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佛像一定肃穆端庄?也可憨态亲切接地气儿!

 xcaq 2017-07-26


来源:山西晚报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思维菩萨(图片来源:山西网报)

手持扇子的佛教造像(图片来源:山西网报)

南涅水石刻馆被誉为“中华民间石刻第一馆”,里面汇集了北魏、东魏、北齐、隋、唐、宋的民间石刻艺术作品,从北魏永平元年(公元508年)到北宋天圣九年(公元1031年),时间跨度之长国内罕见。题材以丰富多彩的佛教活动为主,且大量地融合了中国民间习俗。南涅水石刻馆的很多佛造像都是民间人士雕刻的,所以它们都非常接地气。云冈、龙门、敦煌等地石窟内的佛造像之所以高大上,那是因为它们是皇家所建,讲究的是体面和宏伟,怎能让佛像“嬉皮笑脸”呢?南涅水的这批佛造像,仿佛是偷偷溜到凡间的精灵,显示了严肃背后烟火气的一面。

馆里有座佛造像,是思维菩萨,他向右侧侧弯着头颅,嘴巴微微撅起,手放在膝盖上,若有所思的样子比法国雕塑家罗丹的“思想者”还传神。还有一尊佛造像,名为阿育王施土缘,造像中的阿育王头微微侧向一面,在他脚下是三个孩童,故事讲述的是阿育王在外乞食,孩童们想表达敬意,但苦于没有带食物,就想到用故乡的土献给佛祖,于是三个小孩就叠摞起来向佛献礼,而阿育王的右手放在了最顶层孩子的手旁,面带微笑……这样的画面是不是很和谐,是不是很温暖,是不是很感人? 

另外,一般的石窟中,往往能见到有二佛并坐的石刻造像,但是南涅水石刻馆里的,二佛并排而坐,一位佛把手伸了出来,似乎在礼让身旁的一位,二人谦逊、儒雅。 

为什么,为什么南涅水石刻馆的佛造像如此生活化?现在科普一下。佛教在北魏时期进入繁盛时期,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崇信佛教,那是他们在乱世中的麻醉剂。所以,富有生活气息的佛造像的出现,一方面,反映了宗教的世俗化,更重要的是,百姓心中天国和乐土的折射。南涅水的石刻造像,创作者是民间工匠,你可以说他们看不懂佛经,不知道佛学理论,但他们对佛崇敬的心,不比任何人差,他们自觉地将生活中最美丽、最慈祥、最平安喜乐的形象赋予给佛,由此才有了浓浓的人间味道。

[责任编辑:徐上杰 PFO01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