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天一味药】大黄(攻下药1)|彭鑫博士带您了解传统中草药

 为什么73 2017-07-27


第十章 泻下药

 

  凡能引起腹泻,或润滑大肠,促进排便的药物,称为泻下药。  


  本类药为沉降之品,主归大肠经。主要具有泻下通便作用,以排除胃肠积滞和燥屎等,正如《素问·灵兰秘典论》所云:“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或有清热泻火,使实热壅滞之邪通过泻下而清解,起到“上病治下”、“釜底抽薪”的作用;或有逐水退肿,使水湿停饮随大小便排除,达到祛除停饮,消退水肿的目的。部分药还兼有解毒,活血祛瘀等作用。


  泻下药主要适用于大便秘结,胃肠积滞,实热内结及水肿停饮等里实证。部分药还可用于疮痈肿毒及瘀血证。


  使用泻下药应根据里实证的兼证及病人的体质,进行适当配伍。里实兼表邪者,当先解表后攻里,必要时可与解表药同用,表里双解,以免表邪内陷;里实而正虚者, 应与补益药同用,攻补兼施,使攻邪而不伤正。本类药亦常配伍行气药,以加强泻下导滞作用。若属热积者还应配伍清热药;属寒积者应与温里药同用。


  使用泻下药中的攻下药、峻下逐水药时,因其作用峻猛,或具有毒性,易伤正气及脾胃,故年老体虚、脾胃虚弱者当慎用;妇女胎前产后及月经期应当忌用。应用作用 较强的泻下药时,当奏效即止,切勿过剂,以免损伤胃气。应用作用峻猛而有毒性的泻下药时,一定要严格炮制法度,控制用量,避免中毒现象发生,确保用药安全。


  根据泻下药作用强弱的不同,可分为攻下药、润下药及峻下逐水药。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泻下药主要通过不同的作用机理刺激肠道粘膜使蠕动增加而致泻。另外大多药物具有利胆、抗菌、抗炎、抗肿瘤作用及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第一节 攻下药

 

  本类药大多苦寒沉降,主入胃、大肠经。既有较强的攻下通便作用,又有清热泻火之效。主要适用于大便秘结,燥屎坚结及实热积滞之证。应用时常辅以行气药,以加强泻下及消除胀满作用。若治冷积便秘者,须配用温里药。


  具有较强清热泻火作用的攻下药,又可用于热病高热神昏,谵语发狂;火热上炎所致的头痛、目赤、咽喉肿痛、牙龈肿痛以及火热炽盛所致的吐血、衄血、咯血等上部出血证。上述病证,无论有无便秘,应用本类药物,以清除实热,或导热下行,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此外,对痢疾初起,下痢后重,或饮食积滞,泻而不畅之证,可适当配用本类药物,以攻逐积滞,消除病因。对肠道寄生虫病,本类药与驱虫药同用,可促进虫体的排出。


  根据“六腑以通为用”、“不通则痛”、“通则不痛”的理论,以攻下药为主,配伍清热解毒药、活血化瘀药等,用于治疗胆石症、胆道蛔虫症、胆囊炎、急性胰腺炎、肠梗阻等急腹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大黄 Dahuang


  《神农本草经》


  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tanguticum Maxim.ex Balf.)或药用大黄(R.officinale Baill.)的干燥根及根茎。掌叶大黄和唐古特大黄药材称北大黄,主产于青海、甘肃等地。药用大黄药材称南大黄,主产于四川。于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除去须根,刮去外皮切块干燥,生用,或酒炒,酒蒸,炒炭用。


  性能: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


  功效: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


  应用:


  1. 积滞便秘。

  本品有较强的泻下作用,能荡涤肠胃,推陈致新,为治疗积滞便秘之要药。又因其苦寒沉降,善能泄热,故实热便秘尤为适宜。常与芒硝、厚朴、枳实配伍,以增强泻下攻积之力,为急下之剂,用治阳明腑实证,如大承气汤(《伤寒论》);若大黄用量较轻,与麻仁、杏仁等润肠药同用,则泻下力缓和,方如麻子仁丸(《伤寒论》)。若里实热结而正气虚者,当与补虚药配伍,以攻补兼施,标本并顾。如热结而气血不足者,配人参、当归等药,方如黄龙汤(《伤寒六书》);如热结津伤者,配麦冬、生地、玄参等,方如增液承气汤(《温病条辨》);若脾阳不足,冷积便秘,须与附子、干姜等配伍,如温脾汤(《千金方》)。


  2. 血热吐衄,目赤咽肿。

  本品苦降,能使上炎之火下泄,又具清热泻火,凉血止血之功。常与黄连、黄芩同用,治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咯血,如泻心汤(《金匮要略》)。现代临床单用大黄粉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有较好疗效。若与黄芩、栀子等药同用,还可治火邪上炎所致的目赤、咽喉肿痛、牙龈肿痛等证,如凉膈散(《和剂局方》)。


