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手指头原来也有记忆力?!

 为什么73 2017-07-26


从孩提时起,就梦想成为一名琴棋书画德才兼备的女子。喜欢陶醉在诗词的世界里,也爱醉心于水墨画的隐士画卷中。时常想象着陶潜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的怡然自得,偶尔也恍惚置身于“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情境中。所以经常幻想自己穿越回那文人雅士以字会友,以画交心的时代。虽然琴棋有所涉猎,奈何书画却一直没有找到机会与时间去探究。


 

步入社会多年,一直在找寻机会学习,但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耽搁至今。也许是机缘到了,在我得空期间,碰巧遇上了正安的书道课,得幸能跟赵老师学习。——上天的安排一切都是刚刚好?


我喜欢挥毫在纸上飞龙走凤的草书,也喜欢圆润秀丽的隶书,钟爱比较有画面感的篆体,对婀娜多姿行云流水般的行书也是热爱非常。唯独不太喜欢一笔一画中规中矩有棱有角的楷书。而书道课恰恰就是从学习楷书开始——楷书是演化其它字体的基础与核心。于是跟着老师从一笔一画开始了书法之路。

 


初上课堂,老师首先让我们研墨。没说什么时候结束,看着觉得是件挺无聊的事情,都有墨汁为何还要多此一举去研墨,直接倒上墨汁开始岂不是更方便快捷。可是等到动手的时候,看着墨条在手心一轮一轮的研磨中,在砚台里生出一圈一圈的漩涡中,漫漫的溢出了浓浓的墨汁,竟然觉得好有趣,丝毫不觉得沉闷,反而有种停不下来的感觉。大家静静的研了近一个小时墨,砚台里墨汁可能才刚好够写一封简单的家书。想像着以前车马很慢的时代,如果要写好一幅作品,可能要研上大半天,甚至一天墨。才明白,为什么大户人家基本都会配备一个伴读的小书童在旁边侍候研墨。


当老师正式教我们怎么写好楷书技法的时候,怎么入笔,收笔、回锋、转笔,看着是那么的简单,那么的从容。


到自己提笔之后才发现,原来要写好这一笔一画并非易事。不是点写不满,就是手不听使唤的发抖横竖走不直,歪歪扭扭,犹如鬼画符般。两天课下来看似并无明显进步,但是私下练习却发现有了一个重大收获。之前参加过几次抄经活动,每次抄经不到半小时,抄不了几列,心绪就飘游到外太空,根本拉不回来。也没有耐心与定力继续抄写下去。而一次课下来,我发现自己在家里竟然一口气四个小时不离凳坐在那里抄经,对于周围的声音也能做到充耳不闻。抄着抄着抄出了法喜来了,心如平镜,波澜不惊,完全不受外界的干扰,整个身心与笔仿佛交融在一起,时间也为你静止了。终于体悟到这句话的含义——“在静心中习字,在习字中静心。”

 


通过四天的课堂学习,生活罅隙中偶尔的练习,结课时对比自己第一天上课时的字迹,可以说是一在平地一在天了。起初不经意,但是每写一笔,手指头都会帮你记忆突然发现自已已掌握了八个点的变化与特点,突然之间察觉自己的名字竟写的很漂亮了,也能工整的写完一首自己喜欢的诗词。每次下笔前,心已经提前把这一笔画写好了。做到心中有笔,手中的笔只是跟着自己的心带过去。原来过去自己写的每一笔,用过的每一分钟都没有被辜负


要写一手好字自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坚持练习,总能得偿所愿人生还很长不是吗?通过这次学习,也让我发现,规规矩矩,方方正正的楷书实在太美。


有时候生活中经常会发出这种感叹:“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可以言者无二三”。外界的环境经常令自己躁动不安,又经常要跟自己的内心做斗争,跟生活去谈判,然后跟自己不停的妥协。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自己一方田,尽管做不到高山流水中的闲云野鹤,但是可以通过写字在纷扰的尘世中修篱种菊


习字观心,在笔墨的世界中照见自心,在一笔一画里发现生活的乐趣,然后继续微笑面对生活。——这,就是书法给我的力量。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