专项扶植不够、配套设施不完善、专业资金投入偏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相对不足、缺乏深度开发规划和管理机制不完善等诸多问题。


曾经的身姿!

结婚时用的火把、灯笼、旗帜。

传说中的织绵子

一叶小舟漂泊到楼上!

几十个不同的月饼模子

发掘、抢救濒临消逝的民俗事象。

真实、生动、深刻地记录稷山民俗事象的沿革与变迁。

纺线

执子之手,携老之影。

对襟袍子对襟祆
古人生活离不了
宽松舒服式样老
难得一见眼福饱

老虎褥褥。

稷山塔剩下的唯一一个风铃!

满月物件

老门帘

顿旋子!

顿顿顿旋子

明年要也亲蛋子

要外能写会算的

不要外次眉瞪眼的……

  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跟踪管理、重点扶植具有发展潜力的民族民俗传统文化艺术产品企业;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纳入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专项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对专项经费实行跟踪管理,保证非遗保护基金切实用于传承项目和传承人;结合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投入资金,重点扶植能够建构起产业链条、有发展潜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能够快速增长的高端艺术品企业,争取长期举办非遗展览、绝活绝技体验及讲座等。

翟店书画协会的新会长携老会长前往展厅,杨会长这般沉思!

雕龙刻凤一古床

老太太想起了当年岁月

  妳超群的才华,姣好的面庞,纯美的笑靥,妳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深深刻在观众的心底,挥之不去;

一颦一笑映心头,
一缕春风拂面走。
似梦似歌随缘去,
留得残粉匣子里。

新娘子体味满月日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