  3.热毒疮疡,烧烫伤。

  本品内服外用均可。内服能清热解毒,并借其泻下通便作用,使热毒下泄。治热毒痈肿疔疮,常与金银花、蒲公英、连翘等同用;治疗肠痈腹痛,可与牡丹皮、桃仁、芒硝等同用,如大黄牡丹汤(《金匮要略》)。本品外用能泻火解毒,凉血消肿,治热毒痈肿疔疖,如用治乳痈,可与粉草共研末,酒熬成膏的金黄散(《妇人大全良方》);用治口疮糜烂,多与枯矾等份为末擦患处(《圣惠方》)。治烧烫伤,可单用粉,或配地榆粉, 用麻油调敷患处。


  4.瘀血证。

  本品有较好的活血逐瘀通经作用,其既可下瘀血,又清瘀热,为治疗瘀血证的常用药物。治妇女产后瘀阻腹痛、恶露不尽者,常与桃仁等同用,如下瘀血汤(《金匮要略》);治妇女瘀血经闭,可与桃核、桂枝等配伍,如桃核承气汤(《伤寒论》);治跌打损伤,瘀血 肿痛,常与当归、红花等同用,如复元活血汤(《医学发明》)。


  5.湿热痢疾、黄疸、淋证。

  本品具有泻下通便,导湿热外出之功,故可用治湿热蕴结之证。如治肠道湿热积滞的痢疾,单用一味大黄即可见效(《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或与黄连、黄芩、白芍等同用;治湿热黄疸,常配茵陈、栀子,如茵陈蒿汤(《伤寒论》);治湿热淋证者,常配木通、车前子、栀子等,如八正散(《和剂局方》)。


  此外,大黄可“破痰实”,通脏腑,降湿浊,用于老痰壅塞,喘逆不得平卧,大便秘结者,如礞石滚痰丸(《养生主论》)。


  用法用量:煎服,5~15g;入汤剂应后下,或用开水泡服。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本品为峻烈攻下之品,易伤正气,如非实证,不宜妄用;本品苦寒,易伤胃气,脾胃虚弱者慎用;其性沉降,且善活血祛瘀,故妇女怀孕、月经期、哺乳期应忌用。


  用药鉴别:生大黄泻下力强,久煎则泻下力减弱。酒制大黄泻下力较弱,活血作用较好,宜用于瘀血证。大黄炭则多用于出血证。

 

  古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癥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


  2.《药性论》:“主寒热,消食,炼五脏,通女子经候,利水肿,破痰实,冷热积聚,宿食,利大小肠,贴热毒肿,主小儿寒热时疾,烦热,蚀脓,破留血。”


  3.《本草纲目》:“下痢赤白,里急腹痛,小便淋沥,实热燥结,潮热谵语,黄疸,诸火疮。”


  4.《药品化义》:“大黄气味重浊,直降下行,走而不守,有斩关夺门之力,故号将军。专攻心腹胀满,胸胃蓄热,积聚痰实,便结瘀血,女人经闭。”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主要为蒽醌衍生物,主要包括蒽醌苷和双蒽醌苷。双蒽醌苷中有番泻苷A、B、C、D、E、F;游离型的苷元有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等。另含鞣质类物质、有机酸和雌激素样物质等。


  2.药理作用:大黄能增加肠蠕动,抑制肠内水分吸收,促进排便;大黄有抗感染作用,对多种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最敏感的为葡萄球菌和链球 菌,其次为白喉杆菌、伤寒和副伤寒杆菌、肺炎双球菌、痢疾杆菌等;对流感病毒也有抑制作用;由于鞣质所致,故泻后又有便秘现象;有利胆和健胃作用;此外, 还有止血、保肝、降压、降低血清胆固醇等作用。


  3.临床研究:据报道,以大黄为主或适当配伍还可用于治疗其它多种疾病,如:用生大黄10~20g,木香10g,开水浸泡后饮服,治疗胆绞痛,总有效率91.1%(《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3:183);单用大黄各种剂型,治疗急性胰腺炎266例,痊愈259例,无效7例。尿淀粉酶恢复正常平均2日,腹痛消失3日,发热消退5日(《上海中医药杂志》,1990,7:1);用大黄配白及,治疗36例急性胃粘膜病变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总有效率91.7%(《宁夏医学杂志》,2001,2:119);以大黄丹参汤为主灌肠治疗小儿急性肾炎,均获良效(《吉林中医药》,2001,3:28)。另有用大黄治疗冻伤、脂溢性皮炎、带状疱疹及高脂血症、肥胖症等。


温馨提示:上文中所提及药方和中药,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应用,切勿擅用。


本文摘自《中药学》,由彭鑫博士工作室编辑整理提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