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蜀国仅有一个益州,已当丞相的诸葛亮为何还要担任益州牧?

 思明居士 2017-07-26

诸葛亮是中国古代忠臣的典范,也是智慧的化身。在他的帮助和指导下,刘备的中兴事业才取得实质性发展,最终在益州站稳脚跟,并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的官职在此过程中也一步步的做大,刘备建国后,他出任丞相,录尚书事;后主刘禅继位后,先是封武乡侯,开府治事,后又领益州牧,至此诸葛亮到了人生的巅峰。众所周知,蜀汉仅有益州一地,丞相一职完全可以将其治理得井井有条,为何后主还要设置益州牧一职,并委任给诸葛亮?

蜀国仅有一个益州,已当丞相的诸葛亮为何还要担任益州牧?

丞相一职起源于战国,秦武王设置左、右丞相,他的职责是协助帝王管理一切军国大事,并设置有丞相府,拥有庞大的官僚体系。由于丞相权利极大,后世帝王往往设置两名,互相牵制。为了加强皇权,汉武帝重用内廷近臣,不信任丞相,逐渐形成了内外朝,相权被架空的局面。东汉时期,君主进一步加强皇权,将相权归于内廷的尚书,三公成为备员。

蜀国仅有一个益州,已当丞相的诸葛亮为何还要担任益州牧?

同样,刘备在益州建国后仍然沿袭东汉的制度,仅丞相一职是没有多大实权,当获得录尚书事时方能参与国家机密决策。从后主继位后同意诸葛亮开府治事来看,诸葛亮在刘备朝也仅是参与国家机密决策而已,并没有独立的管理国家的府邸。可见,他的丞相分量是相当低。直到后主继位,诸葛亮才具有独立治理国家的能力。

蜀国仅有一个益州,已当丞相的诸葛亮为何还要担任益州牧?

州牧的前身是刺史,是汉武帝时期设置巡检地方的官职,没有自己的府邸。东汉继承了这一制度,黄巾军起义后,中央无力镇压起义军,致使地方坐大,汉灵帝将其改为州牧,并拥有自己的府邸。至此,州牧正式成为最高地方政府。

现在大家应该明白,丞相属于中央政府机构官职,益州牧属于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官职,两套行政班子自然就不重叠了。不幸的是,蜀汉帝国只有益州一块土地,看起来自然让人感觉臃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