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佗取背俞法与夹脊穴的应用

 青岛之星8 2017-07-26


华佗夹脊穴来源

针灸临床所称的“华佗夹脊穴”,是来源于华佗对脏腑背俞的特殊取法,其定位与黄帝《明堂》的正统派略有不同。这个取法是华佗从实践经验出发,对背俞的定位作了些改动。这不只是横向距离脊椎正中的差异,还有脏腑病症反应在背部上下位之间的高低差异而“背俞”本来就表示“五藏输出于背”的穴位。疾病的反应部位会有高低,范围会有大小,因而各家所定背俞会有所不同。在《隋书·经籍志》里,针灸文献记载除了黄帝《明堂孔穴》一派之外,还有扁鹊、华佗、龙衔素、僧匡等家的著作。从丹波康赖《医心方》诸家取背俞法中引载有关片段,进而可比较其异同情况。《肘后备急方》记载的华佗灸刺法,是其更早的文献依据。华佗夹脊法的流传就是由此而来。

夹脊五分还是一寸?

华佗夹脊取背俞,首先要弄清楚的是其横向距离,正中旁开五分还是一寸?《肘后卷方》二引华佗治霍乱法,灸“夹背脊大骨肉中,去脊各一寸”。此前一文也说“夹脊左右一寸”(未指明引华佗),可知这是从正中向两旁各开一寸。《医心方》卷二引《华佗针灸经》,说是“凡诸褪(椎)侠脊相去一寸也”。相去一寸,被解释为左右相距一寸,单侧就成为五分。后人所传的夹脊五分定位是由此而来,可从临床应用来看并不切合实际。脊椎,外部能摸到的是其向后突起的棘突,夹脊之“脊”即指此而言。如果夹脊五分,所刺到的只能在棘突之侧的“骨中”而不是“肉中”;只有从正中旁开一寸的距离直刺,才能刺到大骨间的肉中。只要不碰上横突,可以适当深刺而能取得较强的针感,并且不致刺伤内脏。华佗的学生樊阿“针背人一、二寸”(《三国志·魏志·华佗》),就是用这种夹脊刺法,别的部位就不可以刺到这个深度。

《华佗别传》所说的“夹脊一寸”,也应理解为距离正中一寸,而不是五分。夹背一寸的“寸”还有个参考标准,那就是上命穴(第一骸后孔)与脊正中线的距离。八命穴以四对骸后孔为骨性标志,原来取穴不讲分寸,就是“挟脊陷者中”。这可说是标准的“挟背”穴。上、次、中、下四对孔是由五块骸椎间的空隙所构成,并合成为髓骨,又称民骨或八命骨。能骨上宽下狭,下接尾骨。其上方为腰椎和胸椎,从胸第一椎起数,连接腰椎,共十七椎。上命即为于八椎“挟脊”,次命为十九椎“挟脊”,中命为二十椎“挟脊”,下命为二十一椎“挟背”。其下会阳挟尾骨底两旁。上命距离较开,可算作正中旁开一寸;其外侧能骼关节部为一寸半的定位标准。其下的次、中、下命,大约可按九分、八分、七分的比例缩短摸取其骨陷。上方的夹脊取穴,自当参考上命的宽度定位。其宽度不会是狭窄至五分。只有下方尾骨旁的会阳穴才可说是正中旁五分。关于夹脊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灵枢·经脉》所说的“从腰中,下挟脊,贯臀……”,这里说的是足太阳膀胧经从肾俞以下分出,紧靠脊旁,通过骸部的八穷穴,表明从腰以下,夹脊柱两旁有条较深的通路下行。还有督脉别络,由长强“挟脊上项”,说的是夹脊柱两旁上行。经脉的“挟脊”对于夹脊取穴,有其启示意义。

华佗取背俞法与夹脊穴的应用

脊椎与脏腑病症的关系

华佗将背俞的定位内移,成为夹脊取穴;颈部原无背俞,也就未定夹脊穴。这是因脏腑在胸腹内而外应于背腰部,颈项已不在其列。颈椎深处颈内,外部能摸到棘突的是近下几椎。第七颈椎棘突最隆起,称大椎,其下为第一椎,两旁始定背俞穴。华佗于夹脊取穴之处,对脏腑病症与脊椎上下位的关系也有其不同的定法。从这些差异可以看出背俞的变通情况。背俞并不限于以脏腑为名的俞穴,应包括同一直线上的其他穴,华佗对各穴的命名就有许多特殊之处值得分析。第一椎旁,华佗名“大椎”,这已离开了大椎骨,实际指的是大抒穴(大抒的名称也是因椎骨而名)。第二椎旁,原无记载,意指与《明堂》风门相同。这二穴都主治风寒、热病。风门,可说是风邪人肺之门,治症与肺相关。第三椎旁,华佗不称肺俞而称“云门俞”,是以肺经穴名为名,似指二穴有前后相应关系。第四椎旁,华佗名“神俞”,第五椎旁名“脉俞”(又云“厥阴俞”),第六椎旁则名“心俞,这是据“心舍脉,脉舍神”的理论来命名,表明四、五、六椎均与心脏有关。

扁鹊四椎名“网俞”,第五椎名“督脉俞”,第六椎同样名“心俞”,即比《明堂》低一椎。华佗第六椎有“又云督脉俞,又名膏育”的记载。可知后来四椎名厥阴俞,六椎名督俞,其命名出自扁鹊、华佗,而定位作了调整。“膏育”一名也出自华佗《千金方》所载的灸膏育俞,位置则定在肩脚骨内侧。第七椎旁,扁鹊、华佗有不同记载。华佗的肝、胆、脾、胃俞都较《明堂》提高一椎,即由九、十、十一、十二提为八、九、十、十一椎。一椎之差可说差异不大。从临床反应病痛看,急性腹痛,如胆绞痛、胃痛等,其敏感反应多出现在较高椎段。华佗的从高取穴有其合理性。扁鹊的脾俞同样定在十椎旁。这表明,以脏腑命名的背俞,其反应病痛的范围较大,不限于是本椎段,上下椎之间其作用相通。华佗于十二椎旁名“肠俞”,十三椎旁名“大仓俞”。大仓与太仓意义相仿,当是指肠胃,《明堂》则名三焦俞。十四椎肾俞,各家无不同记载。十五椎旁,华佗名“阳结俞”,阳,疑是“肠”字之误;又名“气海俞”,后人据此补入经穴。十六椎旁《明堂》大肠俞;华佗名“裂结俞”,结,当是指结肠(僧匡于十五椎旁名“结肠俞“)。十七椎旁又名“大小肠俞”,似指十二椎以下都与肠道有关。经穴名为“关元俞”,初见于《圣惠方》,是以小肠募穴关元命名。华佗于十八椎及廿二椎都称“八辽俞”,应解释为自十八至二十二椎都属骸椎,为八命穴所在。可知八命与以上夹脊穴处于一条直线。二十椎又名“重下俞”,可治下痢;二十一椎正当器管裂孔,故又名“解脊俞”;二十二椎为骼5,接近肛门,故名“尽肠俞”。二十三椎已属尾骨,最低下,故称“下极俞”。其位置可能即其旁的会阳穴;下端为长强穴,督脉起于“下极之俞”即指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